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衔草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农耕缘第一篇农耕文化概述
TUhjnbcbe - 2024/10/26 17:00:00

黄海岸线长久退让变迁留情!黄河故道海口悠悠的历史灾情!灌河水体时空飘动的千古风情!灌河潮水的区域差异性水质带,区域内温、光、雨禀赋从容的沐育深情!各情素互作,培育着沿海沼泽湿地自然生态,造化出以荒碱滩为特征的滩涂自然沼泽湿地原生系统,构建起悠久的农耕文明。

一、黄河故道

水和土壤是农耕的基础。黄河故道海口的水系演变、土壤结构形成,是黄河和淮河洪水携带的泥沙沉淀和海岸线变迁的结果。

黄河故道的由来:黄河是农耕的母亲河,黄河流域是一个水患频发的区域,历史上黄河决口达次,其中较大的决口有26次之多。多公里长的黄河,曲曲弯弯向着黄海的海岸线涌来,流淌着曾经的血泪乡愁,留下了前人追梦踏浪的脚步。

全长多公里的淮河,源于河南桐柏山,流经河南、安徽、江苏,至响水县云梯关入黄海,历史上也是水患频发的水系之一,在不到一千年的近代,淮河流域发生特大洪涝灾害高达上百次,那奔涌荡起的每一次逐浪,奔腾流淌着泣血的怒吼;也哺育出多姿多彩的农耕文化。

黄河多次与淮河合流,产生黄河夺淮河的多次相互交相侵犯的涌动历史。淮河在淮阴以下河床被黄河侵占,黄淮洪水合流吼叫着寻找去路,魂联思念着响水这片滩地,洪水浸渍、险滩急流,浩荡着到响水县滩涂与黄海波澜相触,构建起滨海沼泽滩涂湿地,蕴育了广袤的沿海滩涂的土质与地貌,给农耕者带来深重的灾难,留下了无数的历史悲情。黄淮洪水携带着的大量不同粗细粒径的泥沙沉积,侵袭了自然滨海沼泽湿地水系,淀沉出规模不同的地面真高,沉降出不同的沙性土质,构建出不同的成土母质,养育了区域农耕文明的容貌!显现出黄河故道海口农耕文化的风情万种!交织出多姿辉煌与苦难的历史。清咸丰五年(年)黄河北徙,留下故道称“废黄河”,“现代人称为黄河故道。

二、先民凄苦

南宋未至元朝时,灌河南岸的响水口沼泽湿地演化出多形的荒滩陆地,就有外来移民定居。进入黄河故道入海口这块湿地的先民,有的垒筑高墩立棚而居,靠草滩选择垦殖;有的靠水吃水而捕捞,以适者生存而劳作,被动地适应自然,包容着与自然生态合二为一。长期的防御自然灾害与各种自然灾害抗争,交织着喜乐与哀愁,适应着自然生态环境条件滋养生命。伴随着沧海桑田的演化,经历了多少磨难、凄苦和彷徨。清道光初年,南河总督完颜伟,在古淮河的入海口云梯关西南建一座望海楼。清咸丰元年至同治三年(年~年)响水口就已形成农商市规模”。明朝初年,朱元璋实行大规模驱散移民政策,史称为“洪武赶散”,苏南百姓大量迁居苏北地区,有的直接迁徙至潮河口插草为标垦殖,繁衍形成灌河沿岸及区域内的农耕先民(原住民)群体;有的第一代移民先迁徙于淮安、涟水、灌南等地,其后代又逐步移居灌河两岸。清咸丰时期,太平天国及山东捻军阻断南北漕运,南北物资大量经灌河到响水口中转,涌入大量外来人到此经商,响水口商业快速繁荣,人口来源四面八方:北至山东青岛、海州,南至镇江、南通、盐城、滨海,西至安徽内地及淮安、涟水、灌南皆有移民定居响水口,响水口住民群落多元化结构出现。

