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经草银粉背蕨、金丝草、止惊草、金线铜皮、铁骨草、分经草、小孩拳、伸筋草、金钱铜皮、紫背金牛草、石崖茶、铜丝草、猪棕草、还阳草、还阳参、金牛草、卷叶凤尾草、铁丝蕨、岩飞草、明琥珀草、白背连、铁刷子、铁杆草、花叶猪棕草。为中国蕨科植物银粉背蕨的全草。多年生草本,高0-40cm。根状茎直立,密被红棕色边的亮黑色披针形鳞片。叶丛生;叶柄长7-0cm,有光泽,褐栗色,除基部被鳞片外无毛;叶片五角掌状,长7-10cm,宽5-8cm,-3次羽状分裂,最下羽片最大,斜三角形,再次羽状深裂,裂片线状长椭圆形;营养叶有微锯齿,叶下面被*粉,少有无粉的,叶质稍厚,中轴褐栗色。孢子囊群多分布于叶片之边缘,褐色,狭而连续,囊群盖内缘呈疏圆齿状。1.性状鉴别根茎短小,密被红棕色鳞片。叶数枚簇生;叶柄细长,长10-0cm,栗棕色,有光泽;叶片卷缩,展开后呈近五角形,长宽均5-10cm,掌状羽裂,细裂片宽窄不一,叶上表面绿色,下表面被银白色或淡*色粉粒。孢子囊群集生于叶缘,成条形。质脆,易折断。气微,味淡。辛;甘;平肺;肝经祛痰止咳;活血通经;利湿;解*消肿。主咳嗽;月经不调;经闭腹痛;赤白带下;肺痨咳血;大便泄泻;小便涩痛;肺痈;乳痈;风湿关节痛;跌打损伤;肋间神经痛;暴发火眼;疮肿
夜合花
合欢花、夜香木兰。
为木兰科植物夜合花的花朵。4~5月采摘,晒干。
干燥花朵,略呈伞形、倒挂钟形或不规则的球体,长~3厘米,径1~厘米,外面暗红色至棕紫色。花萼3片,长倒卵形,长约1.5厘米,宽约8毫米,两面有颗粒状突起。花瓣6片,倒卵形,卷缩,外列3片较大,长约厘米,宽约1.厘米,外表面基部显颗粒状突起,内表颈光滑,质厚,坚脆。雄蕊螺旋状排列,呈莲座状,每1雄蕊呈狭长倒三角形,长约6毫米。雌蕊长约7~8毫米,由7~8个心皮组成,心皮狭长棱状,紫褐色或棕褐色,有小瘤状体。留存的花柄黑褐色。气极芳香,味淡。以花朵完整、芳香气浓者为佳。
辛;性温
行气祛瘀;止咳止带。主胁肋胀痛;乳房胀痛;疝气痛;症瘕;跌打损伤;失眠;咳嗽气喘;白带过多等。
亚麻子(胡麻仁、胡麻子)(药典品)
为亚麻科植物亚麻LinumusitatissimumL.的干燥成熟种子。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植株,晒干,打下种子,除去杂质,再晒干。
本品呈扁平卵圆形,一端钝圆,另端尖而略偏斜,长4~6mm,宽~3mm。表面红棕色或灰褐色,平滑有光泽,种脐位于尖端的凹入处;种脊浅棕色,位于一侧边缘。种皮薄,胚乳棕色,薄膜状;子叶,*白色,富油性。气微,嚼之有豆腥味。
甘,平。归肺、肝、大肠经。
润燥通便,养血祛风。用于肠燥便秘,皮肤干燥,瘙痒,脱发。
9~15g。
大便滑泻者禁用。
云芝(药典品)
为多孔菌科真菌彩城革盖菌Coriolusversicolor(L.exFr.)Quel的干燥子实体。全年均可采收,除去杂质,晒干。
本品菌盖单个呈扇形、半圆形或贝壳形,常数个叠生成覆瓦状或莲座状;直径1~10cm,厚1~4mm。表面密生灰、褐、蓝、紫黑等颜色的绒毛(菌丝),构成多色的狭窄同心性环带,边缘薄;腹面灰褐色、*棕色或淡*色,无菌管处呈白色,菌管密集,管口近圆形至多角形,部分管口开裂成齿。革质,不易折断,断面菌肉类白色,厚约1mm;菌管单层,长0.5~mm,多为浅棕色,管口近圆形至多角形,每1mm有3~5个。气微,味淡。
菊苣根
系维吾尔族习用药材。为菊科植物毛菊苣CichoriumglandulosumBoiss.etHuet或菊苣CichoriumintybusL.的干燥地上部分或根。夏、秋二季采割地上部分或秋末挖根,除去泥沙和杂质,晒干。
毛菊苣茎呈圆柱形,稍弯曲;表面灰绿色或带紫色,具纵棱,被柔毛或刚毛,断面*白色,中空。叶多破碎,灰绿色,两面被柔毛;茎中部的完整叶片呈长圆形,基部无柄,半抱茎;向上叶渐小,圆耳状抱茎,边缘有刺状齿。头状花序5~13个成短总状排列。总苞钟状,直径5~6mm;苞片层,外层稍短或近等长,被毛;舌状花蓝色。瘦果倒卵形,表面有棱及波状纹理,顶端截形,被鳞片状冠毛,长0.8~1mm,棕色或棕褐色,密布黑棕色斑。气微,味咸、微苦。
