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衔草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腰椎间盘突出的原因和治疗方法
TUhjnbcbe - 2020/9/28 12:39:00
早期白癜风怎么治疗 http://pf.39.net/bdfyy/qsnbdf/190724/7328009.html
有地方能治好白癜风吗 http://m.39.net/pf/a_6644727.html

现在有很多的上班族会患上腰间盘突出这个疾病,年轻人患上此疾病的几率是越来的越大了,那么患上这个疾病是因为什么原因呢?

腰间盘突出症好发于25岁到50岁的人群,疾病发展有个过程。25岁以前,脊椎水分含量非常高,25岁以后,慢慢开始脱水。因为久坐、坐姿不正确、搬重物等原因,腰间盘会慢慢从椎管内突出。

一些年轻的患者习惯久坐,而且坐姿都往前倾。脊柱上的韧带负责保持脊柱稳定,平时,我们通过锻炼,加强腰背部肌肉的力量,才能达到支撑韧带的作用。久坐的人通常又很少运动,偶尔一次用力过猛,就容易导致了腰间盘突出。怎么知道自己腰突严不严重?

一般情况下,腰突的症状是腰痛、腿痛、腿麻等。

在腰突的发病阶段,症状往往在刚开始会集中在一个位置,比如腰部。

然后随着症状的加重,它会慢慢放射到神经受压迫的区域,左到右的深色区域会由近端腰部往远端的腿部发展。

在腰突的康复阶段,随着症状逐步减轻,症状往往会由远端向近端集中,右到左的深色区域会由远端的腿部往近端腰部集中。

腰椎间盘突出,关于治疗的两个核心问题

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的治疗,应首选保守治疗,相信无论是骨科大夫还是我们老百姓,都不会否认这句话。

但是,你对保守治疗了解吗?保守治疗,是一个体系,不是简单的贴一贴膏药,做一做针灸理疗,拔个火罐就可以的,尤其是,不要把这些保守治疗方法,单独用。中医保守治疗方法,各有各的优点,各有各的功效,是一种互补关系。

1、腰椎间盘之类的椎间盘突出,何时治疗为好?

腰椎间盘之类的椎间盘突出,原则上是一发病就治疗为好。本类疾病,主要是局部水肿及突出部分压迫神经等组织,症状一般较急、较重,因此,要求及时治疗。一般来讲,对于神经系统损伤病症,越早治效果越好。

2、腰椎间盘之类的椎间盘突出,采用何种方法治疗为好?

采用何种方法为主,主要是根据腰椎间盘之类的椎间盘突出之轻重、部位、症状多少、病程长短等而决定。急性期可以西医为主,其具体西医方法中,有手术类、局部减压类、消融类、止痛类、牵引类等,各有各的适应症;慢性期可以中医为主。中医方法有黑膏药外敷、针灸、按摩、离子导入、穴位注射等。

腰椎间盘突出能够自愈吗?

事实上,在未经治疗的情况下,有些腰椎间盘突出患者的腰腿痛症状可以自愈。但这意味着腰椎间盘突出就消失了吗?

答案并不是这么简单。每位患者的突出程度因人而异,有些人突出的比较轻,症状可能会逐渐消失,但腰椎间盘突出仍然存在。

是较为常见的疾患之一,主要是因为腰椎间盘各部分(髓核、纤维环及软骨板),尤其是髓核,有不同程度的退行性改变后,在外力因素的作用下,椎间盘的纤维环破裂,髓核组织从破裂之处突出(或脱出)于后方或椎管内,导致相邻脊神经根遭受刺激或压迫,从而产生腰部疼痛,一侧下肢或双下肢麻木、疼痛等一系列临床症状。腰椎间盘突出症以腰4-5、腰5-骶1发病率最高,约占95%。、

病因

(一)基本病因

1.腰椎间盘的退行性改变是基本因素

髓核的退变主要表现为含水量的降低,并可因失水引起椎节失稳、松动等小范围的病理改变;纤维环的退变主要表现为坚韧程度的降低。

2.损伤

长期反复的外力造成轻微损害,加重了退变的程度。

3.椎间盘自身解剖因素的弱点

椎间盘在成年之后逐渐缺乏血液循环,修复能力差。在上述因素作用的基础上,某种可导致椎间盘所承受压力突然升高的诱发因素,即可能使弹性较差的髓核穿过已变得不太坚韧的纤维环,造成髓核突出。