20世纪50年代之前,几乎年年都有水、旱、风等多种自然灾害发生,造成饥荒不断,受灾区农民啼饥号寒,流离失所、妻离子散。明清开始,采取束水干预方式治理黄淮洪水的灾害,先人试图改变人的生存环境,走过坎坷的探索治水历程。从“束”、“堵”方法开始,采取过用“变”、“疏”(筑堤、建水坝、浚河刷沙)之路,经长期不断探索,采取“导”、“引”和全面综合治水之策,再到资源利用,走过了多姿的探索路径。清康熙十六()年,靳辅于云梯关至六套段束水攻沙,取河土筑两岸束水堤,汛发,河水湍急,停积之沙,不浚自辟。康熙十八年,拓浚清口至云梯关旧河,受急流冲刷,冲成宽40余丈,云梯关下至大海。康熙三十五年(年),区域内挑挖马港河,引黄水由马港河入灌河。年,黄河决口于童家营,“山阳、盐城田陇淤沙高丈余”(明初“中山河”北属山阳县)。康熙三十九年(年),张鹏翮继任总河后,将马家港的拦黄坝拆除,并堵马家港引河,复使淮水顺流,淮复故道,帝赐名“大通口置铁牛镇之。乾隆十八年()年,黄河又溢五套。清乾隆二十四年(年)六套境内挑太平河。乾隆四十一年(年)河溢二套。乾隆五十四年(年),云梯关下黄河南岸决堤。清嘉庆十二年(年),张家庄漫水,由西北经小黄河入灌河,马家港漫水,由此流向佃湖,阔广六七十里,折而向东北流入浣渎河东注灌河入海。伴随着涝、旱、洪、风各种自然灾害频发、海匪肆虐、恶霸横行,文盲充斥、缺医少药、迷信泛滥,农耕者饱受了无数次的痛苦、折磨和灾难,使平均寿命只有30几岁。有民谣描述历史上响水部分生态环境为:“大雨积潦、中雨成涝、小雨尽长猴子毛、三日无雨冒盐硝”;“风吹满天飞沙、大雨遍地汪洋”;“荒地遍野、土质盐瘠、荒不长粮、遍地盐碱白茫茫”;“风吹冒白霜、雨后水汪汪、一片卧地碱荒”等。

进入20世纪,对水的认知由堵、束转为开凿疏浚河道导引排水,对这片湿地进入大面积人力干预。年,民国导淮委员会沿着废黄河故道开浚,从淮阴、高良涧至八套小鬼滩(康庄夹河村吴庄组)取道向北直下,经头罾至套子口入海(此段称为中山河)。

阶层分化。经数百年及近千年演变,以姓氏为名称的不同规模的先民,逐渐形成族群,出现了宗族性、大户型、姓氏族群的自然庄聚。族群内部的管理机制,多以血缘为基础的君臣式、父子型的管理体系,催化产生宗族治理文化,维护着原住民的生存体系。到20世纪40年代,农耕阶层结构按规模分化产生地主、富农、中农、贫农四个等级单元阶层(非农耕的阶层还有自由职业者、手工业户、工商业户三类无地业者阶层),在四个农耕单元等级阶层中,地主的户数只占1.77%、土地面积占总面积46.92%。贫农人口占61.74%、占有土地总面积8.7%。农耕社会产生了为业主服务的佃租(也称犁户)、小份(也叫劳役地租)、定租(也叫打租地)、包租(定包)、预租(也叫烂本租)、押租(也叫典押田)、活租(租金随着年景好坏而定)等无土地农耕阶层,遇到大的旱涝风自然灾害时,社会产生大批灾民流动,局部区域土匪横行,贫穷户收到家里的不一定能保住全是自己的,冬春闭门外出逃荒,是穷困户维持生计与生存的无奈选择。

