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衔草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我们的中医 [复制链接]

1#

??中医的治法——神农尝百草

在原始时代,人们为了生存,在采集、狩猎自然产物作为食物的同时,逐渐认识到有些植物、动物、矿物对人体有利,而有些则会产生不利的影响,甚至中*死亡。进而有意识地、自觉地对这些物质进行考察。

“神农……尝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知所避就。当此之时,一日而遇七十*。”

汉《淮南子·修务训》

智慧的祖先们通过口尝、体验,不仅找到了人类赖以生存的食物,同时也发现了治病的药物(取自自然的植物、动物、矿物)。并且发明了通过尝味以及食入后人体的寒热反应来确定药物作用与性质的方法,逐渐形成了比较完善的中药药性理论,其核心内容即“四气五味”。

这一理论至少已经沿用了近二千年,目前仍在有效地指导着中医临床防病治病。

中药不外植物、动物、矿物三类,人类的食品也由这三大类组成,在中医使用的药物中,亦食亦药者很多,如现存最早的一部药物学专著《神农本草经》(成书于公元年左右),全书共载药种,而大枣、山药、蜂蜜、龙眼、黑脂麻、百合、薏苡仁、莲子、芡实、赤小豆、花椒等食品就有43种。

所以有“药食同源”、“药食同性”、“药食同效”之说。

正因为如此,运用“四气五味”的中药药性理论,也就可以指导大家在日常生活中进行养生保健与疾病的治疗。反过来,利用食物防病治病,也要在中医“四气五味”理论指导下,方能准确运用,发挥疗效。

尝味就能知道药(食)物的功效吗?

对习惯于一切相信实验室数据的现代人来说,这简直是无稽之谈。

但事实上,人们在不了解中医“四气五味”理论时,已经在不知不觉地利用“五味”来调节身体。如口中粘腻时,人们会不自觉地想吃一些苦味的东西;口干时,会想吃酸甜的食品;情绪不好、抑郁的时候会想抽烟、喝酒,以“借酒消愁”等等。

这种人体的本能,被我们聪明、细心的祖先所重视,并发现了规律。下面就来看看中医所讲的味与药(食)物作用的关系是否有一定道理。

食物的味,主要有“辛、甘、酸、苦、咸”五种。每种味的作用,汉代的《*帝内经》中就用一个字来概括,即:“辛散、甘缓、酸收、苦坚、咸软”

《*帝内经》

辛散

辛味,包括辣味及一切芳香刺激性的气味,食品如辣椒、生姜、葱、薄荷、萝卜、陈皮、砂仁、金橘、烟、酒等。

古人发现辛味之品具有外散、走窜的特性,能够发散体表外邪(通过发汗),行气通窍。所以可用来治疗外邪郁表,以及气机郁滞的病证。

如生姜、葱、香菜(芫荽)、薄荷、苏叶等,都能治疗感冒引起的恶寒,发热,无汗或有汗不多,鼻塞声重,头痛,周身肌肉疼痛,以及咽痛,咳嗽,咳声不扬等外感表证,卫气或肺气不能宣畅的一类病证。因为这些食品均含辛味,而具有发汗解表的作用。

主要成分为薄荷油的胆舒胶囊,可以治疗慢性胆囊炎、胆石症的胁肋胀痛,胃脘灼痛,口苦泛酸;香砂养胃丸(含砂仁、木香、藿香等大量辛味理气药)可以治疗胃炎引起的胃脘饱胀,嗳气频作;麝香保心丸、丹参滴丸(含麝香、冰片等辛味通窍药)可以治疗冠心病心前区憋闷疼痛。

这些疾病都是因气行不畅,或关窍闭塞所致,所以用辛味药物有效。

人们在情绪抑郁时多有胸闷、太息的症状,若是平时吸烟的人,这时吸烟量会增加,一支接着一支不停地抽,因烟的辛味可以起到一定的理气解郁作用,但烟中的焦油、尼固丁等却严重损害了肺脏,得不偿失,不如选择其他有利身体的辛味食品、药品,如陈皮、金橘制品,或中成药逍遥丸(含辛味的柴胡、薄荷)等。

由于辛味药的发汗作用会消耗体内的阳气与津液,行气作用会消耗人体的气,所以过用、久用、误用辛味之品会出现心慌、气短、乏力、口干等耗气伤阴的副作用。

如长期大量饮酒(味辛)的人,会出现易疲劳、食欲下降、女子闭经、脂肪肝、酒精性肝硬化、股骨头坏死等病证;

气虚胃胀的人用萝卜,或理气破气的中药,不但症状不能缓解,反会增加乏力、精神萎糜、动则气短等感觉。所以气虚的人平时应少吃萝卜。

甘缓

甘即甜味,食品如桂圆、红枣、蜂蜜、饴糖、山芋,以及甘蔗、梨、萍果、西瓜、香蕉等甜味的水果;中药里的甘草、人参、*芪、枸杞子等,均为甘味。

缓,即缓和急迫。

大家可能有这样一些经验,如遇到突然虚脱(因饥饿或剧烈疼痛等),晕倒,面色苍白,大汗淋漓等紧急情况下,一般会想到用一碗糖水灌服,病人往往会很快苏醒;大便干结如粒,会想到吃蜂蜜、香蕉、山芋等食品。

中医认为因气虚、血虚、阴虚、阳虚等虚弱所引起的昏厥、疼痛、肌肉筋挛、肠燥便秘等急迫之症,可以用甘味之品来缓急。甘味同时还有补益、润燥等作用。

临床发现当人体气血严重不足时,往往会特别喜欢吃奶油蛋糕等甜食,这是人体自救、本能的反应。

每到冬季,南方民间常用龙眼肉、黑脂麻、胡桃肉、红枣肉、阿胶、猪油、蜂蜜、冰糖等大量甘味之品,制成补膏,每日数匙,开水冲服,用于治疗各种慢性虚弱性疾病引起的形体消瘦,面*无华,皮肤干燥,精神萎糜,气短少力,心悸健忘,失眠,腰膝酸软,大便干结等,常于服用数月后形体渐丰满,面色转红润,精神体力恢复,体质改善,减少了慢性病的急性发作次数。

有些慢性胃病患者,如慢性胃炎、胃溃疡等,常在遇冷或劳累后胃脘隐痛,喜按喜热敷,舌淡红,或淡暗红,苔薄白者,为中阳不足所致,可以用红枣生姜汤,即大量红枣(10~20枚),配少量生姜(鸽蛋大小1块,切片)水煎服;也可用红枣红糖糯米粥,温食,均有一定的补益缓急止痛作用。

由于甘味药(食)品有滋润、补益作用,过量使用会增加体内水液、壅阻中焦气机,中医称“助湿碍胃,满中壅气”,若吃甜食后出现口中粘腻,脘腹饱胀,身体变得壅肿肥胖,舌苔厚腻时,最好暂时控制甜食。

酸收

提到酸味,大家马上会联想到“望梅止渴”的典故,联想到食品山楂,也会以为其主要作用只是生津止渴,开胃消食。

但是,在中医药性理论中,酸味物质的主要作用是“收敛固涩”,可用于久咳、多汗、久泻、脱肛、遗尿、遗精、带下等气血津液滑脱不固的病证。

如治疗腹泻日久不止,可用石榴皮30g,或再加焦山楂30g,每日1剂,水煎服;或用皮蛋(即松花蛋)1只,用醋适量拌匀,作吃粥时的菜肴,每日2~3次。

治疗久咳不止,常可在辨证配方中加入五味子、诃子、乌梅等。

治疗津液不固的自汗、盗汗,可用五倍子(味酸)适量,研为末,冷开水或麻油调成膏,填脐中,纱布固定。此方出《本草纲目》,名五倍子膏。

治疗小儿气虚脱肛,可用五倍子、地榆、诃子各等分,研为细末。每服1.5~3g,米汤调服,日2~3次。此方出明代《普济方》,名五倍子散。

由于酸味药在固涩正气的同时,也会固涩邪气,所以对邪气犯肺、肺气不宣所致的咳嗽,以及肠中湿热积滞或食积所致的腹泻,湿热下注的带下等病症,不能单独使用酸味药,否则有敛邪之弊,会使原有疾病的症状加重,病程延长。

苦坚

苦味的药品与食品有*连、龙胆草、苦参、苦丁茶、苦瓜、茶叶、菊花等等。

苦味的物质尤如日常生活中所使用的干燥剂一样,可以除去身体中的水湿,中医称“燥湿”。

由于体内水湿过多,会出现面目*暗虚浮,或肢体浮肿,口中粘腻,舌体胖大,苔腻等征象,而苦味物质可以祛除湿邪,使机体组织由松软变得坚实,故称“苦坚”。

宋代的“藿香正气散”、“平胃散”等名方中,都含有大量苦味药,为燥湿作用的代表方。

“藿香正气散”对感受湿邪引起的周身困重,疲乏无力,头重如裹,面*无华虚浮,下肢肿胀,大便稀溏之病证具有良好的疗效。

“平胃散”则对湿邪侵犯肠道的腹泻、腰痛有佳效。

这些病证在霉雨季节较多见,患者有时以严重的疲劳感前来就诊,有的已做过各种检验,一般无明显异常,由于诊断不明,西医难以用药,患者多较紧张。但在中医看来实际是一种类似感冒的疾病,由感受湿邪所致,用上方加味治疗常数剂而愈。

此外,苦味还有“泄降”作用,即下泄、下降之意,具体包括降火与降气。

如肝火上炎,目赤多眵时,我们可以用适量的苦丁茶、菊花等泡茶饮。

对肺气上逆的咳嗽气喘,胃气上逆的嗳气呕吐,苦味的*芩、厚朴、*连、吴茱萸是这些病症的常用药。

若胃与食道有烧灼感,同时有酸苦辛辣水上泛,可用*连3克,炒山栀3克,*芩3克,一同泡饮。

由于苦味物质有燥湿作用,所以过多或使用不当会耗伤体内津液,影响食欲,即“伤津败胃”,出现口干舌燥,食欲不振等副作用。

有饮茶习惯或常喝苦丁茶的人,如果出现越喝口越干的情况时,应暂停饮用,以避免伤津。

咸软

生活中大家会看到这种现象,用盐腌制的食品极易吸潮变软。取类比象,古人认为咸的药(食)品可以软化体内坚硬的块状物,包括肿大的淋巴结(中医称“瘰疬”)、肿大的甲状腺(中医称瘿瘤)、肿大硬化的肝脏、脾脏、腹部的肿块、乳房肿块等。其作用称为“软坚、润下”。

咸味的食品与药品与,主要有盐、芒硝等矿物,以及海带、紫菜、牡蛎、珍珠、海马等海产品,鳖甲、龟板、鹿茸、狗鞭、蛤蚧等动物制品三类。

中医自古就有用海藻、昆布等咸味药治疗“大脖子病”(单纯性甲状腺肿),古人虽不知道此病由于缺碘引起,也不知道海藻、昆布中含大量的碘,但却受“咸能软坚”的自然现象的启发,达到了治疗目的。并以此类推,将这些药物用于治疗各种肿瘤,现代临床报道中,也有不少医家善用海藻治疗子宫肌瘤等。

鳖甲、牡蛎等,则是中医治疗肝硬化、脾肿大的常用药。古方中一首治疗颈部淋巴结肿大(瘰疬)的“消瘰丸”,就是由牡蛎、玄参、贝母三味药组成。

数日不大便,便则干结如粒,也是一种“坚”的表现,可以用咸味药治疗,因“咸能润下”。如每日空腹口服淡盐水,可以治疗这种便秘,严重者可以用芒硝(咸味)冲服(剂量要因人而定)。

此外,咸味药大多为矿物与动物类,质重而偏走下焦,古人认为“咸入肾”,许多古代补肾方中常加入盐,作为引经药使用。

但长期过咸饮食,特别是老年人,会出现面色黧黑,浮肿,口唇、指甲紫暗,舌紫,或有瘀斑等瘀血病症,中医认为是“咸能涩血”。血行不畅带来的后果是高血压、动脉硬化、脑血栓形成、脑溢血、冠心病等心脑血管疾病,所以老年人忌过咸饮食。

