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衔草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漫谈中药保健12 [复制链接]

1#

什么是健康?看完下面十句话,教我们如何自己管理健康!

第一句话技术的进步不等于观念的进步随着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疾病不仅没有变少,反而越来越多,疑难杂症越来越多,疾病越来越年轻化,是因为技术的进步+观念的进步。过去:道法自然(观念超前);现在: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观念落后)。

第二句话没有营养就没有生命一个精子和一个卵子结合起来,进入子宫着床,吸收着妈妈的什么长大的?营养。孩子出生后吃奶或喝奶粉,吸收奶里面的什么?营养。人是靠营养长大的,人体也是由营养组成的。人体中包含七大必须营养素:水、蛋白质、脂类、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纤维素。没有营养就没有生命!

第三句话没有均衡的营养,就没有生命力盖一栋房子,砖、水泥、沙子、钢筋等原材料比例必须恰当,房子才能牢固。七大营养素就是组成人体的原材料,如果营养不均衡,就会造成一些亚健康或者疾病。比如:缺乏维C容易牙龈出血,缺乏维B容易口腔溃疡,缺钙容易腰酸背痛腿抽筋,缺铁会造成贫血。盖房的原材料比例要恰当,人体的营养也要均衡。没有均衡的营养就没有生命力,营养的均衡度决定健康的程度。

第四句话最好的药物是食物中医讲“药食同源”,什么意思呢?最好的药物就是食物,食物是最好的药物。“药食同源”是说中药与食物是同时起源的,食物即药物,它们之间并无绝对的分界线。《*帝内经》写到:“空腹食之为食物,患者食之为药物”,反映出“药食同源”的理论。红枣是一种食物,也是一种药物,因为红枣可以补气血。大蒜是一种食物,也是一种药物,因为大蒜可以杀菌消炎。薏米是一种食物,也是一种药物,因为薏米可以去湿气。我国自古以来,用中草药调好了无数的疾病。中草药就是花花草草,也就是食物。化学合成的药物往往有副作用,天然的中草药都是花花草草,没有副作用,或副作用很小,所以食物才是最好的药物。

第五句话最好的医生是自己如果用刀子把手划破了,过几天会怎么样?伤口自然愈合了!一个人出了车祸骨折了,医院打上石膏,裹上纱布,过段时间会怎么样?骨骼愈合了!人体有如此神奇的力量,这就是人体自愈力,也叫自我修复能力。有些人感冒后没有吃药,过几天好起来了,靠的就是人体自愈力。

第六句话全世界只有一种病叫细胞病疾病的种类繁多,事实上只有一种病,那就是细胞病。一栋房子是什么组成的?墙组成的;墙是什么组成的?砖组成的。砖组成了墙,墙组成了房子。房子为什么容易倒塌?是因为墙不够坚固;墙为什么不坚固?是因为组成墙的砖不够结实。所以这栋房子不够牢固就是因为砖不够结实。只要每块砖都很结实,墙就会很坚固,房子就会很牢固。同样,人体是由什么组成的?器官。器官是由什么组成的?细胞。细胞组成了器官,器官组成了人体。一个人为什么会生病呢?是因为组成人体的器官生病了;器官为什么生病呢?是因为组成人体的细胞生病了。所以全世界只有一种病叫细胞病。细胞健康,器官就健康了;器官都健康,人体就健康了。人体是由营养组成的,所以需要营养来修复。

第七句话要想改变结果,就要改变原因为什么一个人的痘痘反反复复?是因为没有解决长痘痘的原因;为什么一个人的斑会反反复复?是因为没有解决长斑的原因?为什么减了肥总反弹,是因为没有解决肥胖的原因?为什么子宫肌瘤切了又长?是因为没有解决造成子宫肌瘤的原因;为什么老胃病老也好不了?是因为没有解决造成胃病的原因?为什么腰椎间盘突出总是反复发作?因为没有解决腰椎间盘突出的原因。只改变结果不改变原因,结果就会反反复复。所以想要改变结果就先改变原因要想改变疾病的症状,就要改变疾病的原因。

