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衔草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青未了丨羽化后的飞升 [复制链接]

1#

青未了丨羽化后的飞升

——读赵文涟《羽化的灵魂》

徐璧如

赵文涟的诗,像她的名字,文采潋滟,如她的人,素淡如菊,吐气如兰。跟她的相识,还与我的一次错字有关。那年我刚出一本书,她去我家索书,我在题名时不知何故,把赵文涟写成了刘文涟。后来察觉张冠李戴。特写了一篇小文调侃:赵刘都是皇家之姓,在中国历史上蔚然大观,这错也错得灿如兰花。

当然这是开玩笑的话,一字之差,离题万里。行不重名,坐不改姓。那姓可不是随便改的。短文登在日报上,荡起了一圈小涟漪。

后来,在市作协举办的一次新春诗会上,更让我见证了她的仙气。房外面寒风料峭,风吹着海浪滚过沙滩。刮过海边的楼群。大厅里却春意盎然。大家脱去外套,脸上洋溢着发自内心的喜悦。轮到她朗诵了,只见她素衣轻裳。淡淡妆,天然样。恍惚中,像仙女飘至人间。轻启朱唇,珠落玉盘。偌大的厅里静得掉根针都能听见。温暖的空气里想起诗的声韵。那轻柔的美丽,强悍的质地,完美地糅合在一起。飘进人们的耳膜。荡起新的波纹。诗句是如此的轻盈,韵律是那么的柔美,凝结的思想是那么的刚毅清新。人们醉了,陶醉在诗的春风里。陶醉在诗人那美丽的幻影里。人和诗那么和谐地定格成一个画面,永远的刻进人们的记忆光盘,人与人的灵魂在知觉里交汇。

她的诗,有理性之光,感性之魅,佛性之况。浓而不烈,香而不艳,引人共鸣。淡而不寡,轻而不浮,诗的真谛入口入心。柔却入理,素却动情。真真是羽化的灵魂!看似平常的话语,内里却有化不开的情愫。诗的情感是37度的体温,让人舒服动心。表面平淡,内里却蕴藏着未爆发的火山。就像她的人,让人欢喜,舒服,熨帖。

她在大学工作,每天行走在那一排排装潢精美的书架里,呼吸着淡淡的墨香。还有什么能比亲近书香更好的事呢。“唯有书香能致远,腹有诗书气自华”。让人过目难忘。

工作之余,她写诗,作画,弹琴。人生在她的琴声里,宛如一幅仕女图,意境深远,韵味悠长。令人回味无穷。当年徐志摩曾对赵家璧说过,“要能真正欣赏文学,就得对绘画和音乐具有心灵上的相当训练,这是一条大道的两个旁支,是文学的两个姊妹。前者是空间的艺术,后者是时间的艺术,同样是触动了心性而发的”。此言不虚,这方面的艺术修养,让她的诗愈发灵动而深刻。

是的,她的基因里就有文化的影子。在大学教书的父亲,退休后还笔耕不辍。以家族为背景,写了一个长篇,那是他毕生的积累。曾为人师的母亲,退休后沉浸在自己喜爱的国画里,天天在画案上勾,皴,擦,点,染,废寝忘食,乐此不疲。就是这种文化浓厚的家庭氛围,使赵文涟从小就长成了“别人家的孩子”。

古语说:赐予千金,不如教子一艺,教子一艺,不如赐子好名。赵文涟,这个名字好有诗意,《诗经·伐檀》中说:河水清且涟漪。涟漪,是风吹水面形成的波纹,纹如连锁。她本身就是一首诗,一手古典的曲。后来她又有了个笔名,“左非”——是“觉今是而昨非”的谐音吗?其实这倒不失为一种好的认知方法和成长途径。总之,都很美,且发人深思,而她的诗作,越发的文如其人,骨骼清奇,不落俗态。

说她是才女,一点也不夸张,写诗作文弹琴画画,上得厅堂,入得厨房,真难为她的时间是怎么分配的,其实她还有一双儿女,虽然现在都已经上大学了,可想想这些年的付出,实在让人望而生畏。她的先生,又是一个作画狂人,和他在同一个大学里当老师,教书,任职,作画,出了好几本画集不说,更是一个画痴,做起画来更是全身心投入,身外世界也不复存在,一个家庭的千斤重担就落在她纤弱的肩上,她付出比常人多得多,才有那如水中涟漪般的诗作问世。你很难想象她是怎样把一天24小时切割开来,一切都做得井井有条。你看过她写的深夜烤蛋糕的诗吗?那不是诗,那是母爱的流淌,我就读得“潸然出涕”。