甘淡酸涩

除以上五味外,还有淡味与涩味。

中医认为淡与甘味相近,称“淡附于甘”,通常甘淡并称,故作用相近。但淡味还有利水渗湿之特殊作用,如玉米须、薏苡仁、冬瓜皮、葫芦瓢、茯苓、滑石等均味淡,都是很好的利尿之品,一些功能性水肿,可以用玉米须一大把,或冬瓜(也可用冬瓜皮)克左右煎水饮。

而涩与酸味作用完全相似,一药之中往往酸、涩二味相兼。

天然药(食)物的味往往不止一种,如萝卜,既辛又苦;橄榄,既酸又甘;几种食品混在一起的大杂烩,或中药的复方,常常是五味俱全。通常,味越少,作用越单一;味越多,作用越复杂,故可用于治疗复杂的病证。

另外,药(食)味有浓淡,相对来说,味越浓,药的偏性越大,作用就越强,反之则较弱。

当然,也有口尝的味与中药文献记载的味完全不同的情况,有人曾经对多味中药进行了调查,发现实际口尝的味与理论上的味的符合率约70%多。

提示在味与药物功效不相符的情况下,也有“以效定味”的情况。

仅用“五味”理论还不能全面、有效地解释药性。因同一种味的物质作用于人体后,有些能使人产生“温热”的感觉,而有些却相反,出现“寒凉”的感觉。

四气

寒、热、温、凉四者,古人用“四气”或“四性”来概括。从阴阳理论角度来看,“温、热”属阳,“寒、凉”属阴,“四性”实际代表了两类完全不同的、相反的药性。

但温与热,寒与凉没有本质不同,只有程度差异。凉甚为寒,温甚为热,前人也有用微寒、寒、大寒三个等级来说明寒的程度,用微温、温、大温来说明温的程度,而对于寒温偏性不明显的则用“平性”来表示。

每味药物的寒热偏性,是通过几千年来人们无数次的体验后得出的。

如一个经常出现目赤,面部出红疹,烦躁,口干,小便*赤等热性病证者,当使用了菊花、桑叶、苦丁茶等药物后,症状减轻以至消失,若反复多次在不同人的身上出现同样的效果,就会将菊花、桑叶、苦丁茶确定为寒凉药。

若进食生姜、大蒜、辣椒等食品后反复出现目眵增多、粘稠,甚则目赤红肿,口干咽燥,或咽红肿疼痛,大便干结出血,小便*赤等热的征象,就会将这些食品定为温热性质。

药物的寒、热、温、凉是一种偏性,以药性之“偏”来纠正机体之“偏”,就能达到调整身体阴阳平衡,治愈疾病的目的。

如热性病证,要用寒凉药进行纠偏,因寒凉药有“清热”作用;寒性病证,要用温热药来纠偏,因温热药有“祛寒”作用。“寒者热之,热者寒之”,“疗寒以热药,疗热以寒药”,是临床治疗寒热偏胜病证的基本原则。若以热药冶热病,寒药治寒病,即为误治,常常造成严重后果。

寒凉药有清热泻火作用,其性属阴,所以过量使用会损伤人体阳气,出现面色苍白,畏寒怕冷,精神痿靡,大便溏稀,女子的月经后期,痛经,色紫暗等症状。

温热药有祛寒温阳作用,其性属阳,所以过量或使用不当会助火伤阴,出现烦躁,口舌生疮,牙齿出血,大便干结等副作用。

通过以上的介绍,大家可能已经理解,“四气”与“五味”,都是确定药性必不可少的部分,只有两者结合,相互补充才能较为准确地说明药(食)物的功效。

比如同为辛味的生姜与薄荷,辛能发散,虽都可用于表证,但生姜属温热之品而用于风寒表证,薄荷属寒凉之品而用于风热表证。

又如,同为苦味的药物,有“苦寒”(*连、苦丁茶等)与“苦温”(陈皮、厚朴等)之区别,前者能清热燥湿,适用于湿热证;后者有温化寒湿作用,适用于寒湿证。

除“四气五味”药性理论外,还有“升降浮沉”与“归经”理论。

升降浮沉

这是从药物的作用趋向来说明药性的一种理论。

升浮药是指作用向上向外,多用于治疗在上或在外病证的一类药物。如菊花、桑叶、薄荷、紫苏、麻*等,用于目赤多眵、感冒发热身痛等。

沉降类药的作用向下向里,多用于治疗在下、在里的病证。如大*、芒硝、桃仁、滑石等,用于便秘,小便不利,小腹坠胀疼痛等。

古人发现药物的升降浮沉之性与药物的性味、质地有一定关系。大体上,性温、热,味辛、甘的药物多具有升浮之性;而性寒凉,味苦、酸、咸的药物多具有沉降之性。

植物的花、叶、茎等质地轻的药物多具有升浮之性;植物的根、种子,动物与矿物等质地重的药物大多具有沉降之性。但也有一些例外,如番泻叶质轻,却用于治疗便秘。

药物归经

这是说明药物对机体各部位选择性治疗作用的一种理论。

归,即归属;经,即经络(包含脏腑)。在运用四气五味与升降浮沉等药性理论的基础上,加以药物归经理论,可以更加准确地解释药物的作用。

如寒凉药有清热泻火作用,可用于治疗各种火热证,但火有心火、肺火、肝火、胃火、肾火之别,药物之中有的善清心火,如莲子心、*连等;有的善清肺火,如石膏、桑白皮、*芩等;有的善清肝火,如菊花、桑叶、苦丁茶等;有的善清胃火,如蒲公英、连翘等;有的善清肾火,如知母、*柏等。

根据这些药物所治经脉脏腑病证的不同,而将其归为心经药、肺经药、肝经药、胃经药、肾经药等等。

又如,同为甘味补益药,有的补心,如人参、桂圆肉等;有的补肺,如胡桃肉、冬虫夏草等;有的补脾,如山药、扁豆等;有的补肝,如枸杞子、阿胶等;有的补肾,如胎盘、龟板、鳖甲等。

如果使用不当,如用清肝火的菊花去治疗心火旺盛证,用补心的桂圆肉治疗脾虚证,虽然不会引起严重的*副作用,但大多无效。所以掌握归经理论也是正确用药的前题。

大家理解了这些药性理论后,可以在日常生活中自觉地利用这些理论指导平时的膳食。

如身体正常,没有偏颇时,就应选择平衡饮食:

绿豆芽炒韭菜,不但颜色好看,而且绿豆芽性寒,韭菜性温,寒温并用不会致偏;

酸辣汤是辛味与酸味的搭配,一散一收,相互制衡;

中秋吃月饼时,泡一杯清茶,一甜一苦,一润一燥,配伍都十分巧妙。

而当身体有各种偏颇时,就要有意识地利用食物的偏性加以纠正:

如舌苔厚腻,脘腹作胀,就要少吃鱼肉、奶油蛋糕等助湿之品,适当多吃些萝卜、海带等化痰消食之品,或喝苦味重一点茶水、大麦茶等。

只有这样,才能达到阴阳平衡、祛除病痛、养生保健的目的。

懂点中医药性理论,并能自觉运用的人,才是真正“会吃”的人。

食物的偏性虽然没有药物的强,作用也相对较弱,却非常安全,对身体损害小。

故唐代大医家孙思邈就告戒医者:

“夫为医者,当须先洞晓病源,知其所犯,以食治之,食疗不愈,然后命药。药性刚烈,犹若御兵;兵之猛暴,岂容妄发!发用乖宜,损伤处众,药之投疾,殃滥亦然。”

即主张有病以后先用食疗方法治疗,食疗不愈,然后再用药物治疗。

唐代《海上集验方》中记载的治疗尿路结石的“胡桃肉粥”,宋代《寿亲养老新书》中记载的治疗老人呕逆饮食不下的“生姜汤”,明代《食物本草》中记载的治疗小儿瘰疬(慢性淋巴结炎、淋巴结核)的芋艿粥等,都是经临床反复验证而有效的食疗方剂。

“食能排邪而安脏腑,悦神爽志,以资气血。若能用食平疴,释情遣疾者,可谓良工。”

孙思邈《千金食治》

所以,作为一个好的中医师,应该多掌握一些食疗方法介绍给患者,用这些简、便、廉,且安全有效的方法防病治病,不应视其为雕虫小技而不屑一顾。

??中医的治法——扶正祛邪

人的疾病五花八门、千奇百怪,当然治疗方法也难以胜数。要应用中医疗法,首先要学习中医治病的原则,也就是治疗疾病的一些总的理念,才能提纲挈领、触类旁通地防治疾病。

在中医看来,人体患病实际是机体平衡态遭到破坏、阴阳有所偏颇的一种结果,治疗的目的就是要使机体恢复到平衡的常态,即“纠偏”,中医称为“平调阴阳”,这是临床防治疾病的总原则。

造成机体阴阳偏颇的主要原因有两大方面:

邪气干扰(实)与正气不足(虚)。

邪气,可从外感受或自内产生,是有害于人体的因素;

正气,指维持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和抵抗力。

正常情况下,前者不能有,后者不能少,反之则为病态,或为邪气实,或正气虚,或虚实夹杂。

所以,“扶正祛邪”是中医治病的基本法则,基本治疗方法为“补虚泻实”。

先谈谈邪实的问题。

邪有风、寒、暑、湿、燥、火(热)之六淫,有食积、气滞、痰饮、瘀血等等,这些都是影响人体机能活动的因素或产物,称为“邪实”,当予祛除。

根据邪气所在的部位与性质的不同,祛邪的方法也各不相同。中医治疗邪实总的理念是将邪气就近排出体外,以免邪气深入,干扰更多的部位,对机体造成更大的伤害,而使病情加重,病程延长。比如:

邪气在表(皮毛)

所致病证的病位在外,应当用“汗法”,又称“发汗解表”法。即通过出汗的方法,使在皮毛的表邪就近随汗而泄。

例如,感冒时发热恶寒,无汗,头痛,项背强,身疼痛,是风寒邪气在体表的表现。

治疗这种病证的原则就是发散风寒(令人出汗),所以只要有这种作用的疗法都可以采用,如服生姜红枣汤、生姜葱汤、芫荽汤(即用香菜适量水煎)等,选择一种,趁热服药,服后再盖被取汗。也可以用刮痧等外治疗法。

这些治疗方法虽然所用药物不同,方法各异,但作用结果相同,殊途同归,所以了解治法的作用机理非常重要。

邪气在胸膈

病位在人体上部,可就近用“吐法”,又称“涌吐”、“催吐”法。适用于宿食、食*、痰饮等停于胸脘的病证。如暴饮暴食,或进食有*食物后会出现胸脘痞满胀痛,欲吐不能吐等。此时要用吐法,务在速去其邪,否则邪气深入肠胃,必延长病程,使病情加重。简单的催吐法是先饮淡盐水数杯,再用压舌板(或筷子)压一下舌根,引起呕吐反射,吐出胃内宿食、食*后,诸症即可消失。

另外,有一种小儿的咳嗽气喘病证,是因进食过量的油腻食物,超过了小儿的消化能力,食物不能化为精微物质,反成痰饮之邪,阻于胸膈而引发咳喘。我们常用消食化痰止咳的中药治疗,由于中药味苦,常引起小儿呕吐,当吐出大量粘痰后,咳喘多立即减轻。所以小儿咳喘时若能呕出粘痰是一种好的征兆。

邪在肠

病位在下,则就近用“下法”,又称“攻下法”、“泻下法”。即用通泻大便的方法来祛除邪气的一种方法。如急性菌痢,表现为腹痛,泻下脓血臭秽,泻而不畅,里急后重,这是湿热之邪积滞于肠道的典型表现,治疗时不但不能用止泻的方法,反而要用大*、槟榔等通大便药,使邪从大便而出,痛泻才会止住。

