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衔草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六册89白矾明矾 [复制链接]

1#
图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酸、涩,寒。归肺、脾、肝、大肠经。

外用解*杀虫,燥湿止痒;内服止血止泻,祛除风痰。外治用于湿疹,疥癣,聤耳流脓;内服用于久泻不止,便血,崩漏,癫痫发狂。

能急救的白矾

老爷爷说,白矾是明矾加工提炼而成的结晶。

小指月说,我知道,以前下雨的时候从河里挑来的水是浑浊的,倒在水缸里不能饮用,爷爷就丢下明矾进去,水很快就澄清,浊者自降,清者自升,所以这明矾有静水之功。

老爷爷笑笑说,水缸中的浊水,如同人体内的痰浊,而明矾亦能令痰浊上冲,混淆神志之势,迅速下坠,使神清志明。

小指月说,难怪《普济本事方》上有个白金丸,就有白矾跟郁金两味药组成。

老爷爷说,这白金丸善治疗各类痰浊上逆,壅塞心窍导致的癫狂,同时这样病人大都有忧郁存在,所以用郁金解郁,白矾降痰涤浊,使浊阴不犯清窍则神志不乱。

有个妇人,突发中风,吐痰晕厥,呼吸气粗,医院,爷孙俩采药经过时,听到周围有人呼叫,赶忙过去。

老爷爷说,指月,赶紧先十宣放血,以缓其急,使脑部不会因为出血而出现难以挽回的偏瘫后遗症。

然后老爷爷又直接用一味白矾调水,给这老妇人灌下。慢慢地就听到这妇人呼吸气和,痰声轻微,痰逆之象下降了,她缓缓地就醒过来。幸好及时救治,没有中风后遗症,家里人无不虚惊一场。

随后老爷爷又给她开了一剂宽胸顺气化痰之药,以巩固疗效,并叫这老妇人要少生气多吃素。

原来这次中风的诱因,就是在过节的时候,多吃了一些食物,因为菜桌上非常丰富,加上心中气恼,跟媳妇不和,一气之下,便把消化不彻底的食物残渣,变化成的痰浊带上心胸,痰蒙心窍,才会出现这种神昏中风之象。

随后小指月在小笔记本中记道:

杨干潜白矾下痰涎治急症的体会《本草纲目》所引诸书用白矾:以治急症者颇多。笔者曾在急诊室工作多年,以此药治疗一些急症竟能奏效,证明古人之不我欺也。

《本草纲目》谓白矾能“吐下痰涎饮澼,燥湿解*追涎”,并引《大明本草》云白矾能“除风去热消痰……治中风失音”。又引陈师古方以白矾、牙皂末服,治中风痰厥、四肢不收、气闭隔塞。按此即稀涎散,本是中医传统救急药。然而目今,医院也无此药,而牙皂末亦仓卒难办。

现单以白矾亦能取效,本人曾治一老妇脑血管意外中风痰厥,当时昏迷,痰声如曳锯。即予白矾克,椿为碎末,开水溶化滴喂,即见痰下声和,再经至宝丹及涤痰之中药调治后清醒,康复出院。

又一肺性脑病住院病人,昏迷,痰声辘辘,微发热,苔滑脉滑。闻诊估计痰位较低,难以吸出,滴以少许开水试其吞咽反射尚存,即以白矾克开水一匙,溶化滴喂,痰声渐渐减除。此例病人合并上消化道出血,发热,若照用稀涎散中之皂角辛温似非所宜,而白矾本身尚有轻微酸敛止血作用,故用之无妨。

另一例70岁老人中风昏迷痰如曳锯,即以皂角、白矶煎水滴灌,痰声随下。

另一例脑溢血患者,痰声辘辘,亦以白矾水服后痰声即除。

《本草纲目》还引用此治牙关紧闭不开,以白矾盐花等份擦之,涎出自开。及走马喉痹均取其消痰之功。至于为何白矾能下痰涎?寇宗爽谓“以白矾水化书纸上,干则水不濡,故知其性却水也。治隔下涎药多用者,此意尔。”我认为白矾除痰主要用质重镇坠,若一般外邪咳嗽痰出不畅,白矾则非所宜。

枯矾在中医急症中的运用

《中草药新医疗法资料选编》记载,治疗急慢性肠炎,用明矾研成粉末,装入胶囊,每天服用两次,每次两个胶囊,温开水送下,或者治各类慢性胃炎,胆囊炎,十二指肠溃疡,用明矾跟淀粉,9比,以冷水糊为丸,做成*豆粒大小,每日三次,每次两到三钱。

小指月见爷爷把明矾研成细粉,装在胶囊里,便不解地问,爷爷,这明矾以外用为主,你装胶囊是做什么?

