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衔草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煌煌万言庆阳名字综考 [复制链接]

1#

“庆阳”名字综考

张晋荣李文娟

前言:本文从《史纪·周本纪》:“民赖其庆”、《太平寰宇记》:“以庆美取嘉名”,结合“庆”字本义解释对“庆阳”名字来历进行推考,并从“河南庆阳发现”、《历代庆王综考》等最新研究进行反证。以期较全面呈现庆阳这一地名的深厚历史文化渊源。

关键词:训诂、台城、民赖其庆、庆王、河南庆阳

(作者简介:张晋荣,甘肃省外国语文学研究会员、甘肃省历史学会会员、中国华夏文化基金会庆阳文史研究组长、澳中商业联盟中方文化顾问、庆城县乡贤文化研究会名誉会长。全文:字)

甘肃省庆阳市位于*土高原腑地,境内有*土高原上最大的*土平原,古称大原。大原北麓的庆城县庆阳古城是一座二水交汇河口三角洲台地,古人削土为基、版筑成城,城墙平均高度达1米,雄锯全国第一,是*土高原一颗璀璨明珠。年前,世界级探险家CD.布鲁斯在其名著《走出西域》中给出了全书所记各地最高评价。他将庆阳城比做大号的爱丁堡城堡,称它是:“最令人神往的”,“能与欧洲当时仍能见到的任何一个古城堡相媲美”。

庆阳古城自古府、县同城,是庆阳乃至整个长安西北*土高原区最重要的*治、经济、文化、*事重镇。“西来之国、周旧邦国”的庆阳是周文化最早发祥地之一,古属陕西,清康熙八年改隶甘肃,为甘肃陇东名邑重镇。号称活着的千年古城。

庆字寓意吉祥,是古今中外重要地名、帝王年号、帝王圣诞节庆日、历代分王频繁使用的吉祥名字。庆城是唐、宋、明等主要朝代庆王出閤建藩封王之地,是正史记载的庆州、庆阳地名最早使用的地方,但二个名称最远分别只能追溯到隋朝与宋朝,与庆城早自夏朝就开始的农耕历史文化相比,相对较短。本文从文字演化、《史记》等史藉资料解析等多方面进行较详细推理、综述。以期最大程度梳理庆阳地名相关历史脉络,同时,通过从不同角度解读相关研究,再现庆阳深厚的周祖农耕渊源。

一、庆阳周祖历史渊源

1、《史纪》周本纪与不窋城址

《史纪》是公认的史学正藉,位列二十四史之首,分本纪、表、书、世家、列传五部分。其中本纪是全书的提纲,以王朝的更替为体,按年月时间记述帝王的言行*绩。开篇就是记载先秦历史的五篇,依次为五帝、夏、殷、周、秦。

武王伐纣开创年基业的周朝,是中国历史上享祚最长的朝代,是中国绵延历史长达多年的封建社会的开始,周礼及春秋诸子百家学说等无不是中华民族最深的印痕、标志。

《史纪·周本纪》:“周后稷,名弃…封弃于邰。后稷卒,子不窋立。不窋末年,夏后氏*衰,去稷不务,不窋以失其官而奔戎狄之间。不窋卒,子鞠立。鞠卒,子公刘立。公刘虽在戎狄之间,复修后稷之业,务耕种,行地宜,自漆、沮度渭,取材用,行者有资,居者有畜积,民赖其庆。百姓怀之,多徙而保归焉。周道之兴自此始,故诗人歌乐思其德。公刘卒,子庆节立,国於豳。”

《史记》记载最早的周先祖是后稷,姬姓,名弃,被尊为稷王、农神、耕神、谷神。尧舜时,为司农之神,是禹最倚重的三公之一。稷弃之子不窋承袭夏朝农官。《史记》周本纪中记载的周祖不窋“夏后氏”时所“奔”、公刘“虽在”的“戎狄之间”是“周道之兴此始”的地方,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这次迁徒,相对于稷弃被封于邰地,更为重要,不窋及公刘在“戎狄之间”完成了身份转换,从世袭承继农官者,成为割据者、独立建邦部落首领。周祖三代在“戎狄之间”奠基,继而开疆拓土,活动范围到达漆、沮水及渭河流域,为“公刘卒”之后,“庆节国于豳”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周道之兴自此始”。

不窋“夏后氏”时所“奔”、公刘“虽在”的“戎狄之间”在那里?这是周文化研究、中国农耕文化研究最重要的课题之一。抛开历史上究竟有无稷弃、不窋,稷与不窋是人名还是延续几代族邑统称等问题,对于上古问题,最可靠、最权威的答案还是中国传统的训诂学考证,即历代正史典藉的记载。

李泰《括地志》云:“不窋古城在庆州(安)弘化县南三里,即不窋在戎狄所居之城也。”

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云:“庆州,禹贡雍州之城,古西戎地。周本纪曰:’夏氏*衰,后稷子不窋奔戎狄之间’,今州理东南三里有不窋古城是也。”

王存《元丰九域志》:“庆州,不窋,夏后氏衰,稷之子不窋奔于戎狄,即此地。”

乐和《太平寰宇记》:“庆州,禹贡雍州之域,古西戎地。夏衰,后稷子不窋奔戎翟之间,今州理东南三里有不窋故城。春秋时为义渠戎之土。”

王士性《广志繹》:“其后,不窋失官,窜于戎狄,则庆阳有不窋城。”

嵇璜、刘墉《续通典》:“庆州宏化郡东南有不窋城。”

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国语言‘不窋失官奔戎狄之间’。今庆阳府安化县有窋城,城东三里有不窋冢。”