夜已深/耳边只有耳鸣/孩子们在梦里睡去/柔软的月光洒在可爱的脸庞/烤箱里黄晕的灯光/照在烤盘这个舞台上/我睁着疲惫的双眼/目不转睛地望着他们/当明早金色的阳光铺上餐桌/孩子们围坐一边,兴奋地谈起昨晚/枕巾打湿一片/梦到了蛋糕的香甜。/一个结束的响铃突然把我震醒,联想瞬间破灭/打开箱门,那些香甜破门而出/那一刻,无限欢欣。(《那一刻,无限欢欣》)

母爱是一个人的价值体现,人世间最美的广波,是用辛劳的汗水挥洒而成的,每一滴都带有母爱的香甜,还有汗水的微咸……

《女人我拿什么来报答你》就是她献给母亲的颂歌:

……用我的含苞,还是盛放,用我灿烂的笑,还是最深沉的拥抱,用世上所有的纯真与善良。还是我赖以生存的半生的诗歌。

这首诗,几乎说出了所有善良人的心声。“哀哀父母,生我劬劳。抚我畜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出入腹我。欲报之德,昊天罔极!”,而当她自己也做了母亲,那炽热的母爱火山般喷发,长江般泄洪,用组诗的形式一泻千里:

宝贝,来吧/亲爱的宝贝/孕育你是我今生最大的骄傲/我惊奇与你,无限欣喜/我将张开温柔的双臂/用莲花圣水洗礼过的双手迎接你

爱的大门从此向你打开/你如春天的嫩芽/草尖上的露/人间最纯最真的美/一辈子绘制的图画……因了你,我会变成一面墙,一扇窗,一把伞,一架梯。一条清澈的小溪……来吧宝贝/宝贝来吧

这是为天下母亲写的一首礼赞,那美好的情感如九天银河落凡间,岂是言语能说清道明了吗。只有诗才堪以承受这重任,我想起了林徽因的名句——“你是人间四月天”。普天下的母亲都有这种感受,这是母亲的同感,神圣又崇高的情感。

艺术,不依赖于解释而存在,出作品就像生孩子,那是自然而然的,艺术是最好的满足自我、实现自我价值的方式。传统诗歌中的优越感,画面感,在她的笔下,不断生长出富有新意的天籁之作。

这里面,有母爱的伟大,也有少女的春心萌动,当青春还写在脸上微笑荡漾,那是怎样的花样情怀,少女的羞涩跳跃在字里行间,欲说还休,一朵花,一棵树都能寄托自己的心语。在《沈阳南湖印象》里,望着那娇嫩欲滴的花,她希望自己化为一只蝶,在扑鼻花香里穿梭。“用涂着口红的唇在上面盖章”,而南湖的一棵树让她久久驻足,飞思无限:

我看见,一棵柳树/定格在湖边/高大伟岸,挺拔,/你在等我吗?我走进你,你的枝叶唱着春天的小曲/向我招手/我伸出手/接住春天的浓郁/我们背靠背吧/犹如千年的约会/靠着你我心事全无……用耳贴近你/听你说情人的私语/我们许个诺吧/你不许离开/不久我还会来这里/还要用花香沐浴。/然后,头戴五颜六色的王冠/有蜜蜂蝴蝶引路/做你亲爱的新娘/加入你的户籍。

啊,多么诱人的超级想象。匠心独运,风格独特。让人想起舒婷的《致橡树》,那伟岸的象征,实在是理想男性的标配。

作为爱情的过来人,她深知其中三昧,天天在糖水里泡着,你也感觉不到甜蜜,只有尝遍酸甜苦辣,才深知其中的五味杂陈。在《咖啡与爱情》一诗中,作者道出那有苦有甜的爱情/p>

幸福中有苦涩,苦涩中的甜蜜。

爱就是这样吧,淡淡的忧伤,泪中的欢笑。

富有雕塑美的语言里,流淌着音律的乐感。

左非,这个诗名的出现,是她诗歌生涯的再出发。在诗里,今天的我与从前的我相遇,不断地对社会问题予以回应,不断地全面重塑自己,这也是诗的特质,女性的委婉并不为小格局所囿,要经历不断检验的过程。火灭后的真金,那才是生命的价值。她渴望化茧成蝶,渴望——正像在《蝶》里所写的/p>

在春晕里嬉戏/追逐光阴的故事/前世熏绿的琥珀/等来撕心裂肺的蜕变/毋庸置疑,五彩斑斓的花衣/羽化的灵魂/光阴里成长/自由的的蹁跹,不分昼夜/花香怡人,携着五彩的阳光/难以遮盖的繁华/时光里的蹁跹,人间的盛宴不止这些/继续寻找下一个出口。她写的是蝶,又何尝不是她自己。而《蝉》又是写的另一种飞升/p>

