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城市待久了,难免想念童年,想念山野中的无拘无束,想念那些色彩鲜艳的野果,想念那些酸酸甜甜的味道!
三月的凌晨,很早起来跟着外婆上山采茶,初春的早晨,山上还有些丝丝雨雾,朦朦胧胧的,偶然发现茶树上长出了各种形状各异的“树叶”,厚厚的,有点白,带点黄,带点红,外婆摘下一朵,塞到我嘴里,顿时感觉松脆,爽口,味甜,记忆犹新,以后每次看到茶树时都迫不及待想找上一朵尝尝。
茶萢:三月
茶萢:是茶子(果实)的变异体,这种生长有点类似动物的"肿瘤",会分解本身的一些纤维素,变为糖,所以吃起来有点甜。色白,有的微红,看起来肉乎乎的,形状像不规则的桃子,果实外部光滑发亮,中空,果内侧为纤维状,有花柱连接果实根部和顶部,可以食之。
清明节前后,山上的田埂上、池塘边的刺树上长出了深红色淡玫瑰色的果实,放完学或周末,拔完早笋,已是午分时刻,艳阳高照,我跟小伙伴们就提着80年代的那种珐琅搪瓷杯或者脸盆上山采摘,边吃边摘,有红色的,有黑色的,黑色的更大更甜,吃上一口,酸酸甜甜,摘的多了,拿回来再泡点白糖就更甜了!
刺泡:3-4月成熟
乌泡:4-5月成熟
刺泡:又名蔷薇果、覆盆子,刺莓、树莓;果实味道酸甜,植株的枝干上长有倒钩刺。植物可入药,有多种药物价值,其果实有补肾壮阳的作用,甘酸,性微温,入脾、胃、肝经,具有健脾理气、养血调经的功效。
偶见上山的路边长了一种像“羊奶”似的果实,椭圆形蓝紫色浆果又像玛瑙石,刚开始时淡黄色,慢慢变成绿色,最后慢慢变黄,完全成熟后颜色鲜红,非常漂亮,尝上一口,酸酸甜甜,吃起来流口水,特别解渴。
羊奶子:4-5月成熟
羊奶子:学名蓝靛果,椭圆形蓝紫色浆果像玛瑙石,味道酸甜可口;可生食,又可提供色素,亦可酿酒、做饮料和果酱。果实不仅有清热解毒之功效,而且对降压,提高血球数,治疗小儿厌食症都有一定疗效。嫩枝可入药,清热解毒。
四五月,学校组织五一游,爬上了小山峰,遍地开满了映山红,口渴了,就摘下一撮,拔掉里面的须须,把花瓣塞到嘴面,淡淡的清香,细细品味,酸酸凉凉的汁液划过味蕾,带着春天的气息,酸味之后就是极淡极淡的甜,那甜,仿若时间,稍不留意就会无声无息的溜走。
映山红:花期:4-5月
映山红:杜鹃花的一种,相传,古有杜鹃鸟,日夜哀鸣而咯血,染红遍山的花朵,因而得名。一般春季开花,每簇花2-6朵,花冠漏斗形,有红、淡红、杏红、雪青、白色等,花色繁茂艳丽,全株可供药用,有行气活血、补虚,治疗内伤咳嗽,肾虚耳聋,月经不调,风湿等疾病。
“五月杨梅红似火,挂在枝头等你摘”。五月梅雨季节,梅雨淅淅沥沥,外婆旁边小山墩深处藏有一棵有些年头的杨梅树,这时稀稀疏疏结了些红色的果实,我爬上树杈上采摘,刚吃下去可能会特别的酸,之后它的酸味会慢慢是褪去,然后口感就会慢慢的变甜。有时采摘太多了,吃不下,放在盆里用盐水泡后加些白酒、冰糖放在坛子里泡个半个月,就等着喝杨梅酒了!
杨梅:5月份成熟
杨梅
杨梅:又称圣生梅、白蒂梅、树梅,果味酸甜适中,既可直接食用,又可加工成杨梅干、酱、蜜饯等,还可酿酒,有止渴、生津、助消化等功能。
在灌木草丛里,一种生长在荒野中的带刺的青嫩的"刺刚"冒了出来,"刺刚“采摘不易,因为能找到的刺条都是生长了多年的,刺条四面伸延,覆盖范围较大,而刺管是从其根部长出的,位于刺条的中央部位,要想采到它,得小心翼翼地分开刺条,腾挪出一条只能容纳一只脚的小缝进入刺条中央,再极其小心地伸出手采摘。稍不小心,就会被刺破小手鲜血直流。好不容易折下一根,把外面的皮剥掉,吃里面的茎,味道脆甜,略带苦涩,真是啥也划得着了。
刺苔:5-6月发庆
刺苔:方言又称:"芽芽泡","刺刚","青模薹"。
到了6月份,在上学路上某台阶的路旁长了几棵“猪血”桃树,顺手摘了颗,一下鲜血直流,脆脆的,很甜爽!“桃花潭水寄深情,飞仙化作连心桃”。偶然看见这棵血桃树上,居然还会发现结出了两个相连的桃子,它像是两颗心紧紧的重叠在一起,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似那并蒂莲般,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血桃:5-6月成熟
血桃:色泽鲜艳、口感爽脆、果肉呈鲜红色,有补益气血,养阴生津的作用。
到了夏季,外婆家前面的李子熟了,以前5、6月吃的时候青涩酸口,但是仍然忍禁不住。现在熟透了咬上一口,酸甜可口,熟透了甚至会有一股淡淡的酒香味,让人回味无穷。