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郁郅城,在府城东,当白马岭两川口。汉置县于此。水经注谓之尉李城,音讹也。通典曰:‘即古不窋城’。续通典:‘不窋城在郡城东南三里。’郡城今名尉李城,亦曰不窋城,城周七里有奇…今府城即唐庆州城也。”

赵本植《乾隆新修庆阳府志》:“庆阳府,安化县附,不窋城,《括城志》:‘宏化县南三里。’《元和志》:‘在州治东南三里,即今府治。’夏*衰,不窋失官,自窜于斯,所居成聚,故建城而居焉。”

张精义《庆阳县志》人物志圣贤:“不窋,后稷之后,夏德衰失官,窜居戎翟。教养居民,是为庆阳进化之始。庆人建有专祠…鞠陶,公刘之父…公刘…公刘兹仁,不履生草,运车以避蒹葭。思光大,乃徙于豳,复修后稷之业,变易风俗,百姓怀之,多徙而归焉。”

李梦阳诗:“庆阳亦是先王地,城对东山不窋坟。”

弘化、安化等是庆阳古代曾使用过的州、府、县名,庆城自古府县同城,古藉中所记载的州理(州府)与县属都在庆阳古城之内。庆阳古城为狭长扇形台地,由南向北分别为不窋城、皇城、附马城,相互之间为天然护城河相连,总长达米。史藉中的“东南三里”、“南三里”是南面的不窋城相对于不同时期位于皇城的州府所在地方位、距离。

系列正史佐证,庆城庆阳古城就是不窋城,是《史纪》周本纪所记“戎狄之间”最为重要的城邑。至今,仍伫立在庆城南街的国家重点保护文物周旧邦牌坊,仍向世人昭彰庆城显赫的“西来之国”、“周旧邦国”历史。

2、《公刘迁豳》与《不窋迁豳》

庆城为周先祖不窋、公刘“所居”的“戎狄之间”有没有其它不同说法?“周道之兴此始”的肇周圣地地位是否受到广泛认可?

同样还是《史纪》,在《史纪》之二十二《刘敬传》、二十五《匈奴传》的相关记载,使这一问题变的莫衷一是。

《史记》刘敬传:“陛下取天下与周室异,周之先自后稷,尧封之邰,积累善十有余世。公刘避桀居豳,太王以狄伐故,去豳杖箠居岐,国人争随之。”

《史记》匈奴传:“夏道衰,而公刘失其稷官,变于西戎,邑于豳。其后三百有余岁,戎狄攻大王亶父,亶父亡走岐下,而豳人悉从亶父而邑焉,作周。”

为什么同一本《史纪》,就同一个问题,在周本纪中是不窋“奔戎狄之间”,而在刘敬传与匈奴传中却变成了不窋的孙子公刘?

对此,笔者一直进行思考。认为,应换个角度,司马迁撰写的《史纪》,记述了上自三皇五帝下至汉武帝三千多年的历史,时间跨度大,内容庞杂。对文字的精炼要求特别高。同样是《史纪》,周本纪是记述周王朝事迹的正记,记述详细,而刘敬传与匈奴传只是刘敬与匈奴历史的列传,所记奔“戎狄之间”之事,不可能像周本纪一样详列历史源流,文字需要更加精炼。因此出现名人事迹“虹吸”现象。很有可能将不窋、鞠、公刘三代共同经历的奔“戎狄之间”之事,记在功绩、知名度更大的公刘身上。

首先,祖孙三人是否可能一齐同时奔“戎狄之间”?

《史纪》周本纪中有线索,不窋奔“戎狄之间”时是“不窋末年”,即不窋当时已是高龄,带子携孙一齐而来,很有可能。

其次,关于公刘的影响力。

纵观《史纪》周本纪,周先祖历史人物中,着墨最多凸出描写的三位代表人物是后稷、公刘与古公亶父三人。周本纪中记述后稷的关键词是:“好农耕,相地宜,宜谷者稼穑焉,民皆法则之。”记述公刘的是“公刘复修后稷之业,行地宜务耕种”,记述古公亶父的是“复修后稷、公刘之业,积德行义”。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也有大量歌颂公刘的篇目,长篇诗文《公刘》每段都用“笃公刘”开句。可以说公刘是继后稷后周先祖农耕文化最重要的代表人物。

对于《匈奴传》中将不窋“失其官”写成公刘“失其稷官”也很好理解。不窋“奔戎狄”的行动使其“失其官”,对于家族世袭之职,与他一同“奔戎狄”的儿子鞠和孙子公刘来说,当然也从此失掉了继承的机会。

公刘不但“虹吸”了不窋奔“戎狄之间”的功劳,《史纪》周本纪中“公刘卒,子庆节立,国于豳。”中儿子庆节“国于豳”的功劳也被后人记在公刘名下。如南北朝时徐才宗《宗国都城记》:“豳国者,后稷之曾孙曰公刘,始都焉。”据《诗经》公刘:“笃公刘…度其夕阳。豳居允荒…笃公刘于豳斯馆。”豳是公刘曾经“居”与“馆”过的地方。但“国于豳”的是庆节,不是公刘。

下面,我们来看看古人是如何看待这个问题的。

《史记》有关周先祖记载主要来自《诗经》、《国语》。对于《诗经》,历朝历代有知名学者进行注解及训诂考据。直到清朝时,训诂考据学达到高峰。对《诗经》注解最著名有毛传、郑笺、孔疏、诗集传、戴震文集、钱澄之的《田间诗学》。

