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衔草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十首寻人不遇的古诗词,不期而遇是缘分,寻 [复制链接]

1#
江西白癜风微信交流群 http://nvrenjkw.com/nxzx/5717.html

不遇,是满心欢喜之际暗生的小小的失落,不单单是人,也存在于与一些美好的事物之间。比如,访友未遇、看日出未遇、寻美食未遇……

在这些“不遇”中,最令人遗憾的便是访友未遇,兴致冲冲的去拜访朋友,却吃了闭门羹,这样的心情一言难尽。

在通讯不发达的古代,人们沟通联络很不方便,文人雅士访友问道经常遇到这种情况,可他们却并没有因此失落、懊恼,常在这些不遇中遇见很多,悟出很多,不遇成了美丽的际遇,成就了一幅幅耐人寻味的诗情画意......

下面十首最经典的寻人“不遇”诗,虽然不遇,但依旧充满诗情画意。

1、《寻隐者不遇》

贾岛〔唐代〕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苍松下询问年少的学童,他说他的师傅已经去山中采药了。只知道就在这座大山里,可山中云雾缭绕不知道他的行踪。

诗中白云显其高洁,苍松赞其风骨,写景中也含有比兴之义。惟其如此,钦慕而不遇,就更突出其怅惘之情了。另外,作者作为一个古代文人,他离开繁华的都市,跑到这超尘绝俗的青松白云之间来“寻隐者”,其原因也是耐人寻味,引人遐想的。

2、《访戴天山道士不遇》

李白〔唐代〕

犬吠水声中,桃花带露浓。

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

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

无人知所去,愁倚两三松。

隐隐的犬吠声夹杂在淙淙的流水声中,桃花繁盛带着点点露水。树林深处,野鹿时隐时现,正午时来到溪边却听不见山寺的钟声。绿色的野竹划破了青色的云气,飞瀑高挂在碧绿的山峰。没有人知道道士的去向,只好依靠几棵古松,排遣愁思。

李白在十八、九岁时,曾隐居在戴天山大明寺中读书,这首诗应该是这期间所作。李白将戴天山的所闻所见,景色宜人,仙踪难觅,这是一幅真实自然、色彩鲜明的访问道士不遇图,全诗风格清丽,充满着年轻人的朝气与孜孜以求的探索精神,表达出李白对世外道居生活的向往之意。

3、《寻陆鸿渐不遇》

皎然〔唐代〕

移家虽带郭,野径入桑麻。

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

扣门无犬吠,欲去问西家。

报道山中去,归时每日斜。

他把家迁徙到了城郭一带,乡间小路通向桑麻的地方。篱笆边的菊花应该是近期才种上的,所以虽然到了秋天,还未曾开花。敲门后未曾听到一声犬吠,要去向西家邻居打听情况。邻人回答他是到山里去了,归来时怕是要*昏时分了。

偏僻的住处,篱边未开的菊花,无犬吠的门户,西邻对陆羽行踪的叙述,都刻画出陆羽生性疏放不俗。全诗有乘兴而来,兴尽而返的情趣,语言朴实自然,不加雕饰,流畅潇洒。

4、《寻隐者不遇》

魏野〔宋代〕

寻真误入蓬莱岛,香风不动松花老。

采芝何处未归来,白云遍地无人扫。

寻仙问道,没成想却来到了蓬莱仙岛,这里到处香气弥漫,松花自落。仙人到底去了哪里呢?怎么到至今还不回来,这满地的白云幸好没人打扫。

魏野是个真隐士,他写的《寻隐者不遇》诗,于“闲雅”之外,就更有隐逸之风。前人称他诗风“平朴而常不事虚语”,这首诗诗人用白描手法,青松郁郁,白云悠悠,构成鲜明的艺术形象。将香风引入诗句,更使整个画面增辉。而这些都显示了隐者的高洁,表达了诗人的向往之情。

5、《谒荆公不遇》

方惟深〔宋代〕

春江渺渺抱樯流,烟草茸茸一片愁。

吹尽柳花人不见,春旗催日下城头。

暮春时节的长江水面辽阔,船行江中,四面江水像是围抱着船帆一样流去;笼罩在烟霭之中的繁草,就像充满了哀愁一样。回望江宁,只看见柳花飞尽,城头春旗在*昏中招展,却不见所望之人的影子。

