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发枉渚兮,夕宿辰阳。”这是屈原在《九章·涉江》中的吟唱。诗人吟唱的枉渚,今之枉水,是草坪人的母亲河。诗意的河流,滋养了一片诗意的土地。在鼎城区草坪镇,有一个农民诗社,会员不仅写诗作赋,还写书法、作对联,记录口述史。他们平时忙主业、干农活,闲暇时采风、搞创作,将诗词融入生活中……
16年里,诗社由6人发展到多人;从年诗社办的第一份刊物《草坪诗苑》到年办的诗刊《草坪》,再到去年办的综合刊物《草坪人》,他们的文化梦想在此得以延续。绣《清明上河图》、修诗墙、建耕读屋场、设计文化广场……这群当代农民有自己的“诗和远方”。
一个人,七年绣出24米《清明上河图》
初冬的温暖阳光洒在一马平川的草坪镇,采访团穿行在干净平整的沥青路上,沿途见到的皆是风景。郁郁葱葱的行道树、整齐划一的高标准农田示范片、古朴别致的楹联亭、写有书法诗词的小院、刻有书画作品的文化墙……
在国道放羊坪村段的兰兰超市,我们见到了谢贵兰。
谢贵兰穿着十分朴素,记者很难将她和写诗、刺绣这些精细活联系起来。超市墙上,一幅近三米长的《琴棋书画》十字绣非常打眼。这幅绣品平面感强、针法均匀、线条流畅、层次分明,人物造型惟妙惟肖,栩栩如生,尽显古典风味。
这只是谢贵兰十字绣作品中的一幅。
让草坪诗社社员和放羊坪村村民们惊诧的是她绣的《清明上河图》。这幅《清明上河图》长24米,宽0.75米,重30多公斤,7个成人合力才能将它完全展开。上个月有长沙人慕名来找她,想以34万元买下这幅十字绣,被谢贵兰婉言拒绝了。对谢贵兰来说,这幅作品是她的心血,是她的孩子,也是她不断成长与充实的见证。
谢贵兰出生于年,幼时家贫。她读到初中就辍学了,后来又早早出嫁,为了生活曾在常德市西郊打过工,回村后与丈夫做过藕煤卖。上世纪90年代,她家开了一个小卖部,略有积蓄后新修房屋,把小卖部扩为超市,生活一天天宽裕,谢贵兰想学知识,想充实和丰富自己的愿望渐渐变得强烈起来。
十年前,谢贵兰在一次参观中,看到了《清明上河图》长卷,画中的景象让她震撼。她思忖能不能把它绣下来。当时,放羊坪村不少家庭主妇喜欢绣十字绣,她也绣过“家和万事兴”一类的小件。她打听到桥南市场有《清明上河图》十字绣的半成品售卖,便背着丈夫去购买。当天,她就背回来一箱彩色丝线,一箱针法指导书籍,和一长卷厚厚的布料。从此之后,她告别了麻将,不再逛街闲聊。她一边看店,一边刺绣,一针针落在长长的布料上,重复的动作不知道有多少次。当她完成最后一针时,时间已经过了七年多。
十字绣《清明上河图》在我们眼前徐徐展开,米咖色的布料上绣着亭台楼阁、人物山水,栩栩如生。七年刺绣,谢贵兰了解了更多的宋朝历史,感到自己要学的东西还很多。一个偶然的机会,她得知草坪镇有一个诗社,社员们不仅写诗写词,互相唱和,还指导新社员入门,帮助修改。
年,谢贵兰加入了草坪诗社,起初只会写几句打油诗。为此,她还经常向诗社的娄桃香、钱建明等人请教平仄、押韵的技巧,并将自己写的作品发给他们修改。三年时间,她阅读了不少诗词方面的书籍,写了多首诗,全都是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记录着家乡的变化,也记录着美食美景以及对英雄烈士的缅怀。
去年夏天,谢贵兰跟着诗社去草坪镇先锋村采风。她目睹了先锋村发展“稻蛙”“稻虾”养殖带动村民致富的景象,有感而发,于是写了一首《产业兴旺先锋村》:“片地蛙鸣野鸟馋,鱼虾肥美满塘穿。农机水稻专联社,增利惠农百姓欢。”