针对《诗经》大雅公刘迁邠问题,历代学者先后有“自不窋城迁邠”、“自邰迁邠”等多种说法。其中毛传、郑笺主要依据刘敬传、匈奴传提出了“自邰迁邠”说,影响很大。至今陕西彬县、栒邑等地部分学者、景区相关介绍大量存在回避甚至否认周先祖在庆阳的情况。但更多学者坚持以《史记》周本纪对待相关问题。除前论,对于庆阳有不窋城,史家无任何争议。依据周本纪认为公刘“自不窋城迁邠”观点,至清朝,成为定论。现择戴震、钱澄之相关论证简述。

戴震在其名著《戴震文集》周之先世不窋已上阙代系考中,对《史记》刘敬传:“公刘避桀居豳”中的“避桀”二字,毛诗所注:“遭夏人乱,适逐公刘。”戴震从分析弃到桀所传世代与后稷到公刘所传世代不符等方面提出质疑。依据国语:“孔甲乱夏,四世而殒”指出:“则周人言夏之衰,指孔甲不指太康甚明。”而且“以地考之”,分析邰、不窋城、豳三地地理位置关系,反对毛诗:“适逐公刘。”的观点,以“今庆阳府安化县有不窋城。”提出应为“不窋遭迫逐,自邰而远窜”至庆阳。

朱一清:“钱澄之是明末清初杰出学者,所撰《田间诗学》十二卷历十年七易其稿而成。是继毛传、郑笺、孔疏、诗集传之后增补宋明治诗精当者二十家,是一部汇录自汉、唐、宋、元、明、清诸儒说《诗经》的集大成之作,在我国诗学史有重要价值和影响。《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评:‘持论精核’实开清代朴学之先导。”

《田间诗学》:“不窋失官,在夏太康时也,太康之后,有羿浞之乱,几将百年。则不窋以来,窜于戎狄久矣。意必羿浞灭而夏复,公刘始返内地,竹书载:‘夏少康三年,复田稷。’沈约注:‘谓后稷之不窋失官,至是而复。’则公刘之兴,当在此时。邰在今武功县,邠在今邠州,皆属西安府。相去特百余里,自不窋窜于戎狄之间,不居邰矣,今庆阳府有不窋城,是其居也。公刘迁邠,盖自不窋城迁,非自邰迁也,毛、郑皆误。”

至此,不窋自邰到庆阳建不窋城,公刘自不窋城迁邠的历史明确。

另,《史记》有关周先祖事迹主要引自《国语》与《诗经》等更早典藉,在这这些著作中是否可以找到更为详细的有关不窋功绩的资料?经查,有!

《国语·周语》祭公谋父进谏周穆王:“昔我先王世后稷,以服事虞、夏,及夏之衰也,弃稷不务,我先王不窋用失其官,而自窜于戎狄之间。不敢怠业,时序其德,纂修其绪,修其训典,朝夕恪勤,守以敦笃,奉以忠信,奕世载德,不忝前人。至于文王、武王,昭前之光而加之以慈和,事神保民,无不欣喜。”

对于文中称不窋为“先王”,三国时韦昭注曰:“不窋,弃之子,周之禘祫文、武,必先不窋,故通谓之王。《商颂》亦以契为玄王。”即,周朝祭祀文王与武王的最高禘祫礼中,首先要祭先祖不窋,因此将不窋通称为先王。与《商颂》中将契敬为玄王一样。因此不窋被称为“肇周圣祖”。如所记,不窋在“戎狄之间”,“修其训典”制定典章制度,进行规范的邦国治理。以“时序其德,尊修其绪”的高度律已态度,勤奋治国。所“守”之“敦笃”、所奉之“忠信”成为邦国传承的传统,连周文王、周武王都是“昭前之光”而继承。

该篇为《国语》开篇文章,在历代学界具有非同寻常地位,与《史纪》周本纪相辅映,是庆阳周文化地位最权威典藉记载。

《太平寰宇记》:“汉书云:‘公刘处豳,其人有先王遗风。好稼穑,务本业,故豳诗言农桑衣食之本甚备也。’其俗勇力,习战备,居戎狄处,势使之然。”

所述,“居戎狄处”的公刘“俗勇力,习战备”开疆拓土使其部族可以“度漆、沮取材用”将今庆阳宁县、正宁、陕西彬县、栒邑等大片疆土纳于治下。这些公刘所建功之地可以说都是“周道之兴”的地方。但是庆阳不窋城做为不窋、鞠陶、公刘三代奠基根据地,良好基础是公刘开疆拓土前提、保障。

庆阳是周文化的发祥地,古属陕西,虽然清康熙年间划隶甘肃,襟带相连的周文化之根没有断。不但不能断,更要以全面客观地系统研究。不能相互各持偏词,断章取义,依据《匈奴传》、《刘敬传》而寞视《周本纪》不窋与公刘在庆城的事实。当然,庆阳也不能依仗《周本纪》将“公刘邑”、“豳城”等全部都纳入囊中。

实际上豳是周先祖自不窋“奔”“戎狄之间”后周先祖活动范围、控制区域的泛称地名。豳地范围广大,分北豳、南豳。《读史方舆纪要》:“庆阳府…禹贡雍州地,周之先不窋所居。亦曰北豳。”包括庆阳、宁县在内周先祖最早到达的地方称为北豳,泾川、彬县等后到地方称为南豳。

其中位于北豳的宁县与位于南豳的彬县、新平先后甚至同时以豳州命名过。

《太平寰宇记》宁州:“宁州,彭原郡…太和十一年改为班州。以班师振旅取其郡名,十四年改为邠州,二十年改邠为豳,取古地名也…至廢帝改‘邠’为‘宁’,以安宁取称也。”

《太平寰宇记》邠州:“后魏大统十四年分泾州之新平郡置南豳州。以北别有豳,此为‘南’。廢帝三年废北豳州,此遂去‘南’字。唐武德元年以新平郡为豳州,开元十三年以‘豳’字与‘幽’相涉,改为邠字。

