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本草
灵芝
按:灵芝(Ganodermalucidum)又称仙草,是灵芝科(Ganodermataceae)灵芝属(Ganoderma)真菌,是传统珍贵药材,具有补气安神,止咳平喘功效,现代药理和临床研究表明,灵芝在抗肿瘤,抗病*,调节血糖,增强免疫力等方面均具有显著作用,已收录到《中国药典》(版)和《美国草药药典》。据报道,目前已经从灵芝中分离得到多种活性成分,其中三萜和多糖是灵芝的主要活性成分。灵芝基源、功效及应用结合现代研究做一小结,不当之处,请老师及同门扶正。
一、灵芝来源
灵芝为灵芝科(Ganodermataceae),灵芝属(Ganoderma)真菌,《中国药典》(年版)收录有赤芝Ganodermalucidum(Leyss.exFr.)Karst.和紫芝GanodermasinenseZhao,XuetZhang两种,现临床应用多为栽培品。灵芝分布广泛,目前世界各地有文献记载的超过多种,其中绝大部分生长在热带和亚热带。我国已发现的灵芝科有种4个属,占世界已知灵芝种类的88%。
灵芝栽培历史悠久,技术成熟。抱朴子内篇“*白篇”说:“夫菌芝者,自然而生,而《仙经》有以五石五木种芝,芝生,取而服之,亦与自然芝无异,具令人长生”。《本草纲目》“菜部芝而类芝”条中载有“方士以木积湿处,用药敷之,即生五色芝。嘉靖(公元一)中,王金尝生以献世宗”的记述。清朝《花镜))中亦有记载:“道家种芝法,每以糯米饭捣烂,加雄*,鹿头血,包暴干冬笋,侯冬至日,堆于土中自出,或灌入老树腐烂处,来年雷雨后,即可得各色灵芝矣”。从这些论述中可见,古人己认识到用“药”,即用淀粉、糖类、矿物质和有机氮化合物组成的人工培养料来栽培灵芝。甚至考虑到在“冬至日”,即低温季节施“药”,以避免杂菌污染。50年代末我国用科学方法栽培灵芝取得成功,开始大规模生产,以供药用。
灵芝药材及生境照片(沈昱翔摄)
图1a、1bA-赤芝Ganodermalucidum(Leyss.exFr.)Karst.
图2a、2b紫芝G.sinenseZhao,XuetZhang
二、原植物考证
东周时期《礼》曰:“王者仁慈,则芝草生是也。”秦汉时期《尔雅注疏》云:“菌,芝。释曰:瑞草名也。一岁三华,一名菌。一名芝。”“灵芝”一词,?最早见于东汉张衡《西京赋》:“浸石菌于重涯,?濯灵芝以朱柯”。《列子·汤问》记载“朽壤之上,有菌芝者”。唐李善在《文选注》中所引的宋玉《高唐赋》曰:“我帝之季女,名曰瑶姬。未行而亡,封于巫山之台。精*为草,实曰灵芝。”。在《神农本草经》中,灵芝分类进一步明确,上品药中明确记载了六芝(赤芝、黑芝、青芝、白芝、*芝、紫芝)。首次把赤芝与紫芝分开表述,明指出两者功效差异,曰:“赤芝,味苦平。主胸中结,益心气,补中,增慧智,不忘。久食,轻身不老,延年神仙。一名丹芝,生山谷。”;“今俗所用紫芝,乃是朽木株上所生,状如木,名为紫芝”。
但古籍中对灵芝形态的描述各有不同,加上多用描摹技术,难以准确确定其种属。《名医别录》曰:“紫芝生高夏地上,色紫,形如桑,六月八月采”。《神农本草经》云:“三秀六芝。慈仁上瑞。肪白珊红。金*羽翠。笋萌紫帔”。《证类本草》记载:“赤者如珊瑚,白者如截肪,黑者如泽漆,青者如翠羽,*者如紫金,皆光明洞彻如坚冰也”。明·陈嘉谟《本草蒙筌》记载:“赤芝如珊瑚(一名珊芝)应火味苦,产衡山善养心神。增智慧不忘,开胸膈除结……”。唐代根据产地特征,把紫芝从“六芝”中剔除,云:“五芝《经》云:皆以五色生于五岳,诸方所献,白芝未必华山,黑芝又非常岳。且紫芝多*白,稀有黑青者,然紫芝最多,非五芝也。但芝自难得,纵获一二,岂得终久服耶。”
综上可见,对于灵芝记载灵芝为多基源药材,明代以前六芝均可药用。杨立新通过对古文献结合23部地方志对比分析和形态描述,确定六芝的种属,即青芝Amaurodermarugosum(Bl.etNees)Tarrend,白芝Ganodermaapplanatum(Pers.)Pat,黑芝GanodermaatrumJ.D.Zhao,L.W.HsuetX.Q.Zhang,灵芝(赤芝)GanodermalingzhiShengH.Wu,Y.Cao&Y.C.Dai,*芝Ganodermamultiplicatum(Mont.)Pat和紫芝GanodermasinenseJ.D.Zhao,L.W.HsuetX.Q.Zhang六种。清代之后,随着真菌学的发展,灵芝进入了现代生物学研究和现代医药学研究与应用的阶段,逐渐明确为紫芝GanodermasinenseZhao,XuetZhang、赤芝Ganodermalucidum(Leyss.ExFr.)Karst.的药用效果较好,并收录在《中国药典》中。
