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说寒冷
冬天的冷是人尽皆知的。
不同地方的冷却十分不同。有干冷,有湿冷,有风吹的冷,也有雨雪下降的冷。如此以来的诸多不同的冷就在不同的人群当中也有了不一样的滋味和感受了。
从小在北方生活,四季分明是这里很重要的气候特征,于是对于春花夏雨秋月冬雪似乎都不是非常陌生了。在生活的过程当中先是听着老一辈人口中念念有词的二十四节气,接着就是在冬天的一九二九三九四九了。他们在生活当中不断地口耳相传着很多的智慧,这些都是作为一个成年人需要面对的更多的关于生存和生活的智慧和办法。其实要说他们多么聪明,也说不上来,都是老老实实的农人,晴耕雨读是他们最为理想的状态了。
土地对于他们而言是十分重要的,毕竟这一群人是真的土里生、土里长、土里死的人群了。面对脚下的土地,他们发自内心的敬畏这一方水土,吃穿用度的来源都是从这里开始,索性要抓住一切的机会和这块土地搞好关系。气候是这里长期的状态,对于土地的时节显得非常重要,于是要知道什么时候播种,什么时候收获。对于这里的气候有经验,也对这土地老老实实,他们相信欺骗土地,土地也一定会欺骗种地人,从而给的收获是要大打折扣的。他们的骨子里有着对于土地、自然、时节的敬重。
春种,夏生,秋收,冬藏。
知道一些动物要在冬天选择冬藏,人也在冬天将收获的粮食消耗,选择“藏”起来生活。重要的原因还是在于冬天的寒冷,导致了植物凋零或者枯萎,于是很多的食物不能提供,食物链断绝的动物则需要提前储备起来足以过冬的食物,甚至一些动物会在寒冷的冬天来临之前将自己吃得膀大腰圆,长上厚厚的一层脂肪,从而抵御冬天的寒冷。人也是一样的,在秋天“贴秋膘”,在冬天围着火炉生活。
当然对于很多人而言,寒冷其实来自于一种感觉,是身体带给知觉上的一种清晰的滋味。常常这样的感觉是不好受的,但有这样的滋味才能说是真真切切的冬天了。
小时候,我们生活在关中平原的村落当中,四面八方都是田地,树木极多,各种各样的树木,叫上名字的和叫不上名字的一起站立在田间地头沟畔崖头,总是在不经意间刮起大风,不夸张的讲常常是沙石飞舞、枝叶乱走,这样的冬天是令人害怕的,不是怕天上下刀子,而是怕寒冷。那时候,年纪长一些的孩子的妈妈和奶奶都是会做娴熟的针线活的,先是在秋天时候就着和煦的阳光,织毛衣、纳鞋垫、做棉衣棉裤,当然不会忘记做一双填满了新棉花的棉鞋,渭北地区的人称之为“窝窝”。是啊,这样的一双棉鞋可是一个人在冬天最好地抵御寒冷的装备了。这些亲手制作的衣物都是一针一线做成,无不洋溢着他们对于穿用着的关心与祝福,棉鞋藏着爱意,不就是如同家一样的窝窝吗?
索性在冬天来得时候,人们总是会认认真真地查看天气预报,生怕降温了自己不知道。人们总是穿着厚厚的衣服鞋子,走起路来慢了些、笨拙了些,但样子上的笨拙让人觉得温暖,至于臃肿难看的那些事儿便顾不上了。防寒,保暖,才是最重要的。
尤其冬日一场雨雪,总是让天寒冷几分。内心里既期望着可以下一场纷纷扬扬的像样的大雪,一起走在厚厚的雪地里踩雪听它发出吱吱吱的求饶声音,或者叫上几个童心未泯的伙伴打雪仗,看孩子们堆雪人,再登上高处,欣赏白雪皑皑的冰雪世界。但转念一想,那伸手便手指僵硬的寒冷还是让人有了几分惧怕......
