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问.五脏生成》中有记载:“肝之合筋也,气荣爪也。”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肝主全身的筋膜,和肢体运动有关,与此同时,肝脏的盛衰会体现在人的指甲上。肝好的人,筋膜有充足的营养,能维持人的正常肢体运动、指甲坚厚,颜色润泽;相反,肝出现问题时,会出现手足震动,肢体麻木,屈伸不利等;这时的指甲软薄而脆,颜色枯萎。因此可以通过肢体运动和指甲的变化判断是不是肝出现了问题。
但肝的好坏不止表现在这两个方面上,还会出现以下症状:
一、肝脏病变的六大症状
①凝血合成功能障碍:牙龈和鼻子易出血;
②维生素代谢出现异常:出现夜盲症、皮肤变粗糙、皮肤出血、骨质疏松;
③消化功能减弱:肝脏本身是我们人体最大的消化腺,肝功能减弱,容易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泻腹痛等;
④易患脂肪肝:当肝功能失调,肝火长期处于旺盛状态,脂肪代谢异常,容易患上脂肪肝;
⑤*疸:肝胆同源,当肝不好时,会出现*疸;
⑥激素代谢异常:出现月经失调、皮肤小动脉扩张,出现肝掌、长蜘蛛痣、脸色发黑等。
二、疏肝理气的药方
1逍遥散:逍遥散是具有调和肝脾、解郁疏肝的一种和解剂,它来源于(《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宋代)。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北柴胡(15克),当归(15克),白芍(15克),白术(15克),茯苓(15克),生姜(15克),薄荷(6克),甘草(6克)。
疏肝解郁,健脾和营。
肝郁血虚,而致两胁作痛,寒热往来,头痛目眩,口燥咽干,神疲食少,月经不调,乳房作胀,脉弦而虚者。
每服二钱,水一大盏,加烧生姜一块(切破)、薄荷少许,同煎至7分,去滓热服,不拘时候。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逍遥散,治血虚劳倦,五心烦热,肢体疼痛,头目昏重,心忪颊赤,口燥咽干,发热盗汗,减食嗜卧,及血热相搏,月水不调,脐腹胀痛,寒热如疟。又疗室女血弱阴虚,荣卫不和,痰嗽潮热,肌体羸瘦,渐成骨蒸。
1.《医方集解》:肝虚则血病,当归、芍药养血而敛阴;木盛则土衰,甘草、白术和中而补土;柴胡升阳散热,合芍药以平肝,而使木得条达;茯苓清热利湿,助甘、术以益土,而令心气安宁;生姜暖胃祛痰,调中解郁;薄荷搜肝泻肺,理血消风,疏逆和中,诸证自已,所以有逍遥之名。
2.《古方选注》:治以柴胡,肝欲散也;佐以甘草、肝苦急也;当归以辛补之;白芍以酸泻之;治以白术、茯苓,脾苦湿也;佐以甘草、脾欲缓,用苦泻之,甘补之也;治以白芍,心苦缓,以酸收之;佐以甘草,心欲软,以甘泻之也;加薄荷、生姜,入煎即滤,统取辛香散郁也。
3.《医林纂要》:因肝木受郁不得解,以至于生热,而血液枯竭,肝木亦未尝不虚,故既以归、姜补肝,又以术、苓厚培其根,以柴胡、薄荷条达其枝,所谓雷以动之,风以散之;然后泻之以酸,缓之以甘,畅遂肝气之方,莫此为最。
逍遥散用当归芍,柴苓术草加姜薄,肝郁血虚脾气弱,调和肝脾功效卓。
2丹栀逍遥散:次方出自《方剂学》,取逍遥散加山栀、丹皮,用水煎服,分二次服,每天服一剂,能用来疏肝理气,解郁,治肝郁化火、月经不调,少腹胀痛等问题。
肝健康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除了肝出现问题后治疗,我们还可以在平时进行多方面的调节,养好肝脏。
三、养肝脏要注意的事项
1.按摩穴位:按摩或者刺激足三里、三阴交、大墩、太溪、期门、涌泉等穴位,能使得肝脏增强,促成肝脏转好;
2.保持愉悦心情:
中医认为肝主疏泄,喜条达而恶抑郁,心情好坏对肝而言都有影响,喜暴怒的人,最易伤肝;3.戒口:
肝不好的人易得脂肪肝,因此,应当减少高脂肪食物的摄入量;
4.运动适当:
运动适量,益于新陈代谢。增强个人抵抗力;
5.生活习惯良好:
生活工作学习吃饭应当有规律,避免熬夜、过度劳累、滥用药物,摄入过量酒精。
成都小染你的鼓励,是对我的努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