三、性状鉴定
赤芝外形呈伞状,菌盖肾形、半圆形或近圆形,直径10?18cm,厚1?2cm。皮壳坚硬,*褐色至红褐色,有光泽,具环状棱纹和辐射状皱纹,边緣薄而平截,常稍内卷。菌肉白色至淡棕色。菌柄圆柱形,侧生,少偏生,长7?15cm,直径1?3.5cm,红褐色至紫褐色,光亮。孢子细小,*褐色气微香,味苦涩。
紫芝皮壳紫黑色,有漆样光泽。菌肉锈褐色。菌柄长17?23cm。
栽培品子实体较粗壮、肥厚,直径12?22cm,厚5?km。皮壳外常被有大量粉尘样的*褐色孢子。
灵芝孢子粉,棕褐色或深褐色,形态极其微小,约4~6微米,味淡,油脂昧。
四、功效及应用
灵芝味甘平。归心、肺、肝、肾经。补气安神,止咳平喘;用于心神不宁,失眠心悸,肺虚咳喘,虚劳短气,不思饮食(《中国药典》年版)。《神农本草经》记载味苦、平,无*,益心气,活血,人心充血,助心充脉,安神,益肺气,补肝气,补中,增智慧,好颜色,利关节,坚盘骨,祛痰。具有明目,补肝气,益脾气,安神,治咳逆,益肺气,利水道,益肾气,保神,益精气,舒筋骨。
五、灵芝综合利用与开发
(1)临床应用:①治疗失眠健忘临床用于心气虚或心血虚所致的失眠、多梦、健忘、呆滞、心悸等中医病证。常与桑套、当归、元肉、人参等中药相伍。②治疗肿瘤灵芝能够提高机体免疫力之作用,临床常用于癌症患者,可有效提高因放化疗患者白细胞数量。常与猪菩、获菩、半夏、瓜篓仁、天冬等相伍。③各类肝炎和肝硬化灵芝减少四氯化碳所致的SGPT升高和肝脏三酞甘油的蓄积,从而治疗肝炎及肝硬化,并促进能促进肝细胞再生;常与*参、太子参、白芍、柴胡等相伍。④治疗糖尿病灵芝可提高组织对糖的利用率,抑制脂肪酸的释出,可减轻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的发病程度,可预防治疗糖尿病。
(2)化妆品应用:①护肤品灵芝提取物具有良好的保湿性,可使皮肤滋润柔软,增强美白。②洗护品灵芝提取物具有抗菌、消炎、去屑止痒、抑制脱发、刺激毛发再生的功效;另外,可促进营养物质吸收,保持头发光泽,起到养护毛发的作用。
(3)食疗:灵芝是一味良好的食材,具有滋补强壮、扶正固木的作用。现代科学证明具有镇静、止咳、平喘、强心及提高机体耐缺氧能力和提高免疫机能作用。灵芝药膳具有一定的食疗作用,且纯香可口,老少皆宜。如灵芝茶,灵芝酒以及和其他食材同用,鸡、鸭、鱼类均可。
(4)文化产业:灵芝作为中国古代的一种重要文化符号,同样受到了历代帝王将相和平民百姓的推崇,各种文献典籍对它的记载极为驳杂繁多,其文学形象和意蕴内涵十分丰富深刻。灵芝文化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古代,灵芝被认为是一种能够长生延年的仙药,还被认为是一种能够预示吉祥的瑞草,仙药与瑞草构成了灵芝文化两大最为基本的内涵。
(5)灵芝孢子粉:灵芝孢子粉能够调节血糖、血脂代谢,同时降低糖尿病并发症的损害;可通过调节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诱导细胞凋亡等途径发挥抗肿瘤作用;可以调节免疫功能;能够抗肝纤维化,从而降低肝损害;对多种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展现出很好的治疗效果,能够保护脑组织,治疗抑郁、帕金森病等;对心脏、胃也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图文来源:郭晓恒
审核:王光志
排版:吴清华、饶华楠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上千种中药标本图片大全!