抗日。年3月1日,日军第5师团主力步兵第21联队侵入响水口;3月2日,日军飞机轰炸小尖;年3月,日军占领陈家港,首次下乡扫荡,无故枪杀朱姓年青平民。年3月26日日军夜侵六套街,百余人被日军枪杀,称六套“二·六”惨案。年8月25日(农历7月13日),驻陈家港日军凌晨袭击双港,11人被杀害,称“七·一三”惨案。年陈家港裕通公司名灶民被日军运往东北矿井做工,只有30多人生还而残废。侵略者用工业化的铁蹄,踏踩着旧中国的牛蹄农耕文明,侵略者飞机大炮把宗族、土豪、富有阶层建立起来的“自信”体系及效能全部打散。孙中山在20世纪初就感到:“四万万中国人、一盘散沙而已”。中华民族陷入国破家亡的危难。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的火种在中国点燃,在民族危难时刻,将一盘散沙的中国人团结起来,带领人民不畏强敌、不惧风险、敢于斗争,推动着民族要解放、人民要革命的浪潮,四万万中国民众万众一心抗击侵略者。至年8月,抗日战争结束,是中国近代以来抗击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战争。抗日时期,响水地区的民主根据地,组建各种学校达93所、教师人、学生总数人;农村识字班43个、参加学文化人;乡村小学61所、学生人,完小8所、学生人,初中1所、学生人;私塾23个、学生人。

天灾。年农历7月16,黄海岸线发生海啸,海啸致侉套至灌河口淹死余人;海啸后,现在的陈家港以南、海七路以北的三、六、九港、大湾、草港、沙荡大片农耕先民的选择性垦植田,返回到滩涂沼泽状态,农耕破碎、百姓游离。在重大自然灾害面前,农耕形成的宗族体系、占有大量土地的阶层,无力与大的自然灾害抗衡而失能。贫困的农耕者在黑暗的灾难中呻吟、在苦难岁月中挣扎。历史为黄河故道区域的农耕者,上演了最后一幕外敌入侵与海啸灾害并发的双重苦难悲剧。

三、奋斗结晶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处于千疮百孔、百废待兴的新中国,是毛泽东思想将亿万民众教导为无私奉献精神的人,并将其组织起来,形成集体能量和集体智慧、艰苦奋斗,创建起廉洁的政府,建成一个廉洁的党,产生了改天换地的动力和全新的创造力,激发出巨大的生产力。共产党发动广大人民群众,浩然展开与自然灾害进行生存性抗争,兴起声势浩大的治水工程,各地因地制宜地开展各类改造工程。年,毛泽东提出农业八项增产技术措施,即:土(深耕、改良土壤、土壤普查和土地规划);肥(合理施肥);水(兴修水利和合理用水);种(培育和推广良种);密(合理密植);保(植物保护、防治病虫害);管(田间管理);工(工具改革),简称农业的八字(土、肥、水、种、密、保、管、工)宪法。因地制宜地采取八字措施,对农作物稳产增产效果显著。在黄河故道入海口的响水县境内,发动群众,组织人民,依靠集体力量,实施农业八字宪法,开展了大规模的挖河治水、土壤改良、碱旱改水等治理改造工程和工业化运用,推动着农耕从被动适应自然向主动干预治理改造转变。老一辈农民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一分钱掰几个花,发挥集体所有制组织劳动力的优势、艰苦奋斗,组织集体单元体间的团结协作,依投入大量民工、靠民工的双手开河治水、治理改造农田、引水灌溉、种植水稻、改变农作制度。劳动者的汉水浸润了这片沿海滩涂年轻的土地,培育出平畴沃野,从而解决了农耕者的温饱,成功的摘掉了里滩部分重盐碱地区吃国家返销粮的穷“帽子”;改变了农村的饮用水源结构和卫生环境,改善了农民的生存条件,编织出生动的造化神奇,构建起丰富多彩的农耕业态,留下了宝贵的农耕文明历史动画和文化遗产。

