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衔草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知识点冬瓜为什么不叫东瓜,北瓜又是什
TUhjnbcbe - 2025/1/25 23:42:00
白癜风皮肤病专科医院 https://jbk.39.net/yiyuanfengcai/video_bjzkbdfyy/

冬瓜别称白冬瓜、白瓜皮、白瓜等,属葫芦科,为一年生蔓生或架生草本植物,起源于我国和东印度,广泛分布于亚洲的热带、亚热带及温带地区。

在我国栽培历史十分悠久,而且很早就用作于药物。我国第一部药物学专著《神农本草经》就有冬瓜的记载。

冬瓜品种十分丰富。论颜色,有青皮、白皮、乌皮、淡绿、粉白等;论形状,有圆、扁、筒、枕头形等;论大小,有早熟的小型冬瓜,可温室栽培,也有大型冬瓜,不仅耐热而且高产。

何以名“冬瓜”,冬瓜古时称为水芝、地芝。关于冬瓜名称的来源,有以下三种说法:

第一种是《本草衍义》的记载:“白冬瓜一二斗大,冬月收为菜,又蜜煎代果。可以御寒,故日冬瓜。”

第二种是贾思勰的《齐民要术》说它在入冬以后成熟结瓜,所以叫冬瓜。

第三种是冬瓜老熟之后,身披一层白霜,酷似冬日白雪落于其上,所以叫做冬瓜。

宋代郑清芝曾写过一首咏冬瓜的诗:“剪剪黄花秋后香,霜皮露夜护身长,生来笼统君莫笑,腹内能容数百人。”这里的“人”指的是冬瓜子。夏日闷热,冬瓜表皮的霜能给人以凉爽的感觉,“冬”字也给人以清冷的示意,而且冬瓜确实是夏令消暑之佳品。

历史传说:关于冬瓜之名,传说为神农爱民如子,培育了“四方瓜”,即“东瓜”、南瓜、西瓜、北瓜。并命令它们各奔所封的地方安心落户,造福于民。结果,南、西、北瓜各自都到受封的地方去了,唯有“东瓜”不服从分配,说东方海风大,生活不习惯。神农只好让它换个地方,西方它嫌沙多,北方它怕冷,南方它惧热,最后还是去了东方。

神农氏看到冬瓜回心转意了,便高兴地说:“东瓜,东瓜”,东方为家。“东瓜”立即答道:是冬瓜不是“东瓜”,处处都是我的家。神农氏说:“冬天无瓜,你喜欢叫冬瓜。愿意四海为家,就叫冬瓜吧。”

南瓜

南瓜原产于南美洲,已有9千年的栽培史,哥伦布将其带回欧洲,以后被葡萄牙引种到日本、印尼、菲律宾等地,明代开始进入中国。

南瓜是一年生蔓性草本植物,叶片具白斑、果柄五棱形,又叫做中国南瓜、番瓜、倭瓜、饭瓜等。南瓜被当地人称倭瓜,亦称番瓜。瓜结实,形横圆竖扁,而色有黄、黑绿。当时人们称黄色的为南瓜,黑绿色的为番瓜。其实一圃之中种形相异,农家也未强去区别。

当时南方人由于其来源于北方,将其称为北瓜。后来,南瓜在南方各地得到了广泛种植,并且由于气候和地质的原因,南瓜的味道相对北方而言,独有特色,而且相对更易于生长。由此,人们也就将其称之为南瓜。

南瓜的功效与作用却让人惊讶。《本草纲目》上有注明:南瓜性胃肝、入脾、胃经。具有补中益气、消炎止痛、化痰排脓、解毒杀虫功能、生肝气、益肝血。

西瓜

西瓜,顾名思义,是西域传来的。据明代科学家徐光启《农政全书》记载:“西瓜,种出西域,故之名。”明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载:“按胡娇于回纥得瓜种,名曰西瓜。则西瓜自五代时始入中国;今南北皆有瓜。”

公元前年或者更早,埃及人就在尼罗河流域栽培西瓜,因为考古学家在那个时代建造的法老墓穴中发现了西瓜种子。在《圣经》中,西瓜也被提到,古代犹太人在埃及被奴役时,西瓜曾经是他们的食物之一。

西瓜又是如何从西非走到北非埃及的呢?有学者认为是北非湿润时期,西瓜自己走过去的;也有学者认为是随着人类的活动,西瓜的种子被带到了金字塔旁边。不管怎样,西瓜种子伴随着美味多汁的果肉,就从来没有停下过传播的脚步。

古代法老坟墓中发现的西瓜种子。

公元7世纪的时候,随着不同地区的人类开始频繁的穿梭与交流,西瓜的种子被带到了印度,并在那里得到广泛栽培;之后,又经过了大约年,到了10世纪,也就是中国历史上唐宋之间的五代时期,西瓜的种子终于传播到了中国。今天,中国成为世界上西瓜产量最大的国家。

北瓜

北瓜,葫芦科,南瓜属,一年生蔓生草本植物,一般指笋瓜(西葫芦)。西葫芦,别名熊(雄)瓜、茭瓜、白瓜、小瓜、番瓜、角瓜、荀瓜等;一年生草质粗壮藤本(蔓生),有矮生、半蔓生、蔓生三大品系。

多数品种主蔓优势明显,侧蔓少而弱。茎粗壮,圆柱状,具白色的短刚毛。喜湿润,不耐干旱,特别是在结瓜期土壤应保持湿润,才能获得高产。以嫩瓜或种子为栽培目的,能爬蔓。嫩瓜适于炒食、作馅或作饲料,干种子可炒食。笋瓜根系发达,生长迅速。

茎近圆形。叶软有毛,圆形或心脏形,缺裂极浅或无,无白色斑点。花冠裂片柔软,向外下垂,萼片狭长,花蕾开放先端臧截形。

果梗短,圆筒形,基部不膨大。叶圆形或心脏形。果实长圆形,黄白色,可做蔬菜。果实表面平滑,成熟果实无香气,含糖量较少。种皮边缘色泽与中部同,种脐歪斜,种子较大。
  

1
查看完整版本: 知识点冬瓜为什么不叫东瓜,北瓜又是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