以上汗、吐、下三法,是中医治疗邪实为患的三大法宝,只要使用得当,常可达到速战速决的目的。

当然,中医治病还有和、温、清、消、补等多种方法,以适应各种病证。

半表半里

当邪气即不在表,又不在里,而在半表半里(少阳经之部位),则表现为寒热往来(寒热交替,或先寒后热,热后汗出),胸胁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口苦咽干,目眩等。要用“和法”,又称“和解少阳”法,即发散与清里并用的一种方法。

现在大家常用的中成药小柴胡冲剂,就是治疗这种病证的主方。一些发热类疾病,见有以上特征者,用小柴胡汤水煎剂(可因人因病调整各药的剂量),有很好的退热效果。临床用此方加减治疗发热有效的报道数不胜数。

若因寒邪致病者,要用“温法”,即“寒者热之”。如夏天过食冷饮后引起的剧烈腹痛,要用生姜红枣汤或十滴水(含花椒、辣椒、干姜、烧酒)等温热性质的药物治疗。

因热(火、暑)邪致病者,要用“清法”,即“热者寒之”。如有些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引起的急慢性胃炎,表现为胃脘烧灼样疼痛,伴脘胀,嗳气,口苦泛酸,舌红,苔*腻等。按中医辨证,是邪热犯胃之证,要用有清热泻火作用的蒲公英、山栀、*芩、连翘等药。

若食积为患,表现为胃脘胀痛,或腹痛,嗳腐吞酸,口中粘腻,入夜流腥臭口水,矢气臭秽,大便臭如败卵等,要用“消食法”。轻症可选用中成药保和丸,或饮大麦茶,多吃山楂、萝卜等。

另外,若为气滞、气郁、气结的病证,要用行气、理气,甚则用破气的方法。有理气作用的食品主要有金桔、陈皮梅、九制陈皮等各种甘橘类制品,以及萝卜、香菜、洋葱、野蒜等;槟榔则有破气(强于理气)的作用,所以气虚的人食之,反有胸闷不适之感(大气下陷之故)。

若痰饮为患,要用“化痰蠲饮”法,根据痰饮所在部位与深浅的不同,又有“涤痰”、“坠痰”、“逐痰”、“祛痰”、“逐饮”等治法。许多食品有化痰作用,如萝卜、丝瓜、陈皮、橘络、海蜇、海带、石花菜、枇杷、荸荠、茼蒿菜、蕺菜(即鱼腥草)、魔芋、慈菇等。

若瘀血致病,则用“活血化瘀”法,甚则用“破血逐瘀”法。有活血作用的食品如各种酒、山楂、茄子、藕、桂皮、台菜等。还有中成药“血府逐瘀口服液”等。

此外,祛邪(泻实)的方法还有“燥法”、“利湿法”、“润燥法”等。

除了邪实外,正气(气、血、阴阳、津液)不足,是导致疾病的又一大原因。

经常遇到一些中老年人问:“我老了,是不是该补补了?”“子女孝顺,过年过节买了许多补品给我,是否可以吃?”

听到这些问题,我就会问他们:“你有什么慢性病吗?”“没有。”“你饮食、睡眠都正常吗?”“正常。”“你工作辛苦吗?”“退休了,没什么事了。”“你有什么不舒服吗?”“没有。”“那你为什么要补呢?”“因为年龄大了。”

可见在人们心目中,将年龄大与正气虚划等号了。其实,年龄的大小与虚并不一定相关。有年龄虽大而身体很强壮者,也有年龄很小却非常虚弱者。

造成正气不足的原因无外乎气血精微物质的生成减少与丢失过多两大方面。

前者如先天肾精不足,或各种慢性疾病缠绵不愈,脾胃的消化吸收能力下降,长期进食量不足或偏食(营养不全面),导致气血精微物质的生成减少而致虚。

后者如大量出汗,过多地讲话(特别是大声讲话),耗气伤津;大量出血(如外伤、手术、胃出血等),或少量长期出血(如痔疮、月经过多等),耗血伤气;暴泻,或长期慢性腹泻,丢失了能化生气血的精微物质;过度用脑,睡眠不足,气血暗耗等。这些都是精微物质丢失太多,或过度消耗以致虚。

如果饮食充足,营养全面,又无过多的消耗,不存在虚的因素,就无需进补。丰富充足平衡的饮食物就是最好的“补品”。所以古往今来从不进补而活到八、九十岁的大有人在。

一些生活条件优越而乱吃补品的人,非但未能补益身体以养生,反将原本平衡的机体破坏,以致疾病缠身。

如气不虚者而长期大量服用人参、*芪等补气之品,因“气有余,便是火”,会导致各种火热病证,如头胀头痛,烦躁易怒,血压升高等;血不虚而服大量补血保健品,则产生血液粘稠,血气壅滞等病证。

所以只有在正气不足的前提下,才能运用补法。如何进补呢?

“虚则补之”是治疗虚性病证的基本原则。“虚证”主要指气、血、阴、阳四种基本物质的不足,所以补法包括了“补气”(益气)、“补血”(养血)、“补阴”(滋阴)、“补阳”(温阳)四法。不同的虚证有不同的补法:

气虚证

主要表现为神疲乏力,动则气喘,易汗出,脉弱无力等。有补气作用的药(食)品主要有人参、*芪、*精、山药、桂圆肉、红枣、莲子肉等。具体治疗时,还当根据所虚脏腑的不同,兼症的不同,选择不同的补气之品。

若为心气虚证,症见心悸,活动后加重,失眠多梦,头昏,记忆力下降,精神不振,气短懒言等,可用“人参桂圆汤”(又名“参须龙眼煲”):人参(西洋参、白参、红参匀可)3~10g,加桂圆肉9粒,同入小碗,加水适量(约ml),隔水蒸,也可以入沙锅内,加水适量,喜欢甜者,可加适量冰糖,小火慢炖,每晚临睡前服其汁,翌晨加水再蒸或煎第二次,也可连参及桂圆肉吃下。

若为肺气虚证,症见咳嗽反复不止,劳累后咳甚;或喘促短气,语言低微;或慢性心肺疾病引起的喘息不止,大汗淋漓的喘脱证,可用人参6~10g(食指粗3cm长),胡桃肉1个(留隔),水煎服。此即古代名方“观音人参胡桃汤”。

若为脾气虚证,症见倦怠乏力,肌肉松软,食欲不振,腹胀,慢性腹泻,日久不愈,泻下物完谷不化等。可用红枣山药粥:红枣50g,鲜山药g,粳米(或糯米)50g,若加去芯莲子肉10粒更佳,煮成粥,喜欢甜者,可以红糖适量,每日早、晚空腹温服。

血虚证

主要表现为面色苍白无华,颜面、四肢皮肤干燥,嘴唇干裂,舌色淡,脉细弱。养血药(食)品主要有桂圆肉、红枣、甘杞子、牛肉、羊肝、猪肝、猪血等。

如因年过四十,读书劳伤目力,肝血不足,头晕目眩,两目干涩昏花,视力下降,不能久视者,可用枸杞子膏:枸杞子g,水浸1宿,蒸烂,捣碎,再加水适量,煎60分钟,拧出浓汁,去渣加蜜、冰糖适量,文火熬成膏。每服2~3匙,清早用开水调下;若兼心气、心血不足(心悸、健忘、失眠多梦等)者,用龙眼肉、人参汤调下。

若血虚体弱之证,见面色萎*,眩晕心悸,妇女经闭,月经不调,痛经者,可用阿胶g加入冰糖少许,隔水蒸1小时化开。每次1匙,开水冲服,一日2~3次。也可用中成药“复方阿胶浆”。

阴虚证

主要表现为形体消瘦,午后潮热,手足心热,盗汗,颧红,舌红少苔,甚则舌光红无苔,脉细数等。养阴药(食)品主要有阿胶(驴皮胶)、猪肉皮、鸭肉、百合、银耳、黑木耳、海参、淡菜、蚌肉、鳖、龟、牡蛎、燕窝等。

如肺阴虚的干咳,痰少而粘,或痰如丝如粒,短气,口干咽燥,声音嘶哑,潮热盗汗者,可用百合银耳粥:百合30~50g,银耳10g,粳米g,煮成粥,随意食之。

小儿阴虚之体的疰夏,症见形瘦,低热,多汗,食欲不振,苔少者,可用枸杞子15g,五味子5g(或加百合15g),煎水代茶饮。

阳虚证

主要表现为畏寒肢冷,神疲乏力,面白无华,下肢浮肿,小便清长,舌质淡胖,苔白滑,脉沉微等。补阳的药(食)品主要有鹿肉(鹿茸)、羊肉、狗肉、河虾、海虾、泥鳅、韭菜等。

若为肾阳虚证,症见腰膝、少腹冷痛,下利清谷,或五更泄泻,男子阳萎,女子阴冷等。可用冬虫夏草,因其价格较高,一般不入复方,常单味使用,每次2~3g。虫草的服用方法很多,可隔水蒸服;也可剪碎后加鸡蛋1枚,做成鸡蛋羹服;或与鸡、鸭、猪肉等炖食;或用开水浸泡后代茶饮,其渣焙干为末,每服6g,日服2次等。也可用价格较低的中成药“金水宝”(为人工培养的虫草真菌及其制剂)。另外,在慢性支气管炎缓解期(中医辨证属肺肾阳虚型:形寒怕冷,四肢不温,疲乏无力,动则气喘,劳则咳剧,腰膝酸软等)使用冬虫夏草,可有效地减轻症状,预防急性发作。

当然,临床上虚证并不是如此单纯的,有气阴两虚、气血两虚、阴血亏虚、阴阳两虚、肺脾气虚、心脾两虚、脾肾阳虚等多种复杂情况,治疗用药上也比较复杂。

但是,如果掌握了上述虚证的一些基本特征,就可以据证灵活地选择药(食)品进补,避免滥用补品而出现偏差。

因冬季气候寒冷,药物易于保存,加上冬季人们脾胃的消化吸收功能较强,药物也容易吸收并发挥作用,所以自古就有在冬季制作膏滋药(补膏)的习惯,冬季也是进补保养的最佳时节。

现在大家应当明白,“虚则补之”,指中医辨证属虚的人,才需要进补。所以,是否需要补,服哪些药(特别是膏滋药配方的确定),一定要咨询有经验的中医师,经诊察确定气血阴阳哪种物质的不足,心肝脾肺肾哪脏之虚,才能有针对性地进补,缺啥补啥,达到强身治病的目的。

??尝味知作用

孔子曰:“人莫不饮食也,鲜能知味也。”

人们一日三餐,遍尝各种饮食之味,有的喜食甜,有的喜食辣,有的喜食酸等等,但却很少有人会去想想为什么人们会有各种不同的饮食嗜好,也很少有人了解饮食五味对人体健康有什么影响。

尝味就能知道食物对人体的作用吗?对习惯于一切相信实验室数据的现代人来说,这简直是无稽之谈。

但事实上,人们已经在不知不觉地利用“五味”来调节自己的身体。如口中粘腻时,人们会不自觉地想吃一些苦味的东西;口干时,会想吃酸甜的食品;情绪不好、抑郁的时候会想抽烟、吃辣的,或“借酒消愁”等等。

这种人体的本能,被我们聪明、细心的祖先们所重视,并发现了一个规律:即食物的味不同,对人体的作用也不同,反之,味相同,作用也基本相同。

从而发明了“五味”理论来解释一切的饮食物与药物对人体的作用。这一理论不仅指导着中医二千多年来的临床用药,也同样可以指导人们平常的饮食养生。

会利用“五味”原理者,不但可以保持健康的身体,遇到疾病还可用以治疗疾病;

不知“五味”者,不但不会用此愈疾,相反还会导致疾病。可惜的是,自觉利用“五味”之理来调养身体者少之又少。

下面就来看看中华民族的祖先们所概括的饮食“五味”对人体的作用是否有一定道理。

食物的味,主要有“酸、苦、甘、辛、咸”五种。对于每种味的作用,古人都用了一个字来概括,即:酸收、苦坚、甘缓、辛散、咸软。

酸收

提到酸味,大家马上会联想到“望梅止渴”的典故,联想到食品山楂,也会以为其主要作用是生津止渴,开胃消食。

但是,在中医药性理论中,酸味物质的主要作用是“收敛固涩”,可用于久咳、多汗、久泻、脱肛、遗尿、遗精、带下等气血津液滑脱不固的病证。

如治疗腹泻日久不止,可用石榴皮25g,或加焦山楂15g,每日1剂,水煎服;或用皮蛋(松花蛋)1只,用醋适量拌匀,作吃粥时的菜肴,每日2~3次。均可以起到收敛止泻的作用。