谢贵兰的生活越来越丰富。她是村舞蹈队的主力队员,村里的演出她都会参加;去年,她加入村女子先锋队,定期与队员们清理堵塞的沟渠,捡拾路边的垃圾;四年前她开始写入*申请书,今年7月,她光荣地成为一名中共预备*员。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在草坪诗社的带动下,在文化氛围的影响下,草坪镇像谢贵兰这样的人很多:民间渔鼓艺人张桃初研习渔鼓数十年,以渔鼓的形式宣传*的*策,创作了30多个有关廉*文化方面的剧本;抄竹简戒麻将的王平安,将曾经的麻将房变成了墨香四溢的书房,以前的牌桌变成了写字台,自制竹简用毛笔抄写《中国共产*章程》《唐诗三百首》《三国演义》;喜欢诗词书法的鄢国英,把自家的四合院变成了诗词小院,院中挂着他亲笔书写的作品和朋友们赠送的书法作品,这个小院,经常有人前来参观,鄢国英都会与他们分享自己退休后勤学苦练的故事……
一家人的诗墙圆了几代人诗词梦
张国新是草坪镇陡惠渠社区9组村民,年从水利系统退休。年,他决定修建一个家族诗墙。家族里95人中30多人会写诗。他们兄妹9个,哥哥会唱汉戏,弟弟擅长京剧和二胡,姐妹们也喜欢唱戏唱歌。家庭聚会时,大家都喜欢吟诗作赋。张国新也喜欢写诗。他看到沅水北岸的常德诗墙后很震撼,曾担任村支书20年的他将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变化看在眼里,记在心上。农民不仅注重餐桌上食物的质量和房屋的更新修建,在精神层面与文化生活上也有了更新更高的追求。他的弟弟张国友、弟媳刘艳平夫妇清明回乡时听张国新描绘家族诗墙的蓝图后,当即表态出资35万元整修老屋与池塘,还投入15万元建诗墙,为兄长实现梦想助力。
说干就干,年下半年,张国新请来曾建过常德诗墙的雕刻工匠,仅仅2个月,诗墙就建成了,请苏士澍题写了“国艳山庄诗墙”。他家95人中,30多人创作了诗词。年龄最大者张国桃76岁,最小者张洪14岁。
“国艳山庄诗墙”位于陡惠渠社区的张家老屋场,这是一个风光秀美的小院。诗墙傍水而建,墙顶上的琉璃瓦在阳光下熠熠生辉,池塘里的水清澈见底,岸边垂柳依依,桂花、山茶花竞相绽放,沁人心脾。围墙米,诗墙米,诗词首,分“家族同声”“草根吟咏”“书画集锦”“名人雅韵”和“古诗欣赏”5部分展示。
年,张国新修建诗墙时,和在水利系统工作的一个同事打了一个赌。对方说:你修诗墙,我栽杉树,看谁的效益好些?同事投资了一万多元,在一亩多山地上栽了一百棵杉树;张国新与弟弟张国友投资60万元建诗墙。3年后,同事的杉树成了林,但没有一个人去看,张国新的诗墙却已有十多万人次免费参观。同事的是经济效益,张国新的是文化效益,到底谁的效益好些,没有办法比较,只是他们都实现了梦想。在张国新看来,梦想比效益更重要。
“一犊一犁一农夫,一手扬鞭一手扶。一来一往还一去,一岁获得一年储。”诗墙上的这首《农耕谣》出自兄长张国桃,这是他有一年回乡见到农夫耕田后写下的;张国新创作的《长寿十字歌》简洁明了,朗朗上口。“一贯知足长乐观,两目远眺心胸宽……”他说,放羊坪村一个泥工,在诗墙上看了他创作的“十字歌”,还全文抄了回去。《复兴圆梦正相期》是外甥朱代勇的作品,他高中毕业,在本地经营一家建材店,写诗完全得益于家族的熏陶。14岁的孙儿张洪在诗墙水塘钓鱼时来了灵感,写了一首《逛老屋》的诗。诗墙上除了家族人写的诗,还有常德一些书法家的作品,行书、草书、隶书、小篆都有,尽显中华文化的魅力。
诗墙建成后,很多人慕名来这里参观。参观者不仅有桃源、澧县、汉寿、石门的游客,甚至还有外省市的。每逢春节和清明,家族人都来诗墙品诗聊家常,交谈甚欢。村民们家里来了客,诗墙也是必须游览的景点。他说,诗墙建好之后,就不仅是他的诗墙、家族的诗墙了,它变成了一个公共文化产品,体现的是广大农民对诗词的爱好,提升的是农村文化生活的品质。他早已做好了下一步的规划,那就是将诗墙延长至多米,将老屋场翻新,把诗墙规划得更好。
一座耕读屋场改变了村里人的生活方式
在兴隆街村,我们沿途所见皆是干净整洁的沥青路,青砖白瓦的房子以及带有徽派建筑风格的小院围墙。在一个弯道处,写着“晴耕雨读”几个大字,这便是村里人引以为傲的耕读屋场了。耕读屋场创建于年3月,占地33亩,有3个村民小组、个农户、近人在这里生活劳作。
