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南极洲出现“血染”之后,绿色冰雪再次袭来,是大自然的警告,还是生物“作怪”?
南极大陆绿雪再现
年初科考人员曾公布了几张,南极科考站附近出现“血色”冰雪的照片,引起了外界猜测:地球发出了警告信号吗?
西瓜红色学
近日绿色的冰雪再现南极,气候变暖已成为不争的事实,而冰雪着色也与藻类密不可分。
凡是藻类聚集的地方,往往会吸引一批以藻类为食物的动物,如磷虾,鱼类等。企鹅等动物捕食它们后,其排泄物会使冰雪呈现各种颜色。
粪便的颜色取决于企鹅的食物来源,如果企鹅以磷虾作为食物的主要来源,其粪便通常会呈红色或橙色;若以鱼类作为主食,则其粪便会呈白色,可以很好掩藏踪迹,防止被天敌发现;而处在食物匮乏期的企鹅,粪便通常呈绿色。这就很好解释了,企鹅出没的地带,雪地呈多色的原因。
企鹅活动地的雪色
但是这种现象只会出现在企鹅活动的区域,那么其它地方出现的有色雪又该如何解释?
经科学家检测分析,这种有色雪实际上是由雪中生长的单细胞绿藻引起,我们称之为雪藻,其中最常见的是衣藻属的雪衣藻(Chamydomonasnivalis),它们主要分布于极地或高山山脉的雪原之上。
这种雪衣藻耐寒性极强,在南极的冬季,躲于冰层之下进入休眠状态;随着南极的夏季来临,温度回升,逐渐变得活跃,为了获得充足的营养,适宜的温度和光照,它们开始向冰面移动聚集在一起,并进行大量繁殖。
雪衣藻雪藻繁殖
雪衣藻体内含有叶绿素,在显微镜下,它们呈绿色;在光合作用下,合成类胡萝卜素和虾青素,又会使它们呈现出红色或粉红色。冰雪的颜色主要取决于色素组成和藻类种群密度,当叶绿素占主导地为,雪就会呈现绿色;如果类胡萝卜素等占主导地位,就会出现红色的雪。
甚至当有紫色或棕色酚类物质大量存在时,就会出现其他颜色的雪,不过都被古老的冰层覆盖,很难发现。
各色冰雪
雪衣藻在色素的庇护下能够防止紫外线辐射,并且不断吸收热量,造成周围冰雪融化。而白色的雪能够反射80%的太阳辐射,有色雪只能反射50%以下。
一组数据显示,藻类进行光合作用,每年需要吸收吨二氧化碳,对于地球的温室气体含量而言,这显得微不足道。随着全球温度升高,藻类大量繁殖,二氧化碳消耗量上升。但他们造成了冰川大量融化,对整个南极的动植物而言如同灭顶之灾,甚至破坏了整个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
南极最大冰川之一,登曼冰川融化
英国科考站研究人员发现,过半的藻类聚集在企鹅,海鸥或海豹等出没的地方,以获得充足的养份(动物粪便)。温度虽然不是影响藻类大量繁殖的唯一因素,但藻类大量繁殖却加速了冰层融化,冰雪着色的面积也会逐渐扩大。
这种恶性循环会不断加剧,而类似的现象出现在全球各地的洋流中(如,赤潮等),以后会更加普遍。
西伯利亚热浪温度图
目前的基本事实是:人类活动,确实造成地球的气候迅速变化,而气候变化将导致诸如全球变暖,洪水灾害,干旱,定期热浪等极端天气的出现。
肆虐全球的新型冠状病*肺炎,因为人类破坏了动物的栖息地,而遭到了它们的报复;去年澳大利亚大火,随之暴雨引发的泥石流便是如此。
浮冰上的企鹅
保护动物的栖息地就是保护我们自己,它们的明天也是我们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