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衔草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金步摇旖旎清甜解粽情 [复制链接]

1#
能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https://jbk.39.net/yiyuanfengcai/yyjs_bjzkbdfyy/

热腾腾的粽子

每当我香汗淋淋地跑完步或者打完球回家时,路况总是不太好。被多肉人士们称为”拦路虎”的小摊贩们在小区门口一字排开:糖葫芦、烤红薯、烤面筋、爆米花、炸鸡排、炸糖糕们一声紧着一声地吆喝着“吃了你爽翻天,尝了你忘不掉……”

“四月不减肥,五月徒悲伤”,一路上,我用辘辘饥肠对这些零嘴进行着殊死抵抗,虽饿犹荣。

猛不防看到那口“咕嘟咕嘟”冒着热气的,比洗澡盆儿还要大的铝锅时,我的馋虫一跃而起,在肚子里三个勾拳,把那点可怜的减肥意志力当场KO了。我只得乖乖停下来,对那个戴着小白帽的老头说:“来个豆沙的,多放点蜂蜜水。”

冬有热来夏有凉,古人早就发出了灵魂拷问:心上无闲事,怕什么冷粽子?我怕个虫虫。

对于即将到来的端午节,这种站在路边的野吃法不能算数。放假了,先来个饱觉热热身,再沐浴更衣,戴上香包,缠上五色丝线,呼朋唤友,一枚枚解开那些个棱棱角角,绿绿油油的美粽,不慌不忙地边喝茶边品味,才有仪式感。

古人认为农历五月初五处于“阴阳争”的交汇点上。是一年中最“恶”的一天,又是草药的药性最强的一天。故而战国《夏小正》说:“此日蓄药,以蠲除毒气”。恶劣的生存环境既对先辈们的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威胁,同时也为他们提供了与其相生相克的食材。

“彩缕碧筠粽,香粳白玉团”,五月初五的粽子,可以说是一味解药,一道灵符,一种坦然应对。

风情万种粽

古时粽子用菰叶包,也就是茭白叶子,现在南方多用箬叶,北方多用芦苇叶。《本草纲目》中载,粽叶具有清热止血、解毒消肿,治吐血、下血、小便不利、痈肿等功效。黏米,又叫糯米、江米,能温暖脾胃,止泻解毒、补益中气。

“角黍”是粽子最早的名字。古籍中有“角黍包金,菖蒲泛玉”等记载。粽子最初是把黍作成角的形状,来作为祭祀品的。后来人们更愿意把它看作是对浪漫主义诗人屈原的纪念。这也许是粽子传承数千年经久不衰的文化根源。

除了纪念意义,民间不断地赋予粽子更多的象征意义。“粽”本就和“中”谐音,若用粽叶折出细长似毛笔的“笔粽”,就会受到渴望“必中”的古代科举考生的青睐;包成四角形则表示四季平安。顺境时吃粽子,粽叶代表围住了幸福;逆境时吃粽子,解粽绳剥粽叶代表解除了厄运。我发现家乡的粽子们,在小角上总是安放一颗红豆,非常可爱,不知道有什么寓意。

《项氏家说》卷八《节序说》云:俗言端午为屈原,七夕为女牛,皆附会之说也。大率人情每两月必一聚会,而阳月必用、阳日必重之,此古人因人情而立教,示尊阳也。

端午节最初的内涵是驱祸辟邪,防疫保健。所有包括食粽在内的各种活动和物事都是围绕着这个主题展开。到了唐宋时期,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条件的改善画风渐渐就变了。人们把端午节过成了亲友相聚,喜气洋洋的欢娱佳节。端午节的别名繁多,端阳节、龙舟节、重五节、天中节等等不胜枚举,我独爱“解粽”这个称呼。“解”是个主动性强、具有神秘感、突破性的动词,不管是在诗歌里或是生活中,凡有动词出没的地方,总会显出些风情、生气和灵韵,叫人浮想翩翩。

古风粽子

在古人看来,粽子和包子、饺子、馄饨、元宵、月饼、鸡蛋属于同一类食物,因为它们都密封无口、中间带馅,也就是没有“窍”,处于饱含潜能的“混沌”结构。《风土记》记载:“盖取阴阳包裹未散之象”。这样一来,解粽就成了打破混沌,开辟天地的高大上行为,吃粽则意味着混沌和合,外邪不侵。

