鹿衔草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紫髯夜湿千山雨,铁甲春生万壑雷有多少 [复制链接]

1#
那些偏方能治白癜风 http://m.39.net/news/a_5945948.html

“旧交阯(今越南)土多珍产,明玑(珍珠)﹑翠羽(翠鸟羽毛,可做装饰)﹑犀﹑象﹑玳瑁(形似龟,出自南海)﹑异香﹑美木之物产,莫不自出”。

“前后刺史率多无清行,上承权贵,下积私赂,财计盈给,辄复求见迁代,故吏民怨叛”。汉灵帝中平元年(公元),交趾驻*造反,逮捕刺史周喁,杀之。

“汉帝闻之,诏选清能吏,有司进东郡聊城人贾琮为刺史”。贾琮上任后,查明驻*造反原因,采取紧急措施,减轻赋税,招抚百姓,惩办贪官,选任良吏。整顿一年,交趾得以大治;在任三年,交趾成了全国十三州里最安定的州郡。

以上内容记载在《后汉书贾琮传》里。自此,“清能”就代指选拔官吏要考查的品质,也就是既要清正廉洁,又要才能出众,用今天的话,就是要又红又专。

如今,当我们步入苏州园师园的大门,迎面轿厅的门匾之上,就书写着“清能早达”四个大字。

而其中的“早达”,意指《孟子》当中所说的“达则兼济天下”,是仕途顺利、显达的意思。“清能早达”匾额显示的是旧时园主对家中后代读书从*的期望。

1.万卷堂,龙形松

“清能早达”匾额下是一扇巨大木屏,名为《网师逸隐图》,其实就是绘有网师园全景的导游图。向右手绕过屏风,就跨进园师园主厅的前天井,天井东西对称,两侧各种植一株玉兰,寓意玉堂富贵。

再向前迈过门槛,就进入主厅。主厅匾额名曰“万卷堂”,下方是一幅国画——劲松图,画中老松枝干遒劲,跃然纸上。画侧还挂有一副堂联:

紫髯夜湿千山雨

铁甲春生万壑雷

联语是出自元代谢宗可《龙形松》中的诗句:

夭矫挐云海上来,蜿蜒蜕骨老莓苔(挐rú)

紫髯夜湿千山雨,铁甲春生万壑雷

影动欲翻平陆起,声号如卷怒潮回

蜷枝冷挂岩前月,犹似擎珠照九垓(垓gāi)

高崖上松树矫健的身姿与白云连为一体,就像是来自于云海之上,它那蜿蜒的枝干蜕自于古老的树苔。

一夜间,春雨洒遍千山,湿润了紫色的、好似铁髯一般的松针;春雷阵阵,响彻在万壑之间,状若铁甲龙鳞的松皮,也渗透出春的气息。

风起松林,树影翻动,像是要将天边的平陆卷起,而林间发出的松涛之声,如同大海翻卷着怒潮,拍回岸边。

虬枝横亘的岩壁前,正挂着一轮冷月,就犹如神明高擎宝珠,照耀着九州大地!

你看我们平常读一些有关松柏的诗词歌赋,大多是赞扬其品性坚韧、气质高洁,能写得如此联般刚劲恢弘、气势磅礴的,还真是难得一见。

2.德贤齐备,福寿双全

万卷堂正中陈列着一面铜鼓。鼓中央是太阳图案,向外各有四只青蛙图腾,整体显得神秘古朴。这种鼓据说是三国时期诸葛亮七擒孟获时创制,称为诸葛铜鼓,后成为西南少数民族的神器以及酋长权力的象征。

万卷堂内宽敞明亮,布置简洁高雅,一堂清式红木家具,富丽堂皇,十分珍贵。

两侧白壁上挂着分别象征春夏秋冬四季的大理石山水挂屏,分别是:春山晴翠、华岳云深、白露横江、寒泉锄月。这种挂屏并非人绘,而是由大理石自然纹路形成,真可谓巧夺天工。

在万卷堂中回头看,才不会错过天井南面那座精美绝伦的门楼——“藻耀高翔”,这是清代乾隆年间遗物,至今已有近年历史,号称“江南第一门楼”。

门楼上各种砖雕是用凿子和刨子在质地细腻的青砖上,运用平雕、浮雕、镂空雕这些艺术手法精心创作而成。

首先是四周蔓草图案,象征蔓延不断、吉祥繁茂;其次是中央的“藻耀高翔”,寓意文采与风骨并举,如同鸣凤一般展翅翱翔;最后也是最精彩的部分,是两侧“兜肚”,也就是空间进深的戏台,乃是工匠精雕细琢的极品。