解表药
麻*桂枝紫苏生姜香薷荆芥羌活白芷藁本苍耳子辛夷细辛防风薄荷牛蒡桑叶菊花蝉蜕蔓荆子葛根柴胡升麻淡豆豉浮萍凡以发散表邪、解除表证为主要作用的药物,称解表药,又叫发表药。本类药物辛散轻扬,主入肺、膀肮经,偏行肌表,有促进肌体发汗,使表邪由汗出而黎的作用,从而达到治愈表证,防止疾病传变的目的。即《内经》所谓:“其在皮者,汗而发之,的意思。解表药除主要具有发汗解表作用外,部分药尚兼有利尿退肿、止咱平喘、透疹、止痛、消疮等作用。解表药主要用治恶寒、发热、头痛、身痛、无汗或有汗不畅、脉浮之外感表证。部分解表药尚可用于水肿、咱喘、麻疹、风疹、风湿痹痛、疮疡初起等证而效有表证者。清热药
石膏知母芦根天花粉淡竹叶栀子夏枯草决明子木贼密蒙花青葙子*芩*连*柏龙胆草苦参穿心莲白鲜皮秦皮金银花连翘板蓝根大青叶青黛贯众鱼腥草蒲公英
紫花地丁土茯苓蚤休野菊花红藤败酱草山豆根射干马勃白头翁马齿苋鸦胆子白花蛇舌草漏芦忍冬藤拳参半边莲山慈姑生地*玄参牡丹皮赤芍水牛角紫草青蒿地骨皮银柴胡胡*连白薇青果苘麻子荷叶委陵菜罗汉果白蔹寒水石凡以清解里热为主要作用的药物,称为清热药。清热药的药性寒凉,具有清热泻火、燥湿、凉血、解*及清虚热等功效。本类药物主要用于表邪已解、里热炽盛,而无积滞的里热病证,如外感热病,高热烦渴,温热泄痢,温*发斑,痈肿疮*及阴虚发热等。清热药是以《内经》“热者寒之”及《本经》“疗热以寒药”的原则指导用药的。由于发病原因不一,病情发展变化的阶段不同,以及患者体质的差异,里热证既有气分与血分之分,又有实热与虚热之异。因此,就有多种类型的临床表现。针对热证的不同类型,并根据药物的功效,将清热药分为以下五类。清热泻火药,功能清气分热,用于高热烦渴等气分实热;清热燥湿药,功能清热燥湿,用于泻痢,*疸等湿热病证;清热凉血药,功能清解营分、血分热邪,用于吐衄发斑等血分实热证;清热解*药,功能清解热*,用于痈肿疮疡等热*炽盛的病证;清虚热药,功能清虚热、退骨蒸。用于温邪伤阴、夜热早凉,阴虚发热、骨蒸劳热等证。泻下药
大*芒硝番泻叶芦荟火麻仁郁李仁甘遂京大戟芫花牵牛子商陆巴豆千金子玄明粉凡能引起腹泻,或润滑大肠,促进排便的药物,称为泻下药。本类药物主要作用是泻下通便,以排除胃肠积滞、燥屎及有害物质(*、瘀、虫等);或清热泻火,使实热壅滞之邪通过泻下而清解;或逐水退肿,使水湿停饮随从大小便排除,达到祛除停饮,消退水肿的目的。主要适用于大便秘结,胃肠积滞,实热内结及水肿停饮等里实证。根据本类药物作用的特点及使用范围的不同,可分为攻下药、润下药及峻下逐水药三类。其中攻下药和峻下逐水药泻下作用峻猛,尤以后者为甚;润下药能润滑肠道,作用缓和。使用泻下药应注意的是:里实兼表邪者,当先解表后攻里,必要时可与解表药同用,表里双解,以免表邪内陷;里实而正虚者,应与补益药同用,攻补兼施,使攻邪而不伤正。攻下药、峻下逐水药,其作用峻猛,或具有*性,易伤正气及脾胃,故年老体虚、脾胃虚弱者当慎用;妇女胎前产后及经期应当忌用。应用作用较强泻下药时,当奏效即止,慎勿过剂,以免损伤胃气。应用作用峻猛而有*性泻下药时,一定要严格炮制法度,控制用量,避免中*现象发生,确保用药安全。祛风湿药
