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络通、病无踪
养生调理专业技术民间绝技学习交流的最佳平台
很多人去药店买药
往往一头雾水
比如“藿香正气水”和“藿香正气液”
一字之差有什么区别?
其实,藿香正气水里是含有酒精的,而藿香正气口服液不含有酒精。对于司机、或者正在吃头孢等抗生素的人,最好选不含酒精的。
所以,名称相近的药一字之差,功效却有天壤之别。
藿香正气水VS藿香正气液
每到夏季,相信大家都有类似经历,到药店购买消暑药品却总是分不清“藿香正气液”与“藿香正气水”,明明心里想的是藿香正气液,常常脱口而出“给我拿一盒藿香正气水”,简直各种心累呀。
因此,请小伙伴们一定注意,虽然都是口服液体制剂,虽然看起来单支容量都一样,但是“藿香正气水”与“藿香正气口服液”完全是两个不同的药,藿香正气水里含有40%-50%的乙醇,而藿香正气口服液不含有乙醇。
感冒清热胶囊VS感冒清胶囊
感冒清热胶囊的功效是疏风散寒,解表清热。常用于风寒感冒引起的头痛发热、恶寒身痛、鼻流清涕、咳嗽咽干。
感冒清胶囊属于中西药复方制剂,功效为疏风解表,清热解*,常用于风热感冒引起的发烧、头痛、鼻塞流涕、喷嚏、咽喉肿痛、全身酸痛等症。
总的来说,感冒清热胶囊侧重于治疗风寒感冒,而感冒清胶囊侧重于治疗风热感冒。
感冒清热颗粒VS感冒退热颗粒
感冒清热颗粒处方中配有大量的辛温解表药和清热药,以发散风寒为主,兼能清解郁热,宜用于治疗外感风寒,内有蕴热的感冒。
感冒退热颗粒处方中没有发汗解表药,均为清热解*药,专功清热解*,利咽消肿,主要用于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扁桃体炎、咽喉炎等。风寒感冒者不适用。
温胃舒颗粒VS养胃舒颗粒
温胃舒胶囊的组成为*参、附子、*芪、肉桂、山药、肉苁蓉、白术(炒)、山楂、乌梅、砂仁、陈皮、补骨脂,功效温胃止痛。用于慢性胃炎,胃脘凉痛,饮食生冷导致的胃痛等情况。
而养胃舒胶囊的组成为*参、陈皮、*精、山药、玄参、乌梅、山楂、北沙参、干姜、菟丝子、白术,功效滋阴养胃。用于慢性胃炎,胃脘灼热,隐隐作痛。
小活络丸VS大活络丸
小活络丸功效为祛寒活络,行血止痛。用于风寒湿留滞经络引起肢体筋脉拘挛疼痛,或经络间有湿痰、瘀血,而见腿、背间有一、二点作痛,或痹病日久,手足肌肉麻木不仁等症。
大活络丸功效为祛风止痛,除湿豁痰,舒筋活络。用于中风痰厥引起的瘫痪,足痿麻痹,筋脉拘急,腰腿疼痛及跌仆损伤,行走不便。
人参归脾丸VS人参健脾丸
人参归脾丸与人参健脾丸均有健脾补气功效。人参归脾丸,益气补血,健脾养心。用于气血不足,心悸,失眠,食少乏力,面色萎*,月经量少,色淡。
人参健脾丸为补益剂,具有健脾益气和胃止泻功效。用于脾胃虚弱所致的饮食不化、脘闷嘈杂、恶心呕吐、腹痛便溏、不思饮食、体弱倦怠。
来源出处:本文摘自《中国中医药报》年第期
附:药效相似的中药对比!