老爷爷说,这明矾外用,可以燥湿止痒,解*杀虫,所以是各类湿疹瘙痒,疮疡疥癣之妙药。但因为它能够酸涩收敛,所以内服有很好止血敛疮的作用。由于它酸寒,又可以引败浊下降。

小指月说,也就是说明矾能把局部炎症水肿的病理产物,收下去,再令局部溃疡水肿好转。

老爷爷点点头受,所以你别小看这便宜的白矾,用得好在民间缺医少药的地方,却能起到独特的作用。

有个老人,慢性胆囊炎发作,痛得在床上打滚,翻来覆去难受,随后上吐下泻,疼痛如绞,可一时却难以服用到汤药,病势危急。

他马上想起老爷爷给他交代过,如果以后暴饮暴食,喜怒无节时出现这种急性发作时,用明矾胶囊服用,可得一缓。

他迅速从抽屉里拿出这胶囊,服用后,立马舒解,对老爷爷佩服得五体投地,因为老爷爷既断出他发病的诱因,又给出了病后治疗的药物。可自己却没能够听从老爷爷的教诲,忍不住又暴饮暴食,怄气不止。

老爷爷笑笑说,医生不是病人最好的医生,病人才是自己身体最好的医生。如果懂得饮食有节,喜怒不致过度,天底下应无难治之病。

随后小指月在小笔记本中记道:

曹众毅经验枯矾在中医急症中运用举隅枯矾一般多作外用,而我市已故名中医陈佩永善于将此药加入汤剂中治疗急难病症,尤其是对吐泻、腹痛等症常获奇效。枯矾由白矾经煅而成,味酸涩,性寒,有和胃降逆、清化湿热、利胆止痛之效,尤其止痛之效最为突出。单味或经适当配伍,可治呕吐、泄泻、胃痛、腹痛、胁痛等症。对现代医学的胆囊炎、胆石症、肠粘连等急腹症及急性胃肠炎有良效。应用时的关键,是患者舌苔呈厚腻状,无论是白腻或*腻,用之往往获效,反之则少效,故舌红少苔者慎用。

枯矾以丸散剂内服,对胃黏膜有刺激性,有时可引起呕吐,故前人少用。而入汤剂煎服,较少此弊,且比丸散剂见效更快,从而增加了本品在中医急症中的应用范围,特别是在一些缺医少药的农村更有其运用价值。枯矾在炮制时须特别注意,一定要煅至*色为度,如未煅透,则难以下咽而引起呕吐。

、肠粘连叶某,男,40岁。年前因阑尾穿孔术后,腹中部疼痛反复发作,西医诊为“肠粘连”,用“抗炎、解痉止痛”之剂疼痛可缓解,但反复发作。今腹痛又作,较剧,伴腹胀肠鸣,恶心欲叶,大便天未解,脉弦,舌红苔白腻。辨证为气滞腹痛,治宜理气止痛。处方:枯矾3g,炒莱菔子5g,姜川厚朴0g,台乌药0g,炒积壳0g,姜半夏0g。剂痛止,连服0余剂后腹痛未作。

、急性胃肠炎笔者外婆一日半夜突然患病,上呕下泻,腹痛如绞,因地处穷乡僻壤,医院可送,家中又无药品可用。正焦急中,忽想起枯矾之妙用,急忙将白矾煅至*色,约3~4g煎汤服下,须臾即吐止痛瘥泻停。

3、胆囊炎胆石症患某,女,50岁。右上腹疼痛反复发作0余年,B超诊断为胆囊炎胆石症。今脘胁疼痛难忍,向右肩背部放射,恶心呕*苦水,口苦纳差,大便秘结,脉弦,舌红苔*腻。辨证属肝胆湿热蕴结,治宜疏肝利胆,清热化湿处方:枯矾3g,柴胡0g,炒积壳0g9,制*6g,姜川厚朴0g,金钱草5g,淡吴茱萸3g,炒川连5g。剂痛止。

白矾拾珍

、张锡纯经验生白矾,长于治顽痰热痰,急证用之,诚有捷效。惟凉痰凝滞者,断不可用。一妇人,年二十余。因悲泣过度,痰涎杜塞胃口,其胃气蓄极上逆,连连干呕。形状又似呃逆,气至咽喉不能上达。剧时,浑身抖战,自掇其发,有危在顷刻之状。医者,用生姜自然汁灌之,益似不能容受。愚诊视之,其脉左手沉濡,右三部皆无。然就其不受生姜观之,仍当是热痰杜塞,其脉象如此者,痰多能瘀脉也。且其面有红光,亦系热证。遂用生白矾二钱,化水俾饮之,即愈。此方愚用之屡次,审知其非寒痰杜塞,皆可随手奏效。即痰厥至垂危者,亦能救愈。