在渭南、西安读书的时候,一直到后来工作,冬天的样子就全不一样了。也许走进了城市当中,少见了曾经习以为常的棉裤棉衣,大家都穿上了轻松的羽绒服,薄薄的一层,美观还能保暖,甚至有人穿上了保暖的内衣,加毛加绒,总之没有了那些曾经的衣物了。难道是时间在变,一切都远去了。大家对于寒冷的感知也变得弱了几分,多数时间都是躲在高利大厦之间的空调、暖气房子里,不直接地于大自然亲密接触,甚至对于寒冷都有了几分陌生的意思。
我不知道,人群作为人的存在,知晓寒冷,与寒冷保持近的距离还是远的距离更好一些。内心始终与这冬天的寒冷有着一种莫名的亲近感,总是希望在冬天真切地感受到寒冷的存在,从而让自己清醒起来,也多了一份对于冬天的爱,以及对于往事的遥远追忆!
时光在漫长的时间里演变,过往与未来都连接在一起,交织成不一样的当下,共通了人与人的内心与故事。
庚子冬至后接连几天早晨当我骑着自行车穿过一片树林的时候,低矮的绿篱间擦染了白色的霜,厚厚的一层,令人眼观之而心生寒意,顿时感觉到冷风从脖子钻进去,又从胸腔下钻出去,冷风刺骨的冷啊。好在,一轮红日躲在遥远的东方,穿过了密密匝匝的树林,又照射在每一个行走者身上,些许为温暖,也通过眼睛观察从而心领神会。
夜晚时候,当一切人间的活动都渐渐归于平静的时候,就真正的属于大自然了。乡村里,当猫叫狗吠都沉寂的时候,只是听到夜晚的风在奔驰,似乎从整个地球的北方一直跑到南边去,把寒冷的信息告诉众人。禁锢了池洼里的水,冻成薄厚不一的冰层或者冰块,像石头一样坚硬,也把水下的鱼虫都封藏在里边,只是洞察着看而已,那些生物瞬间失去了该有的活力与自由。夜晚深的时候,我突然发现所有的一切都冰冻了,安静在寒冷漆黑当中,熟睡。城市里,当街灯变成孤独者守候在漫长遥远的街道马路的时候,风就肆虐了整个城市,冰冷成为了这里最直接的滋味,夜里行走,便饱尝寒冷之滋味。
冬天说冷,其实说的是过去和未来,说的是曾经与明天,说的是温情与孤寂,当然这样的滋味都是自己内心当中最为真切的感受和想法了。
我想,每个人对于冷都有自己的感触和故事。
02说冰雪无论古今中外者,对于大自然之风雨雷电大雪,草木虫鱼山水都有着好奇和很多的感触在,所以人们的生活当中从来不会没有这些任何一种,如果没有似乎这个世界便有了奇怪。在《世说新语咏雪》中讲到,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大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对于大雪的印象和认识总是随着人的感受慢慢在不断地深入,我们在很多的时候,对于很多东西的认识都是经过了漫长的过程,从而才有了清晰准确的认识。古人对于雪的喜爱不亚于当前的人,他们对于冬天的冰雪有了那么多的故事,也有了那么多的诗歌,那么多的情感。
冰雪,其实是冬天的代名词,同样也是寒冷地区的一个表征。在童年的成长和认识世界里面我们对于冰雪有了神话和童话的印象,所以那样的一种纯洁的白色,茫茫一片的样子确是脑海里反复出现的样子。冰,水为之而寒于水;雪,水为之而轻于水。都是水的变化,但却在以不同的状态和不同的样子装饰点缀着不一样的世界和精彩。
面对着冰雪内心当中都藏着一个关于美好的感觉,也有着不一样的情愫,这样的情愫是提到冰雪内心就有不一样的震撼在。
冬天的世界是寒冷的,那些关于冬天的记忆都是冰雪。只有真正地见到了茫茫大雪,碰到了厚实的冰块才能讲真的度过了一个冬天。