治疗肺虚久咳不止,常可在辨证配方中加入五味子、诃子、乌梅等酸味之品,则止咳效果明显增强。

治疗津液不能内固的自汗、盗汗,可用五倍子(味酸)适量,研为末,冷开水或麻油调成膏,填脐中,纱布固定。此方出《本草纲目》,名五倍子膏。临床疗效确切。

治疗小儿气虚脱肛,可用五倍子、地榆、诃子(均味酸)各等分,研为细末。每服1.5~3g,米汤调服,日2~3次。此方出明代《普济方》,名五倍子散。

但酸味药在固涩正气的同时,也会固涩邪气,所以对邪气犯肺所致的咳嗽、湿邪留连所致的久泻不止、带下等病症,不能单独使用酸味药,否则有敛邪之弊,会使原有疾病的症状加重,病程延长。

因酸味食品有生津止渴作用,所以遇干燥的天气可以适当多食。

苦坚

苦味的药品与食品有*连、龙胆草、苦参、苦丁茶、苦瓜、茶叶、菊花等等。

古人发现,苦味的食品,有“燥湿”作用。尤如日常生活中所使用的干燥剂,能除去身体内部多余的湿气。

体内“湿”过多时,会出现头昏脑涨,胸脘痞闷,身体沉重,面目肢体虚浮肿胀,口中粘腻,舌体胖大,苔腻等征象,而苦味物质可以祛除湿邪,从而使机体组织由虚浮肿胀变得坚紧,故称“苦坚”。

有一首宋代名方“平胃散”(苍术、厚朴、陈皮、甘草),前3味药都含苦味,为燥湿作用的代表方。此方对感受湿邪引起的周身困重,疲乏无力,头重如裹,面*无华虚浮,下肢肿胀,大便稀溏之病证具有良好的疗效。这种病证在梅雨季节较多见,患者多以严重的疲劳感而来就诊,这些病人有的已做过各种检验,一般无明显异常,由于诊断不明,西医难以用药,患者多较紧张。但在中医看来实际是一种类似感冒的疾病,是由感受湿邪所致,用上方加味治疗,常数剂而愈。

此外,苦味还有“泄降”作用,即下泄、下降之意,具体包括降火与降气。如肝火上炎,目赤多眵时,我们可以用苦丁茶、菊花等泡茶饮。对肺气上逆的咳嗽气喘,胃气上逆的嗳气呕吐,苦味的*芩、厚朴、*连、吴茱萸等是这些病症的常用药。

苦味物质有燥湿作用,所以过多或使用不当会耗伤体内津液,特别是胃液,从而影响食欲,即“伤津败胃”,出现口干舌燥,食欲不振等副作用。有饮茶习惯或常喝苦丁茶的人,如果出现越喝口越干的情况时,应暂停饮用,以避免伤津。

干燥的天气也应尽量少吃苦味食品,而在阴雨潮湿天则应适当多食。

甘缓

甘即甜味,食品如桂园、红枣、蜂蜜、饴糖、山芋,以及甘蔗、梨、苹果、西瓜、香蕉等甜味的水果;中药里的甘草、人参、*芪、枸杞子等,均为甘味。缓,即缓和急迫之义。

大家可能有这样一些经验,如饥饿或剧烈疼痛,会导致突然虚脱,晕倒,面色苍白,大汗淋漓等,在这种紧急情况下,一般会想到用一碗糖水灌服,病人往往会很快苏醒;大便干结如粒,会想到吃蜂蜜、香蕉、山芋等食品;还有些人在紧张时,会不自觉的进食大量甜品,这些都是甘“缓”的作用体现。

中医认为,因气虚、血虚、阴虚、阳虚等虚弱所引起的昏厥、疼痛、肌肉筋挛、肠燥便秘等急迫之症,可以用甘味之品来缓急。甘味同时还有滋补、润燥等作用。

每到冬季,南方民间常用龙眼肉、黑脂麻、胡桃肉、红枣肉、阿胶、猪油、蜂蜜、冰糖等大量甘味之品,制成补膏,每日数匙,开水冲服,用于治疗各种慢性虚弱性疾病引起的形体消瘦,面*无华,皮肤干燥,精神萎糜,气短少力,心悸健忘,失眠,腰膝酸软,大便干结等。一般可于服用数月后形体渐丰满,面色转红润,皮肤有弹性,精神体力恢复,体质改善,减少了慢性病的急性发作次数。

有些慢性胃病患者,如慢性胃炎、胃溃疡等,常在遇冷或劳累后胃脘隐痛,喜按喜热敷,饥饿时手抖心慌,平时喜甜食,舌淡红,或淡紫红,苔薄白者,为脾胃阳气不足所致,可以用红枣生姜汤。

大量红枣(10~20枚),配少量生姜(鸽子蛋大小1块,切片)水煎服;也可用红枣红糖糯米粥,温食,均有很好的治疗作用。

由于甘味食品有滋补润养作用,所以过量食用会增加体内水液、壅阻中焦气机,中医称“助湿碍胃,满中壅气”,出现口中粘腻,脘腹饱胀,壅肿肥胖等副作用。

故体胖,舌苔厚腻者,就不应多吃甜食。阴雨连绵的潮湿天气,也不应多进甜食,应适当多食辛味食品。

辛散

辛味,包括辣味及一切芳香刺激性的气味,食品如辣椒、生姜、葱、薄荷、萝卜、陈皮、砂仁、金橘,以及酒、烟等。古人发现辛味之品具有外散、走窜的特性,能够发散体表外邪(通过发汗),行气通窍。所以可用来治疗外邪侵犯人体体表的疾病,以及气机不顺畅的病证。

当人们感冒时,会出现发热,恶寒,无汗或有汗不多,鼻塞声重,头痛,周身肌肉疼痛,以及咽痛,咳嗽,咳声不扬等症状。从中医角度看,是外邪侵犯体表,导致在外之卫气与在上之肺气不能宣畅的一类疾病。故应选用辛味的食品或药品来治疗,如生姜、葱、香菜(芫荽)、薄荷、苏叶等均能治疗感冒。

若为风寒感冒(恶寒,发热,无汗,头痛,鼻塞,流清涕,肌肉酸痛等),可用生姜红枣汤:生姜一块(如鸡蛋大),红枣5~6枚,煎汤代茶饮;也可用生姜葱汤、芫荽汤等。

若为风热感冒(发热,恶寒,鼻塞,流粘涕,咽红疼痛等),可用薄荷10g,加板兰根20g煎汤饮。

洋葱可以治疗气滞便秘(若用其治疗肠中津液不足的便秘,不但无效,反而有害);

适量饮红葡萄酒,可以预防冠心病;

主要成分为薄荷油的胆舒胶囊,可以治疗慢性胆囊炎、胆石症的胁肋胀痛,口苦泛酸;

香砂养胃丸(含砂仁、木香、藿香等大量辛味理气药)可以治疗胃炎引起的胃脘饱胀,嗳气频作;

麝香保心丸、丹参滴丸(含麝香、冰片等辛味通窍药)可以治疗冠心病心前区憋闷疼痛。

因这些疾病都是由气行不畅,或关窍闭塞所致,所以辛味对这些病有效。

人们在情绪抑郁时多有胸闷、太息的症状,若是平时吸烟的人,这时吸烟量会增加,一支接着一支不停地抽;有的人会大量地饮酒。因烟与酒的辛味可以起到一定的理气解郁作用,但烟中的焦油等会损害肺脏,酒会损伤肝脏,得不偿失。不如选择其他有利身体的辛味食品、药品,如陈皮、金橘类制品,或中成药逍遥丸(含辛味的柴胡、薄荷)等。

若过度用辛味发汗,会消耗体内的阳气与津液;过度地行气会消耗人体之气。

所以过用、久用、误用辛味之品,会出现气短、乏力、口干等耗气伤阴的副作用。如长期大量饮酒(味辛)的人,会出现易疲劳、食欲下降、女子闭经、脂肪肝、酒精性肝硬化、股骨头坏死等疾病;大量吸烟,会引起慢性咳嗽;气虚胃胀的人用萝卜,或理气破气的中药,不但症状不能缓解,反会使胃胀感加重,并出现乏力、精神萎糜、动则气短等感觉。所以气虚的人平时应少吃萝卜。

干燥的天气不可多食辛辣食品,应适当多食酸甜食品。

咸软

生活中大家会看到这种现象,用盐腌制的食品极易吸潮变软。取类比象,古人认为咸的药(食)品可以软化体内坚硬的块状物,包括肿大的淋巴结(中医称“瘰疬”)、肿大的甲状腺(中医称“瘿瘤”)、肿大硬化的肝脏、脾脏、腹部的肿瘤、乳房肿块等。其作用称为“软坚”。

咸味的食品与药品,主要有盐、芒硝等矿产品,以及海带、紫菜、牡蛎、珍珠、海马等海产品,鳖甲、龟板、鹿茸、狗鞭、蛤蚧等动物制品三类。

中医自古就有用海藻、昆布等食物治疗“大脖子病”(单纯性甲状腺肿),古人虽不知道此病由于缺碘引起,也不知道海藻、昆布中含大量的碘,但却受“咸能软坚”的自然现象的启发,达到了治疗目的。并以此类推,将这些药物用于治疗各种肿瘤,现代临床报道中,也有不少医家用海藻治疗子宫肌瘤等。

鳖甲、牡蛎等,则是中医治疗肝硬化、脾肿大的常用药。古方中一首治疗颈部淋巴结肿大(瘰疬)的“消瘰丸”,就是由牡蛎、玄参、贝母三味药组成。

数日不大便,便则干结如粒,也是一种“坚”的表现,可以用咸味食品或药品治疗,因咸能“润下”。如每日空腹口服淡盐水,可以治疗这种类型的便秘,严重者可以用芒硝(咸味)冲服(剂量要因人而定)。

但长期过咸饮食,会出现面色黎黑,浮肿,口唇、指甲紫暗,舌紫,或有瘀斑等瘀血病症,特别是老年人。

中医概括为“咸能涩血”。血行不畅带来的后果是高血压、动脉硬化、脑血栓形成、脑溢血、冠心病等心脑血管疾病。

所以老年人忌过咸饮食。

除以上五味外,还有淡味与涩味

中医认为淡与甘味相近,称“淡附于甘”,通常甘淡并称,故作用相近。但淡味还有利水渗湿之特殊作用,如玉米须、薏苡仁、冬瓜皮、葫芦瓢、茯苓、滑石等均味淡,都是很好的利尿之品。所以尿少、水肿者可以多食。而涩与酸味作用完全相似,一药之中往往酸、涩二味相兼。

五味各有利,使用不当各有弊

当身体处于健康平衡状态时,应五味兼施,一日之中各种味道都来一点;当身体有偏差时,或气候太过时(如太潮湿、太干燥),就可以利用上述五味之偏性来调节我们的身体,以偏纠偏,达到健康平衡的目的。

可以说,懂得五味之功效,会利用五味偏性来调节日常饮食的人,才是真正会吃的人。

??中医的诊法

一、望诊

望诊是医生运用视觉观察病人的神、色、形、态、舌象、分泌物、排泄物的一种诊病方法。中医认为“有诸内,必形诸外。”即身体内部的情况,必然会反应到体表来。人体外部的征象是客观存在的,不受病人文化水平、语言表达能力、对病痛耐受性的影响。因此望诊是四诊中内容最丰富、最重要的一种诊断方法,备受古人重视,称之为“望而知之为之神”,故列四诊之首。而在望诊中“察色”、“察舌”又是最具中医特色的诊法。

(一)、察舌诊病

古人发现,“舌”是了解人体身体状况的一个非常好的观察窗口。在疾病过程中,通过观察舌象,不但可以了解病邪的性质、轻重,也可以了解病变的部位、正气的强弱,以及病势的进退与预后等。所以,舌诊是中医诊病方法中参考价值很高的一种诊法,在中医诊病过程中“验舌”是必须进行的一项检查。

千百年来,在许许多多医家的细心观察下,积累了丰富的诊舌经验,找出了舌象的变化与疾病之间的规律,建立了中医独特且行之有效的“舌诊”诊病法。

舌诊操作简便,不但可以观察别人的舌象,也可对着镜子自检。所以学习、掌握一些中医的舌诊方法,对早期发现身体异常情况,并根据舌象调节饮食、选择药物等都非常有益。

那么,怎样看舌呢?