独活威灵仙蕲蛇木瓜寻骨风川乌蚕沙草乌海风藤乌梢蛇松节防已秦艽络石藤雷公藤豨莶草桑枝老鹳草五加皮桑寄生狗脊千年健徐长卿海桐皮丝瓜络金钱白花蛇凡以祛除风寒湿邪,解除痹痛为主要作用的药物,称祛风湿药。祛风湿药主要具有祛散寒除法的作用,适用于风寒湿邪所致的肌肉、经络、筋骨、关节等处疼痛、重着、麻木和关节肿大、筋脉拘挛、屈伸不利等证。此外,部分药物还分别具有舒筋活络、止痛、强筋骨等作用。
化湿药
苍术厚朴广藿香佩兰白豆蔻砂仁草果草豆蔻凡气味芳香,性偏温燥,具有化湿运脾作用的药物,称为化湿药。脾恶湿,“土爱暖而喜芳香。”若湿浊内阻中焦,则脾胃运化水谷之功能受阻而致病。芳香之品能醒脾化湿,湿燥之药可燥湿健脾,故本类药物适用于湿浊内阻,肺为湿困,运化失常所致的脘腹痞满、呕吐泛酸、大便溏薄、食少体倦、口甘多涎、舌苔白腻等证。此外,有芳香解暑之功,湿温、暑温等证,亦可选用。民间验方偏方库在应用时,应根据不同证候,作适当的配伍。如脾胃虚弱者,配补脾健胃药;湿阻气滞、脘腹胀甚者,配行气药;寒湿中阻者,配温里药;若里湿化热者,配清热燥湿药等。本类药物多属辛温香燥之品,易于耗气伤阴,故阴虚血燥及气虚者宜慎用。又因其芳香,多含挥发油,系其有效成分,故人煎剂宜后下,不宜久煎,以免降低疗效。
利水渗湿药
茯苓猪苓泽泻薏苡仁香加皮冬瓜皮车前子滑石川木通海金砂萆薢瞿麦地肤子石韦冬葵子灯心草茵陈蒿金钱草虎杖赤小豆凡能通利水道,渗泄水湿,治疗水湿内停病证为主要作用的药物,称利水渗湿药。本类药物味多甘淡,具有利水消肿,利尿通淋、利湿退*等功效。适用于小便不利水肿、淋证、*疸、湿疮、泄泻、带下、湿温、湿痹等水湿所致的各种病证。应用利水渗湿药,须视不同病证,选用有关药物,作适当配伍。如水肿骤起有表证者,配宣肺发汗药;水肿日久,脾肾阳虚者,配温补脾肾药;湿热合邪者,配清热药;寒湿相关者,配祛寒药,热伤血络而尿血者,配凉血止血药;至于泄泻、痰饮、湿温、*疽等,则应分别与健脾、芳香化湿、或清热燥湿药切配伍。
温里药
附子干姜肉桂吴茱萸小茴香丁香高良姜花椒胡椒荜茇荜澄茄八角茴香红豆蔻凡以温里祛寒、治疗里寒证为主要作用的药物,称为温里药,又叫祛寒药。本类药物多味辛而性温热,以其辛散温通、偏走脏腑而能温里散寒、温经止痛,个别药物还能助阳、回阳,故可以用治里寒证。即《内经》所谓“寒者热之”、《本经》所谓“疗寒以热药”之意。本类药物因其主要归经之不同而奏多种效用。其主入脾胃经者,能温中散寒止痛,可用治脾胃受寒或脾胃虚寒证,症见脘腹冷痛、呕吐泄泻、舌淡苔白等;其主人肺经者,能温肺化饮而治肺寒痰饮证,症见痰鸣咳喘、痰白清稀、舌淡苔白滑等;其主入肝经者,能温肝散寒止痛而治肝经受寒少腹痛、寒疝作痛或厥阴头痛等,其主入肾经者,能温肾助阳而治肾阳不足证,症见阳萎宫冷、腰膝冷痛、夜尿频多、滑精遗尿等;其主入心肾两经者,能温阳通豚而治心肾阳虚证,症见心悸怔忡、畏寒肢冷、小便不利、肢体浮肿等,或能回阳救逆而治亡阳厥逆证,症见畏寒倦卧、汗出神疲、四肢厥逆、脉微欲绝等。
行气药
