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衔草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中医分型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
TUhjnbcbe - 2024/7/14 0:53:00

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DiscHerniation,LDH)是一种以腰痛、下肢放射痛为主的退行性脊柱病变,其特征是皮肤感觉减退,肌力下降,腱反射减弱。属于中医“痹病”、“腰痛”范畴,腰痛一词首见于《黄帝内经》,《素问·刺腰痛论》记载“足太阳脉令人腰痛,引项脊尻背如重状”,详细描述了腰脊及脊旁两侧疼痛为主症的临床表现。

腰椎间盘突出症又称腰椎纤维环破裂症。腰椎间盘发生退行性病变,或外力作用引起腰椎间盘内、外压力平衡失调,均可使纤维环破裂,导致腰椎间盘的髓核突出,而引发本病。

腰椎间盘突出症好发于20~40岁青壮年,男性多于女性,属中医学中“腰痛”、“腰腿痛”、“痹症”范畴。临床最常见的症状是腰腿痛,是由于突出的椎间盘压迫了神经根、血管、马尾神经所致。下腰部椎间盘为该病的好发部位,其发病率约占总发病率的98%。其中第4、5腰椎之间的椎间盘突出约占60%,第5腰椎与第1骶椎之间的椎间盘突出次之。

中医诊断标准

诊断要点

中医学认为,气血、经络与脏腑功能的失调和腰痛的发生有着密切关系,腰为肾之府,故本病与肾的关系最为密切。《素问·气交变大论》曰:“岁火不及,寒乃大行……腰背相引而痛,甚则屈不能伸,髋髀如别。”腰痛分虚实两方面,虚证因精髓亏损而致,实证因寒湿之邪侵袭而致。根据现病史,体征,一为感受风寒,或坐卧湿地,风寒水湿之邪浸渍经络,经络之气阻滞而发病;二为跌扑闪挫,积累陈伤,经筋、络脉受损,瘀血凝滞所致;三为后期伴有正气亏虚,肝肾不足。

辨证分型:符合①,加②、③、④中1项,加⑤、⑥中1项可诊断为对应证型。

1)气滞血瘀证:

①腰腿固定部位刺痛,痛处拒按;②腰部板滞,俯仰旋转受限;③肌肤浅表感觉异常;④多为夜间痛加重;⑤舌质暗紫,或有瘀斑;⑥脉弦紧或涩。

2)寒湿阻络证:

①腰腿痉挛疼痛;②腰部活动度受限,不能旋转;③受寒及阴雨天气症状加重;④下肢肢体发凉;⑤舌质淡,苔白或腻;⑥脉沉紧或濡缓。

3)湿热阻络证:

①腰部疼痛,痛处伴有热感;②遇热或雨天痛增,活动后痛减;③腿软无力;④口渴多饮,小便频数赤痛;⑤苔黄腻;⑥脉濡数或弦数。

4)肝肾亏虚证:

①腰部酸痛,下肢肌力减退;②活动劳累后加重,平卧休息好转;③面色不华,手足不温,乏力,男性或有阳萎、早泄,妇女带下清稀;④易口渴,两颧潮红,倦怠乏力,心烦失眠,多梦或有遗精,妇女带下色黄味臭;⑤舌质淡,脉沉细;⑥舌红少苔,脉弦细数。

5)气虚血瘀证:

①腰部及膝关节酸痛或隐痛;②易倦怠乏力;③心悸气短,头晕,爪甲色淡;④面色不华,胃纳差;⑤舌质淡,苔薄;⑥脉细弱或沉细无力。

中药分型治疗

1.气滞血瘀证

治法:理气活血,通络止痛。方药:身痛逐瘀汤(《医林改错》)、桃红四物汤(《医宗金鉴》)、活络效灵丹(《医学衷中参西录》)。

中成药:恒古骨伤愈合剂,功效主治:活血益气、补肝肾、接骨续筋、消肿止痛、促进骨折愈合,用于新鲜骨折及陈旧骨折、股骨头坏死、骨关节病、LDH。用法用量:口服,成人25ml/次,6~12岁12.5ml/次,每2日服用1次,饭后1h服用,12d为1个疗程。腰痹通胶囊,功效主治:活血化瘀,祛风除湿,行气止痛。用于血瘀气滞,脉络闭阻所致腰痛,症见腰腿疼痛,痛有定处、痛处拒按,轻者俯仰不便,重者剧痛不能转侧,LDH见上述证候者。用法用量:口服,3粒/次,3次/d,宜饭后服用,30d为1个疗程。

2.寒湿阻络证

治法:温经散寒,祛湿通络。方药:桂枝芍药知母汤加减(《金匮要略》)、桂枝加葛根汤(《伤寒杂病论》)、独活寄生汤(《外科正宗》)。

中成药:骨通贴膏,功效主治:祛风散寒,活血通络,消肿止痛,用于骨痹属寒湿阻络兼血瘀证之局部关节疼痛、肿胀、麻木重着、屈伸不利或活动受限,退行性骨关节炎见上述证候者。用法用量:外用,贴于患处,贴用前,将患处皮肤洗净,7d为1个疗程,或遵医嘱。

