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衔草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我读全国中草药汇编黑芝麻
TUhjnbcbe - 2021/4/6 2:48:00

黑芝麻:别名:胡麻、油麻、脂麻。

为脂麻科脂麻属植物芝麻SesamumindicumL.的干燥成熟种子。

一年生草本,高达1.5m。茎方柱形,全株被毛。叶具长柄;叶片长圆形至披针形,长7.5~12cm,基生者常3裂。夏秋开白色带淡红色花,单花腋生,近无梗;萼5裂;花冠长约2.5cm,上唇2裂,较短,下唇3裂;雄蕊2对;子房卵形,花柱细长,柱头2叉状。蒴果长圆状或圆筒形,长约2.5cm,有细毛。种子多数,黑褐色。

为栽培种。全国各地广有栽培。

本品呈扁卵圆形,长约3mm,宽约2mm。表面黑色,平滑或有网状皱纹。尖端有棕色点状种脐。种皮薄,子叶2,白色,富油性。气微,味甘,有油香气。

秋季采收成熟种子,去杂质,晒干。

①黑芝麻:除去杂质,洗净,晒干。用时捣碎。

②炒黑芝麻:取净黑芝麻,照清炒法炒至有爆声。用时捣碎。

黑芝麻见“药材性状”项。炒黑芝麻形如黑芝麻,微鼓起,有的可见爆裂痕,有油香气。

种子含脂肪油,油中主要为油酸、亚油酸、软脂酸、硬脂酸、肉豆蔻酸等脂肪酸的甘油酯。此外,尚含芝麻素、芝麻酚、芝麻林酚素、组氨酸、色氨酸、车前糖及剪秋罗糖、甾醇类。从叶中分离出*酮苷:皮达林和5,3′,4′-三羟基-6-甲氧基*酮-7-葡萄糖苷。

①降血糖等作用:大鼠口服种子提取物,可降低血糖,增加肝脏及肌肉中糖原含量,但大量则降低糖原含量。以黑芝麻油0.2ml/g喂饲大鼠10天,可增加肾上腺中维生素C(抗坏血酸)及胆固醇含量,组织化学的检查也证明,肾上腺皮质功能受到某种程度的抑制;特别是妊娠后期,维生素C含量的增加更明显。黑芝麻油给正常或去势大鼠注射,有增加血细胞比容的倾向。全草的水提物对离体豚鼠子宫有兴奋作用。种子有致泻作用。

②延缓衰老作用:给予黑芝麻的小鼠与对照组比较,衰老现象推迟发生。

③*性:榨油后的饼对家畜有*,可引起绞痛、震颤、呼吸困难、胀气、咳嗽及抑制。小牛喂食过多的黑芝麻则发生湿疹、脱毛及瘙痒。

甘,平。归肝、肾、大肠经。

滋补肝肾,养血润肠,通乳。适用于肝肾不足,头晕目眩,贫血,便秘,乳汁缺乏。

3~9g或研粉单服;或入丸散剂服。

中药“巨胜子”有异物同名问题存在,《名医别录》以胡麻为巨胜,即以黑芝麻为巨胜子,现时商品巨胜子,则有不同的品种,不少地区以川续断科川续断属植物华续断DipsacuschinensisBat.果实为巨胜子,浙江地区另以拉毛果(起绒草)DipsacusfullonumL.的种子称巨胜子,北京称此为北巨胜子或北巨胜;河北地区则以莴苣子为巨胜子。

下面部分摘录于《中药大辞典》黑脂麻

异名:胡麻、巨胜、藤苰、狗虱、鸿藏、乌麻、乌麻子、油麻、油麻子、黑油麻、脂麻、巨胜孑、黑芝麻、乌芝麻、小胡麻。

为胡麻科胡麻属植物芝麻的黑色种子。

种子含脂肪油:为油酸、亚油酸、棕榈酸、硬脂酸、花生酸、二十四烷酸、二十二烷酸的甘油酯,芝麻素,芝麻林素,芝麻酚,维生素,植物甾醇,卵磷脂,叶酸,尚含脂麻苷,蛋白质,车前糖,芝麻糖,磷,钾,细胞色素C,多量草酸钙。