左手戏台上演的是“文王访贤”,讲的是周文王在渭水河边跪请姜子牙出山。文王具大德,子牙有大贤,所以此图寓意“德贤齐备”。

右手戏台上演的是“郭子仪上寿”。中唐名将郭子仪官至太尉中书令,生平功勋卓著,年八十五而终,且“八子七婿,皆贵显朝廷”,一生可说是福、寿、富、贵俱全,所以此图寓意“福寿双全”。

穿过万卷堂后又来到一座天井,这里东西对植桂树两株,东为金桂,西为银桂,寓意金玉满堂。天井正对网师园的内厅,也叫女厅,称为“撷秀楼”,是旧时园主及其夫人的起居之所。

撷秀楼楼高二层,因为以前的房屋普遍只有一层,所以登此楼西望,可远眺城西南上方、天平、灵岩诸山美景,佳景正当时,秀色可采撷。不过如今出于古建保护考虑,二楼早已禁止登临了。

3.何妨山林饮涧,不惮梯云而上

步出撷秀楼前行,眼前闪现一座小小庭院,当中有花街铺地,东侧是“云窟”月洞门,西侧是别具特色的蜂洞湖石“楼山”,其内暗藏石阶,可直达旁边“五峰书屋”二楼侧门。

古人称石为云根,认为云是触石而生,因此这里以假山湖石为云,人穿行其间,踏石蹬而上,好似脚踩祥云,飘飘欲仙。而庭院正北一室就是取此意境,名为“梯云室”。

“梯云室”内饰精美,特别是正中的*杨木落地飞罩,刻有双面鹊梅图,雕工精湛。透过遮光罩与其后长窗,隐隐透出北面庭院的绿树湖石,不禁令人遐想。

“梯云室”之名源自唐朝人张读在《宣室志》中记载的一则典故。唐太和年间有位周生,学成道术,中秋夜与客饮酒赏月。宾客叹羡玄宗当年有天师助法,登临月宫,周生却说不必羡慕,我能为诸君摘月。

说罢,周生取绳子两条,收集筷子做踏步,制成绳梯,独自回到室内。片刻后,只见月色收敛,天地昏暗。众人连忙入室,只见周生怀中露出一枚直径寸余的月亮,而且越敞越大、越敞越亮,一时间“一室尽明,寒入肌骨”。

此外,唐朝诗人郑谷有一首《少华甘露寺》,也道出了“梯云”之神韵,更令人对云中的神仙居所,生出无限向往:

石门萝径与天邻,雨桧风篁远近闻。

饮涧鹿喧双派水,上楼僧蹋一梯云。

孤烟薄暮关城没,远色初晴渭曲分。

长欲燃香来此宿,北林猿鹤旧同群。

少华山上甘露寺,高几与天齐,院门用山石垒筑而成,门前小径因行人稀少,遍布藤萝。寺院周围都是挺拔的桧树和浓郁的竹林,每当风雨之日,自然的韵律就谱写成一曲山中之乐,在远近山谷中回响。

山中清溪分流而成双涧,野鹿常来饮水、欢快鸣叫,鹿的喧闹声和着流水的鸣响,愈发显得山林与禅寺是多么寂静。山在天外,寺在云端,总有白云缭绕着僧舍,于是乎寺僧上楼,都像是一步一步踏云而上。

薄暮时分,孤烟袅袅,云霭纷纷,极目远望,关城渐渐隐没,山寺独立于苍茫的天地之间,愈发寂静。而若值雨后初晴,远方豁然开朗之时,那就连极远处蜿蜒曲折的渭水也能隐隐在望。

此山之高,此寺之幽,让我不禁常常想要归隐于此,从此在寺内焚香而宿,与山间猿、鹤为伴,了此余生。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