至20世纪70年代末,响水县区域内开挖国普河流”33条(不含通榆河),开挖县乡级河道条、灌区型河渠条、大沟条、中沟条、小沟条,全面形成河、田、路、林网及农田建筑配套和水系体系。在农田建设改造上,采取大规模种植绿肥改良土壤,推广粮、棉、绿肥轮作,大力开展平整田地、农田林网化建设,大面积推广碱旱改水等综合举措,从而增强了抗御自然灾害能力,摆脱了靠天吃饭的生存条件,开始出现部分粮食(山芋干、元麦、豌豆)生产消费过剩和高产穷队现象。水利设施的建成、工业化产品投入的大幅增加,促进了农耕方式向灌溉农业转型,建立起大面积的高产稳产农田;里滩、外滩、海洲圩里三个农业生态区的土地生产力差异快速缩小,全面拉开了发展多种经营、种植结构调整、耕作制度转型的序幕;20世纪70年代仍靠吃政府返销粮的“苏北兰考”的部分贫队,大量的荒碱地改造成粮田,贫穷区域人均可耕作面积快速扩大、粮食总产快速上升,人均生产粮食的商品量开始超过了海洲圩里人多地少的高产生产队;年,张集公社程圩大队姚开标,承包集体亩碱地,来年就种上水稻,第一季缴售商品粮公斤。解决了温饱以后,改善人们生活结构、全面提升生活质量需求产生,催生资源配制创新。毛泽东领导的时代,从工农中大量提拔干部,人民当家做主;不仅根本性的改善了人民的生存条件,让饥肠噜噜的人民吃饱了饭,衣不遮体的"东亚病夫"们有了衣穿,结束了洪灾涝难造成的流离失所;开天辟地第一次让普通民众作了国家主人翁!不受剥削,人人相对平等;对农民进行扫盲、免费教育;消灭了麻风、天花、鼠疫、霍乱;彻底扫除了卖淫、吸毒、妓女、高利贷、人剥削人现象;社会安定、路不遗失、妇女解放、物价稳定。

21世纪初,农田配套建筑座,涵洞、渠道座,混凝土防渗渠17.52千米;推动农耕生态结构体系由里滩、外滩、海州圩里“三元区块”结构型,向“八元板块”(黄响灌区、大寨灌区、双南灌区、六套灌区、外滩灌区、淮北灌区、黄海农场灌区、滩涂区)体系演变。

四、时代变迁

历史上,频繁发生的自然灾害,受灾区农民饥荒不断,常拌随着多种疫病流行,吃不饱饭的农民饥肠噜噜、啼饥号寒、流离失所、妻离子散,有的将女儿送当童养媳。到20世纪50年代初,新中国彻底扫除了旧中国留下的卖淫、吸毒、妓女、高利贷、童养媳和人剥削人的社会现象。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消灭了麻风、天花、鼠疫、霍乱等疫病;衣不遮体的贫苦农耕者不但有了衣穿,政府对贫困地区实行吃返销粮供给扶困,从此结束了洪难、涝灾造成的流离失所、妻离子散现象,人民变成了社会的主人!实现了按出勤劳动分配报酬、人人相对平等、物价稳定、社会安定,开展对平民扫盲免费教育,妇女得到了解放。至20世纪70年代末,用不到30年时间,根本改善了农耕者的生存环境,民生发生了巨大变化,留下了多姿多彩的农耕文化史记和壮丽的农耕文明史实。到年,人均产粮斤,林木覆盖率达13.95%,农民人均年纯收入元,农民人均消费支出元,人均住房面积26.04平方米,实现深层地下水井供给饮用水源,百户拥有自行车辆、摩托车63辆、洗衣机73台、电热水器16台、空调15台、黑白电视机24台、彩色电视机、影碟机35台、电冰箱24台、微波炉9台、电脑5台、电话机88部、移动电话部。至21世纪20年代末,绘制出区域农耕惊艳宜人的美景和多姿多彩的生活画卷。