一直以来,进入小雪的时令,我就发自内心地期待着一场鹅毛大雪,飘飘洒洒、纷纷扬扬。想着一觉睡醒,拉开窗帘白茫茫的一片,推开窗,清爽的滋味和清新的空气都扑面而来了。这时候根本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迅速地跑去与大自然送来的大雪来个亲密无间的接触,算是真正的到了冬天,喜悦与幸福瞬间包裹着,忘记了冬天的寒冷。
生活的地方有裸露在外边的水,多数时间在冬天零下的时候都会冰冻起来,于是在故乡的小河、池塘、水渠、坑洼都会见到冰,用手去触摸掰开,或者用脚踩碎,发出玻璃破碎般清脆的响声,或者几个人一起滑冰,多是有趣的游戏。记得前年冬天时候一场大学后,和朋友一起到浐河玩耍,白雪覆盖了河床,边沿部分便被冻得严严实实,枯树也在冰面当中夹杂着,那些枯树多是巨大,三人可以环抱,又有着巨大的树冠,虽然已经干枯了,但是形还在,只需要一个春天又能迸发出新的力量,又是郁郁葱葱。河水中间的部分欢快地流淌着,那是冰雪与河流混合的水,想想都该是冰冰冷冷的,然不怕冷的野鸭还在游泳,憨态可掬,或者在冰面上走,一不小心一个趔趄或者蹲坐在冰面,也有钻进冰水里嬉戏的。都是一样的可爱,其实这些小动物就是大自然的馈赠,在冰冷的时候有的动物休眠了,却又有一些不怕冷的仍然在不停歇的活动。
其实在这个世界上,能够在冬天生长和孕育果实的,都是极聪明,毕竟他们知道在冬天的严寒里停歇是一种常态,然而能够在冰雪天的空闲当中不忘自己的使命,不断地将能量化在前行的路途,藏而行进,这不得不说是一种冬天的智慧。
冰雪,也是在这冬天绽放的花朵,可以铺天盖地、雪花漫卷,那是她的灿烂与气势;可以冰冻万里、冰雪世界,那是她装点世界的本领。
生活在北方的小城,四季分明是最好的。可以清晰的领略四季的变化,也能够在雨雪当中感受不一样的风情,看树木发芽、开花、结果、枯萎,循环往复之间似乎就明白了人生的很多的道理,就是从生到死的一个历程。这样的过程当中,我们可以找到自己的灵魂和意义,它仍然需要不懈的努力,也需要在山水之间长途的跋涉,历经艰难险阻,方能练得一身本领,从而更好地找寻真正的自己。
然而,我的内心深处始终有着一个冰雪世界的梦,应该就是东北雪乡雪国的那样一种世界。
有机会一定要真正地去感受那纯粹的冰雪,那样的纯洁、干净、冰冷,似乎都是值得去感叹的。
03说起床时间之河,似水如沙。
冬天的世界冰冷是常态,虽然我们一面喜欢着那些冬天的冰雪带来的新奇的世界和风景,但是又在北风呼啸当中瑟瑟发抖,其实冬天的寒冷是应该的,毕竟这是一种状态,感受寒冷才能感知不一样的生存滋味,从而丰富生活。
小孩子时候,冬天的起床绝对是一件痛苦的事情。印象中,爷爷奶奶总是会把第二天要穿的衣服放在两床被子中间保暖,不至于早上起来时候胳膊腿一伸进去就是冰窖一样。这是老一辈人的生活的方式,也是他们生存的技巧。记得那时候冬天是冷的,房子里和被窝里又极其热,所以总是口干舌燥的。睡着睡着突然觉得热得不行,这时候自己说要喝水,奶奶就起身给我端来水杯。其实冬天的寒冷里,被窝绝对是舒服的,也是一直想要待着的地方。
曾经高中那会,经常听到一句话:被窝是年轻人的坟墓。很长一段时间其实自己并不明白为什么会这样去讲,后来才慢慢明白,其实就是一种舒适的安逸的一种状态会对年轻人造成的一种惰性,多少会消磨一个人的斗志与奋斗的步伐。人都是喜欢一种舒适安逸的状态,多少人说知足常乐,但是有些时候我们又不得不去把问题剖析清楚,满足于平庸的日子,总是在一种贪婪懒惰的状态中生活,迟早总是会消沉其中。
