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章易经天规神威犹在/少走弯路趋吉避凶
老祖宗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天地分六界,有它一直在运作下去的规则,这规则便称为“天道”。而为之实施罚惩的就是“天规”,所谓“天规”,无所不在,只要违背天道,天规便会降临。从一定意义上讲,“天规天条”的最基本一条就是“矛盾规律”,或叫“阴阳规律”,或叫“对立统一规律”。天规天条的另一个基本点就是“善”。无限的善,尽可能的善,永无止境的善。人们常说的,“人在做,天在看”,讲的就是这个道理。我们在研习易经」时就会发现,“易经”中隐含着诸多人生的“天规”,可以说是价值连城,充满了大智慧。
〇一、凡以自我为中心者/脱离理法困于人生
人人都有“自我”…包括身体、思想、财产、名誉、地位等等。如果你是一个聪明人,不仅要为自己活着,还要替他人着想,“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我”字被过分强调,就会变成诅咒。一个人不可能脱离社会而活着,社会自然有不同的分工。缺少了那一部分似乎都不行。没有清洁工,城市会堆满垃圾;没有理发工,人人留长发,男女难辨认…社会就是我帮你、你帮我,人尽其用。要想活出精彩来,必须学会修心养性,学会尊重和理解,学会信任和宽容,学会助人与付出,学会满足与安心。但是,有的人过分强调“我”字,以自我为中心,把自己的意愿强加于他人,不顺心意的话,就发脾气、动粗口,甚至报复他人。人人平等,人人都有自尊,声音大,施展暴力,并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孔子」说,“已所不欲,勿施于人”。一切都要从理、从法,从理、从法是解决问题的根本。道路为什么要有交规?要有斑马线、指路牌、红绿灯?因为交规交通是安全准则;如果人人任性开车、行走,会引发众多交通事故,阻塞交通。国家的法律是人们的言行准则;人人遵守它,社会才得以和谐、安定。傲视他人者,也常常被人看轻。善待他人,就是善待自己,帮助他人,就是积德行善,被人尊重。放下身段,打开心扉,伸手相迎,朋友满门;总以领导者自居,呼来喝去,强要他人顺从,总会惹来反感、讨厌和斗争。被人孤立之后,无人来往,求助无门,最终会掉入人生大陷阱…
〇二、过分在意别人之说/丧失自我则毁前程
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可是许多人偏偏喜欢按照别人的眼光和说法生活。就像寓言中那个“邯郸学步”的人一样,这种人将丧失自我、个性及其所能带来的一切。本色最美,“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就是这个道理。是的不要在乎他人说什么,只要自己满意就行。一个背负太多包袱的人,是不会快乐的。人的精力总是有限的,你可以尝试着简单一点生活,让自己变得开朗乐观起来,把所有未知的结果都往好的方面去想,然后让自己静下心来,放轻松。听听柔和的歌,看看小说,玩玩游戏,或者美美的睡一觉,什么都不要去想。你就会发现生活原本就是轻松而快乐的,只要做好该做的事,其它的一切就不要考虑太多了,顺其自然就好,慢慢的你就会快乐起来。这种心理其实大部分人都有,很少有人在这个复杂的社会能活的很洒脱,唯一能做到的就是适当的调节自己这种心理,没有别的办法。人活着是为自己,不是为别人,别人爱说什么说什么,好的就听听,认为是废话的就不要去理会他,开心就好。人生是你的,没有人可以夺取你生命的掌管权力,命运由自己掌配,让自己的心灵充实一点,多一分感激,多一分爱,多一分善良,你就不会在意别人的话了。感谢说你坏话的人,他让你学会了坚强。太在乎别人的话,容易优柔寡断,缺乏主见,精神必会衰弱。如果是对自己来说很重要的人,说的话可能比较有杀伤力,不过做人要有自己的原则,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是的,因为很多时候,别人不可能理解你心理的想法。所以,难免误会你什么,如果你太在乎了,你就发现自己活的很累,老是被别人牵着鼻子走。过于在乎别人的话,就容易丧失自我,整天活在别人的言论里是件劳心费力的事。学会潇洒一点,诚恳的意见可以听可以接受,对一些恶意的指责和诽谤就不要管那么多,乐观开朗一点好。
〇三、嗜欲深者天机则浅/玩物丧志贪欲败身
玩物往往丧志,贪欲难免败身。古今以嗜好和贪欲身辱家丧的事太多了,当今世界,日新月异,新生事物,层出不穷,如不以事业和修养为重,随时都会陷入可怕的危机。一个人的欲望过多,就会相应地减少智慧和灵性。嗜好和欲望多的人,言行暴露无遗,心中的秘密就少;嗜好和欲望少的人,不轻易说话并且行为也深藏不露,心中的秘密就多。玩物丧志,贪欲败身。生活中贪财、贪权、贪色的人,没有不迷失心智的,而迷失心智,正是祸害生命的开始。一个人如果不以事业和修养为重,不懂得节制欲望,随时都会陷入可怕的危机。没有自制力的人不足以谈人生。一个人如果深陷欲海、贪婪无度,就会失去生命中的灵性与智慧,错过人生中许多好的机缘与福报。一个人如果淡泊名利,生命中的灵性与智慧就会比较丰富,就会得到人生中许多好的机缘与福报。如果一味沉溺于感官享受,那么这种人的智慧一定很浅薄。也就是说,只有从声色繁华中超脱出来宁静沉思的人,才能具有大智慧,去把握纷繁的人生和无穷的宇宙。嗜欲深者天机浅题目的话出自《庄子·大宗师》,最为简单的解释是:一个人如果太多的嗜好和欲望,便一定不能真正领会人生的奥秘,或者说一定是一个十分肤浅的人。这里,我们不想对庄子的本意和深刻含义再作过多的阐释,仅简单地从“嗜欲”和“天机”二者的关系上来说说现实人生。现实生活中没有人会主动承认自己嗜欲很深,反而是嗜欲越多的人,似乎更是经常表白自己没有嗜欲。我就曾见过这样的人,手中多少有一点权力,虽然连芝麻官都算不上,但毕竟可以有一些经济上的权力。他经常说自己多么清廉,没有欲望,一心为公,从来都把自己的利益看得很淡。但事实是,无论什么有好处的事情,他都毫不放过。所以有人形容他,大小通吃。事实也是,只要有便宜,无论大小,他都想一个人独占;如果有人想窥视一下,他绝不会允许。当然人都知道,有权力的人,虽然有便宜可占,但不可避免的也必须承担一定的责任。但他遇到有责任的事情,他便认为应该由下属来承担。当他有便宜占不到的时候,他便不断向别人表白这事与他无关,而且会为事情不断设置各种障碍。那些嗜欲过深的人,当他们得不到便宜,嗜欲得不到满足的时候,他们会在不断声张自己没有嗜欲的过程中,表现出他们极大的欲望。因为他们天机太浅,他们把嗜欲写在脸上,隐藏在言语间隙。无论他们如何表白,无论他们是赞同还是反对,都能一眼可知他们嗜欲有多深。嗜欲过多的人,一定把会把注意力集中在“嗜欲”的对象上。一个人想通过某件事情来满足自己的嗜欲,他便会十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