日月酿制的羽翅/在一瞬间蜕变/躯壳如一件外衣/悬挂在时间的枝头/生命还在继续/突破是必然的/一场伤痛之后,生命焕然一新,如虹。

诱惑,修行,突破,蒸发,蜕变在风里热烈地盛开,这是人生的历程。每个人在生命途中,都在不停的羽化,不停的蜕变,疏离而超然。一个个新我,在蜕变中获得永生。

有人说过:在一个信息爆炸却多半无用的世界,清晰的见解就成了一种力量。她无疑深知其真谛。人,有无限的可能性,“竹密不妨流水过,山高岂碍白云飞”。但“要做佛门龙象,先做众生马牛”,这是阶梯性的长期抗战,需层层修炼,这才有了她今天的清词丽句。还有交相辉映的人生哲理。

还是让我们静下心来品读她的诗歌吧,真的美不胜收呢。《不同》作者表达了一种怅然若失的情绪,少不更事的以往。酿制了多少乙醇的分子,却能引起读者的共鸣:

年少的记忆潮水般涌来/你的声音穿越时空如夏花/开在旧时的房前屋后/那年那月,星子点亮打谷场/月光爬满莫奈的干草垛/光阴住在青丝的两鬓。相对无言。

读者诸君注意,莫奈画的《干草垛》,那可是世界名画啊!莫奈说过“我曾以为,留住光,就可以留住你”。他深爱的妻子卡米尔,最终痛逝离他而去。而《干草垛》那光与影的完美结合,创造了印象派的巅峰之作。画的主角甚至不是干草垛,而是那些灿烂明亮的光芒,光是主角,光与色彩的华丽交响曲,不同凡响。而作者在这首诗里,是在表达那说不清道不明留不住光也留不住你撕心情感吗?

看星子移动,看云在天上飞/一条路伸向不知名的未来/茫然对惆怅/一去经年,影子还住在影子里/一场绿肥红瘦/你不故一切的点燃自己/我只是静静的等待灰烬。

欲说还休欲行又止。极致的情感,呈现出轻柔灵秀,蕴藉而轻灵之美。这首含蓄的诗,读来却痛入心扉。

《弹琴》像一首明快的小夜曲,幻化出无穷的奥妙,抚慰着人们的心:

此刻,夜是安静的/竹子,绿萝在倾听我指尖的声音/从来没那么安静过。海隔那么远,却能听到沙子的欢笑……

虫鸣与我合奏/看似空虚,繁华胜过天上的街市。

诗人的情感如水面波涛滚滚而来,层峦叠嶂,起伏不已,没有华丽的辞藻,却让你的心震颤不已,作者善于抓住拿不起眼的细节,弹奏生活的琴弦。

面对海的人格化描述,让人忍俊不禁。

风还是那风,海还是那海/依然唱着老掉牙的情歌/日复一日地行走……

风与海是青梅竹马,他们从小就定了娃娃亲家/风非海不嫁,海非风不娶。

这种“风在海里跳舞,海在风里高歌”的恋情,是不是让现实中的人都羡慕不已!

《一场大雪突降》让你领略另一种美:

一切的缠绵积淀,在偌大的冰柜里冷藏,保鲜/白色的花蕊,在情人眼里凝结冬眠。

一场大雪突如其来,心花怒放……

大地也要干洗,粉刷/然后涂上一层雪花膏/诗意的妆容,等待春天的盛宴

轻盈的六角雪花,在诗人笔下有了新的使命。她把看到的一切,都注入了诗的韵律里写《芙蓉花开》犹如仙境:

树叶间飘着粉红色的雾/绽放六月的枝头/忧郁的尊贵的花神,粉嫩的肌肤/华丽的霓裳,垄断夏日的妩媚。/火热亦清凉/华盖遮不住含羞的明眸/孔雀的翎羽次第绽开/有时风也会在枝头发狂无理取闹/

美丽的羽毛漫天飘飞,一场红色的雨/亲吻着大地/雾已散去,树叶清晰了昔日的绿/也挂上了璀璨的泪滴

一切的一切在她的笔下,都生机勃勃,注满生命的汁液,呈现出豪华的景象。有趣的是她把祖国的大好河山,命名为《布面油画》。这是无需构思的布面油画:

你只需拿起画笔/忘情的把它勾勒,你无需起稿/轮廓如此清晰,你无需调色,色相如此分明/你只需紧紧抓住你手中的画笔,用你的热情,激情,多情,把画面定格/我相信,除了色彩,你会忘记你是谁/我相信,除了这些,你还会埋怨你的无能/你说画家在娘胎里就该有千双眼睛千双手。

说得太淋漓尽致了!当然,还有作者那超群的画家思维。

而另类思绪,超然的哲思哲趣,思辨的火花随处可见。给人启迪,引人遐想,让你惊喜连连。她对风景的定义,让人眼前一亮:

那些石头在山顶等了几千年/数不清的猜测,与遐思,时间打磨的圆,风,咬掉的沙砾/雨冲走的尘,剩下的骨头上,爬满了沉重。

她制造了另一种风景。

石头在作者眼里,充满了灵性。那是人性化的灵石。她比人经历了更多的风雪雨霜。她的屹然不屈的灵魂,带给人更大的昭示!