指月按:生姜偏温,能降寒痰堵胸肺,明矾酸涩偏寒,能收热浊痰扰上泛,所以如果属于痰热堵住胸,而见胃逆气冲者,只需独用白矾,通过寒能清热,酸涩能收敛,便可使痰热下潜,堵塞得解,神志得清。

、杨干潜经验白矾降血压我据《金匮》治脚气冲心矾石汤,以外用治高血压。用白矾60克,米泔水一大煲,煲热,白矾溶后,热浸双足,观察30例,一般均可降0一0mmHg。一老妇单用白矾米浴热水浸脚0分钟后,收缩压降30mmHg,舒张压降0mmHg,自觉舒服。但必须以米泔水才好。曾对住院病人单用白矶60克,开水溶浸,有些体瘦病人用后自觉胸中不适,后再遵古方用米泔水煮溶,则无此感觉。中医认为“肥人多痰、瘦人多火”,瘦人单以白矾镇降,至胸中阳位阴津失布,故不适。若加入米泔水,取其润降,虽白矾收涩亦不过燥故效。

指月按:脚气冲心是指脚气病而见心悸气喘呕吐诸病者,是因湿气上冲心肺引起,矾石即明矾,有除湿收敛之功,故脚气冲心用矾石煎水浸脚,是导湿下行,收敛心气。而高血压也是脏腑内压高的表现,通过巧用泡脚法,能够缓脏腑压力,从四肢消去。虽然疾病不同,但机理若一致,便可用相同的汤方去治。