首先,察舌时必须要在自然光线下进行,并使患者面向光线,让光线直射于舌面,夜晚灯光下望舌多有偏差,如*苔,灯光下则呈白色,故不宜进行。

患者要自然地将舌伸出口外,充分暴露舌体,舌尖略向下,舌面向两侧展平,不要卷舌,也不要过分用力外伸,否则会影响舌质的颜色。

望舌前1小时内最好不要进食,因为食物的温度及磨擦会改变舌体的颜色及舌苔的厚薄,而且,有些食物或药物可以改变舌苔的颜色,称为“染苔”,如进食乌梅、橄榄等可使苔色变黑,进食橘子、橙汁、*连、核*素等可使苔色变*等。

此外,长期吸烟者的舌苔均为灰腻、*腻苔,这种舌苔的诊断价值不高。另外,特别要提醒的是,有些人喜欢刷舌苔,对舌象的判断会有较大影响。

所以建议看中医的人一定不要刷舌苔。

另外,古人在长期的临床观察中发现,舌的不同部位可以反映不同脏腑的情况,我们多年临床观察下来确实如此,对中医诊断、治疗非常有价值。

如舌尖可以候心肺上焦的病,舌中部候脾胃中焦,舌根部候肾下焦;舌两侧候肝胆(参见下图)。

舌的外象,称为“舌象”,包括“舌质”和“舌苔”两部分。

舌质,又分舌形与舌色;舌苔,包括苔质、苔色。

舌形:主要是观察舌体的大小、胖瘦、厚薄、老嫩等情况。

一般来说,舌的纹理粗糙而坚实者,称为“老舌”,大多为实证、热证;舌的纹理细腻而柔软者,称为“嫩舌”,多为虚证、寒证。

舌胖大而厚,甚至舌边有齿痕者,提示体内有水湿、痰饮。其原理与水肿相仿。如头晕,原因很多,可能是气血不能上荣,也可能是肝阳肝火上亢,或水饮上犯等等。

舌胖大而有齿印者,多提示为水饮上犯所致,须要通过利水的方法才有效。

舌体瘦小而薄者,提示阴血亏虚、津液不足,如果这种舌象见于头晕者,就不能使用利水药,否则会加重病情,贻害无穷。

舌有裂纹,尤如干旱天的土地干裂一样,多为阴液亏损之象,多见于严重热性病的后期。但有的人先天舌上有裂纹,并不是疾病的征象,所以不用太担心。

舌面有红色芒刺,多为热邪亢盛之象。失眠的人,如果舌尖起红色的芒刺,甚至疼痛者,多属“心火亢盛”,可用一些有清心火作用的药物,如用莲子心数枚,开水泡饮;伴大便干结者,用*连上清丸也很有效。

其次是观察舌色。

正常人的舌色呈淡红色。比正常舌色浅淡者,为“淡白舌”,大多是阳气虚弱或气血不足的征象,常见于慢性出血、慢性消耗性疾病,或长期营养不良的患者。如胃肠道病见有这种舌象,症见乏力神疲,胃冷痛,大便稀溏等,说明脾胃阳气不足,可选用温补阳气的中成药附子理中丸。

比正常舌色红者,为“红舌”,是热证的征象,包括实热证与虚热证。如咳嗽咯痰*时兼见舌色红者,多为肺热证,可用清肺热的银*口服液、鱼腥草片、双*连口服液、清肺抑火丸等治疗。

比红舌色更深者,称“深红舌”、“绛舌”,提示内热深重,可见于外感热病之极期,邪热深入营血者。

舌呈紫色者,称“紫舌”,又有绛紫舌、淡紫舌(青紫舌)、紫色瘀斑舌之分。绛紫舌提示热盛而兼瘀血。

曾记得多年前治疗一位急性睾丸炎患者,就诊前已用抗生素静脉给药治疗一月,但疼痛肿胀不缓,妨碍行走。察舌色绛紫,辨为瘀热之证,用古代一首清热攻瘀之名方,服药一剂后大泻五次,疼痛肿胀十去其五,五日后复诊,行走如常。以后随着症状的缓解,舌色也渐转淡红,调理一月而愈。

舌色淡紫,多因阳气不足,或感寒严重,血脉瘀滞所致,称“寒凝血瘀证”,这在胸中阳气不展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中可见,要用温阳散寒的药物治疗才有效。另外,长期、经常、大量使用抗生素,或过用中药寒凉药者,使得体内阳气受伤,也多见有此舌。所以古代医家在用药治病时,特别强调“中病即止”,不可过量用药。

在淡白、淡红、红舌等基础舌色中夹有紫斑者,称为“瘀斑舌”,为血瘀的征象,提示曾经有过外伤史、手术史,或其他导致瘀血问题的疾病。

正常人的舌苔为一层薄白苔,苔面湿润,不干,但也不水滑,是胃气正常的表现。

病苔的表现多种多样,概括起来主要是“苔色”或“苔质”的异常。通过观察舌苔的变化,不仅可以了解病邪的性质、深浅,还有助于判断病情演变的趋势。

首先来看“苔色”

主要有白、*、灰、黑四种。

白苔

即苔呈白色,常见于表证与寒证。若病人见薄白苔,提示病位表浅,病程较短。若为厚白苔,质润而不干,多为里寒之证。

大家可能有这样的经验,夏天如果不加节制的大量吃生冷瓜果、冰镇饮料,往往会出现食欲下降,或腹痛腹泻,如果这时观察一下舌苔,可见一层厚厚的白苔,表明胃中寒邪,当立即停止这些食品,同时可服有温胃散寒作用的藿香正气水、生姜汤等。

现在许多家长喜欢大量给孩子吃水果,认为对身体好,其实很多水果性寒凉,容易损伤孩子的脾胃,引起脾胃虚弱,生痰生湿,孩子不是经常咳嗽就是腹泻,家长也不明就里。

*苔

即苔呈*色,是热邪熏灼所致,为里热证的征象。淡*色提示热邪轻浅,深*、焦*为热邪深重。*苔经常在慢性胃炎、胆囊炎、肠炎、气管炎、肺炎等患者中可见。

如门诊曾遇一位慢性胃炎患者,已服用多种治疗胃炎的中成药,症状有所缓解,但胃胀一症始终不消,察患者苔薄*,认为“胃中郁热不清”,嘱用一味蒲公英(有很好的清胃热作用,且价格便宜)30g,水煎服,胃胀很快消除,舌苔也转正常。

如果气管炎而见*苔,并伴吐*痰者,是肺经有热的表现,若为轻症(多见于病的早期或恢复期),可用一味鱼腥草30~50g,水煎服。

灰苔

即浅黑色苔;黑苔,即苔呈黑色,是灰苔的进一步发展,所以两者主病类似,均主里证,有里热证,也有寒证或寒湿证,但在程度上有区别。

灰苔程度轻,黑苔程度重,提示热极,或寒盛。

一般来说,灰、黑苔而质滑润者,为寒湿(痰饮)内阻或阳虚寒盛的征象。质干者,甚者燥裂起芒刺,为热炽津伤或热极津枯之征象,多见于重症患者,如高热病的极期,或中风神志不清、面红气粗等。

一般疾病中灰黑苔较少见,所以有些人发现自己舌苔灰黑时会非常紧张,常为此找中医诊治。

最近就又遇到一位青年女性,半月前患肺炎,用大量抗生素后体温已退,咳嗽减轻,但食欲全无,睡眠异常,神疲乏力,苔灰黑色,但质不干,说明阳气受伤,痰饮不清,用温化痰饮的方剂五贴,症状很快减轻,灰黑苔消失。

再来看看苔质,有厚薄、润燥、腻腐、剥脱等区别。

舌苔的厚薄

以“见底”与“不见底”为标准,若透过舌苔能隐隐见到舌体颜色的为薄苔,不能见到的为厚苔。观察苔的厚薄可以了解病邪的轻重与病情的进退。

当疾病初起,病邪在表,病情较轻者,舌苔多薄;当病邪传里,病情较重,或内有食积、痰湿者,舌苔多厚。当舌苔由薄转厚,表示病邪由表入里,病情由轻转重,为病进;当舌苔由厚转薄,表示邪气由里出外,病情由重转轻,多为病退。

舌苔的润燥

主要提示体内津液的多少。

若苔面干燥,望之枯涸,扪之无津,称为“燥苔”,多为热证,见于热盛津伤或阴液亏损的病证,也可能由于阳虚不能布化津液,津液不能上承所致。

若苔面水分过多,甚至伸舌时水欲下滴,扪之滑利而湿,称为“滑苔”、“水滑苔”,多为水饮内停的征象。咳嗽而见此苔者,为寒饮伏肺之征象,中医有专门用于治疗这种咳嗽的古代名方,其效甚速,往往服一、二剂即咳止。

腻腐苔

包括腻苔与腐苔两种。腻苔是舌面上覆盖着一层颗粒细腻而致密、浊而滑腻、刮之不去的苔垢。腐苔是舌面覆盖着一层颗粒较大、松软而厚、形如豆腐渣、刮之易脱的苔垢,这些粘乎乎的东西,尤如阴暗潮湿之地所长的青苔,在人体上出现则是湿浊、痰饮、食积的征象。

如暴饮暴食,或吃了不洁食物后常会出现嗳腐吞酸,口粘,矢气臭如败卵等症状,此时察舌,多见厚腻苔,属中医“食积证”(性质同于痰、湿),可用“保和丸”(古代名方,现有市售中成药)治疗。由于该药能消食化痰,故临床上我常将此药用于治疗苔腻的小儿厌食症、小儿痰嗽、老人消化不良、口臭、口腔溃疡等病证,多能取得良好的疗效。

光剥苔

即舌面无苔,光洁如镜,故又称“镜面舌”,多见于老年人,往往同时伴有食欲不振,口干,甚至半夜干醒,影响睡眠。这是胃阴枯竭,胃气大伤的表现。可以用石斛15g,玄参10g,麦门冬15g,乌梅5g,生甘草3g,煎汤代茶,常饮,有一定疗效。

若舌苔部分剥落,剥脱处光滑无苔者,称为“花剥苔”,为气阴两伤之征象,根据剥脱部位的不同,常可以推测病变的脏腑:

舌尖剥脱,多为心阴或肺阴受损之象;

舌中剥脱,多为胃阴不足;

舌边剥脱,多提示肝阴不足;

舌根剥脱,提示肾阴不足。

这些都是脏腑受损的表现,要引起重视。

以上介绍的是临床常见的一些舌象,不同的舌象可反映不同的病证。但人体的病理改变往往是十分复杂的,如新病与旧病的混杂、寒邪与热邪的交错等,所以舌象有时并不能反映疾病的本质,有时也会出现与病理性质不相符合的情况,如古代就有医家说:“淡舌白苔,亦有热证;*厚满苔,亦有寒证;舌绛无津,亦有痰证。当以脉、症、便、溺参勘。”现代临床工作中也经常会遇到这些情况。

所以不能仅凭舌象就下诊断,还是要四诊合参,全面综合分析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二)、察色诊病

中国人以*为基本色,正常人有偏黑、偏白、偏红等不同,但无论*、黑、白、红,总以明润、光泽、含蓄为佳,俗称“气色好”。而面色晦暗、枯槁、无光泽为差,提示正气不足,病情较重。病态的肤色主要有白、*、赤、青、黑五种。

