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hjnbcbe - 2024/7/14 23:23:00
白大褂加一头银发,可能是大多数人心中“名中医”的形象。但几乎所有人见到他都会惊呼:这么年轻!没错,他就是王睿林。行医14年,王睿林秉持“勤求博采,厚德济生,衷中参西,兼收并蓄”的医学信念,在振兴中医的道路上执着求索。他的“名医之路”如何走来?其中又有哪些难忘的故事呢?面对专业选择的困惑,是什么让他坚定前行?“其实我一开始对中医是怀疑的。”王睿林笑着说。曾被评为“全军学习成才先进个人”,也被授予过“人民好医生”等称号,现年40岁的王医院第五医学中心原中西医结合诊疗与研究中心中医科主任。他为什么曾有这样的怀疑?“因为想学医,所以高考时选报了北京中医药大学。但是中、西医知识体系相差甚远,当时仍是理科思维的我对‘阴阳五行’‘经络气血’等表述感到困惑。”王睿林补充道。王睿林(右数第二)“中医究竟科学吗?这条路选对了吗?”那时的王睿林问自己。带着疑问,他找到了“国医大师”中医体质学创始人王琦教授。王琦教授开导他:“选择中医不只是选择了一门技术,更是选择了弘扬祖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中华五千年文明历史。我们要始终敬畏这门医学,诚惶诚恐的态度是关键!”“‘诚惶诚恐’这四个字,如一记重拳打在我心上。”时至今日,王睿林依然记得在临床实习期间,亲眼目睹王琦教授辩证施治,将一位治疗无望的子宫腺肌症患者彻底治愈的经历。那是一位20多岁的女孩,长期的痛经折磨得她难以像同龄人一样正常生活,而吃各种止疼药又没有效果。王琦教授通过问诊、切脉后发现她受病痛困扰,已出现肝气郁结、长期血瘀的症状,病情正在恶化。教授慎重思考后开出第一张药方。王睿林也开始审视中医学的地位与作用。一个月后复诊,患者表示疼痛有所缓解,只是手脚冰凉,担心病情反复。王琦教授调用知识储备和诊疗经验,开出以温阳通络、活血化瘀、益气养血为主的第二、三剂药方。三个治疗周期后,伴随患者多年的症状竟完全消失,可以正常工作和生活了!“我真是豁然开朗!师从王琦教授的两年时间里,我见证了太多疑难杂症被教授治愈,而他却从未在推广中医、解决难题的道路上安于现状、止步不前。”面对中医临床无可争辩的神奇疗效,教授的言传身教,王睿林的思想产生了巨大改变:“中医不仅是一门技术,更是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它浓缩的是几千年的理论沉淀和实践积累,它覆盖的是人体生命全周期的医学科学。中医之学,博大精深,确有可为!”面对行医过程的疑问,是什么让他上下求索?怎样才能达到王琦教授那样的水平,将中医学发扬光大呢?王睿林常常在思考。从初出茅庐的大学生到声誉远播的“名中医”,一路走来,王睿林一直在执杖求索。他求学时一段“车站把脉”的故事,现在仍为人们所津津乐道。点击图片听王睿林讲述“车站把脉”故事大学放假回家,在北京西站候车,那时还没有手机,大家只能靠聊天打发时间。聊天中,有人问王睿林,“学生吗?”“学什么的呀?”当得知学中医时,“中医啊?那肯定会把脉,来来来,给我看一看。”“给我也看一下。”……王睿林就给他们把脉,当时的他还不能从脉象中看出问题,被把脉的人就告诉他自己身体都有哪些病症。“这样给你号一下,给他号一下,不到两个小时能号近百人,医院实习时接触到的病人多很多,极大增长了见识。”王睿林突然觉得这样做挺有意思。回学校后,他经常周末都会去火车站呆上半天给人把脉。“慢慢地,号的脉多了,我的经验也更加丰富。”王睿林(资料图)“白天看病,晚上看书。”王睿林谨记着教授的教诲,一做就是20多年。“白天看病过程中遇到一些新问题,带着这些疑问去看书,总会有收获。将自己从实践中得到的经验与古代典籍里的记载相结合,是一个很好的提高技术的过程。”中医典籍凝聚了古人的智慧结晶及临床经验,在漫长的发展进程中,数量可谓汗牛充栋。“要想真正学懂中医,就需要熟读《黄帝内经》《金匮要略》《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等各种医书,并记诵方歌,才能在临床实践中熟练运用。”为此,王睿林将书读了不知多少遍,并随时记下自己的心得体会。翻开王睿林案头的医书,几乎每页都写满了笔记。“中医常常需要翻阅古代的经验,西医通过循证不断总结新的认识。但中医和西医并不是完全对立的,我们的目的都是解除病痛,恢复健康。”在肝病治疗中,王睿林始终坚持“衷中参西”的理念,将中西医各自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切实提高临床疗效,人送绰号“小神医”。患者的口口相传,使他的声名日益远播,来找他看病的人也越来越多,往往过了饭点他才看完最后一位患者。而当记者问到“这样不会感到累吗?”时,王睿林淡然一笑,“因为这是我所热爱的,正如《黄帝内经》中所言‘形劳而不倦’。”