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衔草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110年了,什么是丁颖精神
TUhjnbcbe - 2024/10/18 20:45:00
北京看白癜风去哪家医院 https://m.39.net/pf/bdfyy/xwdt/

年学校95周年校庆前,经过全校各方面反复酝酿、反复讨论,丁颖精神的内涵被概括为:“笃学明德,躬行践履,建业自强,求精图新”。

新时代,华农大师生也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和创新中不断丰富和发展着“丁颖精神”的内涵和外延。

为迎接华南农业大学周年华诞,提高全校师生的凝聚力和文化认同感,学校于7月23日起面向校内外征集新时代“丁颖精神”表述语,收到了近四百份投稿。经专家小组初评,选出了10条表述语。

投票说明

可多选或单选,投票截止时间为年10月26日00:00。投票结果将作为评选的重要参考;广大师生、海内外全体校友、社会各界人士若对丁颖精神有更好的表述,可以在投票期间发到宣传部邮箱xcb

scau.edu.cn。

老教授忆丁颖

关于丁颖精神,我们也收到了两份来自老先生们的投稿,他们在文中深情回忆了丁颖先生的生平和故事。

忆丁颖之一

弘扬丁颖精神继承优良传统

骆世明

生态学教授全国教学名师曾任华南农业大学校长

说明:这是年在全校发起丁颖精神讨论开始阶段我写的一篇文章。文章通过举例和评议方式展现了丁颖的家国情怀、重农思想、治学理念、科研精神、人格魅力、生活作风的方方面面。在校庆周年前夕我对文章进行了校对。希望进一步弘扬丁颖精神!

从年8月进入广东大学农科学院算起,一直到年去世为止,丁颖教授在我校工作的时间达到40年。作为我校早期学者与校一级领导,他用毕生精力为学校的发展,为我国的农业教育事业,为我国农业生产的发展,为水稻科学研究和技术推广做了大量的工作和杰出的贡献。丁颖精神已经成为我校的一种精神财富,成为体现我校校风的重要象征。到底丁颖精神是什么?这是一个很值得大家探讨、共同发掘、不断提升的重要命题。希望和丁颖先生有过密切接触的老先生,多书写体会,也希望宣传部门多提供一手材料,让年轻人更多了解丁老,大家一起参加讨论。在有限的篇幅里,我准备通过一两个例证和一段评述,阐述对丁颖精神的理解,以便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1.对农民、农业、农村问题和中国问题有深刻的理解,有危机感、责任感和使命感

丁颖先生出生在广东高州的一个农民家庭。在灾难深重的旧中国,他的家庭处境相当困苦,而且也受到了压迫、剥削,遭遇过不公正的待遇。他了解农民,同情农民,愿意为改变农民吃不饱穿不暖、受不到教育、得不到先进科学技术的状况而努力发奋、贡献毕生。他认识到中国的根本问题在农业、在农村、在农民。为此,他愿意献身农业科技与教育事业。年他在《广东农业职业教育之商榷》中写到:“总之,国家基础在于农业,农村基础在于农民,农民之少数优秀而贫苦者,必籍农职教育之力,使其自身成为农村柱石,且柱石本身有相当独自树立之根基,而不随风摆动,然后农业乃至国家更新希望才有可能,……。”

一个学者,如果把自己的命运和祖国的命运、人民的命运联系在一起,不满足现状,立志通过自己的努力让祖国更加强大、人民更加幸福、让世界变得更加美好,这种危机感、责任感和使命感一定会转化成为工作中一种持久的动力和不倦的斗志。