1、劳动工具历史演变。年前,农耕劳作全部都是靠人畜,男性扁担挑粮挑草的重量和牛犁耕地的鞭力,是衡量劳动者的能力和水平的重要标准,成年男性农民人人都有一条扁担一把锄。年县境首推脚踏脱粒机。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先后成立了黄圩、七套、南河、双港、六套、周集、运河、康庄、张集9个基层农具厂。年12月,康庄、南河两个公社建立拖拉机站。年引入南—型脱粒机。年,双港拖拉机站建立。年大、中型拖拉机67台、马力,耕作面积年均23.4万亩,占耕地总面积38%,时列为全国个农业机械化试点县之一。年县农具厂研制成型脱粒机,由柴油机或手扶拖拉机带动,可在田头或场头脱粒,每小时脱粒0公斤左右。20世纪70年代,以农具厂、化肥厂为主体的工业体系雏形呈现,标志着农业机械化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发展开始,农作的动力源进入人力、耕牛与拖拉机、脱粒机等并存期。年全县水稻和麦子脱粒普及工农—型脱粒机。年牛打场脱粒消失。分田到户后,原有的大中型机械不能与小农户生产规模相匹配,集体化生产单元的规模型农业机械结构体系中形成的大中型机械产生不适性。到20世纪90年代,耕、耙、收、等劳作逐步被小型机械所替代。年~年,全县只有原种场一台大型联合收割机。20世纪80年代,黄海农场施用飞机打药治虫,20世纪80年代后期,解除繁重体力劳作的迫切意愿,重新产生以联合收割机为主要标志的大型农作机械化的运用需求,迫使分散的小农户分散田块向条田内统一布局种植靠拢,推动着农业机械化与生产单元结构相匹配,促进了对大中型农业机械的恢复性需求。年后,机械化替代人力劳作进程加快,大中型农作机械恢复发展,畜力劳作逐渐被机械替代,手工器具逐步退位,人力饲喂式脱粒机停用,稻麦收获用上联合收割机,耕种用旋耕机、播种机,用电动车、机动车运输,农耕劳作进入机械化半机械化时期。年3月,首次购进天途M8A型植保无人机。年区域内有各型联合收割机台、收割机器件台(套),有无人打药小飞机30多台,三麦水稻收获实现了联合收割机在田间一次性收获装运。在响水县区域内,用不足50年的工业化建设,依靠中国自力更生发展农业机械化,改变了千百年来农民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劳作形态,实现了农耕劳作的机械化及半机械化作业。

2、粮食加工方式转型。传统的农产品油料加工是手工,比较原始的方法是将含油农作物种子炒熟,再将其捣碎或小磨磨细,放在盆或其它的器具中进行摇晃,使油浮在上层,饼渣沉淀在下层,将上层油分次取出的加工方式。另一种是将炒熟的含油农作物种子放在园型容器内,容器一层一层相加,有的用人力踩压,有的用重物压,后来产生铁轴时用人力推转中轴产生压力而压榨出油,这种方法产生规模后成为专业榨油场所,称之为油坊。20世纪50年代前粮食是碓臼、石磨和石碾加工去皮糠(60年代初碓臼加工粮食被手工推磨取代,石碾是依靠畜力拉转加工粮食,历史上是由地主大户使用,60年代后期开始减少,消失比磨要早几年)。20世纪60年代末,柴油机带着粉碎机加工粮食始现。年,响水县食品厂投产。年底小尖公社伏西大队,利用电灌站办了首个大队办粮食加工厂,开创了为民服务与副业创收的粮食加式工业化模式雏形。粮食加工小钢磨、碾米机兴起,结束了拐磨、打碾加工粮食的历史。

3、衣装服式史画。清末,农民的衣装不分男女老幼都是以青、蓝、黑、白色为主。民谣有传:大穿新、二穿旧、三穿破纳头。到解放前,农民大都是自纺自织的粗土布。贫苦农民衣衫褴褛,一件衣服往往是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有的贫苦人家盖的是芦花编织的被(也作垫毯被,20世纪50年代后渐消失)。20世纪50年代农民以狗头帽、中山装、布鞋为主。年,在响水镇原打线组的基础上,组建响水县棉织厂,年棉织厂实现色织花布,衣装色彩多样化始起。年双港乡成立服装厂,县属集体还有民生服装厂和纺织服装厂(90年代改制而转型)。20世纪70年代末期始,女性手工做布鞋被工厂化制鞋所取代,20世纪70年代末始,农村有裁缝店,人们的衣着从追求保暖到追求美观的转变。~年间,响水县服装厂生产的产品有的销往日本、美国、苏联、德国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县境服装进入全面市场化供求始期。