由此分析,包括今甘肃庆城、宁县、泾川、陕西彬县、新平、栒邑等大片区域都是公刘活动的“戎狄之间”和豳地。其中甘肃庆阳宁县的宁州最早使用邠做为州名,甘肃泾川泾州的新平划到今陕西彬县后,也以古地名豳置南豳州。直到庆阳宁县邠州改为宁州后,去掉前面的‘南’字成为邠州。甘肃庆阳宁县是从庆城不窋城南发源的马莲河所经过的第一个县城。在今县城东马莲河与一支流交汇台地上有公刘邑,至今与彬县的豳乡就《史纪》周本纪中:“公刘卒、庆节立、国于豳”的“古豳国”之地存有争议。甘肃宁县不能因取豳州之名早于南豳州就确定庆节“国于豳”之处就是宁县,宁县与彬县也不能各依毛诗、郑笺等诗注互执。需要详考更权威的综考而定论。

有正史对北、南豳相互关系为证,对于现在以山西部分地方以‘汾’与‘邠’字形相近,论说,豳在山西,进而论述“周道之兴”之说则不足道也。可参考《与西周史作者许倬云就周族先祖迁涉问题商榷》一文。

我们也不能小看“戎狄之间”,不窋时代远自夏朝,那时“中国”范围很小,很多现在普遍认为的中原之地在当时都属于蛮夷戎狄之地,如河南汝州市位于河南省中西部,距洛阳仅70公里,《太平寰宇记》汝州:“…春秋时为周王畿,亦戎蛮子之邑。”庆阳在萧关以南,属于关中之地。在更早的*帝时代,*土大原是“插枝即生”的千里沃野平原。是*帝时代主要活动范围。

《通志》:“古有岐伯,望出安化”,《万姓统谱》:“岐伯,北地人,*帝与论医,有素问、内经行于世”,《太平寰宇记》庆州人物:“岐伯,北地人”。同样正史佐证的医祖岐伯故里也是庆城。详见笔者《歧伯故里再考》。

周祖圣地、岐伯故里是庆阳最重要二大文化名片,是庆阳历史最“深”之根。只是因庆阳改隶等多种原因,这二大文化之根,缺少应有的浇灌、甚至存在更多被克意忽视的情况。因此,论述庆阳名字来源之前,对庆阳的周祖历史进行简单“梳理”是前题、基础。本文主要依正史史藉记载论述为主,另,还可通过对《诗经》、《国语》相关内容原文析读做更深入对比分析。

二、庆阳名字考析及正史命名情况

庆字的繁体字为慶。会意字,字形由鹿省“比”、心、夊(suī,指脚)三部分组成,《说文解字》:“庆,行贺人也,从心,从夊,吉礼以鹿皮为贽,故从鹿省。”表示拿着鹿皮真心诚意地前去祝贺。

除本意“祝贺”词义外还表示值得庆祝的纪念日、善事、赏赐、福泽、通假“卿”字、姓、发语词读如羌同等。

《史纪·周本纪》中的“民赖其庆”与“庆节”这二次出现的“庆”是否可能为庆阳名字的来源处?历来为学界格外
  我是研究英语的,而且就是从研究英语音标“起家”的,对字音相混还是懂一些的。于是我通过出“绕口令”题测试的方式,发现两地庆阳人对这些字并不混,就是“老庆阳人”也将这些字区分的清清楚楚。路笛在《周老王鞠陶开拓北豳》一文中,也不同意有些学者说周老王因懒惰而被称为周懒王的观点。列举了周老王在北豳主*期间很多故事,论证周老王是一个“勤劳、勇敢、聪明、深得人民爱戴”的人,并客观地论证,周老王斩“龙脉”免除庆阳城被水淹的工程尤如筑长城、修运河一样,许多人只看到了劳民伤财的一面,而没有看到它对历史对人民的贡献。甘肃庆阳是从迷信的角度,由于周懒王斩了龙脉,使庆阳本地少出了“三斗六升芝麻那么多的官”,后人还有所谓天怨、地怨、人怨的“三怨歌”。陕西彬县也是从迷信的角度,认为周懒王派左将官用镇压石斩了龙脉使彬县本地也少出了“三斗六升芝麻那么多的官”。河南庆阳也是从迷信的角度,秦王派人斩了埋周懒王(周赧王)坟地方的龙脉,使周朝再也不能恢复江山。既不是由于读音相混淆也不是因为懒惰,那到底是什么原因,是什么共同的原因让三地百姓都将处于不同历史时期的周王,共称为“周懒王”。我思考了很长时间,现将本人意见陈述如下,请各位专家、学者斧正。周赧王本名为姬延,死后大臣经过讨论给他取个谥号叫“赧”,意为羞愧难当而面赤,无颜见天下周民百姓与地下列祖列宗的意思。通过《李广出庆阳》我们得知,周赧王后还传有一代周惠王,在东周尚存的情况下,当朝大臣都敢对先王大不敬,取谥号为赧。何况民间的老百姓。不知他们在背地里如何评价。
  我在《英语语法逻辑简化论》一书中曾提出:“语言文字是根,文化现象是脉,任何思想、理论的原因提炼到语言文字,能合情合理,就有了令人信服的说服力”。