野李子:7-8月份成熟
野李:李子的野生品种。主要功效就是美容养颜、促进消化、补充胡萝卜素和补充维生素c。野李子也有增加食欲、改善贫血、促进血红蛋白再生的功效。野李子也有改善排便习惯促进肠道蠕动防止便秘和止咳祛痰的作用,但是不宜多吃,否则会容易伤到脾胃和牙齿,还会引起胃痛胃溃疡的发生。
到了8月下旬,我们开始拿棍子或石头偷打者农家种在山野上的枣子,枣子落在地上,赶快捡起,一听见主人呦呵声,赶紧把枣藏起来跑掉,山野果实呈卵圆形,鲜枣红艳,尝上一口,香甜脆爽,肉质细腻。偶然遇见几颗落下很久的老枣,更是软糯,飘着一股枣香。
枣子:8-9月成熟
枣:别称枣子,大枣、刺枣,贯枣,核果矩圆形或是长卵圆形,中果皮肉质、厚、味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维生素P,除供鲜食外,常可以制成蜜枣、红枣、熏枣、黑枣、酒枣、牙枣等蜜饯和果脯,还可以作枣泥、枣面、枣酒、枣醋等。
秋天上山捡柴,也会发现荒野山上长着几颗很高大的树,树上结满了很多绿色、青色的果实,砍柴的人说,这是酸枣,无法入口,一般作为中药用。忍不住,也用树枝打下一颗,入嘴吃上一颗,酸的立即吐了出来,黄色的还稍带点甜,不算难以入口。
南酸枣:9-10月果熟
南酸枣:又名五眼果、五眼睛、化郎果、鼻涕果。成熟时黄色,中果皮肉质浆状,花期4月,果期8-10月。果可生食或酿酒。有消炎解毒、止血止痛之效,外用治大面积水火烧烫伤。
在老家后山的石头缝里,从5,6月就开始经常会挤出几根嫩枣径出来,上面接满了青色的果实,经过时间的沉淀,从青色的丝丝清脆、黄色的点点甜味一直到8,9月红色成熟那醉人的陈甜,我都尝过。
长枣:8-10月成熟
长枣:长枣果个大,长椭圆形,果皮薄,果肉绿白色,质致密酥脆,汁液多,酸甜适口。灵武长枣风味独特,富含各种矿物质和维生素,尤以维生素C含量最高,是中华猕猴桃的2倍多。能润心肺、止咳、补五脏,对高血压、动脉硬化等病有良好疗效。常食长枣,能强身健体,美容养颜。
几个小伙伴拿着从山上摘下的毛栗树枝,在山中间的干池塘旁推起了灶,把带毛的毛栗子直接放到用树枝烧起的火堆上烤着,等差不多熟的时候,打下栗子,去掉烧了的毛刺,剥开油光发亮的外壳,取出里面栗子肉,吃起来香甜酥软,还带点糊香味。野毛栗果成熟期一般在秋后九至十月,成熟时果壳中间裂开一道口子,板栗一般一个包里有两三粒,大如大人拇指……
毛栗子:8-10月成熟,
毛栗子:又称板栗、毛栗、凤栗、栗果等,营养丰富,有健脾补肝的功效。栗果是补肾佳品,兼有健脾益气、清热解毒、止泻治咳等功效。
一到秋季,路边、荒地、灌木丛就长满了"金咋子坨坨“,学名叫火棘果,摘下一束直接塞到嘴里,,吃起來有点儿酸,微甜,口味软糯,跟山楂果的味儿一样。火棘的植株侧枝短,尖端是刺状的,而叶子是倒卵形或者是长圆形的,它的果实很细小,只有外面薄薄的一层果皮能吃,里面还有很多细小的果核。听村里的老人们说,在过去遇到饥荒年时,家里没有食物可吃的时候,就会去山里采摘火棘果。而把它采摘回来,晒干了以后磨成粉末了,然后就可以用来充饥吃。因为火棘果的主要成分就是淀粉,它充饥吃的话也能补充能力,吃了以后还挺顶饿的,因而它也被称之为“救命粮”、“充饥粮”。
火棘果:10月成熟
火棘果:称救军粮、水杈子。果实为梨果,是一种极好的春季赏花、冬季观果,集食用、药用、观赏于一身的经济植物。果能消积止痢,活血止血。用于消化不良,肠炎,痢疾,小儿疳积,崩漏,白带,产后腹痛。
灌木丛里有一种刺果,学名叫做“金樱子”,花期时间在每年的4-6月份,在7-11月成熟,10月是采收期,变为红色时就可采摘,也是小时候经常采摘的“零食”之一。金樱子长在满是荆棘的藤枝上,植株分枝很多,枝条上有皮刺,而这种皮刺很锋利,让人没有靠近它的冲动,采摘后需要去掉上面的尖刺,还要去掉金樱子的种子,才可以放到嘴里吃,它的味道很甜,听说在粮食缺少的季节,也可以用来充饥。
金樱子:10月中旬成熟
金樱子可做为中药
金樱子:蔷薇科属的植物,果实可以食用,味道很甜,含有丰富的柠檬酸,苹果酸,鞣质,皂苷等等,还有丰富的维生素C,维生素B等多种维生素和钙,铁,磷等多种矿物元素,营养价值非常高,能药用,止腹泻并对流感病毒有抑制作用。《本草新编》中也有记载,药用价值很大,对男同胞非常友好,所以采摘它泡酒的人不在少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