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满山绿草皆是药
我们这一群人真正进入了深山老林中。
唐老师在前面带队,这一带,他非常熟悉,他不知道来过多少次。
哪个地方有转弯,哪个地方分布什么药草,他都了然于胸。
只见唐老师随手一指空中,大家还有一点反应不过来,原来同学们都低着头往地下看,看能不能够找到奇珍异草,都不知道抬抬头,看看天,原来有一棵大松树,松树的枝干上结了几个大疙瘩,就像瘤子一样。
唐老师说,那就是松树疙瘩,又叫松节,你们看像不像人的关节啊?
实在太形象了,我听到了好几声拍照的声音。
唐老师说,这松节能够入人关节,辛甘温,能驱散风寒湿痹阻关节。所以它是祛风湿药中的上品。
如果在山里头得了风湿痹症,不用愁,搞点姜枣加些松节,熬汤喝,再用药渣熬水外洗,一般的关节痹痛很快就搞定。
如果能喝酒的再兑点酒进去,效果更好。因为酒能够行气活血,通脉驱寒。
有些同学干脆就不用笔记本,走到唐老师身边,打开录音笔,自己可以边听,又可以边录,回去还可以播放,可以二度学习,温故而知新。
唐老师又蹲下去,拉起一条长长的藤说,你们快过来看,这就是何首乌,大家一阵惊呼。
武侠小说看多了,学生们还以为何首乌一定是什么仙草,其实平常得很,沿着藤挖开来,不过像一个个小地瓜,没什么值得惊奇的,这何首乌就是平常的补益肝肾之品,就像六味地*丸里的熟地一样。
只是何首乌更平和,更容易为人接受,它不像熟地那样滋腻,需要拌点砂仁或陈皮来防止滋腻。
何首乌大家还没有完全欣赏过足瘾,只见唐老师又走到另一个斜坡上说,你们快过来看,这是杜仲树,在广州的白云山我也看过几棵,我们广东这边比较少。
难得一见啊,你们知不知道,杜仲是以树皮入药,而这皮你拗断了还有丝连在一起,这丝是白色的,就好像人体的筋膜,所以这杜仲能够接筋续骨,壮腰肾,帮助骨伤后期康复,也可以延缓人体衰老。
这都是因为杜仲善于入肾,而肾能主生殖发育,又能主骨的道理。
在一片水边居然长了不少不少芦苇,唐老师说这就是芦根。
你们瞧,那边还有白茅根,白茅根比芦根小多了。
唐老师走过去,用小铁铲挖了一片白茅根,放在水里一洗,白茅根真是药如其名,色白,晶莹剔透,而且还可以刺人,说明它有一股往外透的劲。
唐老师边洗边交给班长,叫班长给每人分一条白茅根,让大家看看,放在嘴里嚼嚼,这样一辈子都记得这白茅根的味道。
有些同学嚼得快,所以反应快说,怎么像甘蔗一样,甜滋滋的?
唐老师笑笑说,这白茅根甘甜带清凉,甘能补,所以能养阴生津,清凉可以降热退火,而且这白茅根多纤维,晶莹剔透,有通透之性,可以利小便下行。
你们除了看到这药草,听到它的名称,认识到它的形状,同时还要尝到它的味道,只有这样,对于你们将来用好这些药草,才有很大帮助。这就是为何神农要尝百草的道理所在。
但我们不主张入山后乱尝草药,应该有人指导,有针对性地选择一些常用草药来尝,由浅入深,由表入里,注意安全第一,这样才是真正学习的精神。
唐老师又指着树上爬满的藤条,跟大伙儿说,你们看这就是中药书上说的葛根,这葛根能够爬到十几米高的树上,他拖着长长的藤,就像人体足太阳膀胱经,能够引*泉之水,上达高巅之上。
所以葛根对于人体足太阳膀胱经受寒,项背强紧,还有一些颈椎病,效果都很好。
你们看葛根这像不像一条藤上去,在上面撑开一把大伞啊?
大家看了后,觉得唐老师真是天马行空,这都想得到。
唐老师接着说,所以这葛根能够升清阳,令得清阳出上窍,你脑部晕晕沉沉,觉得容易疲劳,缺氧的,这葛根吃下去,脑袋就很容易清醒过来。
所以这葛根是当今时代疲劳综合症常用的药物,你们可要好好记牢啊!
还有你们要记住,这前面的芦根、白茅根,配合这里的葛根三味药组成一个药阵,叫三根汤,它可以治疗各种不明原因发热,因为它们可以开宣肌表,养阴生津,利尿退热。
所以一般小孩子感冒发烧,身上热降不下来,熬着三根汤给他喝喝,口感好又可以退热,不过一般要用这些新鲜的草药,效果最好。在发热初起时用,一两剂就能够把热消掉。
有些学生就着急了,说唐老师,你讲得太好了,太多了,我们做笔记好像做不过来啊,能不能讲慢点啊。
唐老师说,我尽量把节奏放慢点吧,不过有这么多药草,放慢了可能讲不完,不怕,下次你们还有机会入山,学习不是一次的,要反复多次,才能学到精髓,深入药草世界。你看我这么老了,还经常要看些药草知识,增长见闻,你们别急着一下子就把我老头的东西学过去。
大家听了又哈哈大笑。
唐老师说,学习不要太重视单打独斗,要看重团队精神,你们有些学生分工就分工得很好,拍照的拍照,贴标签的贴标签,做笔记的做笔记,录音的录音。
这样你们回去一整理不就完整了,所以放心地游览学习药草吧!
