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衔草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果园土壤管理技术与土肥水管理 [复制链接]

1#
北京白癜风最好医院在哪 https://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

果园土壤管理技术

土壤管理是通过土壤改良和一定的果园耕作制度,为果树根系创造深厚、疏松、肥沃的土壤条件。其核心是根据果树年龄、果园类型及生产管理水平,以必要的工程措施为基础,通过深翻熟化、增施有机肥、培土掺沙等措施改良土壤,并选用覆盖、生草间作、清耕以及其他方式,对果树株行间空余土地进行耕作和利用,以有效保持水土、提高土壤肥力、改善果园环境、促进果树生长发育。

一、深翻改土

我国大部分丘陵山地和沙滩地果园,存在着土层浅薄、结构不良、有机质含量低、保肥蓄水能力差等问题采用深翻改土技术,可以改良土壤,加深土壤的耕作层,改善其团粒结构和理化性状,促进根系扩大和根量的增加,保证树体稳产高产,提高果实品质,延长盛果期年限。深翻改土技术能有效提高土壤肥力,是果园土壤管理的基础技术。

深翻时间一年四季均可进行,但以采果后,结合秋施基肥进行效果好。因为这时地上部基本停止生长,深翻过程出现伤根,也不会对地上部造成影响。而且此时根系有一次生长高峰,断根后有利于根系的恢复和萌发新根。春季深翻宜在土壤解冻后尽早进行,此时地上部还处于休眠状态,根系已开始活动,伤根后有利于愈合。没有水浇条件的果园,也可在夏天的雨季进行,但此时树体生长旺盛,必须注意少伤根,以免影响生长结果。冬季深翻应在土壤冻结前进行,翻后及时回填灌水,以免根系受冻。深翻方法有隔行或隔株深翻、扩穴深翻和全园深翻。隔行或隔株深翻即在行间或株间每年间隔轮换进行,这样每次只伤及树体一侧的根系,不会对生长造成大的影响。深度以60cm左右为宜,并结合施入作物秸秆与有机肥。扩穴深翻在树冠外缘挖宽、深各60cm的环状沟,并结合施有机肥,逐年向外扩展,这种方法适合幼树期的果园。全园深翻就是将树穴以外的土壤一次深翻完成。这种方法对根系破坏较重,但有利机械化作业。土质疏松的果园,可结合秋施基肥进行深翻,深度30~40cm,靠近根颈周围应浅些,约10cm左右。

土质较差的沙土结合压土,并施入优质的有机肥;黏重土壤掺沙并施入纤维含量高的有机物,进行土壤改良。如果单纯进行“黏土掺沙,沙地压土”效果不理想。春季土壤解冻后,及时刨树盘,深度10~20cm,主要作用是保湿增墒,提高地温,增加土壤的通气性,促进根系生长。

二、土壤管理制度

果园土壤管理制度包括幼年果园和成年果园土壤管理,幼年果园以果园间作为主,成年果园以果园覆盖、果园生草、果园清耕为主。

1.果园间作

幼龄果园除树盘外,其余空地通常间作其他作物,能改善果园微域气候,既有利于幼树生长,也可增加果园早期收入,提高土地利用率。

果园间作物应具备植株矮小、生长期短、主要需肥水期与果树错开且无共同病虫害等条件,最好能提高土壤肥力,本身经济价值较高,如豆类、薯类、蔬菜类及药材。生产上一般实行不同间作物轮作倒茬,如绿肥一大豆一马铃薯一甘薯—花生,或花生一豆类一甘薯。为保证果树生长,间作物的种植应以树冠外围为限,并且应加强间作物的肥水管理。此外,绿肥作物如木犀田菁、沙打旺、苜蓿、聚合草、白三叶草、苕子、柽麻、乌豇豆等也是幼龄果园的优良间作物,可采用就地翻压、刈割后集中沤制及用作饲草等方式。

2.果园覆盖

果园覆盖是在树冠下或稍远处覆以有机物、地膜等。生产上应用较为普遍的是有机覆盖和地膜覆盖。有机覆盖也叫生物覆盖或果园覆草,是在果园土壤表面覆盖秸秆、杂草、绿肥、麦壳、锯末等有机物。它能防止水土流失,减少水分蒸发,稳定土壤温,防止泛碱返盐,增加土壤有机质。其缺点是易招致鼠害,加重病虫害,引起果园火灾,造成根系上浮。有机覆盖适宜在山地、旱地、沙荒地、薄地及季节性盐碱严重的果园采用,时间以春末至初夏为好,即温度已回升,但高温雨季尚未来临时,也可在秋季进行。地膜覆盖具有增温保水抑制杂草、促进养分释放和果实着色的作用,尤其适于旱作果园和幼龄果园。

3.果园生草

果园生草是在全园或行间种植禾本科、豆科草种或实行天然生草,并采用覆盖、沤制、翻压等方法,将其转变为有机肥。果园生草适宜在年降水量mm以上的地区或有良好灌溉条件的地区采用。生产上应用较多的是三叶草、扁茎黄芪、小冠花、鸭绒草、早熟禾、羊胡子草、野燕麦、黑麦草、百脉根等。

果园人工种草技术应抓好4个技术环节。一是播种。时间以春、秋两季为宜,最好在雨后或灌溉后趁墒进行。播前应细致整地,清除园内杂草,每m2撒施磷肥50kg,翻耕20~25cm,翻后整平地面。通常采用条播或撒播。条播行距为15~30cm,济种深度0.5~1.5cm,播后可适当覆草,遇土壤板结时及时划锄破

土,以利出苗。二是幼苗期管理。出苗后应及时清除杂草,查苗花补缺。干旱时及时灌水补墒,并可结合灌水补施少量氮肥。三是围成坪后管理。草成坪后可在果园保持3~6年,此期应结合果树施肥,每年春、秋季施用以磷钾肥为主的肥料。生长期内,叶面喷肥3~4次,并在干旱时适量灌水。当草长到30cm左右时,应留茬5~10cm及时刈割。割下的草一般覆盖在株间树盘内,也可撒于原处,或集中沤肥。四是草的更新。生草3~6年后,草层老化,土壤表层板结,应及时将草翻压,休闲1~2年后再重新生草。

4.清耕技术

清耕也是我国传统的果园土壤管理技术。其做法是秋季果实采收后深耕20~30cm,土壤封冻前耙耱。春季土壤解冻后浅耕地10cm,并多次耙耱。其他时间多次中耕除草,深度为6~10cm清耕有利于清除杂草、疏松土壤、有机质分解,但缺点是破坏土壤结构,造成水土流失。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