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衔草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地肤子传统与现代医学的结合
TUhjnbcbe - 2025/7/31 19:48:00
白癜风好的专业医院 http://www.xxzywj.com/

01地肤子的概述

地肤子,亦被称为扫帚菜、扫帚苗、地葵、地麦、益明、落帚子、竹帚子、铁扫把子或扫帚子,其英文名为KochiaeFructus。地肤子别名众多,为一年生草本植物,其药材来源于地肤的胞果,具有特定的外形特征和生长周期。这种草药源自藜科植物地肤的胞果,是一种一年生草本植物。其茎直立且多分枝,秋天时常变为红紫色,幼时覆盖着白色柔毛,随后变得光滑。单叶互生且稠密,叶片呈狭长圆形或长圆状披针形,先端渐尖,基部楔形,全缘,无毛或具短柔毛。幼叶边缘有白色长柔毛,但随后逐渐脱落。花期从7月到9月,而果期则为9月至10月。

?地肤子的基本信息

地肤子的药材性状为扁球状五角形,外面包有宿存花被。表面的颜色为浅棕色或灰绿色,周围有五枚三角形膜质小翅。地肤子性寒味甘苦,主要用于清利湿热和止痒,属于利水渗湿药中的利尿通淋药类别。

?地肤子的生长周期及分布

地肤子生长迅速,花期集中在7至9月,广泛分布在中国的山野、田野等地。地肤子生长迅速,花期集中在7至9月,广泛分布在中国的山野、田野等地。在autumn果实成熟时,人们会割取植株并晒干,然后打下果实并除净杂质。

02地肤子的功效与应用

?地肤子的功效及使用方法

地肤子性寒味甘苦,主要用于清利湿热和止痒。临床上,地肤子常用于治疗皮肤瘙痒、荨麻疹、湿疹以及小便不利等症状。内服时,若使用干品,通常用量为9至15克;外用时,可适量煎水洗患处。

?地肤子的药理研究

地肤子1:3水浸剂在试管内显示出对许兰氏癣菌、奥杜盎氏小芽孢癣菌、铁锈色小芽孢癣菌、羊毛状小芽孢癣菌、星形奴卡氏菌等多种真菌的抑制作用。地肤子水浸剂对多种真菌有抑制作用,同时具备抗炎和利尿等功效,其水提液具备抗炎、利尿以及免疫抑制等多重药理作用。

?地肤子的化学成分

地肤子含有地肤子皂苷Ic、齐墩果酸、齐墩果酸28-O-p-D-吡喃葡萄糖酯苷、花柏烯以及20-羟基-2-甲基蜕皮素等多种化学成分。含有多种化合物,包括地肤子皂苷Ic、齐墩果酸等,这些成分赋予其特有的药理作用。

03地肤子的使用注意事项

?地肤子的禁忌

对于内无湿热及小便频繁者不宜使用地肤子。

0地肤子的配伍药方

?湿疹和痒疹

配伍白鲜皮、川萆薢等药材,在《中药临床应用》中可用于除湿消疹。具体配方为地肤子15克,搭配白鲜皮9克、川萆薢12克、苦参和野菊花各9克,以及生地12克、赤芍和当归各9克。将这些药材水煎后服用。

?阴囊湿痒

采用地肤子与蛇床子等煎水外洗,适用于缓解阴囊湿痒。使用配方为地肤子、蛇床子、苦参和花椒各等量的煎水外洗方法,出自《湖北中草药志》。

?肾炎水肿

配伍浮萍、木贼草等,适用于肾炎水肿的治疗。推荐使用地肤子10克,配合浮萍8克、木贼草5克和桑白皮10克,来源于《现代实用中药》。将药材水煎后去滓,每日分三次服用。

?丹毒

通过地肤子与金银花等药材组合,对丹毒有治疗效果。配方为地肤子、金银花和菊花各30克,搭配荆芥和防风各15克进行水煎服,源自《陕甘宁青中草药选》。

1
查看完整版本: 地肤子传统与现代医学的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