《玉门关》,又一幅新的模样,作者出手不凡,撇开了传统的思路,让人惊诧:

关太小,容不下春风……眼泪风干了

一座山

被千年的羌笛吹出了皱纹,骨瘦如柴……

春风不度玉门关,作者给出了新的答案,俏皮而不心酸。她写的最短的一首诗,只有一句话,都让你过目难忘,题目是《戈壁滩》。人们的心目中,戈壁滩一望无垠,茫茫不见人烟,荒凉之极,得用多少篇幅,才能概括全貌,突出特点?而作者只用13个字,独辟蹊径,出神入化的搞定:

风太寂寞,风凉极了,生命纷纷逃离。

读到此你不禁拍案叫绝:妙极!

《情圣》给我们展现了又一个真理的维度/p>

走出去的是从前,望不见的是遥远

定格的,一粒尘,一瞬间,永远没有永远

这简直是哲学命题了。

在孩子的眼里,《鱼》是一个什么心态呢?作者别开生面;

鱼缸里只剩下一条金鱼,鱼一刻也不忘记游泳……

鱼快乐吗,孩子问

还是那个老掉牙的问题

我不是庄子

庄子不是鱼,怎么知道它是否快乐呢

但是在孩子眼里早已有另一个答案/p>

孩子说它真是可怜虫,自言自语,孤独地打鼾

孤独地微笑,孤独地哭泣,孤独地游来游去,却假装自由自在

好奇妙的想象!一种另类的思维,上升到一种哲理的思考,大大的开阔了读者的视野。不同的视野,不同的心理,不一样的答案,简单的现象,复杂的理念,有趣!

《樱桃》,更是天马行空,让人瞠目结舌。采摘时节的樱桃树。可不是这样吗!作者风趣的写到:

采摘采摘……那些欲望上的欲望

火中的火,树被抄家了,一夜之间以莫须有的罪名。

多么奇特的联想!我想说:以爱的名义,樱桃全军覆没《安宁》,应该是当下日益内卷的人们的独白:

繁忙,日复一日,各种声响冲击着全身。逃回家里,关掉一切电器,安静安静,发会呆,享用这人间的片刻的安宁。

《就只一个人》可以说是《安宁》的升级版:

现在一个人,能够静下来,我说的是一个人放下一切事,发呆一会,是一件幸福的事,想,漫无边际,不想,删除,或清空,有多自由。或轻或重的。拥有还是丢弃的,从无到有,从有到无,……

以后的以后,时间久了,虚拟是一场空白,拗口吗?不,现实真是如此啊。

一个诗人曾断言,在表达更加便利的现代,诗非但不会没落,反而会以辞约旨丰的特性,更加凸显流传下去的价值,无他,世间本就不需要那么多言语。

正是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

《欲望的告白》愈显哲思绵长,有些哲理,非一大篇论文能通透,通过诗说出来,简洁又形象:

某种时刻,火一点就着,火不点也许会自燃,那些热度激情,在火的最高点闪光,这些内心所评说的,是永远不灭的火种。不要去想灰烬的去留,燃烧才是重要的,不要去假设,假设有时是一种折磨。

而这种折磨,在每个人身上都存在,不是吗?诗歌使人明智,这是名副其实的。诗歌,作者赖以生存的诗歌。文字里谋心,音乐里谋魂。在自己的赛道,自己的时区,作者以空灵的诗歌,展叶开花结果。空让人遐想,灵让人通透,生活的酸甜苦辣被空灵酿成了自己喜欢的模样。也许,这,就是《羽化的灵魂》给我们的启示。

作者简介:

徐璧如,女,年生,山东郯城人。原日照广播电视报总编,高级编辑,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年开始发表作品,作品散见于《人民日报》《大众日报》《百花》《当代散文》《光明日报》等刊物。作品《宝泉游记》获“吉多杯”文艺作品一等奖,《东方意神通》获“一代风流”征文二等奖,文学评论集《美丽就在你身边》获第二届日照文艺奖。

,p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