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衔草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日子如蝶,裙角生香代连华 [复制链接]

1#
知名研究白癜风专家 http://disease.39.net/bjzkbdfyy/170622/5481259.html

(一)

出生官宦世家,自是锦衣玉食;长在书香门第,自是诗书浸染。幸运如方维仪两者兼而有之,生活虽然优越,家风家教却极严,父母虽爱其乖巧伶俐,却不许她恃宠而骄。“幼承家学,文史宏瞻,兼工诗画,”在书香墨染熏陶下,儿时的方维仪就显露出特殊才华,诵诗作文过目不忘,引经据典恰如其分。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世间万物于她眼中,美好如画,画则成诗。光阴流转间,天真烂漫而又饱读诗书的方维仪,恰似一朵含苞花蕾,于微风细雨中悄然绽放,出落得愈发水灵清秀。

生活如一幅浓淡相宜的山水画,亭台楼榭小桥流水,慢慢地铺展开来,而她只需手拈纤细狼毫,吟一首杏花春雨,描一幅水墨丹青。可谓是吟诗诗绮丽,作画画清雅。猜灯谜解连环,更是聪慧无比。

而姐姐方孟式,弟弟方孔馏,皆是才华横溢之人,每每姐弟三人凑在一起,吟诗联对品文赏画。而方维仪是行文如流水,画如神来之笔,令姐弟二人自愧不如。

彼时的方维仪,情怀细腻如诗,容颜俏丽如画,才华不逊须眉,品行淑静端庄。沈家有此女,纵然养在深闺,却也是世人皆知。

姐姐打趣道,不知谁家少年郎,有福娶此女?虽是玩笑话,却让她惆怅不已,一颗芳心恰似小小的浮萍,飘摇无所依。

哪个少年不多情?哪个少女不怀春?方维仪也曾于梦中,无数次幻想那个完美中的他。

于千万人之中,总会有那么一位翩翩少年,手持书卷临水而立,姿容优雅气质如兰,眉眼盈盈满目含情。

与她四目相对,少年如风展水,笑容纯净明朗。世间若有此少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那该有多美好呀。

而当父母告之,已将她许配给同里青年姚孙棨时,方维仪心如琉璃,刹那间碎得无法拾起。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本无可厚非,但所嫁之人若是平庸之辈,人生岂不是了然无趣,而幻想中的“琴瑟和鸣举案齐眉”也皆成泡影。

烦恼如丝缠缠绕绕,真是斩不断理还乱。

父亲揣摩其意安慰道,姚家少年虽没有功成名就,却也文采斐然风流俊雅。方维仪心如撞鹿羞红了脸,知女莫若父。

不再是浮萍无所依,此刻只想将芳心寄。

彼时的方维仪满怀憧憬,只待金风玉露且相逢,羡煞人间无数。待嫁而居的每一个日子,都是那么的鲜活亮丽。

(二)

人生得意,莫过于两情相悦且相守。

花好月圆日,柔情缱绻时,方维仪粉面含羞,姚孙棨温情款款。

洞房花烛夜未央,却叹良宵苦短。终于嫁得如意郎,得偿所愿的方维仪满心欢喜,尘世间的美好如花绽放。

诗书之家教女有方,婚后的方维仪上得厅堂,待人接物谦恭有礼;下得厨房,素颜粗衣做羹汤。生活虽平凡琐碎,却滋生出无限爱意。

一支竹笛在手,笛韵悠扬婉转,他轻柔地吹,眼神里蕴含着无限柔情;一张瑶琴横卧,琴韵悠悠流淌,她素手纤纤弹,心里滋生着满腹爱意。

日子如蝶,裙角生香。

但幸福有时却似水中望月,水枯竭而月空悬。姚孙棨从小体质羸弱,几乎是在药罐里长大,遍请名医也不曾治愈,且终日药不离口。

而婚前婚后奔波劳顿,病体如狂风折柳渐渐凋萎。

卧榻之上,姚孙棨默念着“愿得一人心,白首不相离,”心中悲凉不已。

倘若自己不在,谁为她描眉簪花?谁与她吟诗作画?那些苍凉的岁月,她该如何度过?

