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衔草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常见清热药穿心莲
TUhjnbcbe - 2021/4/1 18:28:00
北京痤疮医院咨询 http://baidianfeng.39.net/a_yqyy/210111/8578725.html


  出自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


  ChuānXīnLián


  CommonAndrographisHerb,HerbofCommonAndrographis


  一见喜、万病仙草、四支邦、槛核莲、苦胆草、斩龙剑、日行千里、四方莲、金香草、金耳钩、春莲夏柳、印度草、苦草


  


  药材基源:为爵床科植物穿心莲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ndrographisPaniculata(Burm.F.)Nees[JustlciaPaniculataBurm.F.]


  采收和储藏:在播种当年9-10月花盛期和种子成熟初期采收。齐地割取全株晒干或割取全株后,摘下叶子分别晒干。每1hm2产量约-kg,高产可达kg。


  穿心莲一年生草本。茎直立,具4材,多分枝,节分枝,节处稍膨大,易断。叶对生;叶片披针形成长椭圆形,先端渐尖,基部楔形,边缘浅波状,两面均无毛。总状花序顶生和腋生,集成大一型的圆锥花序;苞片和小苞片微小,披针形;萼有腺毛;花冠淡紫色,二唇形,上唇外和小苞片微小,披针形;萼有腺毛;花冠淡紫色,二唇形,上唇外糨,2裂,下唇直立,3浅裂,裂片覆瓦状排列,花冠筒与唇瓣等长;雄蕊2,伸出,药药2室,药室一大一小,大的基部被髯毛,花丝有毛。蒴果扁,长椭圆形,长约1cm,中间具一汉,微被腺毛。种子12颗,四方形。花期9-10月,果期10-11月。


  我国南方诸地均有栽培。本种原产东南亚。


  


  生物学特性喜高温湿润气候。喜阳光充足、喜肥。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期适温为25-30℃气温下降到15-20℃时生长缓慢;气曙降至8℃左右,生长停滞;遇0℃左右低温或霜冻,植株全部枯萎。以肥沃、疏松、排水良好的酸性和中性砂壤土栽培为宜,pH8。0的碱性土仍能正常生长。


  栽培技术种子繁殖:育苗移栽法法或直播法,龙以育苗移栽法为主。当9-10月果实呈共同褐色时,在早晨露水未干前分批采摘,放在荫凉处后熟几日,用罩子盖住,以免种子弹跳损失,待果荚全部开裂后,筛去果皮,取得种子。穿心莲种子细小,千粒重0.93-1.52g,种皮坚硬,外包有一层蚶质,对播种技术要求较高。苗床土壤要求肥沃疏松,耙平整细,种子在播种前要用细砂纸或砂磨去种皮蜡质再用温水浸种,再放在30℃温箱中催芽,然后播种,在广东、福建等地春季2月下旬-3月上旬;秋季在7月播种在高畦苗床上。江、浙、四川则用温床育苗于3月中、下旬,冷床育苗于4月。华北、西北地区温室宜在3月上、中旬,温床于4月上旬、阳畦于4月中旬,塑料大棚以4月15-20日播种为宜。苗床管理,主要是控制知当的温度和湿度。出苗前要经常保持苗床湿润,畦内相对湿度保持70%-80%为宜。苗出齐后,应控制土壤湿度,以防猝倒病发生。苗高6-7cm,有3-4对真叶时即可移栽。直播在江、浙不宜早于4月中、下旬,四川4月中旬-5月上旬,北京以5月中旬为宜。栽培时最好分种子田(专供采种用)和商品田(专门收割全草供药用)两种。种子田应有5月-6月上旬移栽,行距50-65cm,株距30-35cm。商品田可在5月下旬-6月上旬栽种,行距25-33cm,株距16-20cm,每hm2栽-株。


  田间管理主要是及时浇水,以利幼苗扎新根,以后每隔15-20d中耕除草、追肥1次,追肥以氮肥为主,可流人畜粪水、尿素等,特别在6、7、8三个月田间管理十分重要,要多施氮肥,经常浇水等。株高30-40cm时,可培土防止风害。


  病虫害防治病害有立枯病,有1-2对真叶期发生,可降低土壤湿度,用50%多菌灵处理土壤,或倍液浇灌病区。猝倒病有2-3对真叶时发生,可控制温度,注意通风,加强苗床管理。黑茎病在成株期发生,可加强田管理,及时排除积水,忌连作。发病期用50%多菌灵倍液喷雾或浇灌病区。还有疫病、病期用50%多菌灵倍液喷雾或浅灌病区。还有疫病、病*病等为害。虫害有棉铃虫、蝼蛄等为害。


  