1.降血糖作用:脱脂黑芝麻给遗传性糖尿病小鼠喂饲,能降低血糖浓度,这可能与抑制葡萄糖吸收有关。

2.降血压作用:喂饲芝麻脂素(芝麻素),能抑制大鼠乙酸去氧皮质酮-食盐负荷引起的血压升高,改善乙酰胆碱引起的内皮依赖性血管弛缓反应减弱作用,抑制超氧阴离子的生成,降低主动脉过氧化物的生成。

3.其他作用:黑芝麻提取物在DPPH试验中有抗氧化作用。给加速衰老的模型小鼠喂饲含黑芝麻与酪蛋白的饮食,能推迟衰老现象的发生。

1.黑脂麻:取原药材,除去杂质,洗净,干燥。用时捣碎。

2.炒黑脂麻:取净黑脂麻,置锅内,用文火炒至有爆裂声,并有香气逸出时,取出放凉。

饮片性状:黑脂麻参见“药材”项;炒黑脂麻形如黑脂麻,微鼓起,外表黑色,有焦香气。

贮干燥容器内,炒黑芝麻密闭,置阴凉干燥处,防蛀。

甘,平。归肝、脾、肾经。

1.《宝庆本草折衷》:甘、苦、平,生寒,炒熟热。

2.《品汇精要》:味甘、酸、涩,性平缓。气之薄者,阳中之阴。

3.《本草经疏》:入足太阴,兼入足厥阴、少阴。

4.《玉楸药解》:入足厥阴肝、手阳明大肠经。

养血益精,润肠通便。主治肝肾精血不足所致的头晕耳鸣,腰脚痿软,须发早白,肌肤干燥,肠燥便秘,妇人乳少,痈疮湿疹,风癞疬疡,小儿瘰疬,汤火伤,痔疮。

1.《本经》:主伤中,虚羸,补五内,益气力,长肌肉,填脑髓,久服轻身不老。

2.《别录》:坚筋骨,疗金疮、止痛及伤寒,温疟,大吐后虚热贏困,明耳目,耐饥渴,延年。

3.《新修本草》:生嚼涂小儿头疮及浸淫恶疮。

4.《食性本草》:疗妇人阴疮,初食利大小肠,久服即否,去陈留新。

5.《日华子》:补中益气,养五脏,治劳气,产后羸困。耐寒暑,止心惊,催生落胞,逐风温(《纲目》作湿)气、游风,头风。补肺气,润五脏,填精髓。细研涂发令长。

6.《本草新编》:益元阳,兴阴茎,最生津液,入口即生。

7.《本经逢原》:益脾滋肺,降心包之火,滋肝木之阴。

8.《玉楸药解》:补益精液,润肝脏,养血舒筋。疗语謇、步迟、皮燥发枯、髓涸肉减、乳少、经阻诸证。医一切疮疡,败*消肿,生肌长肉。杀虫,生秃发。

9.《医林纂要》:黑色者能滋阴,补肾,利大小肠,缓肝,明目,凉血,解热*。赤褐者交心肾。

内服:煎汤,9~15g;或入丸、散。外用:煎水洗浴或捣敷。

便溏者慎服。

1.《冯氏锦囊》:生者过寒,多食发冷疾及脾胃虚寒作泻者忌之。

2.《得配本草》:精滑、脾滑、牙疼、口渴四者禁用。

1.治肝肾不足,时发目疾,皮肤燥涩,大便闭坚:

桑叶(经霜者,去梗筋,晒枯)、黑芝麻(炒)等分。为末,以糯米饮捣丸(或炼蜜为丸)。日服四五钱,勿间断,自效。(《医级》桑麻丸)

2.治风虚湿痹脚膝无力,筋挛急痛:

(黑芝麻)巨胜(炒)三升,薏苡仁升,生干地*(切)半升。上以生绢袋盛,用酒二升浸,经三五宿,任性暖服之。(《食医心镜》巨胜酒)。

3.治风眩,能返白发为黑:

(黑芝麻)巨胜子、白茯苓、甘菊花各等分炼蜜丸如梧子大,每服三钱,清晨白汤下。(《医灯续焰》巨胜丸)。

4.治妇人乳少:

(黑芝麻)脂麻炒研,入盐少许食之。(《纲目》引唐氏方)

5.治大便秘结,胃实能食,小便热赤者:

芝麻四两(研取汁),杏仁四两(去皮、尖,研如泥),大*五两,山栀十两。上为末,炼蜜入麻汁,和丸桐子大,每服五十丸,食前白汤下。(《景岳全书》麻仁丸)。

6.治胎孕足月,过期不产用:

(黑芝麻)胡麻蒸熟,日服三合,干嚼化,白汤送下。不惟善能催生下胞平速,且无一切留难诸疾。《方脉正宗》。

7.治卒腰痛,连脚膝疼:

(黑芝麻)胡麻(新者)三合,附子(炮裂,去皮脐)—一两。上件药,熬胡麻令香,同捣罗为散,每于食前,以温酒调下二钱。《圣惠方》。

8.治小儿天火丹,发遍身赤如绛色:

(黑芝麻)油麻五分,生鲫鱼半斤,上药捣如泥,涂在丹上,燥复涂之。《圣惠方》。

9.治疬疡风:

(黑芝麻)油麻不拘多少(净择,生用)。上一味,取半合,生细嚼,用热酒三合至五合下,每空心午时夜卧各一服,渐加一合,服一百日疾愈。(《圣济总录》油麻散)。

10.治小儿瘰疬:

(黑芝麻)脂麻(炒)、连翘(微炒)等分。共为末,频频食之。《简便单方》。

11.治痔疾:

(黑芝麻)胡麻去皮,九蒸暴,白茯苓去皮,入少白蜜为美,杂胡麻食之甚美,如此服食多日,气力不衰而痔渐退。(《古今医统》茯苓面)

12.治白癜风:

黑油麻一大升,生地*五大两,桃仁(去两仁、皮尖,熬)三十枚。上三味,先退去油麻皮蒸之,日暴干,又蒸之,如此九度讫。又暴取干,捣令极碎。然后捣地*、桃仁,罗之,即总相和,加少蜜令相著。一服一匙,日再服,和酒吃,空吃亦得,兼食诸肺尤妙。忌芜荑、热面、猪、蒜、油腻等。(《外台》引《广济方》)。

13.治大风癞疾:

(黑芝麻)胡麻半斤,天麻二两,乳香三分(别研)。上三味,捣罗二味为细散,入乳香和匀。每服二钱匕,用荆芥、腊茶调下。慎房室、盐、酒一百日。(《圣济总录》胡麻续肌散)。

1.《本草汇言》:多服令人肠滑,缘体质多油故也,宜蒸熟食之良。生食者发痰生虫脱发,炒食者发热燥血。留心者,当斟酌行之,有不胜其用矣。

2.《本草经疏》:气味和平,不寒不热,益脾胃,补肝肾之佳谷也。刘河间云:麻、木谷而治风,又云:治风先治血,血活则风去。胡麻入肝益血,故风药中不可阙也。

3.《本草新编》:(乌芝麻)入肾经,并通任督之脉,功擅黑须。凡黑须鬓之药,缺乌芝麻则不成功。盖诸药止能补肾,而不能通任督之络也,唇口之间,正任督之路,乌芝麻通任督,而又补肾,且其汁又黑,所以取效神也。但功力甚薄,非久服多服,益之以补精之味,未易奏功。或问,乌芝麻之黑须鬓,神农未书,本草不志,何吾子创言之乎?曰:乌芝麻之变白,予亲试而验;其有不验者,乃不慎色之故。余年四十早衰须髯半白,服乌芝麻重黑,后因变乱,不慎酒色复白。可见服乌芝麻,必须断欲,不可归咎乌芝麻之无效验。

4.《冯氏锦囊》:甘寒而滑利,故主胞衣不下及利大肠,生者其气更寒,故能解*凉血,摩疮肿,生秃发。

5.《本草求真》:胡麻,本属润品,故书载能填精益髓。又属味甘,故书载能补血、暖脾、耐饥。凡因血枯而见二便艰涩,须发不乌,风湿内乘,发为疮疥,并小儿痘疹变黑归肾,见有燥象者,宜以甘缓滑利之味以投。

