筋骨草:别名:白毛夏枯草、金疮小草、透筋草、毛缘筋骨草、缘毛筋骨草。
为唇形科植物筋骨草属植物筋骨草AjugadecumbensThunb.的干燥全草。
一年生草本,高10~30cm。茎基部倾斜或匍匐,上部直立,多分枝,四棱形,略带紫色,全株密被白色柔毛。单叶对生,具柄;叶卵形或长椭圆形,长4-11cm,宽1-3cm,先端圆钝或短尖,基部渐窄下延,边缘有波状粗齿,下面及叶缘常带有紫色,两面有短柔毛。春末夏初开花,花轮有数朵花,腋生或在枝顶集成多轮的穗状花序;萼钟形5裂;花冠唇形,淡紫色或白色,花冠下唇长约为上唇的2倍;雄蕊4,二强;子房上位。坚果灰*色,具网状皱纹。
生于路旁、林边、草地村庄附近及沟边较阴湿肥沃的土壤上。分布于华东、中南、华南及西南地区。
全草长10-25cm。根细小,暗*色。地上部分灰*色或暗绿色,密被白柔毛。茎细,具四棱,质地较柔韧,不易折断。叶对生,多皱缩、破碎,完整叶片展平后呈匙形或倒卵状披针形,长3~6cm,宽1.5-2.5cm,绿褐色,两面密被白色柔毛,边缘有波状锯齿;叶柄具狭翅。轮伞花序腋生,小花二唇形,*褐色。气微,味苦。以色绿、花多者为佳。
喜半阴和湿润环境,适宜腐殖质壤土或沙质壤土。用种子繁殖。春、夏、秋均可育苗,撒播,覆土3~4cm,畦面适当遮阴,2-3周出苗,苗出齐后,过密处应行间苗,待苗生有3~4片真叶时移栽,行株距25cm×20cm。为创造其喜阴环境,可间种蚕豆、豌豆或套种天名精等,在潮湿和有灌溉的地区,亦可采用直播。
野生品春、夏、秋三季均可采集。洗去泥沙,晒干,亦可鲜用。栽培品于6月种子成熟时,将茎、叶割下晒干,打下种子后入药。
取原药材,除去杂质及根,迅速洗净,润透,切短段,干燥。
为不规则小段,茎、叶、花混合。茎细,质脆,密被白柔毛,灰*色或暗绿色。叶多皱缩、破碎,两面有短柔毛,绿褐色。花序轮伞状,小花,*棕色。气微,味苦。
全草含克罗烷双萜类化合物:金疮小草素A?、B?、G?、H?、F?;环烯醚萜类化合物:筋骨草苷A、B、C、D、雷朴妥苷、8-乙酰基哈帕苷;甾类化合物:杯苋甾酮、蜕皮甾酮、筋骨草甾酮B、C、筋骨草内酯;*酮类化合物:木犀草素。根含筋骨草糖。
①抑菌、抗病*作用:筋骨草水煎液和醇-醚提取物对金*色葡萄球菌、卡他球菌、肺炎链球菌、甲型链球菌、铜绿假单胞菌等抑制作用较明显。
②抗过敏和对免疫系统的影响:由筋骨草为主药组成的方剂肌瘤消颗粒明显增强吞噬细胞功能和清除异物的能力。经实验发现经肌瘤消颗粒治疗后,小鼠抗体积数明显增多(P0.01)。
③对呼吸系统的作用:a.镇咳作用:筋骨草酸性乙醇提取物、*酮苷、总生物碱、总酸酚及皂苷等给小鼠灌胃,都有一定的镇咳作用。其中*酮苷镇咳效果较好,小鼠腹腔注射2.5mg/只的镇咳作用与可待因04mg/只相似。木犀草素mg/kg灌服或mg/kg腹腔注射,对氨雾引起的小鼠咳嗽也有强而稳定的镇咳作用,并能对抗电刺激麻醉猫和去大脑猫喉上神经引起的咳嗽,证明其作用部位是在脑干部位咳嗽中枢。
b.祛痰作用:酸性乙醇提取物,*酮苷、总酸酚、总生物碱及木犀草素等给小鼠灌胃均有定祛痰作用(酚红法),大鼠灌服木犀草素mg/kg后,可使呼吸道分泌量显著增加,其有较好的祛痰作用(毛细管法)。
④降压作用:筋骨草中总二萜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的有降压作用,实验结果表明筋骨草总二萜给药2周后才显示出降压作用,而硝苯地平给药1周后即具有明显降压作用。与对照组硝苯地平相比,起效时间较慢作用强度较弱,但维持降压效果的时间较长。
⑤抗肿瘤作用:从筋骨草中分离得到的杯苋甾酮对由肿瘤细胞生长促进剂12-0-tetradecanoylphorbol-13-acetate(TPA)诱导产生的Epstein-Barr*早期抗原(EBV-EA)具有强烈的抑制作用,表现出潜在的抗肿瘤活性。从筋骨草中分离得到的环烯醚萜苷-8-乙酰哈巴苷对由NO供体诱导致癌的两个初始阶段有抑制作用,对由N-nitrosodiethylamine(DEN和pheno-barbital(PB)诱导产生的肝肿瘤也有抑制作用。筋骨草水提取液对两批小鼠S肿瘤的抑瘤率分别为81%和73%。初步提示筋骨草水提液对小鼠S肿瘤有一定的抑瘤作用。