  性状鉴别本品茎呈方柱形,多分枝,长50-70cm,节稍膨大;质脆,易折断。单叶对生,叶柄短或近无柄;叶片皱缩,易碎,完整者展平后呈披针形或卵状披针形,长3-12cm,宽2-5cm,先端渐尖,基部楔形下延,全缘或波状;上表面绿以,下表面灰绿色,两面光滑。气微,味极苦。


  显微鉴别叶横切面:上表皮细胞类方形或长方形,下表皮细胞较小,上下表皮均有含圆形、长椭圆形或棒状钟乳体的晶细胞;并有腺鳞,有时可见非腺毛。栅栏组织为1-2列细胞,贯穿于主脉上方,主肪上方多为2裂;海绵组织排列疏松。主脉维管束外韧型,呈凹槽状,木质部上方赤有晶细胞,韧皮部较窄。


  叶表面观:上下表皮均有增大的晶细胞,内含大型螺状钟乳体,老叶甚多,嫩叶较少,上表面的晶细包较大,下表面的较小,结晶直径约至36μm,长约至μm,较大端有脐样点痕,层纹波状,有的2个晶细胞相接成双晶体,以叶脉处较多;下表皮气孔密布,直轴式,副卫细胞大小悬殊,也有不定式。腺鳞头部扁球形,4-6(-8)细胞,直径至40μm;柄极短。非腺毛1-4细胞,长约至μm,基部直径约至40μm,表面有角质纹理。


  茎的横切面:呈方形,四角茎棱明显外突。表皮细胞呈不规则形,其外壁稍增厚,角质化,内含众多的钟乳体;表皮表面具有单细胞头的遥毛,直径约30μm,绿皮层2-3层细纵向延长呈不规则的长柱状,壁薄,有细胞间隙,细胞中充满叶绿粒。内皮层位于绿皮层内方,较绿皮层稍大。韧皮组织约5-8层组成,细胞壁弯曲,皱缩。形成层不明显,壁薄易破裂。木质部宽阔发达,由木纤维、木细胞、导管和射线组成,初生木制裁部,细胞壁薄,不木化。射线1-3列,细胞较小,壁较江,含有演粉粒。髓部细胞不规则圆形,壁较江,有细胞间隙,其周边细胞较小,中心细胞较大,部分细胞有少量针状结晶,散在或成束。


  


  理化鉴别(1)取本品叶用水润湿1h,撕去表皮加碱性3,5-二硝基苯甲酸的甲醇溶液,立即置显微镜下,可见叶肉组织中出现紫红色。或取穿心莲叶,置苯液中浸泡24h,可见叶的两面析出空心莲内酯类的板状结晶,柱状结晶,将结晶挑置滤纸上,加碱性3,5-二硝基苯甲酸甲醇试液显紫红色。


  (2)取本品粉末约1g,加乙醇20ml,置水浴中加热至沸,滤过,滤液加活性炭0.3g,搅拌,滤过。取滤液1ml,加3,5-二硝基苯甲酸试液与乙醇制氢氧化钾试液等溶的混合液1-2滴,即显紫红色(活泼次甲基的反应),另取滤液1ml,加碱性三硝基苯酚试液1-2滴,显橙色,放置逐渐转为棕色,另取滤液1ml,加碱性三硝基苯酚试液1-2滴,显橙色,放置逐渐转为棕色(活泼次甲基的反应);再取滤液1ml,加乙醇制氢氧化钾试液数滴,膛渐显红色,放置后变为*色。(检查内酯)(3)薄层色谱取本品粉末0.5g,加乙醇5ml,回流提取30min,提取液为供试品深液。另取穿心莲内酯、新穿心莲内酯、14-去氧穿心莲内酯和脱水穿心莲内酯的乙醇液为对照品深液。吸取二溶液点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氯仿-无水乙醇(19:1)展开,展距12.5cm,用2%3,5-二硝基苯甲酸的乙醇溶液与0.5mol/L乙醇制氢氧化钾的乙醇溶液等容混合液喷后,℃加热5min,供试品色谱与对照品色谱相应位置处显相同颜色斑点。


  味苦;性寒


  归心;肺;大肠;膀胱经


  清热解*;泻火;燥湿。主风热感冒;温病发热;肺热咳嗽;百日咳;肺痈;咽喉肿痛;湿热*疸;淋证;丹*;疮疡痈肿;湿疹;*蛇咬伤


  内服:煎汤,9-15g,单味大剂量可用至30-60g;研末,每次0.6-3g,装胶囊吞服或开水送服。外用:适量,捣烂或制成软膏涂青患处;或水煎滴眼、耳。


  阳虚证及脾胃弱者慎服。


  穿心莲片、穿心莲丸、穿心莲浸膏胶囊、穿心莲甙酯片、炎痢净片、止痢宁片、消炎利胆片、莲胆注射液、眼净滴眼液


  《中华本草》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常见清热药穿心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