精彩文章回顾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麻*)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桂枝)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3(紫苏)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4-生姜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5-香薷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6-荆芥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7-防风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8-羌活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9-白芷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0-细辛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藁本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苍耳子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3-辛夷花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4-葱白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5-鹅不食草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6-胡荽(芫荽/香菜)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7-薄荷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8-牛蒡子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9-蝉蜕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0-桑叶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菊花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蔓荆子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3-柴胡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4-升麻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5-葛根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6-淡豆豉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7-浮萍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8-木贼草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二册--石膏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二册--寒水石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二册-3-知母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二册-4-芦根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二册-5-天花粉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二册-6-竹叶/淡竹叶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二册-7-鸭跖草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二册-8-栀子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二册-9-夏枯草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二册-0-决明子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二册--谷精草、密蒙花、青葙子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二册--*芩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二册-3-*连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二册-4-*柏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二册-5-龙胆草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二册-6-秦皮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二册-7-苦参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二册-8-白鲜皮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二册-9-苦豆子、三棵针、马尾连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二册-0-金银花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二册--连翘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二册--穿心莲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二册-3-大青叶、板蓝根、青黛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二册-4-贯众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二册-5-蒲公英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二册-6-紫花地丁、野菊花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二册-7-重楼(蚤休,七叶一枝花)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二册-8-拳参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二册-9-漏芦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二册-30-土茯苓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二册-3-鱼腥草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二册-3-金荞麦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二册-33-红藤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二册-34-败酱草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二册-35-射干、山豆根、马勃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二册-36-青果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二册-37-木蝴蝶(玉蝴蝶)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二册-38-白头翁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二册-39-马齿苋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二册-40-鸦胆子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二册-4-地锦草、委陵菜、翻白草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二册-4-半边莲、白花蛇舌草、山慈菇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二册-43-熊胆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二册-44-千里光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二册-45-白蔹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二册-46-四季青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二册-47-绿豆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二册-48-生地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二册-49-玄参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二册-50-丹皮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二册-5-赤芍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二册-5-紫草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二册-53-水牛角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二册-54-青蒿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二册-55-白薇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二册-56-地骨皮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二册-57-银柴胡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二册-58-胡*连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三册--大*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三册--芒硝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三册-3-番泻叶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三册-4-芦荟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三册-5-火麻仁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三册-6-郁李仁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三册-7-松子仁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三册-8-甘遂、大戟、芫花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三册-9-商陆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三册-0-牵牛子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三册--巴豆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三册--千金子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三册-3-独活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三册-4-威灵仙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三册-5-乌头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三册-6-蕲蛇、乌梢蛇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三册-7-木瓜、蚕沙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三册-8-伸筋草、寻骨风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三册-9-松节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三册-0-海风藤、青风藤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三册--丁公藤、昆明山海棠、雪上一枝蒿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三册--路路通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三册-3-秦艽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三册-4-防己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三册-5-桑枝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三册-6-豨莶草、臭梧桐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三册-7-海桐皮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三册-8-络石藤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三册-9-雷公藤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三册-30-老鹳草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三册-3-穿山龙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三册-3-丝瓜络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三册-33-五加皮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三册-34-桑寄生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三册-35-狗脊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三册-36-千年健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三册-37-雪莲花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三册-38-鹿衔草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三册-39-石楠叶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三册-40-藿香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三册-4-佩兰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三册-4-苍术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三册-43-厚朴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三册-44-砂仁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三册-45-白豆蔻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三册-46-草豆蔻、草果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四册--茯苓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四册--薏苡仁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四册-3-猪苓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四册-4-泽泻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四册-5-冬瓜皮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四册-6-玉米须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四册-7-葫芦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四册-8-香加皮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四册-9-枳椇子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四册-0-泽漆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四册--蝼蛄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四册--荠菜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四册-3-车前子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四册-4-滑石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四册-5-木通、通草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四册-6-瞿麦、萹蓄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四册-7-地肤子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四册-8-海金沙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四册-9-石韦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四册-0-冬葵子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四册--灯心草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四册--萆薢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四册-3-茵陈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四册-4-金钱草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四册-5-虎杖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四册-6-地耳草、垂盆草、鸡骨草、珍珠草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四册-7-附子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四册-8-干姜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四册-9-肉桂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四册-30-吴茱萸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四册-3-小茴香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四册-3-丁香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四册-33-高良姜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四册-34-胡椒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四册-35-花椒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四册-36-荜拔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四册-37-荜澄茄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四册-38-陈皮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四册-39-青皮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四册-40-枳实、枳壳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四册-4-木香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四册-4-沉香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四册-43-檀香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四册-44-川楝子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四册-45-乌药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四册-46-青木香、荔枝核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四册-47-香附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四册-48-佛手、香橼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四册-49-玫瑰花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四册-50-绿萼梅、娑罗子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四册-5-薤白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四册-5-天仙藤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四册-53-大腹皮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四册-54-甘松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四册-55-九香虫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四册-56-刀豆、柿蒂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四册-57-山楂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四册-58-神曲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四册-59-麦芽、谷芽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四册-60-莱菔子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四册-6-鸡内金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四册-6-鸡矢藤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四册-63-使君子、苦楝皮、槟榔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四册-64-南瓜子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四册-65-鹤草芽、雷丸、鹤虱、榧子、芜荑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四册-66-小蓟、大蓟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四册-67-地榆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四册-68-槐花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四册-69-侧柏叶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四册-70-白茅根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四册-7-苎麻根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