2.积极参加中国革命,全心投入中国社会主义建设

丁颖教授在年《三十八年的回忆和感想》中写到:“19世纪末到20世纪二十年代的中国农村是一片穷苦饥荒的景象,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下,农村经济破产,民不聊生,衣食不足是一个十分严重的问题,仅广东一省,平均每年进口洋米达余万担,最多的年份竟达余万担。当时我对旧社会十分不满。于中学毕业后,适遇倡导三民主义的孙中山为首领导的辛亥革命成功,我抱着很大的希望考上公费留学日本学农。但在日本留学期间,国内民穷才尽,国外则日本军阀抱有吞并中国的野心,这就激起我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和民族自尊心,同时并形成了我的科学救国思想。”“通过二十余年的稻作研究工作,逐步了解到科学和政治的关系,事实证明了脱离政治的‘科学救国’是‘此路不通’的。”据老同志回忆,丁颖教授在解放前曾经保护过不少进步学生和老师。丁老写到:“我以盼望黎明的心情迎接了广州的解放,得到党和人民政府的信任…”“解放后,我比较系统地学习马列主义的理论著作,特别是比较深入钻研毛泽东同志的《实践论》和《矛盾论》,年入党后更受到党的直接教育。”

中国在上个世纪最后一百年中,为了摆脱贫穷落后的局面,先后进行过学习日本以政治改良为主的维新变法,进行过以兴办实业为主的洋务运动,进行过像义和团和太平天国这样自发的农民运动,也进行过资产阶级推翻封建主义的辛亥革命,但是中国富强、民主、进步的路没有走出来,却陷入了日本帝国主义和其他列强的入侵和掠夺。无数象丁颖这样亲身经历过这个阶段、实事求是、头脑清醒的教育家和科学家都在认识上都有一条相似的历程。他们终于认识到只有社会主义能够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能够建设中国。

3.谦虚好学,以开放的心态吸纳世界最新成果,深入实际,分析社会对学科的实际需求

他为了学习世界的先进科学技术,探求解决中国农业问题的途径,他克服年龄、经费、语言等方面的困难,在年到年的12年间,先后三次到日本学习,到36岁终于获得东京帝国大学的农学学士。学成后,他就全心全意地利用所学本领投身中国的教育、科技和生产的实践中。解放后,他又通过出访和资料收集,学习苏联的农业教学和科研经验。他在学习国外经验时注意到结合中国的实际,不妄自非薄,不生搬硬套。在年他写的《苏联的农业科学和我国当前的农业科学研究问题》中写到:“有人说,我国的科学基础差很远,拿什么来同苏联合作呢?……,就这个经验基础来说,在我国是很雄厚的,因为我们的经验是五千年来的农业生产实践的累积和几万万农业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和劳动创造的成果。”

年时任中国农业科学院院长的丁颖(中)访问前苏联

他不仅努力注意国外农业科学技术的发展,而且很注意国内各地农业生产的发展。他经常在全国各地视察,深入田间地头,了解生产实际,了解农民的经验。长城内外、大江南北都留下了他的足迹。在抗日战争期间,学校搬到什么地方他就在什么地方深入了解当地的情况,了解生产的经验和问题。在云南橙江,他了解了彝族农民温泉育秧方法、、深耕法,调查了当地的绿肥资源和野生稻资源。年丁颖先生76岁高龄还带病一口气考察了陕西、宁夏、山东。

谦虚好学、博采众长、持之以恒的态度是杰出科学家获得渊博的知识和研究灵感的基础,也是他们能够保持着学术的青春,不断有大作为的基本条件。

4.不尚空谈,脚踏实地,学以致用,坐言起行,不断创新,成果累累

丁颖教授在年《三十八年的回忆和感想》中写到他要以“蚂蚁爬行”的方式,和“苦干到岁”的决心,“以冷静的头脑,热烈的心情,坚决的意志,而摆脱一切,遄赴农村”。在最基本的水利和肥料等问题无从谈起的旧中国,他和同事们选择了水稻育种的道路,“总计由开始到年的25年来,由各同志在艰难辛苦中用纯系育种和杂交育种法育成的品种有60多个。”他在年《纯粹科学的农学观》中写到:“某方面的实际情形,便是我们学的研究的对象。假使我们实干时,三翻四复,用不着,干不通;那么,不通的责任,当然不在于对象,而在我们。假使我们确有责任心的话,我们自应归咎自己学的错误,而不要漫骂农村,漫骂农民,漫骂旧法,强把自己矜饰,把自己的地位抬高,把自己的责任放舍,便算了事。”丁颖教授一生在水稻育种、稻种起源、水稻进化、水稻生态、水稻栽培等方面都做出了在那个时代的杰出贡献,育成品种60多个,发表论文多篇,还主编了包括水稻光温反应和中国水稻分区等研究成果的《中国水稻栽培学》。