⑥保肝利胆作用:从筋骨草中提取的*酮粗品对小鼠CCl?性肝损伤有明显降低血清ALT的作用。木犀草素能降低CCl?诱导的大鼠肝纤维化,木犀草素可能主要是通过清除自由基,抑制HSC活化增生和胶原合成而具有治疗肝纤维化作用,除此之外,研究表明木犀草素还剂量依赖地抑制嗜
中性粒细胞的脂质过氧化和酪氨酸磷酸化,以及抑制LPS刺激的巨噬细胞表达TNF-a和1L-6等炎性因子,由于炎性细胞参与了HSC的活化增生和肝纤维化的发生机制,在体内木犀草素也可能同时通过作用于炎性细胞而起治疗作用。
苦、甘,寒。归肺、肝经。
清热解*,消肿止痛,凉血平肝。适用于扁桃体炎,咽炎,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肺炎,肺脓疡,胃肠炎。肝炎,阑尾炎,乳腺炎,急性结膜炎,高血压;外用治跌打损伤,外伤出血,痈疖疮疡,烧烫伤,*蛇咬伤。
10~30g,鲜品30~60g;或捣汁;外用适量,捣敷,或煎水洗。
孕妇慎用。
(1)肺痨:
筋骨草(金疮小草)全草6~9g。晒干研末服,每日3次。《湖南药物志》。
(2)痢疾:
鲜筋骨草90g。捣烂绞汁,调蜜炖温服。《福建中草药》。
(3)*疽:
筋骨草15~30g,鲜萝卜根g。水煎服。《福建药物志》。
(4)疯狗咬伤:
鲜筋骨草15~24g(干品9~15g),和红薯烧酒~g,炖1小时,温服。《福建民间草药》。
同属植物中尚有下列2种,在不同地区也同作筋骨草入药。
(1)散瘀草AjuganipponensisMakino在江西与筋骨草同等入药。
(2)白苞筋骨草AjugalupulinaMaxim.植株通常直立,稀匍匐,苞叶比花长,通常为白*色,白色或绿紫色,在江西与筋骨草同等入药。
下面部分摘录于《中药大辞典》筋骨草
筋骨草:异名:缘毛筋骨草、毛缘筋骨草。
为唇形科筋骨草属植物筋骨草的全草。
5~8月采收,晒干或鲜用。
苦,寒。
清热解*,凉血消肿。主治咽喉肿痛,肺热咯血,跌打肿痛。
内服:煎汤,15~30g。外用,捣烂敷。
1.治扁桃体炎,咽炎,喉炎:
筋骨草15~30g,水煎服。或用筋骨草4~5株,加豆腐共煮,吃豆腐并饮汤。煎服。《北方常用中草药手册》。
2.治肺热咯血:
筋骨草15g,白茅根30g,冰糖30g。水煎服。《北方常用中草药手册》。
3.治跌打伤,扭伤:
鲜筋骨草加少量生姜、大葱,捣烂外敷。出自《北方常用中草药手册》。
上面(1,2)这两个内服方的量是否有偏大,请斟酌。下面摘录于
??《植物名实图考》云:“筋骨草,产于南康平野。春时铺地生叶如芥菜叶,面绿,背紫,面上有白毛一缕,茸茸如刺。抽葶发小叶,花生叶际,相见开放。叶紫,白花,花如益母,遥望蓬蓬,白如积灰,亦呼为石灰菜。”这里描述的筋骨草指的是紫背金盘,它与金疮小草很相似,但植株近直立,较高,花时常无基生叶;叶片要宽一些;轮伞花序生于茎中部以上,成稍密集的假穗状花序。
??这里要说明的是,金疮小草根据其植物外形中茎基分枝、丛生、伏卧的特征,在浙江植物志里又称之为伏地筋骨草,以示与紫背金盘相区别。
附方(8个方):
1.腮腺炎:筋骨草30g,土牛膝20g,鸭跖草20g,三白草30g,小青草20g,笔管草20g,山橿30g,水煎服。
2.无名肿*:筋骨草5-10g,水煎服。
3.扁桃体炎:筋骨草5-10g,水煎服。或用鲜草四、五株(小儿二、三株)加豆腐共煮,取汁内服,效果更佳。
4.急慢性支气管炎:筋骨草10g,平地木20g,金荞麦20g,鱼腥草20g,百部10g,前胡10g,白前10g,瓜蒌仁12g,水煎服。
5.小儿头身疮疖:筋骨草全草和马鞭草等量煎浓汁,外洗患处。
6.小儿白秃:筋骨草鲜草捣烂,用纱布滤汁涂擦患处,一日数次;或用鲜草四两浓煎,取汁趁热洗头。
7.肺热咯血:筋骨草全草五钱、白茅根一两,冰糖一两,水煎服。
8.肝火上炎:筋骨草全草一两,水煎服,或全草五钱、牛膝二钱,水煎服,每日1剂。
感谢林娜主任提供资料和照片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