毛菊苣根主根呈圆锥形,有侧根和多数须根,长10~0cm,直径0.5~1.5cm。表面棕*色,具细腻不规则纵皱纹。质硬,不易折断,断面外侧*白色,中部类白色,有时空心。气微,味苦。
菊苣茎表面近光滑。茎生叶少,长圆状披针形。头状花序少数,簇生;苞片外短内长,无毛或先端被稀毛。瘦果鳞片状,冠毛短,长0.~0.3mm。
菊苣根顶端有时有~3叉。表面灰棕色至褐色,粗糙,具深纵纹,外皮常脱落,脱落后显棕色至棕褐色,有少数侧根和须根。嚼之有韧性。
木腰子果(榼藤子)(药典品)
象豆、合子、榼子、眼镜豆、眼睛豆、牛眼睛、阴阳子、老鸦肾。
系民族习用药材。为豆科植物榼藤子Entadaphaseoloides(Linn.)Merr.的干燥成熟种子。秋、冬二季采收成熟果实,取出种子,干燥。
本品为扁圆形或扁椭圆形,直径4~6cm,厚lcm。表面棕红色至紫褐色,具光泽,有细密的网纹,有的被棕*色细粉。一端有略凸出的种脐。质坚硬。种皮厚约1.5mm,种仁乳白色,子叶。气微,味苦,嚼之有豆腥味。
饮片
炒熟后去壳,研粉。
微苦,凉;有小*。入肝、脾、胃、肾经。
补气补血,健胃消食,除风止痛,强筋硬骨。用于水血不足,面色苍白,四肢无力,脘腹疼痛,纳呆食少;风湿肢体关节痿软疼痛,性冷淡。
10~15g。
不宜生用。
通关藤(药典品)
为萝藦科植物通关藤Marsdeniatenacissima(Roxb.)WightetArn.的干燥藤茎。秋、冬二季采收,干燥。
本品呈扁圆柱形,略扭曲,直径~5cm;节膨大,节间两侧各有1条明显纵沟,于节处交互对称。表面灰褐色,粗糙;栓皮松软,稍厚。质硬而韧,粗者难折断。断面不平整,常呈类“8”字形,皮部浅灰色,木部*白色,密布针眼状细孔。髓部常中空。气微,味苦回甜。
苦,微寒。归肺经。
止咳平喘,祛痰,通乳,清热解*。用于喘咳痰多,产后乳汁不通,风湿肿痛,疮痈。
0~30g。外用适量。
鼠妇虫
伊威、蟠、鼠负、委黍、负蟠、负攀、鼠姑、鼠粘、鼠赖虫、湿生虫、地鸡、地虱、肥蛀蚋、西瓜虫、蒲鞋头虫、潮湿虫、地虱婆、豌豆虫、瓢虫、潮虫子、土孵、暗板虫、鞋板虫。
为鼠妇科动物平甲虫的干燥全体。一般多在4~9月间捕捉,捕得后用沸水烫死,晒干或炒干。
干燥的虫体,多卷曲成球形或半圆形,长约7毫米,宽约6毫米;背平滑,腹向内陷。体灰白色,有光泽。质脆易碎。气腥臭。以干燥、完整、灰白色、无霉蛀者为佳。
拣净杂质,微火焙*。
味酸;咸;性凉
肝;肾经
破瘀消症;通经;利水;解*;止痛。主症瘕;疟母;血瘀经闭;小便不通;惊风撮口;牙齿疼痛;鹅口诸疮。
铁苋菜
血见愁、海蚌念珠、叶里藏珠为大戟科植物铁苋菜AcalyphaaustralisL.的地上部分。夏、秋季采割,除去杂质,晒干。一年生草本,高30~60cm,被柔毛。茎直立,多分枝。叶互生,椭圆状披针形,长.5~8cm,宽1.5~3.5cm,顶端渐尖,基部楔形,两面有疏毛或无毛,叶脉基部3出;叶柄长,花序腋生,有叶状肾形苞片1~3,不分裂,合对如蚌;通常雄花序极短,着生在雌花序上部,雄花萼4裂,雄蕊8;雌花序生于苞片内。蒴果钝三棱形,淡褐色,有毛。种子黑色。花期5~7月,果期7~11月。全体被灰白色细柔毛。老茎近无毛,类圆柱形,有分枝,表面棕色或棕红色,有纵条纹。切面*白色,有髓。叶互生,有柄;叶片*绿色,边缘有钝齿。花序腋生;苞片三角状肾形,不分裂,合抱如蚌。蒴果小,三角状扁圆形。气微,味淡。苦、涩、凉。归心,肺、经。清热解*,利湿,收敛止血。用于肠炎,痢疾,吐血、衄血、便血、尿血,崩漏;外治痈疖疮疡,皮炎湿疹。
壮阳果(风流果)
学名厚鳞柯,因形态像龟头,又名壮阳果、补肾果、益肾子,马古铎,捻碇果、辗垫栗、厚鳞石栎、木栎子、大头椎。
闻起来是鲜木香味,生果仁衣味苦涩,肉甜。
为壳斗科植物厚鳞柯LithocarpuspachylepisA.Camus的果实。产于广西东南部,及广东部分山区。
法定标准以及《中药大辞典》、《中华本草》等均未收载,但中药材专业市场不少见,估计均为概念的噱头药,对其功效作用不可抱什么希望!
