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衔草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三分钟,教你认清白茶中白牡丹和寿眉,贡眉 [复制链接]

1#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百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村姑陈

我原来在报社的时候,招过一个编辑。

叫秦湘宁,名字很好听,人也美,特别勤劳,每天早晨是全办公室第一个到岗的,还会帮所有同事洗茶杯,擦桌子,扫地。

她来了不久,就成为全楼层的名人,因为她连楼道也一并打扫了,弄得负责卫生的阿姨很委屈:社长会不会以为我偷懒?

我只能拍拍她的肩膀,以示安慰。

不久,秦湘宁就从副刊调到社会部去了,负责一线的新闻口。算是升职了。

而我,直到她调走半年后,才知道,她的真名,叫秦汀云,而秦湘宁,是她姐姐的名字,她曾经跟人合伙做生意,欠了不少钱,成了黑户,不敢在银行开帐户,所以从此后行走江湖,都以姐姐的名字。

找工作,用姐姐身份证,发工资,用姐姐的卡。

因为姐妹俩长得十分相象,她们俩又故意在发型服装上接近,一般人还真看不出来两人有差别。

所以,她用姐姐的身份用得很习惯,也顺利。

像这种,姐妹俩长得象,两人合用一个身份的事,秦家姐妹应该不是孤例,想来还是挺普遍的。

后来村姑陈做了白茶之后,才知道,原来,长得相,便可以混为一谈,价低成为价高的,比人类社会里姐妹混用一个身份的事,多了去了。

跟分不出相象的姐妹一样,很多人也分不清相象的两种茶,有什么不同。

要是还是有一点年份的茶,那几乎就更是混成一团,掏钱买单了。

比如,前几天村姑陈看到的一张照片,标注的是年的牡丹,但看图片上的茶样,明明是寿眉嘛。

寿眉,却叫了牡丹的名,牡丹本人知道不?

要是知道了寿眉这个粗枝大叶的家伙,跟自己这温宛秀气的长相,被人误以为是同一个人,该有多痛不欲生?!

就像你明明长得娇花软玉一般,身材也精心保持得非常好,人家却说你长得跟隔壁的胖丫很像,站在一起像姐妹,你会不会怒从心头起,恶向胆边生,拿刀劈了那张八卦的嘴?

这是要发生凶案的节奏,不行,这样不和谐。

算了,我帮你吧。

村姑陈能想到的最好的惩罚就是:罚这个眼神儿不好的吃瓜群众,永远喝不到好白茶。让他在做旧白茶的海洋里游泳去吧。

今天的《新手入门学白茶系列》第18篇文章,村姑陈将带您一起,认清白牡丹和寿眉的真面目,以及,有一个原来跟她们俩长得很接近,现在改名之后,已经相差很远的茶——贡眉。

容易混淆的三种白茶之:白牡丹

白牡丹,村姑陈写过很多次了,它是白茶里,最容易让原来喝绿茶、红茶、铁观音的人接受的一款茶。

试过很多次,几乎可以无缝对接。

它清新,清淡,温润,甜滑,茶汤像凝脂,仿佛少女的草果肌一般,含着满满的胶原蛋白。

白牡丹的外形,是十分有特点的:它拥有一芽一叶或者一芽二叶的标准“网红脸”。

芽头较银针而言,是瘦长的,有的牡丹,芽头几乎有米针(银针里的头采)的两倍长。芽身上密布着白毫,跟银针一般长,却不如银针来得密。(当然,牡丹里的顶级——牡丹王,又比普通牡丹白毫多许多。)

关于牡丹身上的白毫少于银针这一点,村姑陈认为是可以接受的。毕竟,普通牡丹是银针之后,白茶树第二拔发出来的嫩梢,相隔这么短的时间,就生第二个孩子,妈妈的身体,肯定是要被掏空的,第二个孩子略比第一个天分低一点,也符合自然规律。

不过,总体上一说,牡丹茶汤里的白毫,并不比银针少太多。因为,牡丹除了芽头,还有一到两片叶子,牡丹的叶子背后,也生了密密的一层白毫,冲泡时,它们与芽头上的白毫,会一起被泡进汤里。

当我们端起新制好的白牡丹的茶汤,用一只用力擦洗得特别干净的玻璃公道杯,透过光,可以看到里面有密密麻麻的白毫在浮游,像小精灵一般,灵活地游走,带着满满的正能量。

白牡丹的叶片,是也是瘦瘦的,随着牡丹等级的降低,叶片的由瘦变胖。

一级牡丹的叶片最瘦,二级略胖,三级最长最胖。三级之后,就不再称作牡丹了,而是叫寿眉。(这里就产生了一个临界点——三级牡丹和一级寿眉之间,它们过于接近,就让人有了鱼目混珠的可能,把一级寿眉混作三级牡丹。)