4.遗传因素

腰椎间盘突出症有家族性发病的报道,有色人种本症发病率低。

5.腰骶先天异常

包括腰椎骶化、骶椎腰化、半椎体畸形、小关节畸形和关节突不对称等。上述因素可使下腰椎承受的应力发生改变,从而构成椎间盘内压升高和易发生退变和损伤。

(二)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体征

1.一般体征

(1)腰椎侧凸是一种为减轻疼痛的姿势性代偿畸形。视髓核突出的部位与神经根之间的关系不同而表现为脊柱弯向健侧或弯向患侧。如髓核突出的部位位于脊神经根内侧,因脊柱向患侧弯曲可使脊神经根的张力减低,所以腰椎弯向患侧;反之,如突出物位于脊神经根外侧,则腰椎多向健侧弯曲。

(2)腰部活动受限大部分患者都有不同程度的腰部活动受限,急性期尤为明显,其中以前屈受限最明显,因为前屈位时可进一步促使髓核向后移位,并增加对受压神经根的牵拉。

(3)压痛、叩痛及骶棘肌痉挛压痛及叩痛的部位基本上与病变的椎间隙相一致,80%~90%的病例呈阳性。叩痛以棘突处为明显,系叩击振动病变部所致。压痛点主要位于椎旁1cm处,可出现沿坐骨神经放射痛。约1/3患者有腰部骶棘肌痉挛。

2.特殊体征

(1)直腿抬高试验及加强试验患者仰卧,伸膝,被动抬高患肢。正常人神经根有4mm滑动度,下肢抬高到60°~70°始感腘窝不适。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神经根受压或粘连使滑动度减少或消失,抬高在60°以内即可出现坐骨神经痛,称为直腿抬高试验阳性。在阳性病人中,缓慢降低患肢高度,待放射痛消失,这时再被动屈曲患侧踝关节,再次诱发放射痛称为加强试验阳性。有时因髓核较大,抬高健侧下肢也可牵拉硬脊膜诱发患侧坐骨神经产生放射痛。

(2)股神经牵拉试验患者取俯卧位,患肢膝关节完全伸直。检查者将伸直的下肢高抬,使髋关节处于过伸位,当过伸到一定程度出现大腿前方股神经分布区域疼痛时,则为阳性。此项试验主要用于检查腰2~3和腰3~4椎间盘突出的患者。

3.神经系统表现

(1)感觉障碍视受累脊神经根的部位不同而出现该神经支配区感觉异常。阳性率达80%以上。早期多表现为皮肤感觉过敏,渐而出现麻木、刺痛及感觉减退。因受累神经根以单节单侧为多,故感觉障碍范围较小;但如果马尾神经受累(中央型及中央旁型者),则感觉障碍范围较广泛。

(2)肌力下降70%~75%患者出现肌力下降,腰5神经根受累时,踝及趾背伸力下降,骶1神经根受累时,趾及足跖屈力下降。

(3)反射改变亦为本病易发生的典型体征之一。腰4神经根受累时,可出现膝跳反射障碍,早期表现为活跃,之后迅速变为反射减退,腰5神经根受损时对反射多无影响。骶1神经根受累时则跟腱反射障碍。反射改变对受累神经的定位意义较大。

2.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体征


  (1)一般体征:主要指腰部与脊柱体征,属本病共性表现,包括:


  ①步态:在急性期或神经根受压明显时,患者可出现跛行、一手扶腰或患足怕负重及呈跳跃式步态等。而轻型者可与常人无异。


  ②腰椎曲度改变:一般病例均显示腰椎生理曲线消失、平腰或前凸减小。少数病例甚至出现后凸畸形(多系合并腰椎椎管狭窄症者)。


  ③脊柱侧凸:一般均有此征。视髓核突出的部位与神经根之间的关系不同而表现为脊柱弯向健侧或弯向患侧。如髓核突出的部位位于脊神经根内侧,因脊柱向患侧弯曲可使脊神经根的张力减低,所以腰椎弯向患侧;反之,如突出物位于脊神经根外侧,则腰椎多向健侧弯曲。实际上,此仅为一般规律,尚有许多因素,包括脊神经的长度、椎管内创伤性炎性反应程度、突出物距脊神经根的距离以及其他各种原因均可改变脊柱侧凸的方向。


  ④压痛及叩痛:压痛及叩痛的部位基本上与病变的椎节相一致,约80%~90%的病例呈阳性。叩痛以棘突处为明显,系叩击振动病变部所致。压痛点主要位于椎旁相当于骶棘肌处。部分病例伴有下肢放射痛,主要是由于脊神经根的背侧支受刺激之故。此外,叩击双侧足跟亦可引起传导性疼痛。合并腰椎椎管狭窄症时,棘间隙部亦可有明显压痛。


  ⑤腰部活动范围:根据是否为急性期、病程长短等因素不同,腰部活动范围的受限程度差别亦较大。轻者可近于正常人,急性发作期则腰部活动可完全受限,甚至拒绝测试腰部活动度。一般病例主要是腰椎前屈、旋转及侧向活动受限;合并腰椎椎管狭窄症者,后伸亦受影响。


  ⑥下肢肌力及肌萎缩:视受损的神经根部位不同,其所支配的肌肉可出现肌力减弱及肌萎缩征。临床上对此组病例均应常规行大腿及小腿周径测量和各组肌肉肌力测试,并与健侧对比观察并记录之,再于治疗后再加以对比。


  ⑦感觉障碍:其机制与前者一致,视受累脊神经根的部位不同而出现该神经支配区感觉异常。阳性率达80%以上,其中后型者达95%。早期多表现为皮肤过敏,渐而出现麻木、刺痛及感觉减退。感觉完全消失者并不多见,因受累神经根以单节单侧为多,故感觉障碍范围较小;但如果马尾神经受累(中央型及中央旁型者),则感觉障碍范围较广泛。


  ⑧反射改变:亦为本病易发生的典型体征之一。腰4脊神经受累时,可出现膝跳反射障碍,早期表现为活跃,之后迅速变为反射减退,临床上以后者多见。腰5脊神经受损时对反射多无影响。第1骶神经受累时则跟腱反射障碍。反射改变对受累神经的定位意义较大。


  (2)特殊体征:指通过各种特殊检查所获得的征象。临床上意义较大的主要有:


  ①屈颈试验(Lindner征):又名Lindner征。嘱患者站立、仰卧或端坐,检查者将手置于头顶,并使其前屈。如患侧下肢出现放射痛,则为阳性,反之为阴性。椎管型者阳性率高达95%以上。其机制主要是由于屈颈的同时,硬脊膜随之向上移位,以致使与突出物相接触的脊神经根遭受牵拉之故。本试验既简单、方便,又较为可靠,特别适用于门诊及急诊。


  ②直腿抬高试验:患者仰卧,使患膝在伸直状态下被向上抬举,测量被动抬高的角度并与健侧对比,此称为直腿抬高试验。本试验自年Forst首次提出以来已为大家所公认。本试验对愈是下方的神经根作用愈大,阳性检出率也愈高(抬举角度也愈小)。此外,突出物愈大,根袖处水肿及粘连愈广泛,则抬举角度愈小。


  在正常情况,下肢抬举可达90°以上,年龄大者,角度略下降。因此,抬举角度愈小其临床意义愈大,但必须与健侧对比;双侧者,一般以60°为正常和异常的分界线。


  ③健肢抬高试验(又称Fajcrsztajn征、Bechterew征、Radzikowski征):健侧肢体直腿抬高时,健侧的神经根袖可牵拉硬膜囊向远端移位,从而使患侧的神经根也随之向下移动。当患侧椎间盘突出在神经根的腋部时,神经根向远端移动则受到限制,引起疼痛。如突出的椎间盘在肩部时,则为阴性。检查时患者仰卧,当健侧直腿抬高时,患侧出现坐骨神经痛为阳性。