苦地丁(药典品,河北多用)
为罂粟科植物地丁草CorydalisbungeanaeTurcz.的干燥全草。夏季花果期采收,除去杂质,晒干。
本品皱缩成团,长10~30cm。主根圆锥形,表面棕*色。茎细,多分枝,表面灰绿色或*绿色,具5纵棱,质软,断面中空。叶多皱缩破碎,暗绿色或灰绿色,完整叶片二至三回羽状全裂。花少见,花冠唇形,有距,淡紫色。蒴果扁长椭圆形,呈荚果状。种子扁心形,黑色,有光泽。气微,味苦。
苦,寒。归心、肝、大肠经。
清热解*,散结消肿。用于时疫感冒,咽喉肿痛,疔疮肿痛,痈疽发背,痄腮丹*。
9~15g。外用适量,煎汤洗患处。(下图为铁线透骨草)
铁线透骨草(河北多用)
透骨草、狗肠草。
:为毛茛科植物*花铁线莲ClematisintricataBunge[C.orientalisL.var.intricatsa(Beg.)Maxim.]的全草。夏秋季采割,去净杂质、晒干。
多捆扎成把,长10-15cm。茎细,直径1-3mm,表面*绿色至灰绿色,有明显的纵纹;节稍膨大。叶对生,回羽状复叶,多破碎,完整的小叶披针形或狭卵形,全缘或有疏牙齿。茎质脆,易折断。气微,味淡。在河北北部作透骨草入药。
味辛;咸;性温;小*
祛风除湿通络止痛。主风湿性关节炎;四肢麻木;拘挛疼痛;牛皮癣;疥癞等(下图苦地丁
迷迭香
本品为唇形科植物迷迭香RosmarinusofficinalisLinn.的干燥地上部分。夏、秋季采收,干燥。
常绿小灌木,高约1~米,有纤弱、灰白色的分枝,全株具香气。叶对生,无柄;叶片线形,革质,长约3.4厘米,宽约~4毫米,上面暗绿色,平滑,下面灰色,被毛茸,有鳞腺,叶缘反转,下面主脉明显。花轮生于叶腋,紫红色,唇形;萼钟状,唇形,有粉毛;花冠唇,筒部短,喉部广阔,上唇瓣,下唇3裂,大型,凹面有紫点;雄蕊仅前方1对发育;子房室,花柱微超出上唇外侧。小坚果4,平滑,卵球形。花期4~6月。
本品老茎呈圆柱形;幼枝四棱形,密被白色细绒毛,直径0.1~0.5cm,表面暗灰色,外皮易脱落,脱落处显灰*色;质硬,断面纤维性,*色。叶丛生于枝上,线形,长1~.5cm,宽1~mm,表面绿色,下面密被白色绒毛,全缘,革质。气香特异,味微辛辣。
味辛;性温
发汗;健脾;安神;止痛。主各种头痛;防止早期脱发等。《中药大辞典》
祛风解表,健脾和胃,理气止痛。用于外感头痛,头风痛,饮食积滞,脘腹胀痛。(《云南省中药材标准》(年版)(第四册·彝族药))
10~15g。
猪毛蒿
扎蓬棵、刺蓬、三叉明棵、猪毛缨、叉明棵、猴子毛、蓬子菜、乍蓬棵子。
药材基源:为藜科植物猪毛菜Salsolacollina[S.chinensis的全草。夏、秋季开花时割取全草,晒干。
性状鉴别全草*白色。叶多破碎,完整叶片丝状圆柱形,长-5cm,宽0.5-1mm,先端有硬针刺。花序穗状,着生于枝上部,苞片硬,卵形,顶部延伸成刺尖,边缘膜质,背部有白色隆脊;花被片先端向中央折曲,紧贴果实,在中央聚成小圆锥体。种子直径约1.5mm,先端平。
淡;性凉
肝经
平肝潜阳;润肠通便。主高血压病;多病;眩晕;失眠;肠燥便秘等。
诸葛菜
国药探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