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榧子概述
榧子,这一独特的植物果实,不仅在生物学领域有着独特的地位,更在药用领域展现出其独特的价值。接下来,我们将对榧子进行全面的解读,带您了解其从生物学特性到药用功效的方方面面。
▲榧子的生物学特性榧子,这一独特的植物果实,属于常绿乔木,其高度可达25米,胸径宽达55cm。它的树皮呈现灰褐色,枝条展开,小枝则光滑无毛。叶片以假二列状的方式排列,形状线状披针形,长度在1.2至2.5厘米之间,宽度为2至3毫米。叶片向上逐渐变窄,先端尖锐,基部近似圆形,边缘全缘,质地坚硬。叶片上面颜色暗黄绿色,并带有光泽,而下表面则是淡绿色,其中脉明显,两侧各有一条凹下的黄白色气孔带。
榧子的花朵单性,通常雌雄异株。雄花序的形状从椭圆形到矩圆形不等,具有总花梗,其上的雄蕊排列成至8轮,花药则为室。而雌花则无花梗,通常成对出现,其中仅一朵发育,基部有数对交互对生的苞片,胚珠数量为1,直生。榧子的种子呈核果状,形状矩状椭圆形或倒卵状长圆形,长度在2至3厘米之间,先端带有小短尖,颜色红褐色,并具有不规则的纵沟。种子的胚乳内缩或微内缩。花期通常在月,而种子的成熟期则是在次年的10月。这种植物主要生长在山坡上,既适合野生也适合栽培。
从外观上看,榧子的果实大小与枣相似,而内核则类似于橄榄,整体呈椭圆形。它富含油脂并散发出一种独特的香气,这种香气往往能激发人们的食欲。
▲榧子的分布与生态习性榧子主要生长在温暖湿润的环境中,如黄壤、红壤及黄褐壤土等地。它们通常分布在海拔至米以下的森林里,这一生态习性使得它们在多个省区都有生长,包括安徽、江苏、浙江、福建、江西、湖南和湖北等地。
▲榧子的化学成分榧子种子富含脂肪油,其中包含棕榈酸、硬脂酸、油酸和亚油酸的甘油酯以及甾醇。此外,还含有草酸、葡萄糖、多糖、挥发油和鞣质等成分。种子中的脂肪油占比约为2%,其中亚油酸占70%,不饱和脂肪酸的总含量高达7.88%,包括油酸20%和硬脂酸约10%。同时,种子还含有麸朊、甾醇等多种有益成分。
02药用价值
▲榧子的药理作用与功能主治榧子种子不仅化学成分丰富,还具有多种药理作用。它能够驱除肠道寄生虫,对治疗钩虫病、蛔虫病等肠道寄生虫病有显著效果。此外,榧子种子还具有润肺止咳、消积化食的功效,常用于治疗咳嗽、哮喘等呼吸系统疾病,以及食积、便秘等消化系统疾病。
▲榧子的临床应用榧子用于治疗钩虫病和丝虫病等,具体用法用量有详细说明,且有显著疗效。
①治疗钩虫病,采用每日食用炒榧子3至5两的方法,持续至大便中虫卵消失为止。据报道,此方法曾成功治疗5例钩虫病患者,其中3例还伴有鞭虫感染,经一个月左右的治疗均已痊愈,且未发现明显副作用。若与使君子肉、蒜瓣一同煎服,可进一步提升治疗效果。
②治疗丝虫病,取榧子肉5两,与1两头发灰(血余灰)混合研末,加入适量蜂蜜搓成丸。每日服用3次,每次2丸,以天为一个疗程。
▲榧子的繁殖与栽培榧子可以通过种子、扦插、压条和分根等多种方式进行繁殖。对于种子繁殖,适宜的播种时间为秋季或春季2-3月上旬。在条播时,需控制沟宽和深度,以及覆土的厚度,播后还需进行盖章处理。栽培需注意中耕除草和培土追肥。
▲榧子的采收与加工采收时间在秋季,需去除假种皮并晾晒,以保证品质。采收过程中,需要去除肉质假种皮,并彻底洗净,之后在阳光下晒干。
▲榧子的食用方式榧子粥、榧子天冬饮等多种传统食用方式,具有特定的疗效。
榧子粥:取榧子30克,大米50克。将榧子去皮并择净,之后打碎,与大米一同放入锅中,加入适量清水,煮为稀粥。
榧子天冬饮:将榧子10克与天冬15克一同水煎,每日服用一剂。此饮品能润燥清肺,降利肺气。
03市场与标准
▲榧子的近几年收购价格动态近年来,安国药市的榧子价格呈现出一定的波动。据市场行情显示,榧子的货源走销情况正常,但价格较前段时间有所下调。小榧子的价格目前在20元左右,而大榧子的价格则在30元左右。
▲榧子的药材质量评价与药典标准榧子,这一中药材,在年版一部药典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其书页号为。榧子作为中药材,有严格的采收、加工及储存标准,它源自红豆杉科植物榧的干燥成熟种子,具有独特的性状和疗效。为了确保药材的质量与安全,榧子应储藏在阴凉干燥的地方,并采取措施防止蛀虫的侵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