事实上,我们无论是开展基础研究还是应用研究都不能够空谈,都要进行艰苦深入的探索。解决任何科学问题和社会问题都要求我们老老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实行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学和用的结合、知和行的结合。如果我们抛弃好高骛远,眼高手低的弊病,不回避矛盾,脚踏实地,深入钻研,就可能象丁颖教授那样,从那怕是最一般的命题、司空见惯的研究对象入手,也可以不断创新,并获得巨大的成功。

5.热爱学生,以身作则,循循善诱

丁颖对学生从来不摆架子,见到学生会主动鞠躬。他从日本留学回国后,并没有照抄国外的教科书,而是根据中国的生产实际情况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自己编写新的内容,希望学生能够学以致用。他想方设法,在专业设置,教学计划制定,课程内容编排,教学方法等方面提高学生迎接未来挑战的能力。研究生和老师们都亲切地称呼他做“丁师傅”。他一专多能,上很多课,不但上水稻育种、水稻栽培、作物栽培、,还上农业概论、热带作物、气象学等课程。五十年代初,丁颖在接见毕业生时写了一个对同学充满深情和希望的讲稿。他勉励学生说;“学农业科学的人,一要热爱农业,热爱农民,热爱农业生产,有了‘爱’的热情,当然抱有奋斗精神,能够为事业牺牲目前的个人利益,而献身与长远的农民群众利益,同时也就能够刻苦耐劳,以求达到为农业生产服务的目的。”

健康成长的学生能够更好地改变农村落后面貌,能够更快实现祖国繁荣昌盛的理想。丁颖教授作为人民教师,学生的成长和成材他带来了巨大的满足感和成就感。这种满足感和成就感不是任何金钱、物质、地位能够替代的。

丁颖在实验室与学生吴炎龙及徐雪宾(卢永根院士夫人)一起

6.为追求科学甚至可以把自身安危置之度外

在年日本军队已经在大鹏湾登陆,快进入广州,中山大学准备撤退的紧急时刻。丁颖教授仍然不忘把多个品系的甘薯苗收起,把多个水稻品种包装好,乘最后一班船撤退。前往云南途中,他还亲自安排好在罗定县种下甘薯苗,在信宜县种下水稻品种。年,学校在粤北坪石,又面临日本军队沿铁路的入侵,他首先想到的不是自己的安危,而是书籍、资料、稻种的安全。在离开前,他先把资料书籍分散藏到农民家,又到乳源品种繁育场转移水稻品种。在年,他75岁高龄,气管炎发作,体质下降,中国农业科学院党组书记劝他休养,他为了抓紧工作,拒绝了。直到周恩来总理批示:由农业部党组做出决定,通知丁老去太湖疗养,他才去了27天。在年,他得了肝病,还是坚持到各省考察,9月24日在和当地技术干部作水稻生产的报告时大汗淋漓,医院,再也没有能够出院。

那些教学与研究只是为了眼前生活的人来说,不管职称如何,实质上只能成为一般的教书先生和科研帮手。对科学、对真理、对事业的执着追求是大科学家、大教育家的共同特点。追求真理、造福人民的事业对他们来说是兴趣、是爱好、是生命、是一切。

7.崇尚实事求是、独立思考、不附权贵、淡薄名利

在年,丁颖成为农学院农艺系的一名年轻教授时,他给自己约法三章:不涉足官场,不累积财产,只当好教授。伪省政府先后两次请他当农业厅厅长,都被他拒绝。年冬,在粤北被歹徒袭击抢劫,伪省政府给他五千元“压惊费”,他却把大部分给当地乡公所买牛血清,用于紧急防治当地的牛瘟。由于他穿着俭朴,新来的学生常误认他是农场工人。农民称呼他是“谷种老”。当时货币贬值厉害,每月工资几乎买不到50斤大米,生活常要靠借债过日子,甘薯叶、萝卜干是常菜。生活越艰难,他献身科学与教育,改变祖国落后面貌的意志越强烈。