欢愉虽短真情却不变,爱如磐石已深镌于心。

方维仪忍着心中悲伤,倾情为其付出。“挥蚊蝇,据痰唾,头不安枕,左右周旋,”只愿他早日康复,重复往日恩爱甜蜜。

红泥小火炉,悬一只陶罐,方维仪亲自捣药煎熬。

手捧药碗轻轻端至榻前,慢慢地扶起喂下,而他已病入膏肓憔悴不堪。她心如刀割却温柔劝慰,虽说药苦,此刻的方维仪却心比药更苦。

纵然心有不甘,怎奈回天无力。那个清冷之夜,自知不久于人世的他忍着咳,断断续续,为她吹下最后一首曲,曲未终,人却阴阳两隔。

一身素衣,惨白容颜,哀哀哭泣,悲痛欲绝。而她的《伤离别》更是催人泪下:“万物有托,余独无依,哀郁交集,涕泗沾帷;自今以往,槁容日益朽,气力日益微。”

方维仪哭过痛过,却又不得不收起伤悲,只为腹中,已经孕育了一个小小的生命。

(三)

所有的爱恋已成空,所有的誓言如风散。红花谢了,绿草凋了,世间万物渺渺茫茫。多少不眠夜,一个人守着孤窗,苦挨到天明;天明又如何,依然是泪眼愁肠,无处话凄凉!

焚毁诗稿,收起画轴,思念却深镌于心。此后的日子,她小心翼翼地守着一份期待,守着他们爱情的结晶,那小小的生命,让人生处于黯淡之中的她,倍感温馨且又充满希望。

一声啼哭,惊醒沉沉黑夜;一声啼哭,驱散密布愁云。悲凉惨淡的姚家,终于有了喜庆气息。

孩子的出生,让爱有了延续。打开愁肠百结,欣喜涌入心头,她将千般怜爱,尽情付与襁褓中的女儿,甚至想像,女儿会一天天长大,与女儿嬉戏玩耍,与女儿吟诗作画,将女儿培育成一朵优雅的花。

而苦难却从不曾放过她,生活刚刚展露笑颜,转眼间又露出狰狞。九个月的女儿不幸夭折,彼时的方维仪万念俱灰。

案上香炉尽,再也不曾燃起;台上菱花镜,再也不曾揭开。夜夜玉枕凉,轻薄纱帐冷。人间岁月,似乎再无眷恋。

“昔阅生别离,不言死别离,无论生与死,我独身当之。北风吹枯桑,日夜为我悲。”离别苦痛,怎一个“愁”字能解?她常常以泪和诗以血作画,草成之后却又焚烧丢弃,纵然焚烧却也无法忘记。

在姚家,满眼皆是伤心处。无奈中,她被父母接回家,从此独居清芬阁,再不曾踏出家门半步。

(四)

人生所有苦难,方维仪皆已尝遍,换作平常女子,只会孤老终生再无所求。而方维仪却在苦难重压之下,恰似一剪寒梅傲立雪中,芬芳且独立。

虽然境遇坎坷憔悴了容颜,但她品行高洁胜似莲花,从此不慕世间繁华。

古今万卷日消磨,一窗昏晓送流年。轻启南窗,支起画夹。燕子双双穿帘过,蝴蝶翩翩入画来。一枚针,一萝线,一方绸布素白如雪。

淡看云卷云舒,手中穿针引线。繁花朵朵,引来蜜蜂采蜜忙;垂柳依依,骗得飞鸟竟相栖。

风雨过后见彩虹,博学才高如方维仪,历经生活诸多变故之后,却将全部心思用于钻研经史,著书立说,一本《清芬阁集》散发着清香从此留存于世。

人世间的悲苦,如一坛老酒被她深深窖藏于内心深处。

不再是“悲莫悲兮生别离”的哀婉,不再默念“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诺言。她将过往爱恋编织于梦里,梦里依然柔情缱绻,散发着荼靡盛开的芬芳,透过光阴缝隙,依然望见三生石上那永不改变的盟约。

懂得进退,方能成就人生;懂得取舍,才能淡定从容;懂得删减,方能轻松释怀;

懂得感恩,才能温润心境。繁华落尽,徒留一地芬芳,而方维仪就是这样聪慧女子,不怨天不怨地,摒弃繁华浮躁,执着于博览群书勤奋撰著,丰盈内心启迪智慧,从而走出一条与一般女子不同的人生之路。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