当白牡丹泡了水,你会发觉,它的身体,舒展在盖碗里,茶杯中,是那么地柔美——芽头像极了人的头部,而两片叶子像极了人的双手,娇柔软嫩的茶梗,像极了舞娘娇美的腰身,盈盈一握,妩媚婉转。

这就是男权社会里女性最标准的样子。

可以说,白牡丹满足了男人对女人最基本的幻想。

容易混淆的三种白茶之:寿眉

寿眉,是牡丹之后才采摘的一个品类。

寿眉,顾名思义,是长寿老人的眉毛。村姑陈第一次听到寿眉的名字时,想到了可亲可敬的周总理。

寿眉每年的采摘时间,大约在4月中下旬,具体的日子依当年的开茶时间早晚而定。它由于晚于牡丹采摘,氨基酸和多酚类物质的含量也不如牡丹高,故而价格也低于牡丹很多。

它的外形,与牡丹相比,有很大很大的不同,看官们一定要认真看仔细了:

寿眉,标准长相应该是一芽三叶、一芽四叶。要是叶子再多,那就是采摘的时候超标了。

它的芽头,比牡丹更细、更短,有的甚至比于头采米针还短。生它的时候,茶树母亲已经是强驽之末,要想再生出如头春头采银针那样饱满的芽头,已经是不可能的了,母树身体里残余的养分,只够生出几片硕大的叶片,和一根小小的芽。

芽头虽瘦小,也聊胜于无。

寿眉与牡丹的另一个不同,便是叶片更大张。

寿眉的叶片,更加的硕大,圆大,长大。如果说牡丹像林妹妹,眉眼小巧,寿眉就像长开了的牡丹,大眉大鼻大眼。一脸正宫相。(这是重点哦)

在颜色方面,春寿眉和牡丹的颜色差不多,颜色涵盖浅绿到深绿,而秋寿眉(立秋、白露、寒露),由于经历了炎夏的考验,叶绿素在各种温度下得到不同程度的分解,颜色变得五彩,与牡丹的颜色相差较大。

我们拿到一款白茶,想分别它是寿眉还是牡丹,第一步,看芽头。第二步,看叶片。芽头瘦小的,叶片阔大、宽而圆的,必定是寿眉无疑。

寿眉生于春茶季的最末,也生于整个秋茶季,可以算是全年产量最大的白茶。由于量大,价格也就低很多。相比之下一母所生的银针和牡丹,它就像个捡回来的孩子,十分地接地气,不如哥姐那般的光芒耀眼。

但寿眉并非全无是处。它最宝贵的,是它那根粗粗大大的梗,可能有的看官会认为,那根梗,全无用处,茶叶只有叶与芽头是最好。其实不然,寿眉的梗里,含有丰富的纤维素,它未来的果香、枣香,便有一部分出自于梗。

连上好的老寿眉那极度稠滑的汤感,也出自于它那粗壮的、丑丑的梗。

当然大家挑茶的时候,也不能一味挑梗多的,梗与叶与芽,是有比例的,正常的寿眉,芽与叶与梗的比例,应该是1:7:2,这才是正常的值。

这样的寿眉,陈化三五年之后,才会绽放出独有的属于岁月的光华。

容易混淆的三种白茶之:贡眉

有一种白茶,叫做贡眉。

原先,在寿眉和牡丹之间,有一种品类,叫贡眉。

贡眉,顾名思义,是上贡给皇室的寿眉。属于贡品级别,自然比普通寿眉更高级些。

贡眉的等级,优于寿眉。次于牡丹。

贡眉的等级既然介乎于牡丹与寿眉之间,它的长相,也是介于牡丹与寿眉之间的。比牡丹芽小叶大,又比寿眉芽大叶小。亦正亦邪,这不是光明左使杨逍么?

然而,在年5月1日劳动节之后,贡眉只限定于某一类茶了。原先大白茶和大毫茶,也有贡眉,然而现在,贡眉这个名号,只属于小白茶,也就是菜茶,它是宋朝开始就出现在茶书中的白茶土著(宋徽宗赵佶的《大观茶论》有有明文记载),白茶界的活化石。

大白茶和大毫茶里,不再有贡眉这个品类。

这样也好,咱们就不必要再多学一个叫“贡眉”的知识点了。就老老实实地卖银针、牡丹和寿眉吧。三大品类,等级清晰,价格明确,按等级和产区以及工艺来购买,不怕踩坑里。

写在结尾

牡丹,与寿眉,像是两个特别容易认错的姐妹,对于不熟悉它们的人来说,很难辨识,但对于了解它们的人来说,分分钟就能准确地喊出它们的名字。

我们要想不买错茶,不认错茶,平时就要多观察它们的长相,记住它们的身体特征,记住它们的味道,这样,才不致于张冠李戴。

指鹿为马这种事,便不会发生在你身上。

版权声明:本文归小陈茶事村姑陈原创撰写,任何媒体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欢迎茶友们转发至朋友圈。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