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善盟是内蒙古自治区所辖盟,是一处多民族共同生活的地区。这里文化历史悠久,内涵丰富,融合吸收了汉族等多民族文化的成果而发展了独特的地域文化和民族文化,下面就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Part01
仿古地毯
阿拉善仿古地毯历经岁月的洗礼,凝结着大漠各族儿女的勤劳与智慧,放飞着一代又一代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期冀。他见证了阿拉善历史的发展进程,见证了阿拉善文明的发展脉搏,见证了阿拉善建设的发展趋势,也表现了阿拉善草原文化永恒的魅力。
作为阿拉善盟入选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以其精湛独特的工艺、淳朴秀美的图案样式以及古色古香的风格著称于世。
Part02
沙力搏尔式摔跤
沙力搏尔式摔跤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是模仿公驼相互争斗动作特性而命名的,也是卫拉特蒙古族独创并保留至今的一项民族传统体育运动项目,乌日斯那达慕盛会中体育比赛的主要项目之一。
沙力搏尔式摔跤比赛前,跤手遮着盖头出场,当裁判员掀开盖头时,跤手们才知道自己的对手是谁。沙力搏尔式摔跤参赛人数必须是2的乘方数,不分体重级别,一跤定胜负。
年6月7日,沙力搏尔式摔跤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Part03
民族服饰
阿拉善和硕特服饰,与其他地区蒙古族服饰有着很多共同的特征。但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与游牧迁徙过程中,经历了几个世纪不同地域、文化、习俗、环境和经济诸多因素的融合,形成了自己独特、简洁朴实、庄重大方的穿着风格。
随着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阿拉善蒙古服饰也发生了很多变化,从传统的长款演变成适合现代人穿的短款。现在,除了过年过节或者参加一些大型活动时穿民族服饰外,在平日里也经常穿。现在的款式都变得特别时尚了。
Part04
特色演出
近年来,阿拉善盟民族歌舞团(阿拉善乌兰牧骑)高度重视文艺创作,创作出了一批既有生活底蕴又有艺术高度的优秀作品,多次组织参与全国性、全区性的大型群文活动,进一步擦亮了群众文化品牌,锻炼了群众文化队伍。
下一步,要以传得开、接地气、留得下为标准,更加努力的为人民服务,为人民演出,做好阿拉善本土文化的收集整理和宣传,成为游客了解阿拉善的重要文化窗口。
Part05
骆驼文化
阿拉善地区是我国骆驼最为集中的产地,已有数千年的驯养历史,遍布盟内的多个岩画群都深刻的记录着骆驼与阿拉善人民生活的点点滴滴。其中创作于原始社会晚期至元明清时期著名的曼德拉岩画,就有对骆驼生动形象的刻画可见,岁月悠长,骆驼陪伴阿拉善人同生共长。
成为他们生产生活中的重要组成力量,更是文化之源、精神寄托,人们对骆驼有着深厚的感情。
对骆驼的崇拜和祭祀骆驼的民俗仪式,充分的体现了当地人崇尚自然的朴素哲理,传递着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互助友爱的至上之理,是阿拉善蒙古族深厚的文化积淀和表现,也是阿拉善蒙古族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Part06
阿拉善蒙古刀
阿拉善蒙古刀上的纹饰精美多样,寓意极其丰富。常见的有花草纹样和动物纹样两大类。花草纹样常见的有牡丹、海棠、石榴、芍药、杏、梅等,动物纹样常见的有蝙蝠、鹿、马、羊、牛、蛇、蛙、骆驼、狮子、老虎、大象等,另外还有山、水、火、云等纹样。这些纹样以象征祈求吉祥、消灾免难的含义组合成祥瑞图案,寄托人们祈求鸿福、长寿、吉祥、喜庆等美好愿望,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一把装饰美丽的蒙古刀不仅是蒙古族人民喜爱的用品,更溶入了蒙古族文化的精髓,也代表了蒙古族工匠们精湛的工艺。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
是人民的精神家园
让我们一起
传承民族文化
凸显民族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