食粽有利于身体健康,解粽的过程实为释放阴阳之气,以“辅替时节”。所以古人对“解粽”这个仪式非常慎重,期盼端午节当天全家人都能聚在一起“共解端阳粽”。

解粽时,老人们常叮嘱儿孙千万不能用刀划开或者用剪子剪断粽绳,而是要用手指细细解开。老人有讲究,他们认为粽绳是不能断的“长命缕”,解开粽绳才能起到为生活排解忧难的作用。解粽的传统也缘于一个更原始、更朴素的信仰——要小心保护栖居在糯米里的谷魂。

粽有南北之分,人有男女之别。粽子制作过程之繁复,在此不赘述。端午佳节要“行开解粽筵”,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需要心灵手巧的主妇费力操持。如果那个主妇正好美丽贤惠,红袖添香,那就再好不过了。

北宋诗人李之问就娶了个这样的好老婆。李之问是地方上一个掌管礼仪的官员。有一年他进京述职,与京城名妓聂胜琼互生情愫。金风玉露一相逢,便把俗世抛在了脑后。一个写诗作画,一个吹拉弹唱,倒也风花雪月占尽。

李之问归期将近,聂胜琼开口唱了一曲,最后一句柔情万般的“无计留春住,奈何无计随君去”,让李之问生生又多呆了几个月。

家书频传,李之问没办法,踏上归途。刚走几天,聂胜琼托人捎来一阕词,其中一句梨花带雨的:“枕前泪共阶前雨,隔个窗儿滴到明。”让李之问肝肠寸断,甘愿冒着风险,把佳人的手书藏在了书箱里。

李夫人在丈夫的行李里发现了情诗。李之问照套路下跪,痛哭悔过:“夫人原谅我这一回吧,我以后再也不敢了,一心一意和你过日子。”

这李夫人倒是个伯乐。她虽然气的花枝乱颤,但却不失大家闺秀的风度格局。反复读过聂胜琼的词作,她评价其为:“情意谆切,语句清健”。李夫人觉得这样才华出众,重情重义的女子,应该有个好归宿。

她咬牙变卖了自己的嫁妆,凑出一笔钱,让李之问帮聂胜琼赎身,把她娶回家来。聂胜琼进门之后温良勤俭,对李夫人倍加尊重。

李之问就爽了,美人在怀,尽享齐人之福,日子过得那是逍遥自在。于是乎“馋吻偏怜粽栗香”,吃粽子吃得满口生香,陶醉其中,提笔写下了:愿得年年,长共我儿解粽。

事遂人愿,一家老少其乐融融,环绕着刚出锅的,带着大自然气息的清香粽子,相帮着解开五色丝线,剥开层层粽衣,推让着、品味着香滑可口,软濡诱人的美味。这粽子怎能不甜,人心又怎能不期年年岁岁。

南宋诗人陆游也曾经有一位温婉动人的妻子陪伴左右。陆游的第一任夫人唐婉是他的表妹,两人青梅竹马,亲密无间,成日里花前月下,比粽子还黏糊。也曾度过两三个“粽剥雪肤明席上,酒倾玉骨映杯中”的旖旎“解粽节。”

陆游的母亲觉得唐婉无子,还耽误儿子求取功名,遂命陆游休妻,另娶了一位王氏。

数年后,陆游去游沈园,正巧遇到唐婉也在园中。唐婉叫人给他送来一壶酒,四碟小菜。陆游仰脖喝下,在沈园题写了那首被称为千古绝唱的《钗头凤》。

唐婉读到这首词后,悲恸不已,便和了一首同样悲情绝伦的《钗头凤》。不久唐婉便香消玉殒,后人称之为凄美的爱情故事。

可怜美貌才女唐婉梦断沈园,她将一缕幽魂、一段愁思寄予诗词中,怎能不引后人无限爱怜。休了“红酥手,黄藤酒”,陆游另娶了一位王氏。这位王夫人也深得陆游青睐,在第二年就生下一子,四年里共生三子。之后陆游又娶回两个小妾,一共生下了六子二女。

陆游的家庭生活过得应该热热闹闹。他经常在端午节举行解粽活动,“已过浣花天,行开解粽筵”“盘中共解青菰粽,衰甚犹簪艾一枝”“端午数日间,更约同解粽”,都是陆游的端午诗词。

