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夜,自然是跟满怀柔情挂钩的
春风十里,春月洒白……
古往今来,最能骚动文人墨客的心情
一组描写春夜的优秀作品,共赏之
1
《春夜》
唐·虞世南
春苑月裴回,竹堂侵夜开。
惊鸟排林度,风花隔水来。
春天的林苑里,月自天穹缓缓移动,而竹林掩映下的厅堂在夜色中打开了。喧闹声惊起林间宿鸟,掠过林子穿飞而去,而花香则隔着春水远远地送将过来。
此诗前两句描写了月光下漫步在林苑的主人公形象;后两句写受惊的群鸟飞越树林,轻风隔水吹来阵阵花香。全诗描绘了一个有着灵动鸟影、醉人花香的春夜园林,语言浅近、静谧清新。
2
《月夜/夜月》
唐·刘方平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夜色深沉,月光斜照半边庭院,北斗星横在天上,南斗星也已西斜。今夜出乎意料的感觉到了初春暖意,还听得春虫叫声穿透绿色窗纱。
此诗写春夜月色,也只是在夜色中调进半片月色,这样,夜色不至太浓,月色也不至太明,造成一种朦胧而和谐的意境。
3
《春夜》
唐·刘兼
薄薄春云笼皓月,杏花满地堆香雪。
醉垂罗袂倚朱栏,小数玉仙歌未阕。
一片片淡薄的春云,轻拥着明亮的圆月;满地凋落的杏花,宛如飘香的白雪。酒醉后,衣袖轻垂斜倚朱栏,翩翩佳人,歌声未绝。
此诗写残春夜色,画面淡雅,意境清幽,明月落花,相映成趣。以香雪喻飘落的杏花,形象贴切,富有诗意,同时又不给人以凄凉、衰残之感,反使其可爱无比。
4
《兰溪棹歌》
唐·戴叔伦
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
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
一弯蛾眉月,映射着清冷的黑暗,低挂在水湾的柳梢上。越中水清如镜,两岸秀色尽映水底。兰溪在接连下了三天的春雨后,溪水猛涨,鱼群竟在半夜涌上了溪头浅滩。
全诗以清新灵妙的笔触写出了兰溪的山水之美及渔家的欢乐之情。诗人将山水的明丽动人,月色的清爽皎洁,渔民的欣快欢畅,淋漓尽致地展现在明澈秀丽的画卷中,读后给人以如临其境的美感。
5
《春夜闻笛》
唐·李益
寒山吹笛唤春归,迁客相看泪满衣。
洞庭一夜无穷雁,不待天明尽北飞。
在寒山吹着笛子呼唤春天归来,被贬谪的人彼此对望不禁泪湿衣。晚上洞庭湖畔停宿的无数大雁,还没等到天亮就都急切地往北飞。
此诗写淮北初春之夜在军中闻笛所引起的思归之情。诗以人唤春归始,而以雁尽北飞结,人留雁归,春到大地而不暖人间,显得哀婉伤感,寄意深远。
6
《春夜/夜直》
宋·王安石
金炉香烬漏声残,翦翦轻风阵阵寒。
春色恼人眠不得,月移花影上栏干。
夜已经深了,香炉里的香早已燃尽,漏壶里的水也将漏完。夜风轻柔却也带着点点寒意。夜晚的春色美得令人难以入睡,只见花影随着月亮的移动,悄悄地爬上了栏杆。
这是春夜怀人之作。诗人没有正面写对人的怀念,而是通过香尽漏残、月移风寒,写出时光的推移,从而表明诗人徘徊之久和怀想之深。表面上是这庭院夜色搅乱了诗人的清梦,实际上是由于对远方人强烈的思忆,使诗人感到眼前的春色倍加恼人,感情表达得含蓄、曲折而深沉。
7
《春宵》
宋·苏轼
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
歌管楼台声细细,秋千院落夜沉沉。
春天的夜晚,即使一刻钟也价值千金。花儿散发着淡淡的清香,月光在花下投射出朦胧的阴影。远处高楼上,官宦贵族们还在尽情地享受着歌舞管乐,架设著秋千的庭院正沉浸在幽寂茫茫的夜色中。
苏东坡的诗词,以风格豪放、气势雄浑著称。在这首诗中,他以清新的笔致描写了春夜里迷人的景色,写花香,写月色,写高楼里传出的幽幽细吟的歌乐声,也写富贵人家为了不让美好时光白白过去,都在尽情地寻欢作乐,充分体现了他的卓越才华。
8
《淮中晚泊犊头》
宋·苏舜钦
春阴垂野草青青,时有幽花一树明。
晚泊孤舟古祠下,满川风雨看潮生。
春天,阴云笼罩着草色青青的原野,偶尔有一树野花冒出头来,在眼前豁然一亮。晚间将小舟独泊在古庙下,只见满河风雨,潮水渐渐上涨。
宋仁宗庆历四年秋冬之际,诗人被政敌所构陷,削职为民,逐出京都。他由水路南行,于次年四月抵达苏州。这首诗是其旅途中泊舟淮上的犊头镇时所作,寄寓了诗人对官场风雨不定的状况镇定自若的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