  ④Laseque征:有人将此征与前者合为一类,也有人主张分述之。即将髋关节与膝关节均置于屈曲90°状态下,再将膝关节伸直到°,在此过程中如患者出现下肢后方放射性疼痛,则为阳性。其发生机制主要是由于伸膝时使敏感的坐骨神经遭受刺激、牵拉之故。


  ⑤直腿抬高加强试验:又称Bragard征,即在操作直腿抬高试验达阳性角度时(以患者诉说肢体放射痛为准),再将患肢足部向背侧屈曲以加重对坐骨神经的牵拉。阳性者主诉坐骨神经放射痛加剧。本试验的目的主要是除外肌源性因素对直腿抬高试验的影响。


  ⑥仰卧挺腹试验:患者取仰卧位,做挺腹抬臀的动作,使臀部和背部离开床面。此时,如果主诉患肢坐骨神经出现放射性疼痛,则为阳性。


  ⑦股神经牵拉试验:患者取俯卧位,患肢膝关节完全伸直。检查者将伸直的下肢高抬,使髋关节处于过伸位,当过伸到一定程度出现大腿前方股神经分布区域疼痛时,则为阳性。此项试验主要用于检查腰2~3和腰3~4椎间盘突出的患者。但近年来亦有人用于检测腰4~5椎间盘突出的病例,其阳性率可高达85%以上。


  ⑧其他试验:诸如?神经或腓总神经压迫试验、下肢旋转(内旋或外旋)试验等,主要用于其他原因所引起的坐骨神经痛疾患。


  3.腰椎间盘突(脱)出症的分型根据髓核突(脱)出的部位与方向不同,可将其分为以下两大型。


  (1)椎体型:即指变性的髓核穿过下方(多见)或上方(少见)纤维环,再穿过软骨板呈垂直状或斜向进入椎体中部或椎体边缘的髓核突出。既往认为此型少见,实际上,如能对腰痛患者进行全面检查,此型患者不低于10%;尸体解剖材料表明此型所占比例可高达35%。此型又可分为:


  ①前缘型:指髓核穿入椎体边缘(以下一椎体的前上缘为多见),使该边缘出现一个三角形骨块样外观(故临床上误诊为椎体边缘骨折者时有发生)。本型临床上较多见,曲绵域()在位体操运动员中发现有32例,占31.3%,较一般3%~9%的发生率为高,可能与此组运动员的训练方式及活动量等有关。其发生机制主要是腰背部后伸,椎间隙内压力增高,髓核向前移位并突入椎体。


  视脱出后的病程不同而呈现不同形态,后期可构成椎体边缘骨赘的一部分。


  ②正中型:指髓核垂直或近垂直状向上或向下穿过软骨板进入椎体中,并形成Schmorl结节样改变。因临床上症状轻微或无症状,因此不易诊断,尸检发现者约在15%~38%之间。


  突出物可大可小,大者易被X线或CT、磁共振检查所发现,小者则常被遗漏。在正常情况下,变性的髓核不易穿过软骨板上的小渗透孔,但如遇后天损害、软骨板变薄或恰巧穿至血管通道遗迹处,则可引起此型。


  (2)椎管型:或称后型,指髓核穿过纤维环向椎管方向突出者。脱出的髓核停于后纵韧带前方者,称为“椎间盘突出”;穿过后纵韧带抵达椎管内者,则称“椎间盘脱出”。


  根据突(脱)出物所处解剖位置不同而又可分为以下5型。


  ①中央型:指突(脱)出物位于椎管前方正中央处者,主要引起对马尾神经的刺激或压迫。个别病例髓核可穿过硬膜囊壁进入蛛网膜下隙。本型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双侧下肢及膀胱、直肠症状。其发生率约为2%~4%。


  ②中央旁型:指突(脱)出物位于中央,但略偏向一侧者。临床上以马尾神经症状为主,同时可伴有根性刺激症状。其发生率略高于前者。


  ③侧型:指突出物位于脊神经根前方中部者,可略有偏移。主要引起根性刺激或压迫症状;为临床上最为多见者,约占80%左右。故提及本病的症状、诊断及治疗等时,大多按此型进行阐述。