第八句话营养学=中医的理论+西医的技术中医讲“药食同源”,什么意思呢?药物就是食物,食物就是药物;中草药大多都是食物,也可以说是花花草草。什么是营养素?营养素就是食物的精华,也就是花花草草的精华。人体七大必须营养素包括:水、蛋白质、脂类、糖类、维生素、矿物质、纤维素。后来科学家又发现植物当中的植物因子,比如说花青素、番茄红素、大蒜素等营养素,对维持人体的健康也起到了重要作用。什么是营养品?把食物当中对人体没有作用的成分去除掉,精华成分保留下来,通过高科技把精华成分加工成品,即营养品。营养学是中医学的现代化结晶。西医最先把食物当中的营养精华提取出来,所以说,营养学=中医的理论+西医的技术,营养学是中西医的完美结合。第九句话人不是死于疾病而是死于无知大部分人从小没有接受过很多的健康教育,严重缺乏健康的知识,造成了大部分人一旦生病就盲目求医。医院也许能让我们健康一时,但无法让我们健康一世。花时间多学习健康的知识,用知识指导生活,才是我们走向健康的最佳途径!一个人如何获得健康:1、走入一个健康的环境。2、要和健康的人在一起聊健康。3、要学习健康知识,学了去做,慢慢养成习惯身体就会越来越健康。

第十句话健康管理是人生必修课,身体健康,家庭才能更幸福,国家才能更强盛!拥有健康不等于拥有一切,但失去健康就等于失去一切!有人说,人生有四大必修课:生涯规划、时间管理、财务管理、情商管理,请问,如果没有了健康,人生的规划还有何意义?即使拥有万贯家产,如果失去了健康,又能怎样?没有了健康,赢了世界又如何?一个人成功的事业是不断规划出来的,幸福的家庭是用心经营出来的,健康的身体是百般呵护出来的。健康管理是人生必修课!

红景天功效多,这类人群不宜吃】

红景天是藏药,功效是健脾益气、清肺止咳、活血化瘀。它主要是用于气虚血瘀、胸痹心痛,譬如冠心病、心绞痛、中风偏瘫、倦怠气喘。红景天偏寒性,有化瘀的作用,脾胃虚寒、虚寒证或者湿热的病症,或者有出血倾向的病人不宜用,孕妇、儿童要慎用。红景天一般的用量是3~6g。

反复感冒奇效方三则:

方1.反复感冒:*芪、白术各20克,防风10克,每日一剂,水煎服二次,配合六味地*丸按常量服,治一个月不再感冒,可维持1--2年。

方2反复感冒:淫羊藿、巴戟天、五味子、紫河车、防风各10克,*精、*参各克,*芪、白术各克,柴胡60克,陈皮、甘草各30克,研细混匀,每次10克,加白糖10克冲服,每日服二次,一剂服完(30--35天),免疫力增强,不再感冒,可维持1--2年。

方3.反复感冒:透骨草15克,羌活10克,每日一剂,水煎服二次,服三剂治愈,不再感冒,治愈率%。

一味中药材,能健脾除湿,解酒*,有黑白两种,只有白色的可入药

有一味中药材是药食同源的佳品,它能健脾胃、除湿气、解酒*,还能解砒霜、河豚*等多种*素。但是它虽有黑白两色,只有白色可以入药。它就是中药材扁豆。

扁豆作为中药材最早见于汉代医学名著《名医别录》,原名“藊豆”,别名“白扁豆”,是豆科植物扁豆的种子,也就是蔬菜扁豆的种子。药用扁豆一般需要采集扁豆果实晒干后再取出种子,再晒干。