橘皮青皮枳实木香沉香乌药荔枝核香附佛手川楝子青木香薤白柿蒂刀豆檀香玫瑰花九香虫香橼大腹皮天仙藤凡以疏理气机、治疗气滞或气逆证为主要作用的药物,称为理气药,又叫行气药。理气药性味多辛苦温而芳香。其味辛能行散,味苦能疏泄,芳香能走窜,性温能通行,故有疏理气机的作用。因本类药物主归脾、肝、肺经,故有理气健脾、疏肝解郁、理气宽胸、行气止痛、破气散结等不同功效。具有理气健脾作用的药物,主要用治脾胃气滞所致脘腹胀痛、暖气吞酸,恶心呕吐、腹泻或便秘等。具疏肝解郁者,主要用治肝气郁滞所致胁肋胀痛,抑郁不乐、疝气疼痛、乳房胀痛、月经不调等。具理气宽胸者,主要用治肺气壅滞所致胸闷胸痛、咳嗽气喘等。
消食药
山楂神曲麦芽谷芽莱菔子鸡内金阿魏凡以消积导滞、促进消化、治疗饮食积滞为主要作用的药物,称为消食药,又叫消导药。消食药多味甘性平,主归脾胃二经,功能消化饮食积滞、开胃和中。主要用治饮食积滞,脘腹胀满、嗳腐吞酸、恶心酸吐、不思饮食、大便失常等脾胃虚弱的消化不良证。使用本类药物,应根据不同的病情予以适当配伍。若宿食停积、脾胃气滞者,当配理气药以行气导滞。若脾胃气虚、运化无力者,须配健脾益胃药以标本兼顾、消补并用。若素体脾胃虚寒者,宜配温里药以温运脾阳、散寒消食。若兼湿浊中阻者,宜配芳香化湿药以化湿醒脾、消食开胃。若食积化热,可配苦寒攻下药以泻热化积。驱虫药
使君子苦楝皮槟榔南瓜子鹤草芽雷丸鹤虱榧子凡以驱除或杀灭人体寄生虫为主要作用的药物,称为驱虫药。本类药物多具*性,入脾、胃、大肠经,对人体内的寄生虫,特别是肠道内寄生虫,有*杀、麻痹作用,促使其排出体外。故驱虫药主要用于治疗肠道寄生虫病,如蛔虫病、绕虫病、绦虫病、钩虫病、姜片虫病等。此类寄生虫病患每见绕脐腹痛、不思饮食或善饥多食、嗜食异物,久则出现形体消瘦、面色萎*、腹大青筋暴露、浮肿等症状。也有部分病人症状较轻,无明显证候,只在查验大便时才被发现。凡此,均当服用驱虫药物,以求根治。对机体其它部位的寄生虫,如血吸虫、阴道滴虫等,某些驱虫药物亦有驱杀作用。
止血药
仙鹤草白及棕榈炭血余炭藕节大蓟小蓟地榆槐花侧柏叶白茅根苎麻根槐角三七茜草蒲*血竭五灵脂降香炮姜艾叶莲房凡以制止体内外出血为主要作用的药物,称止血药。止血药均具有止血作用,因其药性有寒、温、散、敛之异,所以其具体作用又有凉血止血、化瘀止血、收敛止血、温经止血的区别;止血药也就分为凉血止血药、化瘀止血药、收敛止血药、温经止血药四类。民间验方偏方库止血药主要适用于内外出血病证,如咯血、咳血、衄血、吐血、便血、尿血、崩漏、紫癜以及外伤出血等。血循行脉道,环周不休,荣养全身。几各种原因导致出血,可造成阴血亏虚;并可因出血过多而造成机体衰弱;若大出血不止者,更会导致气随血脱而危及生命。所以,止血药物,不论在治疗一般出血证,还是创伤及战伤救护中,均具重要意义。止血药前人经验多炒炭后用。一般而言,炒炭后其性苦、涩,可加强止血之效。也有少数以生品止血效更好者。
活血化瘀药