在生活的过程里,任何事情都要尽力把握好它的分寸,也就是一个度的问题。从来没有那么绝对的事儿,很多的东西不是一成不变,而是本身就是充满了很多的变数。我们舒服的时候应该有居安思危的意识。当然说得远了点,我们的冬日在被窝的温暖也是同样的道理,明白了就能知道自我的事情应该如何更好地处理。
怀念小时候早晨起床的日子,那时候奶奶的精心照顾,总是在我还赖床的时候,她已经给我泡了馒头打了鸡蛋端来,我就坐在被子拥裹着的城堡当中,吃完了把碗给了,又继续躲在被窝里过冬。这何尝不是祖孙之间的一种记忆,更是她对我的溺爱。虽然她已经离开我们十多年了,但是很多的记忆还是在脑海深处清晰保存,那样的真切。
话说回来,冬天的起床绝对是一件考研人的事情。后来我读杂志,竟然还真的有文章专门介绍究竟应该怎样处理会让起床变得快一点,或者说更有效一点。其中讲的很重要的一个点就是不要设置特别多的闹钟,有且仅有一个是最好的状态。毕竟设置的闹钟越多自己越有一种依赖性,在等待的过程,其实就是浑浑噩噩的状态,也是时间流走的最佳时刻。
曾经时候,我总是设置两个闹钟,总是怕自己听不见,从而起床迟到了。后来我发现,只要自己晚上按时睡眠,保障了有质量的睡眠早晨的闹钟一定是可以听见的,甚至也是可以照常醒来的。我们的睡眠状态会有一个身体记忆,其实就是我们所谓的“生物钟”。当生活的状态处在一个安稳的状态,就能够正常的进行一切,有时候先一天熬夜、醉酒,第二天的早晨十有八九是不能醒来,不能听见,不能清醒的。将这样的话,一个意思就是我们的生活应该有一个良性的循环过程,从而才能使得很多事情变得更有效。
现在很多人都是喜欢熬夜,所以看到的人头发大把大把地脱落,然后又开始忙碌的吃各种各样的补品,喝中药调理,实在不行便用最快的方式——“掩目植发”。有的朋友好长一段时间不见,再见时候额头前已经是茂密的森林了,我玩笑道“土地荒漠化治理行之有效啊”,先是一愣,接着都哈哈大笑起来。人们对于这样一件事情的认知我觉得是有问题的,觉得自己比较忙,任务多,事情多,就应该没日没夜的进行自我随心所欲的时间和精力的挥霍,或者有的人以为晚上熬夜做的事情更加高效率,或者还有一万个理由去说自己为什么晚睡。
其实人世间的事情多数是可以调节的,关于睡眠这样的事情也绝对是可以进行有效的方法从而使得自己的状态好起来。晚睡是自己的主观意识让自己不去睡觉的,早睡也是自己对自己的一种约束和要求。在现在的快节奏生活当中,白天的时间属于自己的多数为零碎的碎片,索性人们越来越多地给晚上要时间,夜晚的饭局、酒会,夜晚的电影、宵夜,夜晚的游戏、谈话。其实都是在向黑夜索要,希望在黑夜有更多的获得。
我以为时间对于每一个人而言是平等的,同样我也相信能量守恒。夜晚和白天本来就是平等的,它们内在的一种关系其实就是能量的相互守恒,顾此失彼,此消彼长。我们面对的生活应该平衡其中的关系,否则黑夜熬夜,白天睡觉或者无精打采,到头来还是很糟糕的。
当然说得起床闹钟,只是希望可以反映我们良好的睡眠。有时候关了闹钟闭目赖床的时候,脑海里还会想要做的事情,休息不好,时间还会以其最快的方式溜走,可谓得不偿失。
时间,似水如沙,我们应当认真对待,因为它稍纵即逝!
END作者简介范腾飞,号望云庐主人,陕西省散文学会会员。热爱文学与中华传统文化,作品散见于各网络自媒体,《秦都》《欧亚》《华山风》等报刊。
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