  ④外侧型:突出物位于脊神经根的外侧,多以“脱出”形式出现,因此不仅有可能压迫同节(内下方)脊神经根,髓核亦有机会沿椎管前壁上移而压迫上节脊神经根。因此,如行手术探查,应注意检查。临床上较少见,约占2%~5%左右。


  ⑤最外侧型:即脱出的髓核移行至椎管前侧方,甚至进入根管或椎管侧壁。一旦形成粘连,甚易漏诊,甚至于术中检查时仍有可能被忽略,因此临床上需注意,所幸其发生率仅为1%左右。


  腰椎间盘突出的并发症


  1.中央型突出常导致膀胱、直肠症状(大小便失禁)。不完全性双下肢瘫痪。


  2.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常见并发症有以下几类:


  (1)感染:是较为严重的合并症。尤其是椎间隙感染给病人带来的痛苦很大,恢复时间长,一般感染率为14%左右。主要表现是:原有的神经痛和腰腿痛症状消失,5~14天后发生剧烈的腰痛伴臀部或下腹部抽痛和肌肉痉挛,不能翻身,痛苦很大。


  (2)血管损伤: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时血管损伤,主要发生在经后路手术摘除椎间盘时造成。若经前路腹膜内或腹膜外摘取椎间盘时,由于暴露腹主动脉和下腔静脉或髂总动、静脉,反而不易误伤这些大血管。血管损伤的原因,多系用垂体钳过深地向前方摘除椎间盘组织,结果组织钳穿过前侧纤维环,钳夹大血管后造成血管撕裂伤。


  (3)神经损伤:腰椎间盘突出时,受压神经根本身即因椎间盘组织的压迫,髓核物质的化学性刺激而充血、水肿、粘连等呈不同程度的神经损伤,因此在手术后,可有神经症状较前加重的可能,有的则是因手术操作而引起的神经损伤。神经损伤可分为:硬膜外单根或多根神经损伤、硬膜内马尾神经或神经根损伤、麻醉药物损伤。


  (4)脏器损伤:腰椎间盘摘除时,单纯脏器损伤少见,几乎均是血管损伤时伴有其他脏器损伤,如输尿管、膀胱、回肠、阑尾等。


  (5)腰椎不稳:在行腰椎间盘切除术的一部分病人中,坐骨神经痛消失而腰痛持续存在,其中一些原因是由于腰椎不稳,表现在腰椎前屈时出现异常活动。所以对于腰痛症状严重的,在功能性运动腰椎摄片时,有明显脊柱异常活动的病人,应行脊柱融合术,解决脊柱不稳定所致的腰痛。


  (6)脑脊液瘘或脊膜假性囊肿:多由于经硬膜内手术,硬膜缝合不严,或硬膜切口处不缝合而用明胶海绵覆盖硬膜切口处。脑脊液瘘多在术后第3~4天时发生,除应用大剂量抗菌素及保持切口敷料干净外,局部采取加压包扎措施,即在更换敷料后,将其四周及中央用宽胶布加压固定,约2~3天后可停止。硬脊膜假性囊肿多在术后几个月内出现腰腿痛,在手术处或腰骶部有球形囊样物与硬膜粘连。肿物囊壁薄而发亮,呈粉红色,肿物边缘增厚,肿物有微孔和椎管由硬膜下腔相通。压迫囊样肿物,可引起坐骨神经痛。发现脊膜囊样肿物应防止破溃引起蛛网膜下腔感染,并应行硬膜修补术。术后卧床取头低足高位7~8天,待硬膜修补处愈合。手术效果良好

腰椎间盘突出的原因和治疗方法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指腰椎,尤其是L4~5、L5~S1、L3~4的纤维环破裂和髓核组织突出压迫和刺激相应水平的一侧和双侧坐骨神经所引起的一系列症状和体征。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中,L4~5、L5~S1突出占90%以上。


