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仙草是一个中药名和植物的别名,但不是植物的正式中名。鹿仙草肯定是蛇菰科蛇菰属植物,这一点没有问题,该属我国有19种。在植物学中和中药中包括的植物有差异。下面我就谈谈这个问题。
一,植物学中的鹿仙草
查阅《中国植物志》得知,别名叫鹿仙草的有三种植物,它们分布是:
第一,筒鞘蛇菰:它的别名还云南大理叫鹿仙草,在四川峨眉山叫葛华;学名为BalanophorainvolucrataHook.f.,是在年正式命名发表的;主要分布于我国西藏、四川、云南、贵州、湖南;通常生长在海拔-米的云杉、铁杉、栎属林木中,多寄生在杜鹃属植物的根上。
识别要点是雌雄异株(序),鳞苞片轮生,基部连合成筒鞘状。
第二,思茅蛇菰:最新修订为印度蛇菰。它的别名在云南思茅叫鹿仙草;在原《中国植物志》中学名为B.simaoensisS.Y.Changettam,是我国植物学家在年正式命名发表的;最新学名修订为B.indica(Am.)Griff.,是在年正式命名发表的;主要分布于我国云南、广东、广西;通常生长在海拔米以下的密林下。
识别要点是雌花序比较大,直径3公分左右,雄花序花被裂片椭圆形,鳞苞片旋生,花5数。
第三,穗花蛇菰:它的别名在云南思茅叫鹿仙草,在广西叫地荔枝;学名为B.spicataHayata,这个学名是在年正式命名发表的;主要分布于我国四川、云南、广西、广东、湖南、江西、台湾;通常生长在海拔米以下的山谷阔叶林下。
识别要点是花被6裂,根茎表面有粗颗粒状疣点,花雌雄异株(序)。
以上三种鹿仙草都是矮小肉质草本,没有正常根,靠根茎的吸盘寄生在其他植物的根上生存,无叶,植物体棒状,红色,是一类特殊植物。
二,中药中的鹿仙草
第一,多数学者认为中药鹿仙草指蛇菰(红冬蛇菰)和筒鞘蛇菰的干燥寄生全草,别名人头七,具有壮阳补肾、理气健胃、清热解*、止血生肌功效;主要含有多糖、*酮、蒽醌、强心苷、甾醇等有效成分。药用时请遵医嘱。
第二,也有学者有不同的观点:1,认为鹿仙草指思茅蛇菰,具有补肝益肾、止血生肌、调经活络、清热醒酒功效;主要含有咖啡酸、反式香豆酸、氢醌等有效成分。2,认为鹿仙草指日本蛇菰(产广东、海南),主要含有三萜、苯丙素、木脂素、格酸甲酯、棕榈酸等有效成分。3,认为鹿仙草指隐轴蛇菰(产云南)的全草,具有清热解*、壮阳补肾、止血生肌功效。4,认为鹿仙草指粗穗蛇菰(产西藏、云南、湖南)的全草,具有壮阳补肾、止血生肌功效。5,认为鹿仙草指疏花蛇菰(产云南、四川、湖北、广西、广东、福建)的全草,具有清热解*、壮阳补肾、止血生肌功能。
根据我了解的情况,鹿仙草在植物学、中药和民间不是指哪一种植物,而是包括多种植物,学者观点也不一致。你有好的意见,欢迎评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