皆大欢喜粽

粽子以糯米为馅,糯米白润如肌,“香菰黏米著佳名,古俗相传岂足矜”以五彩丝缚扎,“采丝缠粽动嘉辰,浴殿风生画扇轮”。

“每逢端午献玉身,一份真情一寸心”,粽子像新嫁娘一样,把自己隆重地层层包裹,在慢火长夜里千呼万唤始出来。接着还要举行一个沐浴更衣,头插艾叶,腕佩香兰,亲友见证的“解粽”仪式,端庄、恬静、含蓄的粽子才呈现出白玉透亮,满含甜蜜的淳朴姿容,期待你去品味她纯正的肉感滋味。

18岁的明媚少女李清照如愿嫁给了21岁的倜傥公子,人称“汴京第一金石学家“的赵明诚时,想必也是这般新嫁娘的风光。难得才子佳人,志趣相投,琴棋书画无所不谈,而且谈的投机。“我是粽叶你是米,一层一层裹住你。”他们在端午解粽时,该当如何甜蜜温存,情深意切。怎奈幸福缱绻的时光总是在不经意间流过。14年后,金兵侵犯中原,赵明诚意外抱病去世了。李清照独身漂泊江南,在孤苦凄凉中度过了晚年。

从此李清照的端午,成了豪无生趣的应酬:“三宫催解粽,妆罢未天明。便面天题字,歌头御赐名。”多么敷衍。

相比之下,苏东坡的端午词就活色生香多了。“轻汗微微透碧纨,端午浴芳兰。流香涨腻满晴川。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佳人相见一千年。”意思是:微微小汗湿透了碧色的细绢,端午节用芳兰草沐浴。流香酒般的浴水布满晴朗江面。五彩花线轻轻地缠在红玉色手臂上,小小的符篆斜挂在耳下的黑色发髻上。与朝云同过端午节,天长地久,白头偕老。由此看出美人在侧,旖旎生光,苏学士解粽解得那是兴致勃勃。

古人端午吃粽时,有比较各人解下粽叶的长度、长者为胜的游戏,家庭趣味颇浓。

现在的粽叶可能需执行统一标准,不容你争长论短。为了自娱,我自创了一种新的解粽游戏。每年端午我都会买十来个当地的一种叫“解粽心特软”的粽子,这种清真食品味道不错,相对干净一些,品种也丰富。

买回的粽子去掉外面的真空包装热一热,简直就是一堆盲盒,不知道绿粽叶里藏着个什么宝。于是“解粽”让全家人有了破解谜底兴致。

要是第一个拆到蓝莓味的粽子,我就会吐着得意洋洋的紫舌头,毫无心理负担地再吃上一个,理由是蓝莓养颜开胃。要是第一个拆到豆沙味的,那我就再拆两个,剩半个给老公。理由是太好吃了,撑住了。

老妈吃到香菇鸡肉粽会啧啧称奇,还会给我们忆苦思甜,花里胡哨的八宝粽是她的最爱。全家不论谁拆到小龙虾香粽,都得装出心甘情愿的样子,往儿子手上递。儿子对小龙虾并不太感冒,看到哪个拆出黑椒牛柳粽,他才会“耶耶”地叫着跟你抢。

一家人一起“解粽”的场面壮观而有趣。吃粽子舔来舔去本来不雅观,糯米手指上黏黏,脸颊上沾沾,有时候枣皮还会跑到鼻子和下巴上去。于是你笑我我笑你,打打闹闹嘻嘻哈哈。这般舌尖上的美味,成了节日里难以割舍的温馨记忆。

吃粽子蘸蒜泥,各对口喂。有人说粽子太甜腻。可有人就喜欢这个你侬我侬,情到深处的黏糊的劲儿。黏了他们还要更黏,要煮一整夜吃着才软糯过瘾。甜了他们还要更甜,甜枣加甜米,还要再蘸糖、浇蜂蜜水儿。

甜蜜蜜,甜蜜蜜,你吃得甜蜜蜜,好像枣儿包在糯米里。甜蜜蜜,甜蜜蜜,你吃得甜蜜蜜,好像粽子泡在蜂蜜里,泡在蜂蜜里……

端午节吃粽子,打一歇后语,谜底是皆大欢喜。

END

作者简介:金步摇:本名陈梅,陕西省作协会员,“西安市百名青年优秀文艺人才”。作品见于《骏马》《鹿鸣》《青年文学家》《人民日报海外版》等报纸杂志。著有长篇小说《寇准》《永葆真心》。

主办:渭南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主编:赵粉绒

本期编辑:郭婉怡

联系-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