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衔草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春日里的乡间草木
TUhjnbcbe - 2025/8/9 10:00:00

春日里的乡间草木

◎沈庆保

站在春天的肩头眺望乡间,草木葳蕤,村里村外总少不了草木,人们也离不开草木,这就如那颗赫然存在于闺蜜眉梢的朱砂痣,醒目而真实。过去是,现在是,估计将来也是。

窃以为,草木与乡下人的关系要比和城里人的关系更为密切。对于城里人,草木是用来观瞻怡情的。这类草木被统称为花木,草本、木本均有,或花或果或香或形,姹紫嫣红,每一种都各具特色,每一种都让人赏心悦目。

古时候,每逢战乱饥馑之年,草与粮的界限会变得模糊起来。曾品读过《十五从军征》一诗,其中“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羹饭一时熟,不知饴阿谁”最难忘。试想,一位“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的老兵,用捣掉壳的野谷来做饭,摘下葵叶来煮汤,汤饭做好之后,出门远望却不见一人,只能独自享用那股足以穿透时空的孤寂和悲情。

我们有幸赶上一个好时代,得以终日与草木为伍,与草木共进退,朝夕相伴,休戚与共。炎炎夏日,小孩子们照样接到大人安排的一份“家庭作业”——剜猪食。所谓猪食,就是猪所食用的野菜,比如野苋菜、马兰头、红薯秧,等等。“猪吃百样草”,作为一种杂食动物,它只吃阔叶植物,一般不吃针叶植物。

剜猪食这活儿比较轻松,只需手持锋利小铲子或镰刀前往田野,在青草繁茂处溜达,轻轻松松就将竹篮或粪箕子(它用紫穗槐编制,筐上有三根梁,其中那个弯弯曲曲的主梁正适合背在肩上)装满了。利用剜罢猪食的空闲时间,我们可以尽情地玩耍,跳进河水里嬉戏,或坐于树荫之下打扑克、斗草等。白居易的《观儿戏》诗中有“弄尘复斗草,尽日乐嬉嬉”,写到了“斗草”这种游戏。游戏时,大伙轮番用各自所采草叶的叶柄相勾,捏住相拽,断者为输,再换一叶相斗,蛮有趣的。

背着猪食满载而归,我们洗洗手即坐在饭桌前吃饭。这时,该奶奶忙乎啦。只见她老人家将猪食置于菜板上,“嘭嘭嘭”挥刀剁下,汁液横飞,草气弥漫。下一步就是拌上刷锅洗碗水、糠或麸皮等,一盆深受猪欢迎的猪食便产生了。此刻,猪在不远处闻声而动,用力地挣着缰绳且不停地哼叫。青草的气味,至今还能时常闻到,骑车路过六保河风光带新植不久的草坪,剪草机在轰鸣中进行修剪作业,新鲜的青草气息自会扑面而来,让我想起了童年的那段过往。

猪,对于吃食好像总是那么大大咧咧的,不怎么挑剔,而羊和兔则表现得有些挑剔,喜欢细嚼慢咽,用心品味。我想,如果我是一只羊或一只兔,或许会偏爱多汁而不耐嚼的嫩草,但它们却不以为然,总爱吃一些老草,诸如贴着地皮生长,叶梗粗硬、叶色浓绿的“老驴盾”什么的,还有那些叶茎里流着像奶白色汁液的“蛇鹿苗”和楮桃树等草木,感觉它们才是真正的味道鲜美,富有营养。小时候,赶上农忙时节,家人没空去给兔子薅草,为了应急,只需在竹竿顶端绑上镰刀,来到房前屋后的刺槐或楮桃树下,随意削下一些多叶的嫩枝条,然后塞进兔栏,一片欢快咀嚼的声响便开始不绝于耳。其实择草木而食的不仅是这些小动物,田间的许多野菜,我们平日里也能享用。比如灰灰菜、银银菜(野苋菜)等。其中,灰灰菜中还有一种叫“扫帚菜”,生长得像小松树,待秋末老枯而采之,可制作扫帚或手杖。

草木自有灵性。比如茶,凭借一枚枚神奇的叶片,从古至今一直让人迷醉。通常,草木又是谦逊卑微的,不择土地,随处生长,拥有一份安然自得的初心。缺水的沙漠和戈壁上,顽强生长着一种叫骆驼刺的植物。其主要枝干长着很多刺,可以轻易刺破人的手掌。每当七月刮起大风之时,它的刺就会刺破叶片流出汁液,因其富含糖分,收集起来晒干即可缩成一块糖。这种糖可以食用,是一种难得的贡品。据说,唐玄宗时,由于此糖胜似蜜甜,且外观恰如琥珀,就被封为贡品,美其名曰“刺蜜”。后来,借着发达的丝绸之路,刺蜜一路畅销来到内地。可见,环境再恶劣,草也会想办法适应,并活出一份精彩来。草的这种精神,就是生命的精神,其中蕴涵着诸多神奇。

同时,草木也是霸道的,天生一副不容侵犯的模样。比如,草类有拉拉秧、仙人掌、“鬼圪针”、“粘响不”(苍耳)、“蒺藜子”,树木有皂角、刺槐、花椒树,等等。其中,拉拉秧是一种生长在路边沟畔,比较常见的野生攀藤植物,也是一种深受兔子等食草动物欢迎的优质饲料。它学名葎草,看似文雅,实则粗野,因其茎枝和叶柄密生倒钩刺,十分不好惹,胳膊腿稍不留意碰到它即是一道血痕,火辣辣的疼。所以,它有锯锯藤、拉拉腕、拈拈草、血见愁、拉狗蛋等多个形象生动的别名。还有一些草木很顽皮,喜欢登房越脊,春色葱茏,伫立在高处瞭望乡间,洞察世相。有一年,到土山古镇参观沈家大院,进门,即被一棵长在墙头上的老桑树所震撼,碗口粗细的树干,努力扭曲着腰身,一副饱经风霜的神态。尽管它不能开口,但也算得上一名编外解说员,无声地诉说着世事沧桑。

在万物萌发的春日,说不透的草木精灵,道不尽的如烟乡愁。乡间草木,浓郁苍翠,映入眼帘的同时,也入脑入心,总是这么让人沉醉和怀恋。

1
查看完整版本: 春日里的乡间草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