川芎郁金乳香延胡索姜*没药丹参桃仁牛膝红花益母草鸡血藤泽兰王不留行庶虫自然铜苏木马钱子骨碎补莪术水蛭三棱穿山甲儿茶斑蝥干漆皂角刺刘寄奴卷柏月季花凡以通畅血行,消除瘀血为主要作用的药物,称活血化瘀药,或活血祛瘀药。简称活血药,或化瘀药。活血化瘀药,味多辛、苦,主归肝、心经,入血分。善于走散通行,而有活血化瘀的作用,并通过活血化瘀作用,而产生止痛、调经、破血消徵、疗伤消肿、活血消痈等作用。瘀血既是病理产物,又是多种疾病的致病因素。所以本类药物主治范围很广,遍及内、妇、儿、外、伤各科。如内科之胸、腹、头诸痛,而痛如针刺,痛处固定者;体内之徵瘕积聚;中风后半身不遂,肢体麻木;关节痹痛日久;血证之出血色紫,夹有血块,外伤科之跌扑损伤,瘀肿疼痛,痈肿疮疡等。凡一切瘀血阻滞之证,均可用之。民间验方偏方库活血化瘀药,根据其作用强弱的不同,有和血行血,活血散瘀及破血逐瘀之分。可按其作用特点和主治之不同,分为活血止痛、活血碉经、活血疗伤、破血消徵四类。”本类药物易耗血动血,对妇女月经过多及其他出血证无瘀血现象者忌用;孕妇慎用或忌用。
化痰止咳平喘药
半夏天南星禹白附皂荚旋覆花白前桔梗前胡川贝母浙贝母瓜蒌竹茹竹沥天竺*昆布海藻*药子海蛤壳白芥子瓦楞子礞石胖大海苦杏仁苏子百部紫苑款冬花马兜铃桑白皮葶苈子白果(银杏仁)枇杷叶矮地茶洋金花伊贝母化橘红瓜蒌仁华山参钟乳石凡能祛痰或消痰,治疗“痰证”为主要作用的药物,称化痰药;以制止咳减轻哮鸣和喘息为主要作用的药物,称止咳平喘药,因化痰药每兼止咳、平喘作用;而止咳平喘药又每兼化痰作用,且病证上痰、咳、喘三者相互兼杂,故将化痰药与止咳平喘药合并一章介绍。化痰药主治痰证,而痰又有寒痰、热痰、燥痰、湿痰之分,化痰药也相应因药性有温燥与凉润之别而分为温化寒痰药与清化热病药二类。痰者,既是病理产物,又是致病因子,它“随气升降。无处不到”,所以喘的痰证甚多:如痰阻于肺之哮喘痰多;痰蒙心窍之滑脉,胸痛;痰蒙请阳之眩晕;肝风夹痰之中风、惊厥,痰阻经络之肢体麻木,半身不遂,口眼歪斜;极火互结之症病、瘦瘤;痰凝肌肉,流注骨节之阴疽流注等,皆可用化痰药治之。止咳平喘药,用于外感、内伤所致种各种咳嗽和喘息。安神药
朱砂龙骨酸枣仁远志磁石琥珀柏子仁合欢皮夜交藤龙齿凡以安定神志为主要作用,用治神志失常病证的药物,称为安神药。心藏神,肝藏*,所以人体神志的变化与心、肝二脏的功能活动有密切的关系,安神药物亦多入心经和肝经。安神药多以矿石、贝壳或植物的种子入药,矿石、贝壳类药物,质重沉降,故多有重镇安神作用,称重镇安神药;植物种子类药物,质润滋养,故多有养心安神作用,称养心安神药。
平肝潜阳药
石决明珍珠母牡蛎代赭石蒺藜罗布麻珍珠以平抑上亢之肝阳为主要作用,常用以治疗肝阳上亢证的药物,称平肝潜阳药,或称平抑肝阳药,简称平肝药等。平肝潜阳药均具有平肝潜阳功效,主治肝阳上亢证。肝阳上亢常由素体阴虚或肝郁化火,暗耗其阴,肝肾阴虚,“水不涵木”,不能制阳,以致于阴虚于下,阳亢于上。此证常以气血上冲之头晕耳鸣、头目胀痛、面红目赤为主症;亦可见头重足轻、腰膝酸软等下虚之证;并可伴见急躁易怒、心悸、失眠等症;舌质红,脉弦细数或弦劲有力。其中有的兼能清肝热,以治肝阳上亢而肝火甚者,称清热平肝。有的平肝潜阳药兼有宁心安神,明目等作用;还可分别主治心神不宁,心悸、失眠及肝热所致的目赤肿痛等症。现代医学的高血压病、甲亢、内耳眩晕、更年期综合征等属于肝阳上亢证的部分患者可表现出上述症状,但不能将肝阳上亢证与这些病划等号。本类药的应用当考虑到其病本为肝肾阴虚,故常须与滋养肝肾之阴的药物配伍,益阴以制阳。肝阳化风,导致肝风内动者,当与息风止痉药配伍。若肝火亢盛,烦躁易怒者,宜与清泻肝火之品配伍;肝阳上亢,内扰心神而兼心神不宁者,又常与宁心安神药配伍。