面对生命医学的奥秘,是什么让他继续前进?从医以来,王睿林遇到过许多复杂病例,每当这时,他都以一种探索的目光去对待。他特意买了大容量的手机存储卡,将每次为病人开的药方按日期存储在手机上,以便患者复查时可以尽快查找。谈及敬畏生命,有一位患者让王睿林很是难忘。年10月的一天,王睿林繁忙的门诊工作正要结束,一位身材消瘦的老太太踉跄着走进来。这位患者罹患多发性肝癌,肿瘤布满肝脏,最大的有拳头大小,并已发生肺转移。王睿林心里明白,如此复杂的肿瘤晚期患者,病情会是什么走向。那一刻,王睿林的心中犹豫了。但当他看到患者无力的神情与对生的渴望,一种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让他再也无法拒绝。事实上,患者的病情比收治时预估的更加棘手:癌症造成长期门脉高压性胃病,代谢和消化功能减弱,肝功能异常,黄疸严重;同时血氨偏高,随时会发生肝性脑病等并发症。患者病情如此复杂,要使身体多项机能恢复重建,无疑是一场攻坚战和持久战。这么多“敌人”,先瞄准哪一个呢?王睿林查找了之前手机中保存的几万张患者药方,根据过去的经验反复思考对比最有效的治疗方案。同时,他又翻阅了《本草纲目》《伤寒杂病论》等中医经典,从中找到对调节人体机能的宏观指导。为了全程把控药方的疗效,动态掌握患者体征的变化,王睿林坚持每天常规查房3次,了解患者服药前后的反应,随时查看患者舌苔、脉象,而他也在这个过程中对脉象细若游丝的差异日渐敏感,也更加体会到个体的差异、生命的不同。王睿林认真为患者把脉,仔细体味脉象。“用药如用兵,机无轻发,越是考验当前,越要冷静判断。”经过反复问诊、调整药量,王睿林在保护脾胃与缓解淤毒二者间找到了微妙关系,不仅成功解除了并发症危机,还帮助患者大大改善了脾胃功能。在他的精心治疗下,如今患者早已出院,成为了王睿林口中的杜阿姨。像对待其他老患者一样,王睿林会催促她按时复诊,会担心她的化验结果恶化,而杜阿姨也常常从遥远的内蒙古打来电话问好,称赞王睿林是“神医”。“生命面前,现有医学能做的很有限。但我想,医生的天职就是发挥所学为患者争取最大的施治空间,与患者共度难关!即使世上有‘神医’,那也一定是位对生命敬畏的医者,患者对我生命的托付,就需要我坚定不移地跨步前进!”说到这时,王睿林还是那么从容,没有丝毫骄傲。面对创新变革的瓶颈,是什么让他继续追寻?随着临床实践的深入,理论知识的不断积累,王睿林发现中医体质学说在酒精性肝硬化、乙肝肝硬化患者身上分布特征明显。“辨证施治是最能体现中医诊疗特色与优势的核心技术,在患者身上也得到了很好地运用。但这一核心技术不仅要在临床效果上得到世界医学的认可,更重要的是要形成诊疗规范,将其以标准化的形式固定下来,只有这样才能体现其科学价值。”然而,辨证施治具有个体化的诊疗特征,与标准化的规范要求存在技术体系的矛盾,这是所有中医研究者面临的共同难题,也是辨证施治如何走向世界的重大问题。怎样才能寻找到这其中的平衡点?王睿林陷入了焦虑。“在那段苦苦思索的日子里,我也想过放弃。”王睿林坦言,“但上学时一段特殊的经历鼓励我继续追寻。”当时,博士一年级的王睿林受邀到北京联合大学特殊教育学院为盲哑同学讲授中医课程。“当我踏进班级的那一刻,内心被深深地震撼了:同学们使用的课本摞起来有几层砖头那样高,他们长年触摸、扎写盲文磨出的手茧如树皮一样粗粝。看着那些笑对命运的拼搏者,我还有什么理由沉浸在失落、困顿里不努力呢?”想到这里,王睿林不再退缩。王睿林带领团队研究新课题于是,年至年,王睿林在科研上积极探索,承担国家自然基金课题“基于呼出气代谢组学的肝衰竭肝臭客观化研究”,医院第五医学中心科研课题“酒性肝病与湿热体质相关性研究”和“基于生物芯片技术的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中医体质特征研究”。原总后勤部青年培育项目“基于中医体质分析的酒精性脂肪肝疗效差异析因研究”。通过分析科室多年积累的病例材料,结合临床不同肝病患者的个体体质,王睿林为每位患者都绘制了“体质雷达图”,对每种体质类型量化评分。在此基础上,他又运用“个体化诊疗”理念对肝病的中医诊疗方法进行优化,充分运用中医“调理”的功效,帮助不同体质的患者减轻痛苦、消除病症。王睿林主编的书目(资料图)王睿林与其团队致力于肝病中西医结合个体化诊疗模式的实践,发表国内核心期刊论文40余篇。此外,他还主编了《常用中药味效用便览》《本草纲目图谱》《针炙学歌诀》等3部专著,并参与编纂了我国首部军事中医药著作《中国军事本草》。“中医学让我们治病救人,带给我们一种成就感。而我也常常在想,我们可以带给中医学什么?面对当前中医发展的新形势、新机遇,我们中医人当牢记使命,在实践中刻苦求索,在继承中创新发展,让古老的中医学绽放出新的光芒!”回顾从医之路,展望未来,王睿林深有感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