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
干货
传承
创新种树人种下的第棵树
全文个字,阅读时间大约7分钟
■前天和同学们一起学习了一下刘英锋老师的一则医案,觉得讲解的特别透彻,今天转载至这里,一起学习一下。姓名:高某性别:男年龄:29岁职业:僧人籍贯:湖北*梅形体适中稍高瘦,面色偏淡*,神情平静,语声平和,气场清爽。主诉:渐发弯腰困难5年余,加重2年现病史:渐发弯腰(双手触至膝盖,不及脚踝)困难5年余,无自觉不适,2年前至山中居住,弯腰困难明显,伴呼吸不畅,无脊背痛,无胸闷胸痛。1年前检查诊断示:风湿(-)、强直性脊柱炎,艾灸后稍有缓解,未曾服药治疗。现症见:难以深度弯腰,呼吸不畅,脊背无不适,触之不痛,天气转阴则人精神疲懒。胃纳、二便可。睡眠一贯早睡早起,梦不多。人偏怕冷,今年汗出可。既往史:无。个人史:近2年居住山中,环境潮湿,多坐少动。(出家10年)舌象:舌稍暗,舌尖少许红点,苔薄白。脉象:脉缓稍弦,不沉,左尺沉细。查体:脊柱触之不痛。:·湿邪(外六淫)---渐发弯腰困难---居住环境潮湿---天气转阴则人精神疲懒---脉缓:·筋、骨[隶属肾督,牵涉肝经]---弯腰困难。但肌肉、经脉、血脉俱无不适症状,邪气直犯韧带及骨之深部。:·血亏湿痹---脉左尺沉细---饮食清素、居处潮湿:·起病之势:起病渐发,病从外受·传变之势:斗争迟缓,传变慢·转归之势:病情缓证候结论:素体血亏,湿痹骨筋,隶属肾督,牵涉肝经治疗原则:养血行湿通经处方用药:杜膝四物加减杜仲10川牛膝15何首乌10当归15白芍10川芎10鹿衔草15淫羊藿10鹿角霜(先煎)20伸筋藤15独活10仙茅10狗脊15香附10郁金15*14剂水煎服,日一剂。护理宜忌!!!①去北方住,或者至少房间内放干燥剂;②躯体要适当运动;③配合服药,如无不适,则守方继续。:服药两月余,呼吸不畅较前减7、8分,精神状态较前好转3、4分。现已停药近一月,因受凉而出现3次晨起脊柱局限性痛,活动后缓解,自行艾灸后好转。近一月手指关节时觉僵硬感,时有头晕,休息后缓解。胃纳、二便、睡眠可。昨日至南昌,环境湿度不重,自觉精神爽快。诊治处理:守方加羌活10克。先以通痹为主,后再用散剂善后。预判:可能会化热,若出现上火表现,再酌情加*芩。:服水药近半年,2天/剂,并赴北方干燥之地居住近3月,呼吸不畅近除,精神佳,未再出现脊背痛及手指僵硬感,但弯腰时,双手仍不能触及脚踝。胃纳、二便、睡眠、体力可。案例02姓名:何某性别:男年龄:23岁职业:学生籍贯:江西南昌形体高壮结实,面色*红有泽,语声洪亮,神情憨厚偏爱笑。主诉:后腰骶部痛半年余,加重2月。现病史:半年前疑因受凉后自觉后腰骶部痛,仅晨起及夜晚隐痛不适,因每日骑车受风及持续夜间吹风扇(正对后腰部)半月余,2月前某日夜间自习,突发左侧腰骶部痛甚,以至不能行步,服用中药(麻附细辛合当归四逆汤)10剂,初期效佳,后痛感复作。后进行正骨治疗,转而右侧腰骶部痛感明显。现症见:右侧腰骶部胀痛稍酸,持续性隐痛,有压痛,活动无碍,肌肉不痛,自觉痛处偏深,行步时右足触地亦痛,腰骶局部未觉明显冷热,晨起及夜间痛感明显,痛甚影响睡眠,天气晴朗则稍有好转。胃纳可;大便便质一贯黏腻不成型,近2月排便不畅尤甚,1、2次/日;小便可;睡眠可;精神体力可;不易上火。既往史:近6年常熬夜至凌晨,夏季多饮冰冷。每年冬季发冻疮20年伴手冷,夏季易汗出。舌象:舌淡红,苔薄白滑润,边略有齿痕。脉象:双手斜飞,沉细偏缓偏弱,尺部相对旺。查体:双手潮湿。理化检查:(-09-20于南大一附院):骶尾椎骨质未见异常;双侧髂骶关节异常改变,强直性脊柱炎。证候结论:耗血史,血分素有湿邪内伏,外受风寒,内动湿邪,风寒易去,湿邪难除,湿热瘀阻于骨,肝肾为主,六实四虚。治疗原则:除湿通经养血处方用药:独活10川牛膝15当归15鹿角霜(先)20络石藤15千斤拔15桑寄生15赤小豆20炒苍术10萆薢10*14剂水煎服,日一剂。护理宜忌!!!①规律作息;②若有上火表现,酌情减量鹿角霜;:·风寒外受---骑车受风、夜间后腰直吹风扇·湿邪内伏---腰骶部胀痛而酸,晨起及夜间明显,天气晴朗则稍有好转---大便便质一贯黏腻不成型,近2月排便不畅尤甚---双手潮湿---夏季多饮冰冷---苔薄白滑润,边略有齿痕:·骨(肾)---活动无碍,肌肉不痛,自觉痛处偏深---脉象尺部相对旺·血分---冬季发冻疮20年:·湿热瘀阻(这个病机是否有写的有误?)---痛!腰骶部胀痛稍酸,持续性隐痛,有压痛,行步时右足触地亦痛,晨起及夜间痛感明显,痛甚影响睡眠·血亏---近6年常熬夜至凌晨:·起病之势:起病突发,内有伏邪,复受外邪引动·传变之势:斗争剧烈·转归之势:病情急:服药14剂,后腰骶部痛感仅余2分,行步时触地痛近除,夜间躺卧时偶稍觉压痛,已不影响睡眠,大便较前成型,排便较前畅快。近几日稍觉口苦口干,入睡稍困难,睡眠较浅,小便偏*。余症无异常。诊治处理:药偏温燥,除湿通经效佳,久用不免助热。嘱上方减鹿角霜至15克,续服7剂。说明与发挥03:背景性因素亦是潜在病因。工作性质、居住环境、生活方式,是长期持续的影响因素,是背景性因素。案例一的患者为僧人,参禅念佛少运动,饮食清淡少荤腥,清心寡欲少烦扰,故无饮食内生之痰湿,无情绪扰杂之气郁,但素食不助生血,氤氲助长湿停。内无生血之助,外有湿邪之困,两相谋和则效应叠加。案例二的患者为学生,读书熬夜多耗血,恣食生冷多助湿,暑夏贪凉多受寒,故耗血则易虚处受邪,湿邪内伏血分,致病则弛缓渗透、弥漫浸润,一旦外受寒邪引动,则湿邪郁热挟瘀而痹阻于骨,不通则痛。两者比较而言,皆病位偏深,肝肾为主,且涉及血分,病因皆与湿邪相关,治疗用药均需注意入肝肾入血分以除湿。痛与不痛,在于病因特性以及痹阻轻重,寒性凝闭,湿性弥漫,受寒而加重湿聚瘀阻则痛,单纯湿邪为病或可不痛,视其具体虚实比重,再看以养血为主或以通经为重。
输出更多高质量文章?
你的每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