因此,我将思考重点放在老百姓如何评价他们所抱怨、认为很失败的君王的用语。发现无论甘肃庆阳话还是陕西话里面有一个形容不称职人的语言叫“lan怂”、“lanzang”(方言无字,以音近字代),是不是庆阳人认为周老王斩了龙脉使庆阳失了三斗六升芝麻那么多的官,因此认为他是一个周代“lan怂”王,口语的“周代lan怂”王简称为“周lan王”。而在后代文人记述中将lan用汉字“懒”代替。我电话采访了河南汝州一中的李国现老师,在河南方言里面并没有“lan怂”、“lanzang”的说法。河南是不是也如同陕西一样,是通过周人的迁徙,将有关庆阳的传说故事带到了河南,在老百姓眼中遭受“老”庆阳人“三怨”的周懒王(周老王)这个俗号就是对周王姬延最恰当的称呼。周懒王中的“懒”字,音为lan,从语音近似程度来分析,“老(lao)”和“赧(nan)与“懒”,在拼音上的相似音各只有“a”,而“lan怂”中的“lan”与“懒”的拼音完全一样,只有声调不同而已。从“lan怂”、“lanzang”出发进行解读,完全是站在普通百姓的角度来理解问题,兼顾了语音的问题。而原来学术界的“老”、“赧”与“懒”相混之说,只是从语音方面进行思考,而且相差比较大。

在研究河南庆阳的过程中,查索资料,发现早在清末甘肃庆阳府邑贡生杨雪堂已去过河南庆阳,听到好多有关故事,有诗为证:

赧王都在东周地,流俗缘何说庆阳?只恐误传不窋事,无人为彼证荒唐。

对于二地都有的庆阳名字,甘肃庆阳最早的记载在隋朝,有《元和郡县图志》、《太平寰宇记》等权威史藉为据。河南庆阳故城,城池早已废弃,有关庆阳城及周懒王斩龙脉的故事仅局限在距汝州市王寨乡庆阳故城旧址上几个小村庄。更无正史史藉记载。

河南庆阳城址较长时期为当地很有历史地位的古梁城,申报古城保护立碑时,在历史沿革等没有考证清楚的情况下,取鉴当地民意,依据群众世代相传的传说故事申名为庆阳故城。因此从甘肃庆阳首次命名“庆州”时的“以庆美取嘉名”分析,极有可能在隋正式定名庆州前民间早已有称庆阳为庆地、庆阳的俗称。

但是,据此肯定甘肃庆阳早在先周,河南庆阳早在春秋战国时当地已有庆或庆阳地名,在没有十足的证据进一步印证的情况下,尚不能武断定论。

笔者几年来持续思考庆阳名字来源,在考察河南庆阳、撰写《历代庆王考》、及正在撰写中的《庆州、庆阳地名考》、《帝王诞生节庆考》等过程中,强烈感受到庆、庆州、庆阳名字的出现还是深受《史记》周本记“民赖其庆”、“周道之兴自此始”的影响。“周道之兴自此始”是多大的历史殊荣!至今周文化区多地竟相竟争。而“民赖其庆”是“周道之兴自此始”的直接原因。再加上庆字的福泽、福庆之义。地名为庆是再吉祥不过的嘉名。

在国内还有湖北宣恩县椒园镇的庆阳古街,是土家族苗族自治洲著名旅游小镇,是一条保存很完整且很有特色的古街;辽宁省辽阳市文圣区庆阳古街建于年,原受庆阳化工厂领导,因是化工厂驻地而得名。

2、历代庆王考

树有根、水有源,尚礼、讲求秩序的中国封建王朝,极为重视渊源、根朔。每一个姓氏都有《万姓统谱》、《姓纂》等专门著作记录它们的渊源、郡望。做为封建王朝分封诸王的王号则更加考究。各王号之间有严格的等级,每一个王号都有其深厚的历史文化背景。以春秋时期的“晋、秦、齐、楚、赵、魏、燕、韩”等的国号单名命名的王号为一级王,称作以国为号。以二个字的郡县名称名称命名的王号为二级王号,称作以地为号。也有有以*功为号、有以德为号的特殊情况。

据宋代《玉海》、《唐会要》并《明史》,中国历史上的一级王号,即一字王号共有0多个。

唐、宋、金、元、明、清各朝仅载入史册已得到考证的庆王有22位,庆国公1位、庆阳王2位、庆阳伯2位、安化王2位,合计41位。另有庆阳公主位、庆阳郡主位。庆王总数在全国一字王排位属于前列。是包括《红楼梦》、《倾城绝恋》等文学、影视作品中最喜欢使用的藩王形象之一。

秦始皇“焚书坑儒”一把大火,使记载包括庆阳历史在内的重要史藉毁于一旦,庆阳明之前地方志资料如宋朝《庆州志》也无处可寻。《历代庆王综考》以对比的方式,将全国各地带有庆字的地名如安庆、肇庆等的封王情况进行考证,排除庆王王号可能来自庆阳外其它带庆字地名“以国为号”、“以郡为号”的情况。以确切史藉为据,列举唐朝、宋朝、明朝等主要朝代所封庆王与庆阳关联情况。

最早记载为唐朝庆王李琮,《唐会要》等有记。李琮为唐玄宗长子,曾在庆阳设庆王府,他与继任庆王李俅为唐肃宗李享“大唐中兴”的关键人物之一。顾炎武名作《日知录》引南宋王明清《挥尘录》记载:“仁宗以大中祥符七年由庆国公出阁。”“尝因宋仁宗曾任庆国公,升庆州为庆阳府。”不但确定千古仁帝宋仁宗曾任过庆国公,而且宋徽宗时,因宋仁宗曾任过庆国公,将庆州升为庆阳府。明朝朱元璋开国分29子为王,其中九位显赫者为边疆王,庆王位居其中。“周道之兴自此始”的庆阳,与周王朝建都之地的洛阳都有封王,说明,明王朝对享祚八百年的周王朝格外看重。