王安石是诗人尊敬的长辈,诗人曾游学于他的门下。此诗是王安石退居江宁后诗人往访不遇之作,借以表达诗人对王安石的景仰和崇敬之情。这首诗深得唐人风致,用春江、归帆、烟草、柳花、春旗、落日等意象渲染了一种苍茫迷离的氛围,烘托出诗人访友不遇的怅惘之情。

6、《诣红楼院寻广宣不遇留题》

李益〔唐代〕

柿叶翻红霜景秋,碧天如水倚红楼。

隔窗爱竹无人问,遣向邻房觅户钩。

经霜的柿叶红艳艳,秋景多么美好,蓝天澄澈如水,雄伟的红楼倚天耸立。隔窗隐约可见的里边幽深的竹林,苍翠多姿,尤为可爱,可惜无人观赏。主人不在呀,我只好派人去向邻居家里找户钩。

广宣是一位善诗的僧人,与李益过从甚密。一个天高气爽的秋日,李益来红楼院找广宜谈诗,但广宣外出,不得入内,李益又不忍离去,遂于门外观赏院内景色,写下这首诗。朱楼、红叶固然美丽,但隔窗隐约可见的那片幽深的竹林,苍翠多姿,尤为可爱。“爱竹”之“爱”,透露出诗人的倾羡之情,表现出诗人高雅的情趣。

7、《休假日访王侍御不遇》

韦应物〔唐代〕

九日驰驱一日闲,寻君不遇又空还。

怪来诗思清人骨,门对寒流雪满山。

又逢每旬休假一日的时候,我驱马驰向前,去小访你,没有遇到你只扑了个空。怪不得你的诗作,清雅入骨思情深远,原来你家大门就对着山溪和满山白雪。

难得的一个休假,诗人决定去拜访一下朋友,结果朋友却不在,诗人恋恋不舍,久久不肯离去,是欣赏起朋友的住处来。诗人游目四顾,但见屋舍周围白雪皑皑,一片洁白。门前是一条清澈的小溪,冬日更显得清冷绝俗。这真是一个不染人间烟火的所在。

8、《春日与裴迪过新昌里访吕逸人不遇》

王维〔唐代〕

桃源一向绝风尘,柳市南头访隐沦。

到门不敢题凡鸟,看竹何须问主人。

城上青山如屋里,东家流水入西邻。

闭户著书多岁月,种松皆老作龙鳞。

吕逸人隐居之地方,与尘俗世事隔绝。我专程来柳市南头访问吕逸人。来访未遇主人,参观主人的住地环境何必询问主人。城上的青山好像在室内一样,东邻流动的水流入西边邻居。主人在这里著书立说的时间已经很长了,他亲手栽种的松树已经很老了,树的表皮都像龙鳞一样。

吕逸人即吕姓隐士,事迹未详。这首诗句句都流露出对吕逸人的钦羡之情,以至青山、流水、松树,都为诗人所爱慕,诗人极赞吕逸人闭户著书的隐居生活,显示了诗人艳羡“绝风尘”的情怀。

9、《寻菊花潭主人不遇》

孟浩然〔唐代〕

行至菊花潭,村西日已斜。

主人登高去,鸡犬空在家。

孟浩然为唐代山水田园派诗人,因他未曾入仕,以隐士终身,被称为“孟山人”。他也曾访友不遇,写下这首诗。

这首诗乍看平朴直白,似乎没有什么内涵,可细细品咂,却又韵味无穷。主人可能登山去了,小院里鸡犬相闻,生趣盎然,似乎代替主人,热情迎迓来访的贵客。

10、《访隐者不遇成二绝·其二》

李商隐〔唐代〕

城郭休过识者稀,哀猿啼处有柴扉。

沧江白石渔樵路,日暮归来雨满衣。

不需要到城郭去寻找,因为那里认识他的人很少;在那猿猴哀啼的地方,他那所茅舍柴扉紧闭。白天他去砍柴打渔,傍晚沿着沧江边的小路归来时,雨水早已淋满了蓑衣。

这首诗多用烘托,使那个志趣高洁、飘逸出尘的隐士形象呼之欲出。“识者稀”说明认识他的人很少,“哀猿啼处”告诉我们隐者居处在猿猴出没的山林中,住处很是偏僻;“沧江白石”既暗示其隐者身份,又象征其品节清白。“归来雨满衣”,把山中景色之奇丽、陶然忘归之意兴、飘逸出尘之心性等等都隐于背后,留给读者去想象,真正是言有尽而意无穷。

人生,不期而遇,是缘分,但更多的是期而不遇,同样有惊喜,有美好。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