1.金银花和连翘
金银花:清热解*作用较强,为治痈肿疔疮阳症的要药(内外痈),是清热解*中的疏散风热药,兼可凉血止痢,露剂清热解*。
连翘:苦寒,清心火,解*消痈散结,有“疮家圣药”之称,为治疗瘰疬痰核的要药,又为清热解*药中的疏散风热药。
2.柴胡和升麻
柴胡:辛苦寒,肝胆经。其性升散可疏少阳之邪,为治疗少阳证的要药;用于外感发热,有良好的疏散退热作用;归肝经疏肝解郁;又散升阳举陷。
升麻:辛甘微寒。肺脾胃大肠经。解表药中的清热解*药,尤善解阳明热*;又可发表透疹。最为麻疹之专药。升提中气,而有升阳举陷之功。
3.石膏和知母
石膏;辛甘大寒。肺胃。生用,辛以解肌退热,寒能清热泄火,甘寒除烦止渴,为清泻肺胃气分实热证的要药,又可清肺热泻胃火,煅后收敛生肌。
知母:苦甘寒,肺胃肾。清泻肺胃肾上经之火,甘寒质润,养肺胃肾三经之阴液;既清气分实热,又清相火退虚热。
4.川贝母和浙贝母
川贝母:苦甘微寒。肺心经。清热化痰,性凉而甘又能润肺止咳,尤宜于肺虚久咳,痰少咽燥或痰中带血等症;又可散结消肿,治疗瘰疬疮肿及乳痈,肺痈。
浙贝母:苦泻寒清,清热化痰,开郁散结,作用均强于川贝,临床多用于治疗风热、燥热、痰热咳嗽及瘰疬、瘿瘤、疮痈和肺痈等。
5.附子和干姜
附子:辛甘热。有*。心肾脾。上助心阳,中温脾阳,下补肾阳。为补火助阳、回阳救逆之要药;且可散寒止痛,治寒痹疼痛较剧者。回阳救逆配伍干姜,补肾阳配伍肉桂。
干姜:辛热。脾胃心肺经。入脾胃而长于温中散寒,健运脾阳,治脾胃寒症;入心经,回阳通脉助附子回阳救逆;兼入肺经,温肺散寒化痰饮。
6.肉桂和桂枝
肉桂:辛甘热。脾肾心肝经。补火助阳,为治疗命门火衰之要药,有引火归原,益阳消阴之功;又能温通经脉,散寒止痛。治沉寒。
在补气血方药中,适配肉桂,还有温运阳气,鼓舞气血生长的功效。
桂枝:辛甘温。心肺膀胱经。解表特点:风寒表实无汗证,表虚有汗证;又可温经通阳,行里表达,有温通一身阳气,流畅血脉的功效。
7.丹参和红花
丹参:苦微寒。心肝经。活血化瘀要药。广泛治疗各种瘀血病症。性寒,又可凉血,以血热瘀滞用为佳,有“一味丹参饮,功同四物汤”之说。不过丹参没有补血功效。活血调经,为妇科要药,凉血消痈,清心安神。
红花:辛温。心肝经。活血通经,祛瘀止痛。除治疗妇科经产诸证外,尚可治疗癥瘕积聚,胸痹心痛、跌打损伤等瘀血阻滞之证。
8.益母草和泽兰
益母草:活血调经,为妇科经产之要药,故有“益母”之称;又利水消肿,对水瘀互阻的水肿尤为适宜;兼可清热解*。
泽兰:与益母草相似,为活血利水药。
9.天麻和钩藤
天麻:甘平。肝经。息风止痉,平抑肝阳,因作用平和,凡惊痫抽搐、眩晕头痛,不论寒热虚实,皆可应用,为治疗眩晕的良药。素有“定风草’之称;又可祛外风,通经络,治疗肢麻痉挛抽搐,风湿痹痛。
钩藤:甘微寒。肝心包经。息风止痉,为治疗肝风内动,惊痫抽搐之常用药,因作用缓和,亦多用于小儿。又可清热肝热,平肝阳治疗肝火头痛、肝阳眩晕。
10.龙骨和牡蛎
龙骨(安神):甘涩平。心肝肾经。重镇安神之要药,可用于治疗各种神志失常之证;又可平肝潜阳,用于肝阳眩晕;味涩收敛,尤长于收敛固涩,治疗滑脱诸证。
牡蛎(平肝息风):咸涩微寒。肝肾经。咸寒质重,长于平肝潜阳,软坚散结;味涩,煅用有收敛固涩、制酸作用。
重镇安神常与龙骨相须为用。
11.人参、*芪、*参和甘草
人参:甘微苦微温。心肺脾经。大补元气,治疗气虚欲脱,脉微欲绝之重危证候的要药。脾为生化之源,肺为主气之脏,元气旺盛则脾肺之气自足,故可补脾肺之气,为治疗脾肺气虚之主药。元气充沛,又可生津、安神
生血,摄血,壮阳,故为治虚劳内伤第一要药。
*芪:甘微温。脾肺经。补中益气,升阳举陷,为惟一的一味补气升阳药;补肺气,益卫气固表止汗;补气利水消肿;又能补气以托*生肌。
*参:甘平。脾肺经。善补中气,又益肺气,为脾肺气虚常用药;气能生血,气旺生血,气旺津生,所以又有养血生津之效。功似人参,可代用。不如人参大补元气,且药力薄弱,故重证,急证仍需用人参。
甘草:甘平。心肺脾胃经。性平,作用平和,此时作用取决于五味,体现了甘味药的特点。甘补:益心气,补脾气;甘润:润肺祛痰止咳;甘缓:缓和药性,缓急止痛;甘和:调和脾胃;甘:能解*。
12.白术和苍术
白术:苦甘温。脾胃经。甘温补气,枯燥健脾,未补气健脾的要药;燥湿利水,脾虚痰饮水肿,小便不利等证用之甚宜;固表止汗安胎,均与补气健脾作用有关。
苍术:辛苦温。脾胃经。辛散苦燥力强,内燥中焦湿浊健脾,外祛风湿发汗解表(内湿外湿)。风湿痹症胜湿者,外感风寒夹湿尤宜。富含VA,治疗夜盲症。
余穴、穴位查询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