对于明朝庆王是否与庆城有关,一直众说纷云,在撰写《历代庆王综考》的基础上,又继续查索相关史藉线索。

《万姓统谱》庆靖王:“庆靖王,名旃,洪武二十四年十二封国庆阳,徒韦州,又徏宁夏,正统十三年卒。”

《明史》卷四十二志第十八地理志三河南、陕西:“庆王府安化倚。洪武二十四年四月建庆王府。二十六年迁于宁夏卫。”同卷:“宁夏卫,元宁夏府路,属甘肃行省。洪武三年为府…洪武二十六年,庆王府自庆阳府迁此。”

《明实录》“洪武二十六年正月癸亥,诏…庆王栴…之国…命…庆王都宁夏…宁夏以粮饷未敷,命庆王且住庆阳北古韦州城,以就延安、绥德租赋。”

《嘉靖宁夏新志》:“韦州驿,在东关内…属庆阳府,俱迁环县民夫当之。”

以上史藉说明,明洪武二十四年庆王朱栴封国于庆阳,朝廷在庆城建有庆王府,洪武二十六年,为藩保边疆,颁诏庆王由庆阳就藩宁夏,但因当时宁夏粮饷不足,入居属庆阳府辖属的韦州驿,“居之九年”后迁宁夏。韦州今为宁夏回族自治区同心县,明朝时属庆阳府管辖。

随着历史变迁,地方辖域的多次变迁,很多重要历史正在被我们逐渐淡忘。笔者前二年研究《盐路古道》时,查到位于今陕北盐池与宁夏灵武的产盐地的管理者居然是由庆阳府派遣,感到很不可思议。查索张精义版《庆阳县志》卷之一舆地志:“按:《府志》:*羊岭在县城西北四百里,产*羊。今考县治辖境极边,迂道三百二十里,是四百里已非我有。又载:盐池、红柳池、花马池皆为县有。今考其地,皆在县治五百里外,属定边、盐池等县,或指昔而言。今觉不伦,故并删之。”怪不得,庆王、盐路古道这些如此重要的文化元素,在文旅各业中一直鲜见提起,原来连最权威的县志对今灵武、盐池属于庆阳、庆城县都持怀疑态度。怪不得多年来宁夏甚至庆阳众多本地学者对庆城是否有王府都持否定观点。《明史》当是明朝历史最权威的史藉,《明史》地理志:“庆阳府安化倚…东北有槐安、北有定边二巡检司。又西南有驿马关、又有灵州、又有大盐池三巡检司。”

庆王七位王子名字与所封王号除袭爵庆王世子外其它六子分别为:“安化王、真宁王、靖宁王、岐山王、宁献王、安塞王。”其中有4个王号来源于今庆阳所辖县名。另外,岐山是古公亶父迁岐的“周故都”,在王号分封极讲规制的古代,将岐山做为庆王王号之下的二级王号,进一步凸显庆阳做为周祖不窋三代肇基的历史地位。

在周、秦、汉等朝,封王实封其地,“唐宋以下,封国但取空名,而不有其地”。但封国名称“依据古典……封国大小之名,皆有准式....。”《挥尘录》的作者王明清在著作中提到,朝廷欲封大臣汤时为庆国公,他亲自曾特地提醒要避仁宗曾任庆国公,汤时上表请辞。清朝的分王,继续“唐宋以下,封国但取空名,而不有其地”这一特点,王号与封地完全脱沟,“仅取美号”,然名更加谨慎。比之明朝,更进一步。

努尔哈赤的祖父爱新觉罗·福满继承祖业后,率六子迁居赫图阿拉,开始了新的创业生活。这次居住地的搬迁,主要是"追求土地肥沃,力图耕作",从而进入"居屋耕食,不专射猎"的时期,为满族的形成奠定了经济基础,使建州女真迈进农业民族的大门。皇太极在年称帝,追尊光大了祖宗事业的爱新觉罗·福满为庆王,顺治五年,尊为直皇帝,庙号兴祖。

福满与不窋一样,是部族由游牧转向农耕生产的转折性人物。清朝统治者,打破了胡虏无百年国运的魔咒,统治中国长达年,是中国历史上最成功的少数民族*权。其密诀就是汉化,从*治、经济、文化等全面学习。清朝多明君的原因就在于他们都是严格按儒家教育培养出来的标准产品。仅从皇太极在即位之时就能追封先祖福满为庆王,立庙号为兴祖,可见他对中国文化,尤其是周祖文化的研究、认识之深。

索引,将书刊中的内容或项目摘录,以便读者阅读,旧称通检或备检,也称引得。勾沉,是探索深奥的道理或散失的内容。

《历代庆王考》还对南宋孝宗时,皇脉复归太祖一系历史进行简考,索引其祖父曾任庆国公、次子为庆王史实,将其与唐朝庆王及清朝庆王永璘相关历史巧合予以勾沉联系。推考庆王王号可能还有除以“郡”为号(宋仁宗)、以“功德”为号(福满)之外第三种可能,即借庆字福泽美意,希望所封庆王可像同祖不窋、唐朝庆王一样可以“中兴”基业。

“先王”不窋是庆王王号得名历史渊源,“民赖其庆”中的庆字,可能是庆王王号得名史藉出处。首任庆王为唐朝庆王李琮,唯一做过皇帝的庆王是宋仁宗赵桢,取名与“先王”不窋最有关联的是清朝首任庆王福满。二位逝后被追封为帝,李琮为奉天皇帝,福满为直皇帝。末代庆王奕劻写的一手好字,深受慈禧好感,甲申易枢后接任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大臣,被封为庆亲王,成为清朝最后一个世袭罔替的铁帽子王。权位日隆但贪得无厌、助纣为虐,末代皇帝溥仪言:“大清二百多年天下,断送在奕劻手里。”正如《歌庆王》:“从周到清几千年,头之源来末之尾,都有庆王来相伴。”中国封建王朝始于周,亡于清。周道之兴启自庆阳,历代庆王见证了唐朝的辉煌、宋朝的富庶,也亲历了封建王朝的终结。一部千年庆王史,也是中国封建王朝兴衰历史的缩影。