息风止痉药
羚羊角牛*钩藤地龙天麻僵蚕全蝎蜈蚣玳瑁以平息肝风,制止痉挛抽搐为主要作用,常用以治肝风内动证的药物,称息风止痉药。可简称息风药或止痉药。民间验方偏方库息风止痉药均具有息风止痉功效,主治肝风内动证。肝风内动证是指由肝阳上亢、高热、痰浊、血虚、阴虚等原因所致,以肢体痉挛、抽搐、颤动等为特点的证候。“诸暴强直,皆属于风”。该证以痉挛、抽搐为特征,但病因不同,伴见症状各异。如肝阳化风所致者,多以眩晕欲仆,头痛而摇,肢体震颤,语言不利,或卒然昏倒,不省人事,舌强不语,偏瘫为主症,兼见手足麻木,步履不正等;温热病,热入营血,或肝热内盛而热极生风者,常以四肢抽搐,两目上视,牙关紧闭为主症,并伴见高热,神昏,躁扰如狂等;阴虚动风,血虚生风者,多以手足蠕动、震颤,关节拘急,肢体麻木为主,常伴见阴血不足之表现。息风止痉药主要适宜于肝阳化风、热极动风的肝风内动证,亦可用于痫证、破伤风、脾虚慢惊风等痉挛抽搐者。大多数息风止痉药常分别兼有平肝潜阳,清热解*,明目等作用。
开窍药
麝香苏合香蟾酥冰片石菖蒲安息香樟脑凡具辛香走窜之性,以开窍醒神为主要作用,用于治疗闭证神昏病证的药物,称开窍药。心藏神,主神明,心窍开通则神明有主,神志清醒,思维敏捷。若心窍被阻、清窍被蒙则神明内闭,神识昏迷,人事不省。开窍药味辛、芳香,善于走窜,皆入心经,有通关开窍、启闭回苏的作用。主要用治温病热陷心包、痰浊蒙蔽清窍之神昏谵语,以及惊风、癫痫、中风等卒然昏厥、痉挛抽搐等症。
补虚药
人参*参太子参山药甘草白扁豆西洋参*芪白术蜂蜜大枣鹿茸巴戟天菟丝子杜仲沙苑子肉苁蓉淫羊藿补骨脂续断蛤蚧益智仁冬虫夏草紫河车韭菜子熟地阿胶当归白芍北沙参麦冬石斛百合枸杞子墨旱莲鳖甲南沙参天冬玉竹*精女贞子龟板海龙灵芝珠子参竹节参明*参紫石英鹿角霜仙茅*狗肾海马锁阳葫芦巴核桃仁龙眼肉何首乌桑葚凡能补益正气,增强体质拟提高抗病能力,治疗虚证为主的药物,称为补虚药,亦称补养药或补益药。民间验方偏方库虚证的临床表现比较复杂,但就其“证型”概括起来,不外气虚、阳虚、血虚、阴虚四类。补益药也可根据其功效和主要适应证的不同而分为补气、补阳、补血、补阴四类。临床除应根据虚证的不同类型选用相应的补虚药外,还应充分重视人体气、血、阴、阳相互依存的关系。一般说来,阳虚者多兼有气虚,而气虚者也易致阳虚;气虚和阳虚表示人体活动能力的衰减。阴虚者每兼见血虚,而血虚者也易致阴虚;血虚和阴虚,表示体内精血津液的耗损。与此相应,各类补益药之间也有一定联系和共通之处。如补气药和补阳药多性温,属阳,主要能振奋衰减的机能,改善或消除因此而引起的形衰乏力,畏寒肢冷等证,补血药和补阴药多性寒凉或温和,属阴,主要能补充耗损的体液,改善或消除精血津液不足的证候。故补气药和补阳药,补血药和补阴药,往往相辅而用。至于气血两亏,阴阳俱虚的证候,又当气血兼顾或阴阳并补。补虚药除有上述“补可扶弱”的功能外,还可配伍祛邪药,用于邪盛正衰或正气虚弱而病邪末尽的证候,以起到“扶正祛邪”的作用,达到邪去正复的目的。此外,还应注意顾护脾胃,适当配伍健脾消食药,以促进运化,使补虚药能充分发挥作用.补虚药原为虚证而设,凡身体健康,并无虚弱表现者,不宜滥用,以免导致阴阳平衡失调,“误补益疾”。实邪方盛,正气未虚者,以祛邪为要,亦不宜用,以免“闭门留寇”。收涩药