《本草图经》记载:“其实亦有黑白两种,白者温而黑者小冷,入药当用白者”,因此扁豆入药一般不选用黑颜色的,而是选用白色的,所以中医习称“白扁豆”。

中药扁豆的应用

根据记载,中药扁豆药性甘、微温,归脾、胃经有“健脾祛湿,解*”的作用。中医对其应用可分为3类。

1.中药扁豆健脾除湿气。

脾虚胃弱,湿浊停滞,会导致乏力、食欲不佳、大便不成形或者腹泻等症状。

扁豆能健脾还能化湿和中,所以能调理因脾虚引起的上述症状,并常与人参或*参、白术、茯苓、薏苡仁配伍。

中药扁豆药力平和,补脾而不腻,化湿而不燥,对病后体虚或脾胃虚弱、食欲不佳有很好的调理作用,常与太子参、炒山药、谷芽等同用。

2.中药扁豆消暑除湿。

夏季多暑湿,暑湿可引起脾胃不和从而引起腹泻、呕吐等症状。中药扁豆能健脾祛湿,而且药力平和,所以能“消暑”。

3.中药扁豆解*。

中药扁豆不仅可以解酒*,还能解多种*素,如与葛花、白豆蔻、砂仁同用可以解酒*;白扁豆单用可以解砒霜*;与芦根同用可以解河豚*;单用还可以解因食用鸟肉所致的中*。

中药扁豆的禁忌

1.《本草从新》记载:“多食能壅气,伤寒邪炽者勿服。”

2.《新编中药炮制法(增订本)》记载:“扁豆内含*性蛋白质,生用有*,加热后*性作用大大减弱”。所以慎用生扁豆。

中药扁豆药食同源,即是药材也是食材,它健脾除湿气,还能解酒*以及多种*素,但需要注意的是扁豆分黑白两色,只有白色的可以入药作为药材使用。

合欢花,令人欢乐无忧

合欢花,一朵朵伞房似的头状花序,三个一丛,四个一团,聚在一起,粉红色绒毛状,不仅外形好看,还能吐露阵阵芬芳,轻柔飘逸。花冠形如狭长的漏斗,色泽淡红,而那长长的花蕊,色泽粉红,“散状如丝,为花之异”,羽状的复叶昼开夜合,十分神奇,甚为迷人。

正如《中国药学大典》所说:“小叶两列,日暮相叠如睡,及朝,又渐分离,故有合欢、夜合之名。”“合欢”寓意“言归于好,合家欢乐”,合欢花象征永远恩爱、两两相对,是夫妻好合的象征。

合欢花寓意美好,药用价值更高。《神农本草经》早就记载了合欢花、合欢皮的主要功效:“安五脏,和心志,令人欢乐无忧。”合欢花性平,味苦,无*,入心、肝、脾经。可“安神解郁”,适用于情绪忧郁,虚烦不安,失眠多梦,记忆减退。对于神经官能症、更年期综合征,以及因高血压病引起的失眠心烦均有效。

合欢花微香善散,性用和缓,能安心神,解郁结,故常用于情志所伤,忧郁失眠等证,临床多与远志、郁金、酸枣仁、柏子仁等配伍,以养心解郁安神;亦可入甘麦大枣汤中应用。其入心、肝、脾经,善于解心郁,理肝气,开胃消食,故常用于心志不和,肝脾气郁,胸闷不舒,纳呆少食等证。临床常与香橼、郁金、佛手、木香等同用,以舒肝解郁和胃、清肝明目。合欢花轻轻上行,苦平散泄,还具有清肝散风明目功能,故常用于风火目疾,视物不清等证。临床可与菊花、*芩、草决明等相配,以增清肝明目之力。合欢花还具疏散之性又能理气活血,消肿止痛,用于腰脚疼痛或跌打伤痛者。可与牛膝、红花等药同用,如《圣惠方》夜合花丸。

合欢花既可入药,亦可食疗。推荐合欢花茶,可取大概4—6克合欢花,开水冲泡,过5分钟左右即可饮用。也可取少量冰糖共同冲泡,亦可加入蜂蜜调味后饮用。平时在家也可煮合欢花粥,取合欢花30克,粳米克,红糖适量,加水克,熬至粥稠即可,一般在睡前1小时温服最好。合欢花粥对孕妇、更年期女性尤好,有很好的强身、镇静、安神、美容的作用,也是治疗神经衰弱的佳品。煮粥时也要特别注意,合欢花粥药效易挥发,所以不能久煮。

*参小故事

传说吕洞宾和铁拐李二位神仙从中原来到太行山云游,看见四周犹如仙境一般,二仙赞叹不已。当他们走到平顺地界时,忽然看见了一头山猪,在山坡上的土里乱换,二仙童心未泯,想看个究意,见山猪拱过的地方,黑土疏松,油光发亮,土里长着一种似豆秧的东西。铁拐李把它放在口中,边嚼边跟吕洞宾赶路?走过了一程,吕洞宾气喘吁吁,回头再看铁拐李,却神情如常,紧紧跟随。途中他遇见一樵夫,樵夫说这是一种神草。传说古时上*郡有户人家,每晚都隐约听到人的呼叫声,但每次出门看望,却始终不见其人。在一个深夜,主人随声寻苋,终于在离家一里多远的地方,发现一株不平常的形体和人一样的植物,因出在上*郡,所以叫“*参”。