在学术上,他不迷信权威,不盲目崇拜,坚持独立思考,实事求是。他在年《三十八年的回忆和感想》中写到:“年秋,在日本归国后即任教于中山大学农学院,首先使我接触到的是如何编写讲义问题,我不甘于抄袭外国的材料,但在国内又可怜到连一点现成的试验研究材料都没有。我乃翻阅古农书,从中收集到一些有关品种、栽培等等的经验记载,此外就去请教农民。……。”解放后,对于一度出现的盲目照搬苏联的教学体系,丁颖教授指出:“有些陷入和祖国实际需要脱节的教条主义、形式主义之中”,要求“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客观态度。进行认真的总结检查,以便正确把教学改革推向前进。”关于稻作起源和进化方面,当时国际流行的学术观点是粳稻起源于日本,籼稻起源于印度,他却通过大量的野生稻调查、历史学调查、语言学调查,通过三十多年的努力,论证了中国是水稻重要起源国。

在科学和学术领域,不存在任何人为的权威,不管是国际的还是国内的,客观世界存在的规律才是最高的权威。谁能够实事求是地发现规律、揭示本质,他在该问题上就会自然建立起公认的威望。容易被揭示的自然和社会规律不会留到今天,发现规律、揭示本质要全心全意,要呕心沥血。如果丁颖也热心于在社会上周旋人际关系,争个一官半职,热衷于在市场上摸爬滚打,捞个十万八万,他就不可能在科学上、在学术上有这样大的作为。

8.对不同学术观点有广泛的包容性,对不同性格的同事有很强的亲和力

丁颖教授对同事很尊重,平易近人,同事们亲切地称呼他为“丁师傅”。他个子不大,但心胸开阔,凝聚力巨强。在他回国的时候,农学院连讲义都没有,更不用说人才了。通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在他的周围逐步聚集了包括农学、土化、蚕桑、昆虫、植病、畜牧、茶叶等在内的一大批有作为的知名专家。解放后,通过院系调整,学校又增加了一批园艺、兽医、遗传、农经、林学等方面的知名专家。他们研究专业不同、为人性格各异、学术观点独特,但是他们与丁颖院长一直和睦相处、平等磋商、共同奋斗,形成了一个实力雄厚的群体。他们的共同努力使华南农学院成为全国的重点农业大学,在我国科研、教学和推广方面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年丁颖(左三)与卢永根(左四)等一起在引黄灌区考察水稻生产

丁颖不同意关于当时国外流行的水稻起源观点,但是他并不是生硬的组织反驳,而是通过几十年实事求是的求证工作来证实自己的观点。在五十年代末,开展的“北粳南调”,显然违反了水稻生态特性,但他还是建议通过小规模田间试验来找出答案。他在学术上的包容性和待人上的宽容大度,加上他在学术上的造诣,使他不仅能够成为团结学校老师的核心,而且能够成为团结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人员的核心,也成为全国农业教学和科研人员尊重、敬仰的专家和领导。在他离开我们而去的时候,周恩来总理亲自签阅的悼词中,称赞丁颖是“中国人民优秀的农业科学家”。

科学技术的发展趋势要求学科之间的交叉,实际问题的解决要求多学科的共同介入,真理的探索需要不同路线的艰苦探索,一个有作为的科学家和教育家应当有和不同学科交往的愿望,有和不同专家交朋友的准备,有和不同学术思想的人相处的习惯,有和不同性格的同事共事的能力。试想象如果丁颖也搞科研“个体户”、“夫妻店”,也是自成体系封闭运作,也搞排斥学术“异己”,结果他就肯定不是我们所知道的丁颖了。

我希望这是讨论的一个引子,重要的是引起大家的关心,打开大家得到思路,引出更多、更热烈、更实在的讨论,进一步充实丁颖精神的材料,不断提升丁颖精神。让我们宏扬丁颖精神,发扬优良传统,“修德博学求实创新”,迎接学校在21世纪面临的挑战,促进学校的大发展和大提高。