大家看得应接不暇,药草一味接一味,真是琳琅满目。
以前很多人都不相信这些路边的青草都是药,现在经唐老师一指点,终于相信满山绿草皆是药的道理。
据说有个师傅要考验他学生有没有出师,跟他学生说,你到山下去找一样不是药草的植物。
这学生找了好久都没找到,回来说,师傅,我找不到。
师傅说,你找不到,说明你就出师了。
原来天底下的药草,他都知道了。
唐老师说,你们学习药草,不要把药草看成无生命的草木,要把它们看成自己的知心朋友,你才能够真正了解它们,等想用它们的时候,它们就能为你两肋插刀,能够迅速地从你大脑里面跳出来,为你所用。
文源:罾事物语
精彩文章回顾
我的大学中医故事-1-老张的感冒
我的大学中医故事-/3-路见病痛,拔针相助/以阳治阴
我的大学中医故事-4/5-凉茶退眼目热火/以阴治阳
我的大学中医故事-6/7-*训第一课/中暑的阿发
我的大学中医故事-8-痛经的女同学
我的大学中医故事-9-一把草,牙痛消
我的大学中医故事-10-中医真牛
我的大学中医故事-11-第一节课
我的大学中医故事-1-爱读书的桂林
我的大学中医故事-13-理论指导用药-诸花皆升
我的大学中医故事-14/15-理论指导用药-芳香能止痛、软藤横行经脉中
我的大学中医故事-16-头胀痛与气球上冲
我的大学中医故事-17-电梯升降
我的大学中医故事-18-肝主疏泄-麦芽与木能疏土
我的大学中医故事-19-肝主疏泄-抑郁者身心并调
我的大学中医故事-0-肝主疏泄-解郁三招
我的大学中医故事-1-医古文-珠江与大海
我的大学中医故事--大医精诚-医术精通
我的大学中医故事-3-大医精诚-诚心救人
我的大学中医故事-4/5-大医精诚-大医之体、为医之法
我的大学中医故事-6-木生火与逍遥散
我的大学中医故事-7-由晨跑引发的思考
我的大学中医故事-8-《*帝内经》-老师第一大
我的大学中医故事-9-健康三大基石-饮食有节
我的大学中医故事-30-健康三大基石-起居有常
我的大学中医故事-31-健康三大基石-不妄作劳
我的大学中医故事-3-火主温煦与心其华在面
我的大学中医故事-33-邓老的一节医学史课
我的大学中医故事-34/35-天桥底下中西医之争/应战
我的大学中医故事-36-徒手治落枕
我的大学中医故事-37-立杆见效治咽痛
我的大学中医故事-38-金针通鼻
我的大学中医故事-39-导引之法-跺脚
我的大学中医故事-40/41-加强版艾灸法/纷纷邀请
我的大学中医故事-4-竹心与源清流自洁
我的大学中医故事-43-火生土与桂附理中丸
我的大学中医故事-44-医古文-医生三个层次
我的大学中医故事-45-火冷金寒的咳嗽
我的大学中医故事-46-百岁老人的长寿经
我的大学中医故事-47-减小肚子与脾主运化
我的大学中医故事-48-脾开窍于口与理中汤
我的大学中医故事-49-骑自行车跟土枢四象
我的大学中医故事-50-拜访吴老师
我的大学中医故事-51-土生金与久咳不愈
我的大学中医故事-5-爬白云山
我的大学中医故事-53-低估了医学史的价值
我的大学中医故事-54-书店老板的牙痛
我的大学中医故事-55-一大袋烧饼
我的大学中医故事-56/57-一日不作,一日不食/遛狗的阿姨
我的大学中医故事-58-脾在液为涎
我的大学中医故事-59-八段锦
我的大学中医故事-60-由凳椅脚烂想到升阳除湿
我的大学中医故事-61-医古文之《扁鹊传》
我的大学中医故事-6-讲故事,学医学史
我的大学中医故事-63-脾主肌肉与术后康复
我的大学中医故事-64-肺咳治肝与用心体验中医
我的大学中医故事-65/66-医普团/寒气伤,葱姜汤
我的大学中医故事-67-花升子降茶
我的大学中医故事-68-姜枣茶,治痛经
我的大学中医故事-69/70-普及跟临床一样重要/提壶揭盖与哮喘
我的大学中医故事-71-肺主宣发肃降
我的大学中医故事-7/73-采药罗浮山/止血的旱莲草
我的大学中医故事-74-车前草,利尿药
我的大学中医故事-75-青苔也是药
我的大学中医故事-76-山溪边的菖蒲
==========END==========
温馨提示:本平台分享健康图文信息,仅供大家参考学习,不作为医疗诊断依据。如有需要,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版权声明:文章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广告是系统随机配发,我们无法详细控制、选择。请您切勿购买任何动物制品、肉食。不要买渔猎、捕鸟的器具,拒绝杀生。不要玩杀人游戏,杀人游戏与实际杀人果报基本相同;不要看色情文章,万恶淫为首,邪淫是轮回和灾祸的根本。因果报应,如影随形。切记!
为人父母者,不知医为不慈!为人子女者,不知医为不孝!
找不到好中医?不如自己学中医!
本号菜单中,有完整的入门系列,视频系列.欢迎大家学习.
学习古中医,伤寒论经方传承
厚德载物!草木金石仅除身病,正己培德方祛心魔!
祈愿:天下和顺,日月清明;风雨以时,灾厉不起;国丰民安,兵戈无用;崇德兴仁,务修礼让;国无盗贼,无有怨枉;强不凌弱,各得其所;人无病厄,富贵康宁;长寿好德,善始善终.
随喜打赏
长按上方赞赏码支持我们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