下面部分摘录于《中草药对症图谱》黑芝麻

采收期:秋季采收成熟种子,晒干。

药用部分:种子(炒用)及全草。

种子:味甘、性平。入肺、脾、肝、肾经。

麻油:味甘,性凉。

叶:味甘,性寒。

种子:滋补肝肾,益精血,润肠燥,润五脏。

根茎:平喘,浮肿。

麻油:生肌解*,润燥通便。

花:润大肠。

叶:强筋骨,补脑髓。

种子:滋养强壮,填精髓,强筋骨,明耳目,发须早白,肝肾不足,病后脱发,乳汁不足,贫血,头昏眼花,津枯血燥大便秘。

麻油:肠燥秘结,食积腹痛,皮肤病调药敷。

茎:浮肿,哮喘,耳流脓,肾炎浮肿。

花:冻疮,秃发。

叶:吐血,崩中,阴部湿痒,湿痹。

果壳:烫伤,外用捣敷。

11.3~18.8克,打碎用。

黑芝麻有引泻作用,可引起咳嗽,腹胀气,绞痛等反应。脾弱便溏者勿服,低血糖者慎用。

附方:

1血虚、便燥、头晕眼花:

黑芝麻粉.5克,制*精.5克,制女贞子.5克。

用法:先将*精及女贞子水煎3次,3次煎液合并浓缩,加入芝麻粉调成膏,每次服3匙,每日服2次,开水送服。

2.贫血引起眩晕、耳鸣:

黑芝麻粉30克,胡桃肉18.8克(研烂),蜂蜜适量。

用法:两味研烂后,加蜜适量,冲温开水调匀,饭前30分钟服用,每日2次,服1星期。

3.高血压、动脉硬化:

炒黑芝麻30克,生首乌18.8克,槐花15克。

用法:生首乌及槐花加适量水煎,去渣。混合炒黑芝麻捣碎调匀食用。

4.病后体虚、大便秘结、老人家便秘:

炒黑芝麻.5克,蜂蜜适量(白砂糖也可)。

用法:炒熟之黑芝麻,研细末,每次服11.3~30克,加蜜适量,开水冲服,每日2次。或加胡桃肉研粉也可。

5.白发、护发:

炒黑芝麻粉2汤匙,薏苡仁粉1汤匙,牛奶粉2汤匙。

用法:三味放入杯内,冲开水饮之。每日1~2次。连续服用一段时间。

6.乳汁分泌不足:

炒黑芝麻研末30克,白糖适量。

用法:两味合用,调米汤冲服,每日1次,服用1星期。

7.蜘蛛或虫咬伤:

黑芝麻7.5克。

用法:研烂外敷伤口处。

8.耳鸣耳聋、头昏眼花(属肝肾亏虚者):

黑芝麻克,桑叶克,蜂蜜适量。

用法:两药晒干研成细粉,蜜为丸。每次服用11.3克,饭后服用。或粉末11.3克,调蜜服。

9.血虚便秘、产后便秘、老人便秘:

黑芝麻37.5克,胡桃仁37.5克,桃仁37.5克。

用法:共炒*,研碎,每次7.5~11.3克,加白糖拌匀,嚼食,或开水送服。

10.肠燥便秘:

黑芝麻克,蜂蜜适量。

用法:将黑芝麻微炒,研成细粉,每次用15克,调蜂蜜服用。

11.头发早白(属肝肾两虚者):

内服:制黑芝麻粉15克,制首乌18.8克,女贞子30克,枸杞15克,墨旱莲15克。

用法:先将后四味药,水煎去渣。冲泡黑芝麻粉服用,早晚各服1次,连服20~30天。

外洗:黑芝麻56.3克,桑白皮30克,五倍子15克。

用法:水煎取汁,外洗白发处。

成分:黑芝麻含有脂肪油,甘油脂,甾醇及芝麻素等。黑贴芝麻叶含有叶酸、卵磷脂、钙质、蛋白质等成分。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我读全国中草药汇编黑芝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