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
蒲公英别名黄花地丁、婆婆丁、华花郎等,是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蒲公英、碱地蒲公英、东北蒲公英、民苞蒲公英等通称为蒲公英。蒲公英同时含有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微量元素及维生素等,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可生吃、炒食、做汤,是药食兼用的植物。
中药典籍中蒲公英的记载
蒲公英作为药食同源的野菜,在我国已经有上百年历史,在古代医学典籍中,随处可见关于蒲公英的记载。
《唐本草》:主妇人乳痈肿。
《本草图经》:敷疮,又治恶刺及狐尿刺。
《本草衍义补遗》:化热毒,消恶肿结核,解食毒,散滞气。
《滇南本草》:敷诸疮肿毒,疥癞癣疮;祛风,消诸疮毒,散瘰疬结核;止小便血,治五淋癃闭,利膀胱。
《纲目》:乌须发,壮筋骨。
《医林纂要》:补脾和胃,泻火,通乳汁,治噎膈。
《纲目拾遗》:疗一切毒虫蛇伤。
《随息居饮食谱》:清肺,利嗽化痰,散结消痈,养阴凉血,舒筋固齿,通乳益精。
《岭南采药录》:炙脆存性,酒送服,疗胃脘痛。
蒲公英中的营养成分
为什么蒲公英作为一味药食同源的野菜这么受我们的祖先欢迎呢?近年来的医学研究告诉了我们答案。
据现代医学研究,生蒲公英富含维生素A、维生素C及钾,也含有铁、钙、维生素B2、维生素B1、镁、维生素B6、叶酸及铜。具体的元素含量主要是水分,每60克生蒲公英叶含水分86%,蛋白质1.6克,碳水化合物5.3克,热量约有.8千焦。
根中含蒲公英醇、蒲公英赛醇、ψ-葡公英甾醇、蒲公英甾醇、β-香树脂醇、豆甾醇、β-谷甾醇、胆碱、有机酸、果糖、蔗糖、葡萄糖、葡萄糖甙以及树脂、橡胶等。叶含叶黄素、蝴蝶梅黄素、叶绿醌、维生素C和维生素D。
花中含山金车二醇、叶黄素和毛莨黄素。花粉中含β-谷甾醇、5z-豆甾-7-烯-3β-醇、叶酸和维生素C。绿色花萼中含叶绿醌。花茎中含β-谷甾醇和β-香树脂醇。又该品含考迈斯托醇、核黄素1.43微克/克和胡萝卜素7.7~8.8毫克%。
蒲公英的功效
蒲公英清热解毒的功效非常强,很适合用在各种热毒疾病方面的辅助治疗,特别是清肝热的效果非常不错,可以帮助我们治疗由于肝热等问题而引起的眼睛发红、肿痛等问题;
蒲公英还有消痈散结的功效,它的杀菌作用很强,对于多种伤口感染或化脓的情况,可以利用蒲公英来帮助我们起到治疗的效果,也是非常不错的选择。
对女性朋友们来说,蒲公英也是不错的选择,它含有大量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微量元素等,碳水化合物也非常丰富;经常吃蒲公英,能够起到改善皮肤的作用,有一定的美容养颜的功效,同时对祛斑也有一定的作用。对于皮炎或湿疹等皮肤问题也能起到一定的缓解作用。
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蒲公英所含的活性成分具有活化巨噬细胞,抗肿瘤和增强免疫的作用。无论从中医的角度还是西医的角度来说,蒲公英外敷治疗乳腺增生都是有一定效果的,对于产后的女性朋友们来说,也是可以通过服用蒲公英方法来帮助通乳,是催乳的好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