3.湿热阻络证

治法:清热除湿,活血通络。

方药:宣痹汤(《温病条辨》)、程氏萆薢分清饮(《医学心悟》)、龙胆泻肝汤(《外科正宗》)。

中成药:独一味胶囊,功效主治:活血止痛,化瘀止血。用于多种外科手术后的刀口疼痛、出血,外伤骨折,筋骨扭伤,风湿痹痛以及崩漏、痛经、牙龈肿痛、出血。用法用量:口服,3粒/次,3次/d,7d为1个疗程;或必要时服。

4.肝肾亏虚证

治法:补益肝肾,通痹止痛。

方药/方剂:独活寄生汤(《备急千金要方》)、左归丸(《景岳全书》)。

中成药:舒筋健腰丸,功效主治:补益肝肾,强健筋骨,驱风除湿,活络止痛,用于腰膝酸痛。用法用量:口服,5g/次,3次/d。丹鹿通督片,功效主治:活血通督,益肾通络。用于腰椎管狭窄症(如黄韧带增厚、椎体退行性改变、陈旧性椎间盘突出)属瘀阻督脉型所致的间歇性跛行,腰腿疼痛,活动受限,下肢酸胀疼痛,舌质暗或有瘀斑等。用法用量:口服,4片/次,3次/d,1个月为1个疗程,或遵医嘱。

5.气虚血瘀证

治法:益气养血,通经活络。

方药:黄芪桂枝五物汤(《金匮要略》)。

中成药:金乌骨通胶囊,功效主治:滋补肝肾,祛风除湿,活血通络。用于肝肾不足,风寒湿痹、骨质疏松、骨质增生引起的腰腿酸痛、肢体麻木等症。用法用量:口服,3粒/次,3次/d;或遵医嘱。

中医特色疗法

目前中医治疗方法主要包括内治法,以及中药外治、推拿、针灸和牵引。

内治法根据以上分型辨证施治。

气滞血瘀型,治宜行气活血,破瘀散结,药用身痛祛瘀汤加减。

风寒湿困型,治宜祛风散寒利湿,温经通络止痛,药用独活寄生汤加减。

肝肾亏损偏阳虚者,治宜温肾壮阳,药用金匮肾气丸加减;

偏阴虚者,治宜补肾滋阴,药用六味地黄丸加减,或左归丸、右归丸加减。

中药外治

采用手法治疗时,配合中药湿包裹加热外敷;手法治疗后用颈肩腰腿痛理疗膏外贴,每日一次,7次为一疗程。

推拿治疗

主要是增加局部组织痛阈,改善腰肌高张力状态;降低椎间盘内压力,增加盘外压力,促使突出物还纳,为纤维环的修复创造条件;改变突出物位置,缓解神经根受压状态;加强气血循行,促使神经根及周围软组织水肿的吸收。以舒筋通络、理筋整复、活血化瘀为治则。部位在背腰部及下肢,取肾俞、大肠俞、承扶、殷门、委中、承山、昆仑穴。手法以揉法、按压法、滚法、弹拨法、运动关节类手法等。

“推拿治疗期间要注意两个时期:

一是急性期,主要运用腰背部软组织松解手法,一般不做腰部旋转复位和斜扳手法;而慢性期的手法包括腰背部软组织松解手法+牵抖及斜扳或定点旋转复位。其中,青壮年以腰背部软组织松解手法、牵抖及定点旋转复位为主,体弱年长者以腰背部软组织松解手法加斜扳为主,隔日一次。”腰椎斜扳法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难点手法。手法时,患者取左侧卧位,左下肢伸直,右下肢屈曲放于下肢上部。术者立于患者前面,以左肘内侧抵压在患者右髂骨的后外侧,右肘外侧顶压在患者右肩关节前部,先前后晃动患者躯体,使患者放松。然后两肘关节相对用力,使患者腰椎旋转,当旋转至最大幅度时,稍加力增加患者腰部活动度5°~10°,可听到腰椎关节部作响,同法施于对侧。施术用力时不宜过猛,以免发生关节突损伤。斜扳法主要是将患椎间隙错开,并拉紧关节囊和韧带,有改变突出物位置、缓解神经根受压状态的作用。

针灸疗法

采用复合针刺手法,取穴以腰部的华佗夹脊穴、环跳、承扶、阳陵泉、委中等穴为主。每日一次,每次30分钟;电针取夹脊穴加以疏经止痛;红外照射疗法适用寒湿痹者;做刺络拔罐时,用皮肤针叩刺压痛点和病变部位,出现少量出血点后加拔火罐。牵引疗法根据患者病性及年龄采用普通腰椎牵引或电脑腰椎牵引,每日一次,每次半小时;病情顽固者使用三维腰椎牵引。

防失联,私信我,获取更多学习资料

请转发这篇文章让更多人看到

弘扬中医药文化

传播中医药知识

1
查看完整版本: 中医分型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