参考文献

何贻赞,李心光,谢贤章编,,《丁颖邓植仪农业教育论文选集》,华南农业大学

何贻赞,,丁颖邓植仪教育思想简介,见《丁颖邓植仪农业教育论文选集》p-,华南农业大学

庄秋兴编著,,谷魂—稻作学家丁颖,见《丁颖邓植仪农业教育论文选集》p-,华南农业大学

年1月22日完稿

年10月11日校正

忆丁颖之二

丁颖颂歌

周肇基

我校退休教师,我国著名农业历史学家

一个响亮的名字:丁颖

“中国人民优秀的农业科学家”

这是党和国家授予的崇高荣誉

学术界、教育界崇敬的称颂是:

“稻作学之父”“中国高等农业教育的先驱”

丁老的座右铭:“真诚的科学工作者,就是真诚的劳动者。”

丁老一生践行的诺言是“要有科学家的头脑,耕田人的身手。”

一、毅然学农矢志不移

丁颖年11月25日诞生于广东高州农民家庭。他感同身受目睹了农民生活的艰难困苦。

年龄渐长,他理解了“民以食为天”古训的千钧分量。

他陷入沉思:中国以农立国、以农为本、有五千年文明史,为什么现在还有这么多人在贫困线挣扎?

痛苦的思索,感悟,关键是农业落后,国弱受人欺、民穷难渡日。

为了振兴中国农业,他决定报考农科。敞开心胸对朋友说:“当今之血性青年,当为农夫温饱尽责尽力。我决意报考农科,到日本去留学。”众人纷纷劝阻“学农又苦又累,一辈子穷,有何出路?”“上粪种地、愚不可及,何须东渡留洋?”

他不为所动,成为东京帝国大学唯一攻读农科的中国留学生。

9年苦读,年毕业,毅然回国。

任中山大学农学院教授、稻作试验总场主任、农学院长。

二、胆识超人精心育种

他分析中国农业现状:农民没钱,买不起肥料;政府没有财力兴修水利;精心培育良种才是实际可行的增产手段。

可是农科研究困难重重,没有仪器设备,他因陋就简,以身作则和员工一起干。生活难以为继,“卖青苗”,用自己工资和微博家产来补贴经费拮据。

他大力征集良种,反复提纯、复壮,终于筛选出84个良种,供应农民生产需求。

他以科学家的敏锐,大胆地利用野生稻与栽培稻杂交。年选育出,产量高抗性强的“中山一号”。在世界上首次完成了,把野生稻的种质成功地转移到栽培稻中的创举。举世惊羡。

年他用栽培稻与印度野生稻杂交,培育出“千粒穗”植株轰动了东亚稻作界。

精心育种40年,选育出60个优良新品种,在广东、广西广泛种植。国内外征集水稻品种多个。发表论文余篇。

三、与华农共进才华出众

年华南农学院成立,丁颖为首任院长,连任12年,年光荣入党,领导有方,使华南农学院步入国家知名大学的行列。

年再任中国农科院首任院长,兼华农院长。中科院生物地学部委员,全国科协副主席,全国人大一、二、三届代表。民主德国、苏联、捷克农科院通讯院士、荣誉院士。

外国学术“权威”认为中国栽培稻源于印度,粳稻属于日本型。丁颖根据中国许多地方发现有野生稻的事实,对此产生怀疑,他查阅大量的古农书、地方志,并用现代科学方法,对野生稻进行了30年研究,论文首次阐明了中国栽培稻起源于中国南方,有力地驳斥了谬论。

他主持了《中国水稻品种对光温条件反应特性的研究》,组织了12个科研单位,在8个省区设立试验点,观测个品种生长发育与光温条件的关系,发表了高水平的论文,以上两项成果,分别荣获年全国科学大会奖。

四、教育先驱见解独到

他立志振兴祖国农业,深知仅仅自己投身是远远不够的,必须振兴农业教育,造就大批爱农人才。

他倡导办学必须从国情出发,探索中国式的办学道路,教育、科研、推广三结合。他在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经验,推进了高等农业教育的发展。