白色

病态的白色表现为苍白、淡白、虚浮而白等。“五行学说”中五色的“白”与五行的“金”、五脏的“肺”、五气的“燥”对应。通常提示阳气不足,特别是肺气的不足,或失血过多。由于阳气不足或失血后气血两亏,不能上行、外达、荣养于体表,故色白无华。

如常期进食量不足导致的营养不良,或大量进食寒性食物及冰冷饮食,或大量、长期使用过寒性药物,损伤人体阳气,致阴寒内盛,多呈现虚浮而白的面色。慢性胃病患者,如果突然出现面色苍白,出冷汗,心跳加快,提示可能有消化道大出血的问题。

此外,有慢性出血性疾病的人,如痔疮出血、女子崩漏等,面色也多苍白。

*色

病态的*色表现为萎*、灰*,以及*绿色(*疸)等。一般主湿证或虚证。“五行学说”中五色的“*”与五行的“土”、五脏的“脾”、五气的“湿”对应。

所以中医认为,面色、目色、掌色发*,体内多有湿邪。这种湿邪有可能是外感而来,也有可能是内生的,这种内生湿邪多与脾胃运化功能受损有关,因脾虚不能将食入的水谷很好地转化为气血精微,反停而为湿。

如新生儿*疸,肝胆病引起的*疸等,无论*色鲜明与否,中医都认为有湿邪,皮肤金*如桔子色者多属湿热证,晦暗如烟熏者多属寒湿证,治疗时通常要用化湿药,另外,湿邪重的这类患者,患病后饮食一定要清淡,不能吃“大鱼大肉”等荤食。

临床曾经遇到过一些急性*疸性肝炎患者,家人希望他们能早日康复,想方设法增加营养,每天或隔三差五地给患者送甲鱼(鳖)吃,结果大多事与愿违,这些家庭经济好、吃得起很贵甲鱼的患者,比那些经济条件差、吃不起的患者康复得反而慢。

从中医角度看,原因在于甲鱼为养阴助湿之品,大量进食不但不能祛除湿邪,反而火上浇油,加重了湿邪,病必难愈。另外,虚浮的*,如营养不良的*胖病,多为脾气虚证。

赤色

病态的赤色表现为红赤、满面通红、紫红、暗红等等。“五行学说”中五色的“红”(赤)与五行的“火”、五脏的“心”、五气的“暑”对应。多主火热证,包括实热证与虚热证。

因血得热则行,所以当体内热盛时,多红色。如目内眦红赤,甚至长红色的胬肉,或手掌心红赤,或皮肤出红色的疮疹,小便红赤(血尿),舌尖部位的红赤等,通常会判断为心火,因古人认为:目内眦属心、“诸痛痒疮皆属于心”、“心开窍于舌”;急性红眼病的目赤肿痛,提示肝经有火,因“肝开窍于目”;鼻翼两侧或周边红赤,提示肺经有火,因“肺开窍于鼻”;唇色红赤,如涂胭脂状,或牙周炎时的牙龈红肿,多提示脾胃经有热,因“脾开窍于口”;下颏部位(反应下焦问题)的暗红色硬结痤疮,常提示肾经有虚火。

其他如:高热时的面红赤、咽喉与扁桃体的红肿、疔疮痈疖的局部红肿等均属火热或热*证,肺结核患者的午后颧红,多属阴虚之火。

青色

病态的青色表现为青灰、青紫。一般主寒证、痛证、瘀血证,或为惊风之先兆。“五行学说”中五色的“青”与五行的“木”、五脏的“肝”、五气的“风”对应。

血得寒则凝,血脉瘀滞,不通则痛,所以感受寒邪,或阳气不足,或体内有瘀血时肤色多青。如突然剧烈腹痛时面色、唇色、甲色发青,无论有无明显的受寒史,一般都认为属寒性疼痛,可作局部热敷或口服温热性质的药物。

有些中年男性,长期缺少运动,加之平时饮食口味较重(饮食过咸过油腻),多有高血压、高脂血症、高粘滞血症等疾病,这些患者的手掌与指甲常呈青紫色,中医从瘀血论治多有效。

另外,若小儿高热时出现鼻柱、两眉间、口唇四周青紫,多为惊风先兆。

黑色

病态的黑色表现为灰黑、干黑等。一般主肾虚证、水饮证、瘀血证。“五行学说”中五色的“黑”与五行的“水”、五脏的“肾”、五气的“寒”对应。当肾中阳气虚衰,不能主水,则水液内停。

如有些人目眶周围皮肤发黑,俗称“熊猫眼”,多见于肾虚水泛的水饮病,或妇女寒湿下注的带下证。

若肾精亏虚,不能温养滋润血脉,血行不畅,或瘀阻血脉,表现为黑而干枯之象,如耳轮干黑焦枯。

若气血瘀阻,皮肤暗黑,干燥粗糙脱皮,中医称“肌肤甲错”,则属严重的瘀血证,临床用活血祛瘀药治疗后黑色多可消失,皮肤会转润泽。

五色主病对临床运用中医药诊治疾病确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但人体的疾病非常复杂,如旧病与新病的混杂、病证的寒热错杂或虚实夹杂等,都会对肤色产生影响,诊断时不能单凭察色一项定病,还要四诊合参,才不会出错。

二、闻声臭味

我们在与人交谈时,如果留心观察就会发现,每个人说话时声音的高低、语速、语言的多少都不太一样。

诊疗时与病人交谈,这种差别就更明显,有的患者语声高亢洪亮,快言快语,没容你开口,他先滔滔不绝地叙述起症状来;而有的却语声低微,有气无力,有时必须凑得很近才能听清,问一句答一句,不欲多言。

这种语声的变化,在中医看来,对疾病的诊断也很有价值,可以据此来判断疾病的性质,甚至预后。

因为“声由气发,气充则声壮,气衰则声怯。”

所以语声宏亮,亢奋善言者,多属实证、热证;语声低微,寡言少语者,多属虚证、寒证。

古人概括为“阳候多语,阴证无声。”“好言者热,懒言者寒。壮言为实,言轻为虚。言微难复,夺气可知。谵妄无伦,神明已失。”

认为“多语者易济,无声者难荣。然则音声不惟知所苦,而且可以知死生矣。”

如急性胆囊炎、胆结石引起的腹痛,剧烈时多高声呼痛,烦躁不安,这种情况以实证居多,因湿热积滞于胆腑所致,治疗要用峻猛的泻法,药用大*、芒硝等攻下通腑泻热之品才会有效。针灸治疗时,也要用泻法(即强刺激的手法)。

而慢性胃炎的腹痛,常表现为低声呻吟,懒言少语,多属虚证,要用补益的方法治疗。针灸治疗时也要用补法(轻刺激的手法)。

遇咳嗽患者,先辨其咳声的强弱,如果咳声响亮,声高气粗,连续不断,多为实证,是邪阻气道的反映,治疗要祛邪;若咳声低微,断断续续,多为肺气虚或肺阴虚的咳嗽,治疗要补肺气,养肺阴。

多年前,我的一位朋友患咳嗽,月余不止,闻其咳声低微,每咳一声二声,并多于劳累时明显,按中医方法辨证,应属虚证。恰巧其家中有西洋参冲剂,嘱一次冲服两包。结果服一次咳减,两次咳止。

对于咳嗽,除了闻咳声的高低外,还要听咳声的特征。

若咳声不扬

听上去有一种气道憋紧的感觉,即咳而不畅者,多是外感风寒、肺气不宣的征象。要用散风寒、宣肺气的方法,可以选择含有宣开肺气作用的麻*、荆芥等中成药,轻者可以用“生姜红枣汤”。

若咳时喉中伴有痰鸣声

多为痰湿咳嗽,要用化痰药治疗,中医治疗这类咳嗽的方剂很多,效果也很好,如杏苏二陈汤:杏仁10g,苏梗10g,制半夏10g,茯苓10g,陈皮10g,甘草3g,生姜5~10片,红枣3枚,每日1剂,水煎,温服,小儿剂量减半。轻者可用丝瓜半斤,或萝卜半斤(红白萝卜均可,不去皮),加生姜丝少许,水煎,温服。

若干咳无痰,伴咽干口燥

多为燥邪犯肺,或阴虚肺燥的咳嗽。要用润肺燥,或养肺阴的方法治疗,可用生梨一只,切顶去核,入冰糖少许,或再加川贝粉1~2g,用切下的梨顶作盖,用牙签固定,隔水蒸一小时后吃梨喝汤。如嫌麻烦,可用川贝3~5粒,洗净生嚼也可。或用萝卜半斤,加冰糖适量,水煎,温服。

异常的声音除咳嗽外,还有胃气上逆所致的呃逆与嗳气。

呃逆,俗称“打呃”。一般食后偶感风寒,或进食过快所致的短暂呃逆,不属病态。但若呃逆数日不止,呃声有力,高亢而短,多属实热之证;呃声无力,低沉而长,多属虚寒之证,都有相对应的治疗方剂。若久病出现呃逆,声低无力,多为胃气将败的危证。

嗳气,古称“噫气”,俗称“打饱嗝”。若嗳气声高频作,多属肝气郁结,胃失和降之实证,要用通气的方法治疗,轻者可用陈皮、金橘、槟榔等制成的蜜饯,经常嚼食;重者可以请中医师开汤药治疗。若嗳气声低,多为胃虚气滞证,可用*参10~15g,陈皮15g,姜竹茹6g,甘草3g,生姜3片,红枣5枚,水煎,温服。此方也可用于虚性的呃逆。

嗅气味,也能诊病。

一般来说,大小二便、痰液、脓液、带下等气味恶臭的多属实热证(湿热证);若气味腥而臭秽不甚者,多属外感寒邪,或虚寒之证。

如遇腹泻患者,中医一定要了解大便的气味,如臭甚者,属湿热积滞,要用清肠中湿热积滞的药,如*连、马齿苋等,中成药可选“香连丸”;若大便臭味不甚,多为感寒所致,应选用“藿香正气水”、“十滴水”等温性的药物。

另外,“口臭”、矢气臭,甚至臭如败卵者,也是门诊经常遇到的问题,提示胃中有郁热,或宿食停积于胃引起的食积证,我常用中成药“保和丸”,每次8粒,一日3次口服;或用蒲公英30g,藿香10g,佩兰10g,每日一剂,水煎,温服。

异常的声音和异常的气味还有许多,这里不能一一列举,但只要掌握了前面所介绍的判断病性(寒热虚实)的基本原则,就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作出正确的诊断。

三、问诊

“入国问俗,入家问讳,上堂问礼,临病人问所便。”

所便,就是所宜,是说医生临证时要问病人怎样才觉得舒适、适宜。

唐代著名医家孙思邈指出:“未诊先问,最为有准。”

问病,说起来容易而做起来难,古人曾说:“非精于医者,必不能问也。”无论中医、西医,都有问诊,但是所问的具体内容则各有侧重。

相对来说,中医问诊更细、更精、更难、更具艺术性,不仅问与病症有关的内容,还要根据辨证用药所需来问,用患者能够理解的、形象的语言来问。

比如对过敏性鼻炎患者,一定要问患者的出汗情况,因出汗的多少、部位等,常决定治疗用药。又如,通过问患者上楼时的难易度,来判定是否有“身重”(判断湿邪的一个重要指征)的症状。所以,不精通中医,治疗方药不熟者,往往很难问到关键之处。

问诊一定程度上能反映一位中医师的诊疗水平。

中医问诊的内容很多,概括起来有两大类:

一是问姓名、年龄、职业、住址、电话等,以及疾病发病的时间、原因、当时的症状、病程、治疗经过、既往病史、家族病史、生活习惯、饮食爱好等一般情况,可以了解和分析疾病的病因、病位、体质类型等。

例如:每遇霉雨季节、气候潮湿时发病,提示病由湿邪所致。突然起病,病程短,多为外感病、实证;起病缓慢,病程长,多为内伤杂病、虚证。喜甜食者,多脾胃虚弱之体;喜苦味食品者,多痰湿偏盛之体;喜酸味食品者,多肝阴不足之体;喜辛辣食品者,多肝郁气滞证;喜咸味食品者,提示肾气不足等。