  引发腰椎间盘突出的因素


  1、退行性变,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危险因素又称诱发因素有很多,其中腰椎间盘退行性变是根本原因。


  2、心理因素,对从事的职业长期厌烦、焦虑或紧张,有恐惧心理的人群,发生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几率高。A型性格的人,易发生下腰痛,因为A型性格的人总使自己努力完成更重更多的工作,所以椎间盘承受的压应力和剪切应力大,发生椎间盘突出的几率高,而且多表现在年轻人群中。


  3、职业特性,腰椎间盘突出有明显的职业特性。暴露于反复举重物、垂直震动、扭转职业的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病率高。需反复举重物20kg的人,44.4%的人可出现腰痛,47.7%出现中度腿痛。震动与下背痛有明显的相关性,频率为5Hz左右影响最明显。腰椎间盘长期受颠簸震荡,如汽车司机、摩托车骑手等,产生慢性压应力,使椎间盘退变和突出。


  4、吸烟,吸烟也是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危险因素。吸烟者下腰痛的发病率明显高于不吸烟者。一般认为吸烟与下腰痛有明显的相关性,且有剂量对应关系,即吸烟史越长,每日吸的烟越多,发生下腰痛的几率就越高。


  5、体育运动,很多体育活动虽能强身健体,但也可增加腰椎间盘突出的可能性,如跳高、跳远,高山滑雪、体操、足球运动、掷铁饼、铅球等,这些活动都能使椎间盘在瞬间受到巨大的压应力和旋转应力,纤维环受损的可能性大大增加。


  6、医源性损伤,诊断性治疗、腰穿和腰麻误伤椎间盘,也可增加其突出的危险性

常用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方法是:


  (1)解除腰部肌肉痉孪:患者俯卧位。医生在患侧腰臀及下肢用轻柔的攘、按等手法治疗,促使患部气血循行加快,加速突出髓核中水分的吸收,减轻其对神经根的压迫,同时也可放松紧张痉挛的肌肉。


  (2)拉宽椎间隙,降低椎间盘内压力:患者仰卧位。医生用手法或机械进行骨盆牵引,使椎间隙增宽,降低椎间盘内压力,甚至出现负压,促使突出物回纳,同时扩大椎间孔和神经根管,减轻突出物对神经根的压迫。


  (3)增加椎间盘外压力:患者俯卧位。医生用双手有节奏地按压腰部,使腰部振动,然后在固定患部的情况下,用双下肢后伸扳法,使腰部过伸,目的在于促使突出物回纳或改变突出物与神经根的位置。


  (4)调节后关节、松解黏连:医生用腰部斜扳或旋转复位等手法,以调整后关节紊乱,相对地扩大神经根管和椎间孔。由于斜扳和旋转复位时,腰椎及其椎间盘产生旋转扭力,从而改变突出物与神经根的位置。在反复应用中,可逐步松解突出物与神经根的粘连。在仰卧位时,用强制直腿抬高以牵拉坐骨神经和胭绳肌,对松解粘连可起一定作用。


  (5)促使受损伤的神经根恢复功能:腰椎间盘突出患者俯卧位。医生沿受损神经根及其分布区域用攘、按、点、揉、拿等方法,促使气血循行加快,使萎缩的肌肉及麻痹的神经逐步恢复正常功能。

腰间盘突出该怎么治疗?最实用的好方法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因椎间盘变性,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刺激或压迫神经根,马尾神经所表现的一种综合征,是腰腿痛最常见的原因之一.其中以L4,5和L5,S1间隙发病率最高.

保守治疗的适应征:

1,年轻,初次发作或者病程较短者;

2,休息后症状可自行缓解这;

3,X线检查无椎管狭窄者。大多数患者可经非手术治疗缓解或者治愈.