庆城庆阳古城由南向北分别为凤城、皇城、田家城组成,这三座古城相互由护城河相接,总长米,其中凤城米,相传为夏朝时期周先祖不窋拓耕建邦之地,古称不窋城。皇城米,相传为西周天子为到庆阳祭祀先祖所修筑,田城4米,又称驸马城,相传为周祖驸马所筑。今庆城皇城西北仍存带马面城墙米,城墙北间隔米仍有马面墩台三个,东南仍存完整城墙米。庆城皇城隔柔远河正对东山周祖陵。城内原兴教寺雕像铭有“周禘行宫”。陕甘边区时,红*85旅旅部驻皇城西,建国后,长庆油田总部机关设在皇城东。原址为明朝庆王府所在地。

明朝文坛领袖李梦阳《秋怀二首》:“庆阳亦是先王地”是彰显庆阳曾为王地的重要诗句,我们通过对历代分封庆王以史藉查考、事迹勾沉的方式,拓宽思考范围,庆阳地名在先周时期是否已有,虽不能得到直接佐证,但系统梳理王号分封情况、总结分封规律,至少在唐、宋、明、清等主要王朝已越来越多地根据庆阳周祖历史在王号分封等方面将庆与庆阳联系,甚至在清朝还有将庆与不窋进行联系的迹象,这些越来越深入的关联,又不断使《史纪》:“民赖其庆”的痕迹变的依稀可见。

、帝王年号、圣日、诸庆节

笔者完成《历代庆王综考》之后,征对部分与庆阳地名无直接关联的庆王、庆国公进行进一步研考。发现部分帝王年号、帝王圣诞、节庆号可能也是影响部分庆王、地名命名的原因之一。

帝王年号

年号是历代帝王纪元所立的名号,先秦至汉初无年号,始于汉武帝时,此后形成制度,遇天降祥瑞或内讧,要改年号。《汉书·武帝纪》“建元元年”唐颜师古注:“自古帝王,未有年号,始起于此。”其后每因祥瑞或重大事故而立号改元,有一帝改立年号至十数次,一年之中改立年号至数次者。

有些年号是根据二个前代年号合并合成如贞元取自贞观、开元,隆兴取自建隆、绍兴,庆元取法庆历、元祐,开禧取自开宝、天禧等。中国历史上年号,据统计数目在数百以上,梁启超统计是16个。上海人民出版社《中国历史纪年表》的统计是多个。年号被认为是正统的标志,称为“奉正朔”,一个*权使用另一个*权年号,被认为是藩属,是臣服的标志之一。明亡之后,用明朝国号、年号被秉承儒教传统的朝鲜视为“尊周”大义。明孝宗、肃宗陵碑都书有“朝鲜国某某大王。”崇祯年号在朝鲜使用了二百多年,被日本吞并后才停用。

古代皇帝登基时要给自已这个执*期起个名字,也是对未来一个祈福形式。跟百姓取名字有类似联系。古代帝王起年号事关天下计,极为讲究。需要根据周易五行八卦演算出具有深厚内涵意义的吉详名字。一般包括祈祥、繁荣、强盛、和平的内在意义。

北宋宋祁撰写的《年号谱》一文总结历代年号常用字为:“建元承大宝,太上始真五,武定乾统,文明应国光。弘仁洪至治,崇德本淳阴。天地初熙泰,神人正普康,晏安同庆久,延寿保隆长...”

带庆字的年号是最常用字之一,多取庆字的福庆之意。

唐玄宗年号“显庆”的意思是吉庆征兆。《后汉书》光武帝纪下:“陛下情存损挹,推而不居,岂可使祥符显庆,没而无闻?”唐穆宗李恒、唐敬宗李湛所使用年号“长庆”意为长久、福庆。取自汉王粲《俞儿舞歌》:“汉国保长庆,垂祚延万世。”

皇帝圣日

皇帝圣日,即帝王诞生日,又称圣诞日。隋仁寿三年(公元60年)六月十三日,隋文帝下诏“哀哀父母,生我劬劳,欲报之德,昊天罔极……六月十三日是朕生日,宜令海内为武元皇帝、元明皇后断屠。”

这里所说的“断屠”就是禁止杀生,隋文帝为父亲杨忠,母亲吕苦桃祈求冥福,从这一天开始,皇帝寿辰之日举国同庆形成了制度。唐明皇李隆基开始,帝王的诞生日有专门的节名,如李隆基的诞生日叫中元节。在众多的帝王圣诞日名称中就有庆成节、庆阳节、延庆节、会庆节、庆元节等。其中庆阳、延庆早于地名使用几百年。是现在我们考证庆阳名字来源不得不思考的重要原因之一。这些节庆日名称中的庆字的意思与帝王年号一样也都是取庆字庆祝、福庆之意。

庆成,古代皇帝祭祀、封禅之礼告毕。曾巩《效祀庆成诗进状》:“谨作五言《效祀庆成诗》一首,凡一百二十字。”《宋史真宗纪二》:“二年春正月癸亥,以封禅庆成,赐宗室,辅臣裘衣、金带、器币。”

