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衔草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潍坊滨海盐碱地上蹚出乡村振兴新路子澎湃
TUhjnbcbe - 2024/11/5 9:12:00
                            

“春冬白茫茫,夏天水汪汪,旱了收蚂蚱,涝了收蛤蟆。”这是潍坊滨海当地居民对盐碱滩曾经的印象。如今盐碱白变成了生态绿,初步实现了“春花夏荫秋色冬绿”的生态目标。“环境更美了,发展更好了,腰包也更鼓了。”潍坊滨海区北辛庄村党支部书记王绍贤总结道。潍坊滨海区以新发展理念引领乡村振兴,聚焦“两不愁三保障”精准发力,持续抓牢抓实产业扶贫,走出了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深化农村“三产融合”,拉长产业链条,增加农业附加值,助力乡村振兴。

特色农业“种”出好日子

年近70岁的袁景海,一点儿也不服老,把盈利良好的企业交给儿女打理,自己回到村里,和乡亲们撸起袖子,种起了苹果。“他们说在盐碱地上种苹果很难,虽说种果树我是个门外汉,但既然种了就得种好。”袁景海说。

为让果园走向高端,他专门到烟台请技术员来指导种植。目前,果园搞起了企业化管理,果树包靠到个人,未来还将给每棵果树挂牌,将信息录入电脑,进行信息化管理。据介绍,果园规划面积亩,亩种植苹果,50亩种植葡萄,今年果树已经挂了果。

袁景海说,盛果期能产万公斤,按照市场收购价,扣去成本,每斤收入两三块钱,平均每年纯收入能达到万元。果园全年安置劳力40多名,繁忙期能安置劳力多名。

在果园产生效益以后,除了按时缴纳承包费以外,袁景海会拿出部分收益给村里,帮扶弱势群体、困难户。潍坊滨海区周疃四村党支部书记袁春全说:“袁景海不但帮助村民流转了土地,还出资建了一个纸箱厂,带领村民一起富起来。”

袁景海给自家苹果起了个好听又响亮的名字——“滨海红”。“让大家伙吃着红苹果,过上好日子。”

周疃四村有苹果,北辛庄村有奶莓。“奶莓今年春节就全部成熟了,到时候会开放采摘。”北辛庄村党支部书记王绍贤说。最近,该村又新引进了突尼斯软籽石榴,丰富了采摘园水果的种类。王绍贤介绍,他们将扩大大棚规模,创建集旅游、采摘、教育、娱乐为一体的综合性农业旅游示范园,让村民更有获得感。

近年来,潍坊滨海区积极探索盐碱地特色农业,重点发展规模种植、农业观光、生态休闲旅游等现代优势产业项目,为乡村振兴奠定了坚实基础。目前,农村土地流转面积约2.6万亩,村庄耕地流转率36%,打造田园综合体,建立高端果蔬基地,推动现代农业与乡村旅游有机结合,大力发展农家乐等生态农业,催生农村产业振兴新业态。

盐碱地里建起智慧农牧产业园

10月19日,中国盐碱地产业创新发展第二届高峰论坛在潍坊滨海举行。科技部中国农村技术开发中心副主任刘作凯在发表致辞时表示,“利用好盐碱地,我们将建成更多的美丽乡村;利用好盐碱地,我们将实现草饲畜牧业的飞跃发展;利用好盐碱地,我们将收获一个全新的盐碱地产品品类。”

作为论坛承办单位的胜伟集团对盐碱地一直“爱得深沉”,该企业在复育后的盐碱地上种牧草、建农牧园。今年从澳大利亚引进的“碱地奶绵羊”,繁殖率高,双羔率和三羔率超过90%。胜伟人秉持绿色发展理念,对养殖与加工过程中产生的粪便、废水等进行再利用,把转化成的生物有机肥用于涵养复育盐碱地,实现产业生态循环。

在本次论坛上,胜伟集团发布了“盐碱地智慧农牧产业园”模式。该模式以农业工业化、产业园区化、跨界融合化、产业智慧化、品牌高端化为建设理念,推进农林牧复合、草果田契合、一二三产融合,形成生态循环的中国特色盐碱地农业全产业链,开创盐碱地产业新业态,培育新动能。

