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Spenser
来源:Spenser(ID:spenserandhk)
01
海航怎么走上了破产之路?
1月29日下午,海航集团发布声明称:相关债权人因我集团不能清偿到期债务,申请法院对我集团破产重整。
一时间在网络上掀起大浪。
除了海航,这几天还有:
华晨破产、方正破产、雨润破产……
华夏幸福扑簌重整、泛海控股苦苦挣扎……
赖小民被执行死刑……
一个个如雷贯耳的名字,或化为历史粉齑。
今天我们说说,海航集团,这个万亿资产的超级集团,中国知名度最高的航空公司之一,是怎么走上破产之路的。
海航集团,创立于年,旗下的子公司多如牛毛,涉及44个细分行业,创始人陈锋说,除了避孕套其它的能做的基本都做了。
总资产曾经超过万亿,营收千多亿,旗下上市公司多达13家。
欲望是无穷的,带着这股刹不住车的欲望,海航集团开启了扩张之路。
年海航的扩张突然进入快车道:
60亿美金并购英迈公司,亿美元收购爱尔兰飞机租赁公司,65亿美元收购希尔顿酒店集团25%的股份;22亿美元购买纽约paekave大厦,买下《财经》杂志等等一系列大手笔操作。
几年来海航投入了超过亿美元用于并购,参股境内境外上市公司26家,成为了真正的巨无霸。
02
这么多钱
是从哪里来的呢?
是海航集团自己账上的现金流吗?显然不是。
盲目扩张+收购海外资产的背后,是海航借钱实在是太容易了。
在创立之初,海航就通过募资开通了北京到海南的航线。
这条航线让海航很快打响了名气,他们抓住机会迅速扩张,成立了航空公司;
并和当地*府合作,这种操作可想而知,银行批款会容易得多,且有*策优惠。
借钱容易,当然就拼命地借。除了向银行借,还有别的。
发行债券和配套的融资,此外还有一种是自己圈钱,设立海航交易所,易生小贷,微金贷,立马理财,金牛座、惠人贷、宜泉资本、聚汇宝,八家互联网金融平台大规模圈钱。
借了买买买,国内买不够,国外买。
17年海航还是全球企业排名位。
到了年8月,国家要求限制企业在境外盲目投资,与主营业务无关的项目,海航目标之大,首当其冲。
压力之下,海航开始自救。
年董事长王健不幸去世,重新出山的联合创始人陈锋开始带着海航开启:卖卖卖模式。
从买买买,到卖卖卖。
但是这个模式,只能是杯水车薪。
当初花了大价钱买来的资产,还没捂热就要卖,是要利息+费用的。
国外刚并购的酒店还没有捂热就开始抛售了;
在年,就卖了亿资产,卖掉了多家公司,疯狂程度恐怕没有哪家集团能比;
出售天津航空48%的股份,9亿亏本抛售伦敦瑞信大厦,出让3家上市公司的控股权;
年1月19号,海航打算以5亿人民币出售旗下的IT外包公司文思海辉;
要知道,当年收购文思海辉时,可是花了6.75亿美金,一亏就是10倍。
亏本甩卖,让海航陷入了无法回头的资产危机。
现金流一紧张,再强的企业也寸步难行,而且规模越大,越难以逃脱。自救,只不过是回光返照。
很多人会以为,疫情打垮了海航集团。
其实,海航的问题远不止受疫情影响那么简单,只是疫情加速了它的破产,没有疫情,也只是死得晚一点而已。
03
一家企业破产
有内因和外因
疫情期间,整个航空业,行情低迷,几乎所有的航海公司都是亏损状态。
就去年来说,据披露的数据:海航预计亏损亿以上,国航预计亏损亿,南航预计亏损80亿,东航预计98亿以上,而波音亏了至少亿美元。
这些数据说明了什么?
既然大家都亏损了,唯独海航破产了,那就是不能只说是外因了,外因别的企业也有。
其它航空集团,会在疫情好转加上疫苗出来,在时间的推移下慢慢好转、回升。
而海航只是成为永远的过去。
也就是说海航真正破产的原因,是它的内因。它的股权架构,资产规模和模式,它的经营模式等等。
可以说,盲目的扩张,是它破产的主要原因,而疫情只是催化剂。
盲目扩张+没有有效的管理,就像上了赌桌的赌徒,要么全赢,要么全输光。
那么,亏的是谁的钱呢?
银行,债券持有人,供应商,员工,等等,光股东和债权人就有43万之多。
其中很多p2p产品无法兑现,而有部分员工被拖欠工资。
走到这一步,即使是海南省海航集团联合工作组,在进驻海航集团调查时也未曾预料到。
据接近工作组的知情人士称,“刚进驻的时候,联合工作组根本想不到会走到破产重整这一步。因为他们当时被告知,海航的净资产有多亿元。”
谁能想到呢,海航这么大的企业,大到令人产生不切实际的幻想:企业大而不倒下。
而真相是,不管它多么大,关联了多少的就业和合作伙伴,都会因为内因+外因,轰然倒下。
现在海航是破产+重整,重整之后“明天会更好么?”
重整前海航集团正在处理的投资人诉讼已经超过0起,金额达数亿元,就算有钱兑付,一定也是先满足银行,券商,而中小投资人永远是最后的接盘侠。
就算明天会更好,大概也只是部分人罢。
其实,我上面例举的最近破产的企业,走的都是传统经济模式,汽车制造,电子产品制造,食品加工,传统运输业。
海航是传统经济走扩张之路,举债经营,利润和资金链跟不上扩张速度,死在路上。
相比之下,新经济模式的代表,拼多多和字节跳动,扩张得再厉害,也不会死,因为利润能撑得起来,发展愿景也撑得起来。
年是行业的洗牌阶段,作为创业者,我也深深感受了:这个时代变了。
最后想说,没什么企业是大而不倒的。
一个企业不管再大,没有核心的竞争力,不能为它所处的生态创造正向价值,最后的结局就是倒闭。
一个企业,如果跟不上时代的潮流,再牛逼,也要被时间打趴下。
作者简介:Spenser,往返香港和深圳的金融老司机,年他开办千万级写作课,帮助职场人挖掘个体价值,让很多人实现了年入百万。这篇文章是不是很有深度,如果你希望和他一样,实现自己职场的迅速提升,长按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