麻*根浮小麦罂粟壳石榴皮莲须莲子心禹余粮五味子五倍子肉豆蔻乌梅诃子赤石脂山茱萸桑螵蛸金樱子芡实覆盆子海螵蛸莲子凡以收敛固涩为主要作用的药物,称为收涩药,又称固涩药.陈藏器说:“涩可固脱。”李时珍指出:“脱则故而不收,故用酸涩药,以敛其耗散,”本类药物味多酸涩,性温或平,主入肺、脾,肾、大肠经。分别具有固表止汗、敛肺止咳、涩肠止泻,固精缩尿、收敛止血、止带等作用。适用于久病体虚、正气不固、脏腑功能衰退所致的自汗、盗汗、久敛虚喘、久泻、久痢、遗精、滑精、遗尿、尿频、崩带不止等滑脱不禁的病证。
收涩药性涩敛邪,故凡表邪未解,湿热所致之泻痢、带下,血热出血,以及郁热未清者,均不宜用。误用有“闭门留寇”之弊。但有一些收涩药除收涩作用之外,兼有清湿热,解*等功效,则又当分别对待。民间验方偏方库本类药物,根据其作用特点,大致上分为固表止汗药,敛肺涩肠药,固精缩尿止带药三个部分。但在药物作用方面,某些药物往往表现出多种的功用,故须进一步予以综合比较。
涌吐药
常山胆矾瓜蒂凡以促使呕吐为主要作用的药物,称为涌吐药,又称催吐药。本类药物多为酸苦,具有涌吐*物、宿食、痰诞的作用。适用于误食*物,停留胃中,未被吸收;或宿食停滞不化,尚未入肠,脘部胀痛;或痰涎壅盛,阻于胸膈或咽喉,呼吸喘促;以及癫痫发狂等证,用之以达到祛邪治病的目的。此即《内经》:“其高者,因而越之。”“在上者涌之。”之意。
攻*杀虫去腐敛疮药
雄*硫*白矾蛇床子土荆皮蜂房大蒜木槿皮蓖麻子木鳖子升药轻粉砒石铅丹炉甘石硼砂大风子以外用攻*或杀虫或去腐或敛疮为主要功效的药,分别称为攻*药、杀虫药、去腐药、敛疮药。本类药物多数具有攻*功效。“*”有多种含义。本章药物所攻之*,主要指疮*,其次,有的药可攻蛇虫*。部分药物具杀虫功效。这里的所谓杀虫,主要是指外用药对疥虫等体表寄生虫的*杀作用。部分药物具去腐功效。所谓去腐,即外用药促使溃疡内腐败组织与健康组织分离脱落的治疗作用。部分药物还具有敛疮功效。所谓敛疮,即外用药促进溃疡内新肉生长,促使疮口愈合的治疗作用。具攻*功效的药物,适用于疮疡肿*;能攻蛇*者,可主治*蛇咬伤。具杀虫功效的药物,适用于疥疮、酒渣鼻等皮肤寄生虫病。具去腐功效的药物,可用于溃疡初期,脓栓未落,腐肉未尽,或脓水不尽,新肉未生之证。具敛疮功效的药物,适用于溃疡后期,腐肉已脱,脓水将尽,新肉不生,疮口难敛之证。本类药物常分别兼有外用消肿、止痛、收湿、止痒、明目退翳等功效,可分别适用于疮痈肿痛、湿疹或疮疡多脓湿、疥癣瘙痒、目生翳膜等皮肤或五官病证。本类药物的内服功效及其适应证不存在共性。本类药物大都具有不同程度的*性,无论外用或内服,均应严格控制剂量和用法,不宜过量或持续使用,以防发生中*。制剂时,应严格遵守炮制及制剂法度,以减轻其*性,确保临床用药安全。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