目前,胜伟在农牧业方面硕果盈枝:千亩优质紫花苜蓿已稳定产出;碱地奶绵羊已受孕、产奶;碱地功能农产品已上市,其中碱地特色瓜果、碱地有机蔬菜、碱悦全麦面粉、碱地羊肉等产品深受市场青睐,供不应求。

潍坊滨海深耕“盐碱地+”,不仅生产出了产品,也生产出了模式和标准。

春夏时节,央子街道的玫瑰种植基地里总是鲜花遍地。年,在当地院校专家的技术支持下,山东元舜现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将普通玫瑰二次改良,培育出了耐盐碱度高的玫瑰新品种——芳青玫瑰,从此盐碱地上花香四溢。“传统玫瑰一年只开一次花,而芳青玫瑰花期长,三季开花,花朵较大,具有极强的观赏价值。”山东元舜现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秉键说。

目前,潍坊滨海区玫瑰种植面积0多亩。为使产品深加工形成规模,该公司采取与农户合作的种植模式,将玫瑰种植技术无偿传授给农民,帮助农民致富。“目前正在制定中国盐碱玫瑰产业行业标准,组建国内首个盐碱玫瑰产业联盟、首家盐碱玫瑰工程技术研发中心等,对玫瑰衍生产品进行更科学、精细化的研发,真正将小玫瑰做成大产业。”李秉键说。

家美村净打造美丽生态家园

12月4日,笔者来到大家洼街道李呈村村民朱玉娥的家中,庭院内清洁干净,花卉植物错落有致。“村里更干净了,家里收拾得也勤了,平常养养花草,家漂亮了,人心情也好了。”朱玉娥笑着说。自今年6月潍坊滨海区开展“美丽庭院”创建工作以来,像朱玉娥这样的家庭越来越多,推窗见绿、抬头赏景、起步闻香的农村新貌处处可见。

小家美,村庄净,处处是风景。

3年前,潍坊滨海区渤海路以东9公里的海岸线,还是一片盐碱滩,如今却“披”上了一条宽米的柽柳林带。这些柽柳是山东柽霖生态科技公司联合山东省林科院,经过多年选种、试验,培育出的新树种——“鲁柽一号”。

“新品种具有高抗盐性、高度耐寒耐旱性、生长速度快、绿化用途广、改善土壤的特性,非常适合我们区的土质条件。”山东柽霖生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崔青云说。“鲁柽一号”总种植面积0亩,对改善生态环境、防风固沙起到了重要作用。

柽柳林既有生态效益,又有经济效益。潍坊滨海区与中科院新疆所、山东省林科院合作,在柽柳林试种素有“沙漠人参”之美誉的肉苁蓉并取得成功。“今年肉苁蓉亩产达到公斤,预计明年亩产将突破公斤,每亩经济效益可以突破1万元。”崔青云说。

绿色是发展的底色,绿水青山是滨海的最大财富。借鉴成都天府新区“公园城市”理念,潍坊滨海区按照生态用地与建设用地6:4比例,编制全域生态建设规划,构建大绿化、大水面、大公园生态格局。规划建设“六纵十横”生态隔离廊道,实现生态间隔、组团发展。

近年来,潍坊滨海区扎实开展“三年大绿化”行动,统筹推进0多万平方米的沿海生态走廊建设,开展4.1万亩裸露土地绿化硬化,今年新增绿化面积2万亩。坚持“理念+技术+科技”联合创新,积极推动耐盐碱苗木良种大规模、产业化种植,成功培育了鲁台盐杨、滨海盐松、环海盐柳等新品种,种植苗木成活率达到98%以上,让绿色成为潍坊滨海的本色。

通讯员:王卫东韩昀

原标题:《潍坊滨海:盐碱地上蹚出乡村振兴新路子》

1
查看完整版本: 潍坊滨海盐碱地上蹚出乡村振兴新路子澎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