四册-7-羊蹄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四册-73-三七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四册-74-茜草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四册-75-蒲*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四册-76-花蕊石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四册-77-降香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四册-78-白及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四册-79-仙鹤草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四册-80-紫珠、棕榈炭、血余炭、藕节、檵木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四册-8-艾叶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四册-8-炮姜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四册-83-灶心土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五册--川芎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五册--延胡索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五册-3-郁金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五册-4-姜*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五册-5-乳香、没药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五册-6-五灵脂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五册-7-夏天无、枫香脂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五册-8-丹参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五册-9-红花、桃仁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五册-0-益母草、泽兰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五册--牛膝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五册--鸡血藤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五册-3-王不留行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五册-4-月季花、凌霄花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五册-5-土鳖虫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五册-6-马钱子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五册-7-自然铜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五册-8-苏木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五册-9-骨碎补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五册-0-血竭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五册--儿茶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五册--刘寄奴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五册-3-三棱、莪术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五册-4-水蛭、虻虫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五册-5-斑蝥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五册-6-穿山甲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五册-7-半夏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五册-8-天南星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五册-9-白附子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五册-30-白芥子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五册-3-皂荚、皂角刺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五册-3-旋覆花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五册-33-白前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五册-34-猫爪草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五册-35-川贝母、浙贝母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五册-36-瓜蒌(全瓜蒌、瓜蒌仁、瓜蒌皮)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五册-37-竹茹(竹沥、天竺*)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五册-38-前胡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五册-39-桔梗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五册-40-胖大海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五册-4-海藻、昆布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五册-4-*药子(*独)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五册-43-海蛤壳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五册-44-海浮石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五册-45-瓦楞子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五册-46-礞石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五册-47-苦杏仁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五册-48-苏子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五册-49-百部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五册-50-紫苑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五册-5-款冬花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五册-5-马兜铃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五册-53-枇杷叶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五册-54-桑白皮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五册-55-葶苈子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五册-56-白果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五册-57-矮地茶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五册-58-洋金花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五册-59-华山参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五册-60-罗汉果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五册-6-满山红、胡颓子叶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五册-6-朱砂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五册-63-磁石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五册-64-龙骨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五册-65-琥珀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五册-66-酸枣仁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五册-67-柏子仁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五册-68-灵芝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五册-69-缬草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五册-70-首乌藤(夜交藤)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五册-7-合欢皮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五册-7-远志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五册-73-石决明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五册-74-珍珠母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五册-75-牡蛎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五册-76-紫贝齿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五册-77-代赭石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五册-78-刺蒺藜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五册-79-罗布麻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五册-80-生铁落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五册-8-羚羊角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五册-8-牛*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五册-83-珍珠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五册-84-钩藤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五册-85-天麻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五册-86-地龙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五册-87-全蝎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五册-88-蜈蚣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五册-89-白僵蚕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五册-90-麝香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五册-9-冰片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五册-9-苏合香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五册-93-菖蒲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六册-0-人参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六册-0-*参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六册-03-西洋参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六册-04-太子参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六册-05-*芪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六册-06-白术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六册-07-山药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六册-08-白扁豆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六册-09-甘草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六册-0-大枣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六册--刺五加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六册--绞股蓝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六册-3-红景天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六册-4-沙棘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六册-5-饴糖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六册-6-蜂蜜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六册-7-鹿茸(鹿角、鹿角胶、鹿角霜)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六册-8-紫河车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六册-9-淫羊藿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六册-0-巴戟天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六册--仙茅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六册--杜仲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六册-3-续断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六册-4-肉苁蓉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六册-5-锁阳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六册-6-补骨脂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六册-7-益智仁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六册-8-菟丝子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六册-9-沙苑子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六册-30-蛤蚧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六册-3-核桃仁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六册-3-冬虫夏草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六册-33-葫芦巴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六册-34-韭菜子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六册-35-阳起石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六册-36-紫石英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六册-37-海狗肾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六册-38-海马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六册-39-哈蟆油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六册-40-羊红膻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六册-4-当归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六册-4-熟地*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六册-43-白芍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六册-44-阿胶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六册-45-何首乌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六册-46-龙眼肉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六册-47-楮实子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六册-48-沙参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六册-49-百合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六册-50-麦冬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六册-5-天冬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六册-5-石斛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六册-53-玉竹(葳蕤)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六册-54-*精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六册-55-明*参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六册-56-枸杞子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六册-57-墨旱莲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六册-58-女贞子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六册-59-桑椹子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六册-60-黑芝麻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六册-6-龟甲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六册-6-鳖甲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六册-63-麻*根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六册-64-浮小麦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六册-65-糯稻根须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六册-66-五味子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六册-67-乌梅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六册-68-五倍子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六册-69-罂粟壳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六册-70-诃子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六册-7-石榴皮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六册-7-肉豆蔻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六册-73-赤石脂、禹余粮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六册-74-山茱萸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六册-75-覆盆子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六册-76-桑螵蛸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六册-77-金樱子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六册-78-海螵蛸(乌贼骨)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六册-79-莲子(莲子心、荷叶)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六册-80-芡实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六册-8-刺猬皮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六册-8-椿皮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六册-83-鸡冠花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六册-84-常山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六册-85-瓜蒂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六册-86-胆矾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六册-87-雄*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六册-88-硫磺

==========END==========

温馨提示:本平台分享健康图文信息,仅供大家参考学习,不作为医疗诊断依据。如有需要,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版权声明:文章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广告是系统随机配发,我们无法详细控制、选择。请您切勿购买任何动物制品、肉食。不要买渔猎、捕鸟的器具,拒绝杀生。不要玩杀人游戏,杀人游戏与实际杀人果报基本相同;不要看色情文章,万恶淫为首,邪淫是轮回和灾祸的根本。因果报应,如影随形。切记!

为人父母者,不知医为不慈!为人子女者,不知医为不孝!

找不到好中医?不如自己学中医!

本号菜单中,有完整的入门系列,视频系列.欢迎大家学习.

学习古中医,伤寒论经方传承

厚德载物!草木金石仅除身病,正己培德方祛心魔!

祈愿:天下和顺,日月清明;风雨以时,灾厉不起;国丰民安,兵戈无用;崇德兴仁,务修礼让;国无盗贼,无有怨枉;强不凌弱,各得其所;人无病厄,富贵康宁;长寿好德,善始善终.

随喜打赏

长按上方赞赏码支持我们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