沥青路的尽头是易馥香的家。这是一个平方米的轻钢别墅,沿着写有“耕读人家”字样的围墙进去,呈现的是“耕”与“读”相得益彰的景象。房子东侧摆放的是一些农耕器具,如蓑衣、斗笠、犁耙、打谷机等;西侧是书房、茶室和书画作品。院内种了菜,围墙下面张贴的是诗词书画作品。易馥香当了多年的村支书,不仅对农事了如指掌,学生时代就写得一手好毛笔字,一直热爱文学创作,尤其喜欢写诗。他作为上世纪七十年代的高中生,是有文化底子的。他较早加入诗社,成为继娄桃香之后草坪诗社的第二任社长。易馥香的“耕读人家”是年时任省文化厅厅长的朱建刚在草坪调研农村文化工作时,为他的书香家庭题赠而来的。8年后,他的“耕读人家”以全新的面貌呈现。
在他的影响下,村里“耕读人家”越来越多,目前成形的已经有了3到5家,如甘大辉、张建荣、钱贵元家等,其中,甘大辉的“耕读庭园”就设计得非常有文化味。与易馥香家隔路相望的是兴隆街村的耕读广场,广场上有一个耕读亭,亭子的对联为:“雅风一脉时耕时读,胜绩千秋日进日新。”时耕时读,日进日新,就是易馥香的初衷,也是他的心愿。
在易馥香看来,现代化的农业作业方式和手机盛行的趋势,都在改变着乡村和村民的生活方式。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的村民,应该继承“晴耕雨读”的传统。担任耕读屋场理事会会长的易馥香与副会长刘建国,会员黑明全、罗竹青、易国香一起把乡村人居环境整治、建设农村美丽庭院、营造农村文化氛围、继承中华传统文化有机地结合起来,积极进取,修身立德,培养普通村民的责任感和担当意识。他们希望耕读屋场日益壮大,屋场内的诗词爱好者们越来越多,他们能用文字记录乡间变化,创作出更多的好作品,提升文化修养,也助力乡村振兴。
一片文化广场是全村人的精神家园
沿枉水之滨往南走,离张国新的家族诗墙3公里远,有一排长约80多米的文化墙,一行行金*色诗词镌刻在黑金沙大理石上分外耀眼,这是丁家坪村的文化广场。一位七旬老人正带着孙女在此游玩,他指着文化墙上的内容教育孙女,长大要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丁家坪村文化广场年1月建成,掩映在翠竹林里,有苏式园林风格。广场内绿树、草皮和亭子在阳光的映射下非常漂亮。此前,这里曾是一块空地,杂草丛生。为了让村中环境更美好,让文化氛围更浓厚,丁家坪村原*总支书记胡照明到处筹集资金,修建文化广场和文化墙,推动了文化广场的落地建设。《丁家坪赋》《万里共清辉》《传扬墙序》……墙上面的书法、诗词、散文等作品八成都是草坪诗社成员创作,文化墙内容分历史篇、现实篇、未来篇三大块,用诗词、书法、绘画、对联、散文、历史故事等形式引导村民热爱家乡,赞美家乡。
娄桃香、易馥香、鄢国英等人参与了文化广场的设计和编排工作。他们向生活在外的丁家坪人发出诗词征集号召,前期征集了多件有关丁家坪的诗词作品。
选取的作品接地气,通俗易懂,村民们看着能受到启发,激励和教化民众,且有一定的传承价值,这是娄桃香的初衷。诗社从6年创办至今,娄桃香一直都是亲力亲为,不仅将自己的房子打造成“枉渚苑”,还经常组织开展诗社活动,采风、写诗、写书法作品。如今,娄桃香还给当地的单位和企业担任文化顾问。
文化广场和文化墙不仅美化了村容村貌,还极大地丰富了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村民们在潜移默化中转变了思想,村里打牌赌博的人少了,爱好诗词的人多了,乡村大舞台多了,红白事简办渐成新风尚。
这些变化,村民刘瑛深有体会。以前,刘瑛和姐妹们都是跑几公里去跳舞。自从有了文化广场,她们都在这里跳广场舞,村里的管弦乐队也在这里排练合奏新曲。茶余饭后,村民们还会来散步、聊村里的新鲜事。这里已经成为了他们的精神家园。
来源:常德日报
作者:*云霞 蔡文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