保守治疗的方法:

一,绝对卧床休息。初发者发作时,立即卧床休息。卧床3W后带腰围起床活动,3个月内不作弯腰持物动作。此方法简单有效,但要坚持还需要毅力。

二,持续牵引。可采用骨盆牵引可使椎间隙增宽,减轻突出物对神经根的压迫和刺激。牵引重量根据个体差异一般在7~15KG,抬高床足作反牵引,每日2次,每次1~2h,共2W,孕妇,高血压,心脏病等患者禁用。医院有电脑控制的牵引床,使用更加方便。

三,理疗,推拿,按摩。(注意:从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暴力推拿弊多于利)

四,皮质激素硬膜外注射。常用皮质类固醇制剂+2%利多卡因硬膜外注射,每7~10天一次,3次为疗程,间隔2~4周后可再用一疗程,如果无效则无需再用次方法。

五,髓核化学溶解法。此法是将胶原蛋白酶注入椎间盘内或者硬脊膜与突出的髓核之间,利用这种酶选择性溶解髓核和纤维环,而基本不损害神经根。由于酶是生物制剂,故有产生过敏反应,或局部充血,甚至粘连再次影响神经功能。

六,经皮髓核切吸术。这是中微创手术,是通过椎间盘镜或特殊器械在X线引导下直接进入椎间隙,将部分髓核绞碎后吸出。此法主要适用于膨出或轻度突出型的患者,不适合合并侧隐窝狭窄者。

经严格保守治疗无效或马尾神经受压者可考虑行髓核摘除术.

预防很重要:由于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在退行性变基础上受到积累伤力所致,故减少积累伤就显得非常重要.长期坐位工作者注意桌椅高度,定时改变姿势.职业工作中弯腰劳动者,定时伸腰,挺胸,并使用宽腰带.平时要睡硬板床,手术后的患者在一定时期内要佩戴腰围,但同时加强腰背肌训练,以增强脊柱内在的稳定性.长期佩戴腰围而不锻炼腰背肌,反而因失用性肌萎缩带来不良后果.如需弯腰取物,最好采用屈髋,屈膝下蹲的方式,减少对椎间盘后方的压力.

腰间盘突出偏方

功能与主治:补肾活血、理气止痛。-

主治腰椎间盘突出症-

处方组成:核桃仁克、黑芝麻克、杜仲60克、川续断30克、木瓜30克、菟丝子60克、当归60克。-

除核桃仁、黑芝麻外,余药均晒干,研磨过筛备用。将黑芝麻于碾槽内碾碎,再放入核桃仁一起碾,当用手摸无颗粒时,与经过筛的药面一起倒入盆中,以炼蜜克分数次加入盆内搅拌,反复揉搓成团块,再取团块7克制成丸子。丸子可放入冰箱内贮存。每日服2次,每次服一丸,*酒20毫克送下。连服丸为一疗程。-

经验方:是在上方基础上加味,经我临床十年反复论证而成.主要功效是:补肾益肝健脾,活血化痰利水,舒筋通络止痛.-

汤剂方:川断、狗脊、木瓜、羊藿叶、熟地、骨碎补各12克,杜仲、当归、菟丝子、云苓、泽泻、元胡、鸡血藤各15克,香附、白芥子、半夏各10克,田七粉5克,核桃肉、黑芝麻各30克.-

加减法:单纯腰痛加桑寄生15克;伴下肢痛加怀牛膝15克;痛甚加蜈蚣2条;舌苔*腻加萆薢15克*柏8克.加水煎服,一天一包,分两次服用(在煎好的汤药中加少量的白酒效果更好-

散剂方:川断、狗脊、木瓜、乌药、威灵仙、羊藿叶、骨碎补、桑寄生、怀牛膝各15克,杜仲、当归、云苓、鹿含草、泽泻、伸筋草、元胡各20克,鸡血藤、*芪各30克,香附、半夏、胆星、土鳖虫、僵蚕、地龙、全虫、乳香、没药各10克,田七粉、辽细辛各5克,;共研细粉,每次5克,每日二次.*酒送服.可单独服,也可与上方汤剂一起服.(汤剂起效快,散剂起效稍慢)。以上药粉也可再加核桃肉、黑芝麻各克,用炼蜜做成蜜丸,每丸10克,一日二次。-

~END~

全国招商--

中医诊疗

中医推拿

中医培训

膳食调养

1
查看完整版本: 腰椎间盘突出的原因和治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