二是问自觉症状。主要包括发热、恶寒、出汗、体力、疼痛、饮食、睡眠、大便、小便、女子的月经与带下等情况。

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症状的问诊方法:

问发热

发热是一种常见的症状,对发热为主要症状的患者,一定要问其有无恶寒、恶风感,以及肌肉关节是否酸痛,出汗与否等情况。

如果一位病人出现发热,恶寒甚,无汗,周身肌肉关节酸痛,面色暗而无光泽,精神差,手足不温,那么不论体温多高,就是高达39℃、40℃,在中医看来都是风寒之邪郁于体表,在治疗时就要用发散风寒的温性药物,如麻*、桂枝等。轻者可以用生姜红枣汤,或刮痧疗法(刮颈部、背部、胸前等处,能鼓舞经络之阳气,达到散风寒之目的,此法对感寒引起的发热有很好的退热作用)。

若发热(体温通常不甚高,38℃左右)恶寒,出汗(穿少了冷,穿多了出汗),面色白,鼻塞,流清涕者,为感受风邪、营卫不和的感冒,多见于体虚者。对于这种感冒,中医有一个使用了近两千年的名方——桂枝汤,药用:桂枝10g,白芍10g,炙甘草5g,生姜3片,红枣3枚。使用准确,常一剂热退。

还有先恶寒,后发热,继则汗出热退的发热症,称为“寒热往来”,中医认为是邪在半表半里,称为“少阳证”。大家熟悉的中成药“小柴胡颗粒”,就是治疗这种发热的有效方剂。当然,病较重者,还是要请中医师开处方,用汤剂。否则药虽对证,但因中成药剂量过小,有时杯水车薪,往往达不到退热的目的。

此外,还有高热,不恶寒,汗大出,口渴,欲冷饮的发热;有发热如潮水起伏一样定时而作,或定时升高的潮热;有午后或入夜即发热,晨起热退的发热等等,病性均不同,治疗也各异。

中医二千多年来积累了丰富的治疗发热性疾病的经验,选方准确常常“覆杯而愈”,令人惊讶!

问疼痛

疼痛是临床上最为常见的症状之一,可发生于身体各个部位。

引起疼痛的原因很多,概括而言有两点:

一是由于气血的运行不通所致,中医有“不通则痛”之说,属于实证;

二是因脏腑经脉失去濡养所致,属于虚证。不同原因所致的疼痛,临床表现也不同。

实性的疼痛大多程度比较重,不能按压;虚性的疼痛大多程度轻,按压后舒服。另外,如果:

胀痛:疼痛时伴有胀气感,提示气机郁滞。如胃脘胀痛,手足冷,汗少者,可用中成药“气滞胃痛颗粒”。

刺痛:针刺样疼痛,多为瘀血引起。如妇人经期小腹刺痛,月经色暗,有血块,可用“桂枝茯苓丸”或“少腹受逐瘀颗粒”。

绞痛:痛如刀割,为程度比较严重的一种疼痛,常由受寒、瘀血、结石、蛔虫等有形邪实闭阻气机所致。如因大量食冷饮引起的腹部绞痛,可以用“十滴水”一支,兑入开水毫升,乘热喝下。

灼痛:烧灼样疼痛,多因火热之邪所致。若胃中灼热感明显,可以服中成药“三九胃泰颗粒”,或用蒲公英30~50克,水煎服。

冷痛:疼痛时伴有寒冷感,多因寒邪阻络,或阳虚内寒所致。如胃冷痛,可以用生姜鸡蛋大一块,红枣中等大5枚,水煎服。

隐痛:指一种隐隐约约,绵绵不休,不甚剧烈,可以忍耐的一种疼痛。多属虚证,因气血不足,阳虚内寒等所致。可以用生姜红枣红糖汤,生姜鸡蛋大半块,红枣中等大10枚,红糖适量,水煎服。

重痛:伴有沉重感的疼痛,多因湿邪困遏气机所致。如身体疼痛沉重,浮肿,汗多,乏力,可以用古方“防已*芪汤”(防己10克,生*芪20克,生白术10克,炙甘草5克,生姜5片,大枣2枚)

掣痛:伴有抽掣或牵引感的疼痛,多因肝阴(血)不足,筋脉失养所致。如长期伏案工作,肩颈部位牵引掣痛,可以服中成药“逍遥丸”。

另外,疼痛的部位、发作时间等,对判断病位、病性也很重要。

问饮食

一般来说,无论何病,凡是食欲过于旺盛,食后不久即有饥饿感者,大多为胃火炽盛,食物腐熟过快所致,称为“消谷善饥”,要用清胃火的药物治疗;食欲减退,或不欲饮食,多因胃阳不足、脾胃气虚、或湿困脾胃,使脾胃运化功能减弱所致。

四川人喜食的麻辣食品有很好的开胃作用,因辛辣食品有温胃、燥湿作用,所以能醒胃助运化,从而增进食欲。

若易饥多食,但形体消瘦,大便溏泻者,中医称“胃强脾弱”,即胃的功能正常,但脾的运化功能不健所致。可以选择有健脾助运化的一些食物,如莲子肉、山药、芋头等经常煮食。

问味觉

通过询问患者的味觉,也可以了解病性。口味正常,中医称“口中和”。异常的口味主要有:

口中淡而无味,多为脾胃气虚的表现;口甜,多因湿困脾胃;口粘,多因痰饮阻肺,或食积胃脘所致;口苦,多因肝胆湿热,胆汁上蒸所致;口酸,多见于肝胃蕴热,或食积内停;口咸,多因受寒所致,口涩者,烦躁。

口干口渴,通常为人体缺少水液,或津液不能正常输布的反应。如发热病人口不干,表示津液未伤或输布正常,多见于感受寒邪,或阳虚内寒证。口渴欲饮,并喜冷饮者,多为内热或热盛津伤,可以用清热生津的食品,如西瓜、梨汁、藕汁、荸荠汁、橙汁等。渴而喜热饮,且不多饮,为湿阻气滞,津不上承;若口渴欲饮,但饮入即吐,小便不利者,为水饮内停,津不上承的征象。这两种口渴均不宜用以上食品。反而要用化湿、理气,甚至是利尿药才能止渴。

问大小便

大便异常主要有便秘与泄泻两种。

若大便干燥如粒,排出困难,数日一行者,多为肠中津亏血少,可用蜂蜜、香蕉、芝麻等润肠之品;如伴形瘦、腰酸者,可用中成药“六味地*丸”,严重者可用生地30~60g,白芍30g,炙甘草5g,水煎服。

大便不干,或质稀,但解而不畅,量极少者,多为气滞湿阻的便秘,可多食洋葱、萝卜等有通气作用的食品。

大便时干时溏,或前干后溏,多为肝郁脾虚,肝脾不和证。可用中成药“逍遥丸”。

大便质稀不成形,或夹杂不消化食物,或水泻,每日五、六次,甚则难以计次者,可用焦山楂15g,石榴皮20g,水煎服。此方价廉,但有很好的止泻作用,适用于泻而畅,次数多,大便臭,泻时急迫,甚至来不及如厕者,不适用于泻而不畅者。

小便的异常主要有小便不利或过利两大类。

小便不畅,排尿无力,多属肾气亏虚。小便不畅,次数增多,排尿有灼痛感,多为湿热下注之证,轻者可用车前草(鲜者更佳)30g,鲜品可用至60~g,水煎,代茶饮。小便量少,次数减少,多由于津液量的不足,如热盛伤津,或出汗、呕吐、泄泻太过,津液耗伤等;若尿少而有水肿,则是因肺脾肾三脏病变,致气化不利,水湿内停所致,可用玉米须、冬瓜、*豆、瓠子等,水煎服。

老年人若小便量多色清,或尿后余沥不尽,或夜尿增多,甚或尿失禁者,多属阳气不足,下焦虚寒,肾气不固,膀胱失约所致,可用中成药“桂附肾气丸”,或每晚食用炒熟的白果7~10粒。

以上介绍的都是一些常见的,且有特征性的症状,对初学者来说较易把握,可以据此选择食品,或中成药治疗。

当然,患者自觉症状还有许多,如眩晕、耳鸣、失眠、咳嗽、恶心、腹胀、盗汗等等,情况较为复杂,这里就不一一介绍了。

四、切脉

切脉诊病,由来已久。司马迁在《史记》中就记载了医家诊脉治病的内容,而年在湖南长沙马王堆汉(西汉)墓中出土的简帛医书中,已有“脉法”的内容。我国第一部脉学专著——《脉经》产生于晋朝,其中的诊脉方法和理论已相当完备。

早期的切脉方法比较复杂,要切按头颈、手、足等多处部位的脉动。以后逐渐简化为只切按手腕部的脉搏,称为“寸口”诊法。在这短短寸许长的脉动部位上,古代医家做足了文章。他们将腕横纹向上约一寸长的这段脉动分成了“寸、关、尺”三部(参见下图)。

左右手的寸、关、尺部位分属不同的脏腑,认为可以反映相应脏腑的病变。其中右寸反映肺的情况,右关反映脾胃,右尺反映肾(命门);左寸反映心,左关反映肝,左尺反映肾与膀胱。

仔细观察,大家可以发现:远端的寸部对应的是人体最上部的心、肺(上焦,呼吸与循环系统);中间的关部,对应肝、脾胃(中焦,消化系统);近端的尺部对应肾、膀胱(下焦,泌尿生殖系统)。这样,小小的“寸口”,却俨然成为人体五脏六腑的全息窗口。

仅此还不够,在切脉的时候,还要用三种不同的指力去按压脉搏,轻轻用力按在皮肤上为“浮取”;中等度用力按至肌肉为“中取”;重用力按至筋骨为“沉取”。寸、关、尺三部,每一部有浮、中、沉三候,合称为“三部九候”。不同手法取到的脉,临床意义不同。通常,脉浮于外者,病位浅,沉于里者病位深。

切脉时还有许多讲究。

首先,要求安静,包括外环境的安静与医患两者心神的安静。患者在诊脉前要休息片刻,待安静后方可诊脉。医者切脉前一定要静心,调整呼吸,并将注意力完全集中于指下,细心切按一分种以上。诊脉时患者取坐位或仰卧位,手臂与心脏保持在同一水平位,手腕舒展,掌心向上。

其次,切按时医者用三指定位,即先以中指定好关部,再根据患者身高调整三个手指的疏密。若患者身才高大,布指宜疏;矮小者,布指宜密,小儿则用一指(拇指)诊脉,不分三部。

学习诊脉,必须先了解正常的脉象。正常脉称为“平脉”、“常脉”。每分钟跳动70~80次左右,节律规则,脉型不粗不细,不浮不沉,不刚不弱。但正常脉象常随季节、年龄、性别、体质等会有差异。如春、夏、秋季的脉大多偏浮,而且搏动有力;冬季的脉多沉伏于里。年龄越小脉搏越快,青壮年脉多强而有力,老年人的脉较弱;身材高大的人脉多长,矮小之人脉较短,瘦人脉多浮,胖人脉多沉;饱食后及情绪激动时脉多快而有力,饥饿时脉多软弱。如果发现相反脉象,如冬天脉浮、胖人脉浮、瘦人脉沉等,提示脉象异常。