4、行具变迁史实。年前,人们的出行方式是步行,在冬春盘草时,挑着多斤的担子步行数里到集市出售是常态,也有骑驴、骑牛、坐牛车、男性手推车等出行远门。到20世纪60年代,推着小木轮车接亲送客仍有可见,60年代后,挑担出行和手推车远行开始逐渐被自行车取代。20世纪30年代始现黄包车(三轮车的前身)。20世纪70年代初三轮车发型成平板车。20世纪90年代中期,随着农民工进城打工,响水街头人力脚踏三轮车普现。20世纪40年代初始现自行车。年1月响水县成立自行车配件厂。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青年人结婚三转一响中的一转就是自行车。年调查80户农民家庭,有自行车70辆。年成立响水县国营汽车站。年成立文华公司。年始兴滴滴打车。年6月1日响水安达公共交通有限公司始运行。20世纪90年代中期始现摩托车,年有摩托车辆、电瓶车30万辆(上牌照的辆)。20世纪90年代后期有私人轿车。

5、生活电器的多态飞跃。年前,照明用油灯、取暖用火盆、贮存用坛罐,避暑靠手持的芭蕉扇。穷苦农民住丁头屋,多数人家是土脚床(少数户有木床),坐草垫、餐无桌,餐具多为黑窑碗、乌盆、汤罐等陶瓷瓦类;做饭灶都是圆形(只有一个锅)的土灶,餐具是铜、锡、瓢等。到年,农民人家无蚊帐,草垫座具消失。20世纪70年代,做饭土灶改为砖垒灶、灶面有弧形平面灶台,农民拾草烧饭是普遍的劳作形态。20世纪80年代后,城镇人口用煤球烧水做饭,煤炭炉增加、烧草灶渐少。20世纪90年代起,煤球烧水普遍,不锈钢餐具产生,铜、锡、瓢具渐消失。年10月,响水镇(当时属于灌南县)自办一台40千瓦60匹马力柴油机带动的发电机,日发电度,供响水中学及少数街道居民照明。20世纪70年代,农村逐渐通电后用上电灯、电器。20世纪70年代中期,大队级以上部门单位始用手摇电话机。年调查80户农家,有钟6只、手表83只、电子表2只,收音机34台、黑白电视机1台、照像机1只,家庭有缝纫机19架。20世纪80年代末,农村始用电视机,年“响水县银达液化气站”始建。年始安装数控拨号电话。年1月县城自动电话开通。年12月31日小尖镇门自动电话交换机开通。年始见手提式电话,时称大哥大。20世纪90年代始用电风扇吊扇。年后家居卧室用壁挂式空调,年第一个天燃气站“响水县富晨天燃气有限公司”始建。年县城港电家园小区始设铺电暖。年始兴智能手机。年全县有46.68万部移动电话,电风扇使用率达%,电灯使用率%。草灶做饭基本被液化气取代,空调使用户率95%,电视机、冰箱使用率全面普及。

6、民宅的三次质变。年前,农民的住房多为低矮的芦芭棚、丁头舍及土墙草苫的茅草房,房子的门用柴做的芭门,房子的窗子为小窗,厕所是芦柴或草围土坑。农村也偶见砖墙瓦房,多为地主、富农所住。无房者有的居住在地主的牛棚里。20世纪70年代产生了集体农庄式瓦房转型:农村兴起建房热潮,石头基础、砖包门窗始兴,20世纪70年代后期土墙瓦苫兴起,部分地方兴建整齐美观的一排或两排民房,时称集体农庄。年瓦房户占总农户的14%,最穷的张集公社瓦房户为8%;响水县人均住宅面积4.5~5.5平方米,实现了农村住宅向集体农庄模式转型。年张集公社新建农房的瓦房率达25%,其他公社新建房的瓦房率达35%左右。20世纪80年代初向楼房转型:兴建砖墙瓦房的三间一厨、外配猪圈、砖垒粪池厕所的结构模式,经济条件好的地方有的户兴建假两层楼房,住宅模式向楼式转型。年全县人均住宅10多平方米,其中城镇人均住宅面积5.89平方米,原有的草房大多改变成瓦房及部分楼房;年消灭土草房。年底全县瓦房率达92.6%。年后向住宅小区住宅群模式转型:年响水县建成住宅小区51个,总户数户,24个村居建集中住宅小区,2个村整村拆迁,大规模起动了农村住宅的小区化,水、电、路配套的住宅群模式。

1
查看完整版本: 农耕缘第一篇农耕文化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