诸庆节

诸庆节,即为了纪念物殊事件的节日。诸如这;宋真宗时的天庆节就是纪念天书下凡所设立,宋徽宗的天应节是为了庆祝出现祥瑞所设立。

《宋史》卷一百一十二诸庆节:“诸庆节,古无是也,真宗以后始有之。大中祥符元年,诏以正月三日天书降日为天庆节,休假五日,两京诸路州、府、*、监前七日建道场设醮,断屠宰;节日,士庶特令宴乐,京师燃灯…”宋朝其它著名庆节还有天祝节、先天节、降圣节、天祯节、天祺节、天应节、宁祝节、真元节、真元节、元成节、天符节等。其中先天节礼毕在锡庆院宴百官聚餐。

由于民族融合加强、商品经济发展,宋代特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达到一定高度,在整个封建社会是空前绝后的。宋代城市的兴起,奠定新的城市格局。社会*治结构也在发生变化,人们开始务实,追求理性,人们对待节日的理念悄然发生变化,宗教、祭祀因素减少,节日娱乐性增强,*府参与很广,百姓狂欢,节日内容丰富,节日文化功能得以展现。节庆名字在各方面也有不小影响。

带庆字的帝王年号、帝王圣延日与诸庆节命名也有值得索隐勾沉之处。

隋开皇十八年“以庆美,取其嘉名也”置庆州后,唐高宗李治年号显庆。唐玄宗将自已为王子时所居隆庆坊改名兴庆宫,封长子李琮为庆王。唐穆宗李恒、唐敬宗李湛都使长庆为年号,唐敬宗继任者唐文宗李昴的圣诞日节号为庆成节,文宗继任者武宗李炎圣诞日节号为庆阳节,封其四女为延庆公主。其继任者唐宣宗封五子李沂为庆王。宣宗继任者唐恣宗圣诞日节号为延庆节。

宋真宗下诏以天书降日为天庆节,宋仁宗出閤分王为庆国公,宋徽宗“尝因仁宗为庆国公,升庆州为庆阳府。”北宋开国太祖皇帝赵匡胤被宋太宗赵光义取代后,皇位在太宗一系传谪。南宋赵构无子,过继太祖后裔北宋庆国公赵令瞺之孙赵伯琮为太子,后继任天子为宋孝宗,改名赵昚宋室皇位复归太祖一脉。宋孝宗圣诞日节号为会庆节,封二子赵恺为庆王。孝宗继任者宋宁帝年号为庆元。另,赵伯琮名字中有一个琮字,中国历史上首任庆王为李琮。李琮在庆阳与当年李渊一样,职务是兼知关右诸路*事,收养因*治斗争失败的太子李瑛四个儿子,其中李俅继任为庆王。庆王李琮支持继任太子李亨,即后来的唐肃宗。成为安史之乱后中兴大唐的功勋。

综观所有带庆字的年号、圣诞节庆号都比隋朝“以庆美,取嘉名也”置庆州迟。主要集中于唐、宋两朝,这两朝的首任庆王唐朝李琮、宋朝宋仁宗赵桢都是有史藉证实确与庆城有直接关系的封王。但年号与圣诞节庆日很明显与地名无关,是取用庆字吉详的词义“吉庆”、“福泽”。由此,打消笔者对《史纪》周本纪中“民赖其庆”的理解,受前人观点认为是地名的犹豫,确定其也应为“吉庆”、“福泽”之义。

同时,唐、宋时带庆字年号、圣诞节庆号与庆州、庆阳地名、庆王分封数量可观的勾沉联系,说明庆字本身拥有强大的文化气场与影响力,现在将它们梳理出来,以此为基础,寻勘索迹,随着时间的推移,可能还会有更好价值的线索。

4、古今中外其它以庆为名的地方

自古以来,中华文化对中国周边地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形成了相对独立的中华文化圈、儒家文化圈。河南中原、陕西关中包括湖北古楚国很多文化元素都在周边甚至朝鲜、韩国、越南、琉球等国留下了深深印迹。庆阳位于陕西四关之一古萧关内,古属陕西,庆阳历史上使用过的庆州、庆阳、安化等地名经常被使用。简列几处代表,详见《古今中外庆阳地名综考》。

①渤海国庆州

渤海国庆州,治龙原县,在今吉林省珲春市区西的八连城。属东京龙原府。-年为渤海国首都。

渤海国(年—年)是中国古代历史上一个以靺鞨族为主体的*权,其范围相当于今中国东北地区、朝鲜半岛东北及俄罗斯远东地区一部分。71年,唐玄宗册封大祚荣为“渤海郡王”并加授忽汗州都督。始以渤海为号。年唐朝诏令将渤海升格为国。按唐制建立*治、经济制度,全盛时辖境有王京、十五府、六十二州,其文化深受唐朝文化影响,享有“海东盛国”的美誉。

②辽国庆州

庆州是辽国最大的城市。《辽代》卷《志第七地理志一》载:“庆州,玄宁*,上,节度。本太保山黑河之地,岩谷险峻。穆宗建城,号黑河州…圣宗秋畋,爱其奇秀,建号庆州。辽国五代祖勃突,貌异常,有武略,力敌百人,众推为王。生于勃突山,因以名;没葬山下。在州二百里。...兴宗遵遗命,建永庆陵。”今通辽市科尔沁区钱家镇、大林镇南部距勃勃图山80公里,疑似庆州城遗址。辽庆州城中有辽行宫,比他州富庶,辽刺此郡者非耶律、萧氏不与,辽国宝货多聚于此。辖境北山有辽圣宗、兴宗、道宗陵。

辽国庆州塔,为辽代皇陵庆陵的奉陵塔,由辽兴宗为生母章圣皇太后所建。重熙十八年竣工,塔高70米,八角七层,楼阁式。塔身外各层挂许多铜镜,塔刹内也为铜制鎏金。年维修时,发现百余件辽代珍贵文物,为契丹国皇室秘藏。是研究辽经济、文化第一手资料。笔者最早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