旧中国的教育,打上了资本主义洋化烙印,他严肃指出,不能全盘西化,批判“殖民地式”的教育。

新中国成立之初,全国各行各业学习“苏联老大哥”,一边倒的情况下,面对清一色的苏联农业教材,严重脱离中国实际。他勇敢地提出,不能脱离中国实际,不要全盘照搬苏联哪一套。他不辞辛劳,查阅古农书,汲取系统农业的精华;向农民请教;结合自己和同行的研究成果,亲自撰写并主编了《中国水稻栽培学》,普遍为农科院校和农科研究人员采用。

他率先创建了六个稻作试验场,师生有了下田实践的基地,学到实干的本领,又是向农民展示先进栽培技术和良种优越性的现场,成为农民借鉴先进农业的课堂。

他重视青年教师的培养,推荐品学兼优的学生出国深造,成为学院发展的骨干。

丁老可谓“桃李满天下,名流数不清。”他的得意门生,著名遗传学家、布衣教授,年感动中国的卢永根院士就是杰出的代表。

为了推动广东农业研究,他创议由农业厅、华南农学院筹建广东省农科研究所。受命出任所长。

他建议由中国农科院、广东农科院、华南农学院,联合组建中国水稻生态研究室,依托华南农学院开展生态学研究,使我校该项研究处于先进水平。

五、治学严谨为人师表

让我们一起来回顾,丁老矢志不移地践行“真诚的科学工作者,就是真诚的劳动者”的实况吧!

“捲起裤脚下水田,徘徊行走田埂间。”是他日常的劳作。有一套完整的程序。五官、手、脚并用。眼观苗色演变,可知肥力状况;脚踩泥水里,感知耕耘质量;蹲下细数分蘖,可知未来收成;拔起秧苗看根系,判断秧苗是否健壮。再凑近鼻子闻一闻,从气味中辨别肥料转化的程度。

让我们用几句诗作,来称颂丁老的教学、育种生涯。

随时讲给学生听,耳闻目睹心里明。

现场教学方法好,学生哪能不爱听。

田间休息席地坐,促膝谈心吐真情。

无拘无束成常态,尊师爱生心连心。

精心育种创奇迹,学坛震惊天下闻。

各地农友蜂拥来,喜得良种乐开怀。

水稻丰产成现实,感恩之念涌上来。

农民尊称“谷种老,良种增产有神灵。

“中山一号”两广种,六十年后才换新。

丁老在中国农科院任职期间,有许多感人肺腑的真实故事。仅举一例。

农科院坐落在北京偏远郊区,距市区很远,当时公交不发达,单位内部仅有院领导进出市里办公的小车,全院职工、家属出入十分困难。丁院长公务在身,需要频频去市里开会,他关心群众、体察民情,常常提前发出预告,某日某时去市里办公,欢迎有公务出差或看病、办事的同事来搭乘便车,一同前往。多年如此,成为惯例。与丁老共事的人,谈起来记忆犹新,无不动容、缅怀。

六、高风亮节鞠躬尽瘁

丁老的崇高品德,为我国教育和农业科技界树立了光辉榜样。他坚韧不拔、求真务实、亲力亲为、严谨谦逊的品质,贯穿始终,直至他年逾古稀,身怀绝症。

为了推进北方稻作区的农业,他75岁高龄率队亲赴西北五省考察指导。76岁去山西考察,再匆匆赴山东考察盐碱地的稻作生产,忍受剧痛作完考察报告,由组织护送返京。住院20天后,于年10月14日病逝。

为了缅怀丁老的丰功伟绩,华南农大设立“丁颖科学基金”、“丁颖纪念室”、树立了丁颖铜像、广东省设立“丁颖科技奖”、邮电部发行丁颖纪念邮票、华农大开办丁颖实验班。

华农师生,每当从丁老塑像前走过,许多人会自发地站在塑像下,瞻仰老师慈祥面容,行注目礼。心中默念,丁颖精神,代代相传。

让我们掀起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强农兴农为己任”的热潮,落实到行动上,夺取新的胜利。

1
查看完整版本: 110年了,什么是丁颖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