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的异常脉象。

浮脉

是脉动显现部位表浅的一种脉,轻取即得,重按反而变弱甚至消失。一般情况下,提示病邪在表,或气虚。古人认为左手脉浮为外感病,邪气在表,右手脉浮为内伤气虚。

沉脉

是脉动显现部位较深的一种脉,轻取不得,重按始见。通常主里证,沉而有力者为里实证,沉而无力者为里虚证。

迟脉

脉来较慢,每分钟60次以下。多主寒证,因寒可使血流速度减速慢。迟而有力者为冷积实证,迟而无力者为阳虚证。

数脉

脉来较快,每分钟90次以上,来去急促。多主热证,因热可使血流速度加速,数而有力者为实热证,数而无力者为虚热证。

细脉

又称小脉,脉如细线,软弱少力,但应指尚明显。是湿证与虚证之象。因湿邪阻滞脉道或气血虚不能充盈脉道所致。

洪脉

脉体阔大,充实有力,来盛去衰,状如洪水。大多主邪热亢盛的实证。

弦脉

脉形端直,如按琴弦。常见于有肝胆病、痰饮证、疼痛证的患者。

滑脉

脉来流(滑)利,如盘走珠。是实热证、痰饮证、伤食证,或妊娠的脉象。

涩脉

脉来艰涩不畅,如轻刀刮竹。为气滞证、瘀血证、精血亏少证之征象。

虚脉

三部脉举按皆无力,隐隐蠕动于指下,为一切无力脉之总称。是虚证之象,主要为气虚或气血两虚证。

实脉

三部脉举按皆有力,脉来盛而坚实,为一切有力脉的总称。是实证之象,提示邪气实而正气不虚。

促结代脉

即促脉、结脉、代脉,均为节律异常、有间歇的脉。促脉为脉来急数而有不规则的间歇,促而有力者为阳热亢盛之证,促而无力者多为气虚将脱之象;结脉为脉来缓慢而有不规则的间歇,有阴盛、气结、寒痰、瘀血等多种主病;代脉为脉来缓慢而有规则的间歇,间歇时间较长。为脏气衰微或气滞血瘀之证。

脉象还有许多,以上是最主要的几种脉象。中医临床治病,除了望、闻、问诊外,切脉也非常重要。唐代名医孙思邈就说:“夫脉者,医之大业也,既不深究其道,何以为医者哉?!”辨证时,脉象常常起决定作用。

如最近治疗一位经常反复腹泻多年的老年患者,就诊时大便一日5~6次,水泻,大便臭味不甚,无脓血,不能进食任何含粗纤维的食品,每日只能吃少量稀饭或烂面条,否则腹泻次数更多。察其舌淡红,苔薄白腻。从以上症状看,似无热象。但患者之脉甚数(每分钟次,有冠心病史,经常心悸,胸闷)。

辨证认为,患者病程很长,脾气已虚,但夹有火热之邪,火邪下迫大肠则腹泻,上扰心神则心悸。

故用补气的*参等配伍清热泻火的*连(既能泻大肠火,也能清心火,一举两得)治疗,七剂后复诊,大便减为每日1~2次,心悸症状改善,心率也有所减慢。

当然,疾病的病因与病理变化是非常复杂的,因此临床上所见的病脉往往也很复杂,常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脉象并见,如脉浮数、沉迟、滑数等。还有脉证相符与不相符的问题,不相符时,就须决定是舍症从脉,还是舍脉从症等。

古人就说:“脉理精微,非言可尽,心中了了,指下难明。”

导读:顺天时而为,接地气而活。读懂十二时辰,就读懂了中国人的一天。古时候的中国人,将一昼夜划分成十二个时段,每一个时段叫一个时辰,一个时辰刚好是今天的两个小时。从西周起,人们就为每个时辰取了优雅别致的名字,又以地支来表示。每个时辰名,或描绘了天地间一景,或是阐明起居作息的道理。

中国人的十二时辰

子时23:00-1:00夜半,是今明两天的临界点,又名子时、子夜、中夜,意为孕育。夜半为十二时辰的第一个时辰。“古历分日,起于子半”,此时的天空,像婴儿的眼眸,黑得纯粹,人早已歇下,老鼠会悄悄出洞活动。夜半,宜睡眠,忌熬夜,此时,人们应该注意:“安睡以培元气,身必欲侧,屈上一足。先睡心,后睡眼,勿想过去、未来、人我等事。惟以一善为念,则怪梦不生,如此御气调神,方为自爱其宝。”(睡眠是培植元气的最好方式。侧睡、曲足让血液归心,以获安宁。不要胡思乱想,这御气调神的法宝。)夜半人的气血都已降到最低值,现在睡觉,是为了补上一整天的能量。所以,这时不要熬夜。除非你能像一千多年前的张继那样写出千古名诗:《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丑时1:00-3:00丑时,又称鸡鸣、荒鸡。丑是“扭”的本字,此时天地间似有一双大手,正把夜幕与白天互相扭转。此时,守时的公鸡发出清啼,棚户里的牛正在咀嚼着青草,而人应该处于熟睡状态,如果此时失眠,可以:“精气发生之候,勿浓睡,拥衾坐床,呵气一二口,以出浊气。将两手搓热,擦鼻两旁及熨两目五七遍;更将两耳揉卷,向前后五七遍,以两手抱脑,手心恰掩两耳,用食指弹中指,击脑后各二十四,左右耸身,舒臂作开弓势五七遍;后以两股伸缩五七遍;叩齿七七数;漱津满口,以意送下丹田,作三口咽。清五脏火,少息。”此时为人体精气生发的时候。如果此时失眠,可披着被子,坐在床上,呵一两口气,把体内浊气吐出。然后:把两只手搓热,摩擦鼻子两旁,并用搓热的手慰热双目35遍。把两只耳朵分别向前、向后揉卷35遍。用两只手抱住后脑,双手的手心恰好掩住双耳,用食指去弹中指,击打后脑勺24次。再左右耸身,像开弓一样拉伸双臂,49遍。两腿伸缩49遍;最后,叩齿49次,用意念将唾液送下丹田,分三口咽下。如此可清除五脏之火,让生发精气的肾脏得以休养。《登飞来峰》宋·王安石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寅时3:00-5:00平旦,又称黎明、早晨、日旦等。平旦是夜与日的交替之际。《孟子,告子上》中说“其日夜之所息,平旦之气,其好恶与人相近也者几希”,这是我们所见到的“平旦”一词的最早用例。此时,太阳虽还未出地平线,但遥远的天际处早已显现一线生机,老虎也蠢蠢欲动,是为寅时。平旦,熬过了黑暗,终于要迎来晨光,这天蒙蒙亮的时刻,属于所有坚持着、饱含希望的人,正如陆游诗里那样:《晨起》宋·陆游老尚贪书课,黎明即下床。不惊天乍冷,更觉意差强。蟾滴初添水,螭炉旋炷香。浮生又一日,开卷就窗光。卯时5:00-7:00日出,又名日始、破晓、旭日等,指太阳刚刚露脸,冉冉初升的那段时间。日出这个词最初见于《诗经·桧风·羔裘》:“日出有曜,羔裘如濡。”先民们告诉我们,要日出而作。在古代,这会儿,官员们要上早朝、清点人数,称为“点卯”。此时节,人们要注意:“见晨光,量寒温穿衣服,起坐明窗下,进百滚白汤一瓯,栉发百下,使疏风散火,明目去脑热。”晨光初露,宜起床。看天气寒暖穿衣。起床后,坐在明亮的窗户下,喝一杯白开水。梳头发百余下,可疏风散火,明目去脑热。《日出东南隅行》唐·李白秦楼出佳丽,正值朝日光。陌头能驻马,花处复添香。辰时7:00-9:00食时,又名早食等,这是吃早餐的时候。辰时,也是神话中的群龙行雨时。此时,“早宜粥,宜淡素,饱摩腹,徐行五六十步”,早餐宜喝粥,宜淡素、吃饱后徐徐行走五六十步,边用手摩挲肚子,另外要“就事欢然,勿以小故动气”,要心情愉悦地开始做事,不要为一些小事动气。《三修诗三首》唐·皮日休一写落第文,一家欢复嬉。朝食有麦饘,晨起有布衣。巳时9:00-11:00隅中,又名日禺等,《淮南子·天文训》中有云“日出于旸谷,……至于桑野,是谓晏食;至于衡阳,是谓隅中;至于昆吾,是谓正中。”临近中午,艳阳当空,蛇正潜伏在草丛中,是为巳时。这会儿,是我们一天中的第一个*金时刻,工作效率最高。所以,要保持最饱满的精神状态,做最重要的事。午时11:00-13:00日中,又名日正、中午等。此时,太阳正运行到天宇之中,光线最强烈。阳气达到顶点,阴气将慢慢增加。相传这时候,动物们都躺着休息,只有马还是站着的,所以午时是属于马的。上古时候,午时是人们去集市交易的时间,“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还有“午三刻开斩”的说法。日中,“餐量腹而入,食宜美。美非水陆毕具,异品殊珍。柳公度年八十九,尝语人曰∶我不以脾胃熟生物,暖冷物,软硬物。不生、不冷、不硬,美也。又勿强食,当饥而食,食勿过饱,食毕起行百步。摩腹又转手摩肾堂令热,使水土运动,汲水煎茶。饮适可,勿过多”。此时是午餐时间,要吃得美,美不是山珍海味,不生不冷不坚硬的食物,就是最美好的午餐。不要吃过饱,吃完走上百步。饭后用手摩腹,再按摩腰背部的肾俞,让腰和肚子都热起来,脾和肾运动有序。再适当喝点茶水,但不要过多。《日中吟》宋·邵雍日中为噬嗑,交易是寻常。彼各不相识,何复更思量。未时13:00-15:00日仄,又名日昳、日央、日跌等,过了正午,太阳开始偏西了。这时的太阳位置,与隅中是相对的。日中时人们会有些困沌,但日仄时,人们要从困沌中醒来,慢慢调整,这是一天中的第二个*金时刻,要抓住时机,高效地工作,机不可失,时不再来。申时15:00-17:00哺时,又名日铺、夕食等。《淮南子·天文训》里曾说,“(日)至于悲谷,是谓晡时。”今人一日三餐,但秦汉时期,人们一天只吃两顿饭,对于古人来说,这是第二次吃饭的时候。据说这时猴子的叫声最为清亮,是为申时。古人常常以一个“晡”字,代替晡时。杜甫会在这时散步,“整履步青芜,荒庭日欲晡。”白居易也说,“但惜春将晚,宁愁日渐晡。”别愁日光西斜,而是要享受这大好时光。《徐步》唐·白居易觅得花千树,携来酒一壶。懒归兼拟宿,未醉岂劳扶。但惜春将晚,宁愁日渐晡。篮舆为卧舍,漆盝是行厨。斑竹盛茶柜,红泥罨饭炉。眼前无所阙,身外更何须。小面琵琶婢,苍头觱篥奴。从君饱富贵,曾作此游无。酉时17:00-19:00日入,又名日落、日沉等,意为太阳落山的时候,这是白天进入黑夜的标志。日入,人们开始收工返家,鸡开始归巢,飞鸟也回到了丛林里的窝。日出而作,日入而息,是先民留传给我们的智慧。日入时,“宜晚餐勿迟,量饥饱勿过”,晚餐不宜迟。《送别》唐·李白水色南天远,舟行若在虚。迁人发佳兴,吾子访闲居。日落看归鸟,潭澄羡跃鱼。圣朝思贾谊,应降紫泥书。戌时19:00-21:00*昏,又名日夕、日暮、日晚等。太阳已经落山,天将黑未黑。天地昏*,万物朦胧,故称*昏。最早使用“*昏”的是屈原。他在《离骚》中写道:“昔君与我诚言兮,曰*昏以为期,羌中道而改路。”*昏是安静的时段,此时自己可安静的读书或做任何自己喜欢的事,享受一天中最后的惬意。此时,“篝灯,热汤濯足,降火除湿,冷茶漱口,涤一日饮食之*。默坐,日间看书得意处,复取阅之,勿多阅,多伤目,亦勿多思。”晚上,热水泡脚,引火气下行,驱除湿气。冷茶漱口,洗去一天的饮食留下的残渣和*火。晚间宜静默,可看书,但不宜看久。说起*昏,人们最先想起的就是欧阳修的那句“人约*昏后”:《生查子·元夕》宋·欧阳修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亥时21:00-23:00人定,又名定昏等,这是一昼夜的最后一个时辰。据说这时候猪睡得最香甜,发出鼾声最响亮,是为亥时。人定,也是人静,这时候应该安抚心情,切勿心浮气躁,好好休息。《夜深行》唐·白居易百牢关外夜行客,三殿角头宵直人。莫道近臣胜远使,其如同是不闲身。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