*参为桔梗科植物*参、素花*参或川*参的干燥根。清·赵学敏所著《本草纲目拾遗》曰:“翁有良辨误云∶*参功用,可代人参,皮色*而横纹,有类乎防风,故名防*……味甚甜美,胜如枣肉”

*参小百科

甘、平。归脾、肺经。

*参甘补而平,不燥不腻,入脾、肺经。补气之力逊于人参,多用于脾肺气虚之轻症。又兼生津、养血,可治津亏、血虚等证。

健脾益肺,养血生津。

1、脾气亏虚的食欲不振、呕吐泄泻。

2、肺气亏虚的气短喘促、脉虚自汗。

3、气津两伤的气短口渴。

4、血虚萎*,头晕心慌。

9~30g。

不宜与藜芦同用。*参虽性平,但甘补,故实热证不宜服。

主产于山西、陕西、甘肃、四川等省及东北各地。潞*(栽培品)产于山西平顺、长治、壶关等地。素花*参又称西*参,主产甘肃文县,四川南坪、松潘等地。川*参主产于四川、湖北及陕西接壤地区。

秋季采挖,除去地上部分及须根,洗净泥土,晒至半干,反复搓揉3~4次,晒至七八成干时,捆成小把,晒干。

正品*参以条粗壮、质柔润、气味浓、嚼之无渣者为佳。

*参:表面*棕色至灰棕色,根头部有多数疣状突起的茎痕及芽痕,即“狮子盘头”,根头下有致密的环状横纹,向下渐稀疏,栽培品环状横纹少或无;质稍硬或略带韧性,断面稍平坦,木质部淡*色,呈“菊花心”,有特殊香气,味微甜。一般野生品种的“狮子盘头”大,环状横纹致密。

素花*参:表面*白色至灰*色,根头下致密的横纹常达全长的一半以上。断面裂隙较多,木部淡*色。

川*参:表面灰*色至棕*色,有明显不规则的纵沟。顶端有较稀的横纹,大条者亦可见“狮子盘头”,但其茎痕较少;小条者根头部较小,称“泥鳅头”。质较软而结实,断面裂隙较少,木部淡*色。

非正品*参:管花*参,商品名:白*或叙*。性状与*参较为相似。根头部有密集的小疙瘩,呈“狮子盘头”,颈部较狭缩。全体有多数不规则的纵沟及横长或点状显著突起的皮孔。质较硬,皮部类白色,木部浅*色。气微,味微甜,嚼之有渣。

*参含三萜类化合物(蒲公英萜醇等)、糖类(果糖、葡萄糖)、挥发油、皂苷、微量生物碱、多糖、天冬氨酸等17种氨基酸(7种人体必需氨基酸),4种人体必需的宏量元素(K、Na、Ca、Mg)及7种人体必需的痕量元素等有效成份。能调节胃肠、保护胃黏膜、促进胃溃疡的愈合、增加机体免疫功能、提高机体抗应激能力、增加红细胞、白细胞数和血红蛋白含量、抑制血小板聚集、强心、调节血压、抗心肌缺血、改善学习记忆、抗菌等作用。

1、八珍汤(《瑞竹堂经验方》)治气血两虚证。面色苍白或萎*,头晕目眩,四肢倦怠,气短懒言,心悸怔仲,饮食减少,舌淡苔薄白,脉细弱或虚大无力。当归30g,川芎30g,熟地*30g,白芍药30g,*参30g,甘草30g,茯苓30g,白术30g。每服3钱,通口服。方中*参与熟地相配,甘温益气补血,为君药。

2、十全大补汤(《传信适用方》)治气血两虚证。面色萎*,倦怠食少,头晕目眩,神疲气短,心悸怔忪,自汗盗汗,四肢不温,舌淡,脉细弱,以及妇女崩漏,月经不调,疮疡不敛等。*参6g,白术9g,白茯苓9g,白芍药9g,*芪12g,川芎6g,干熟地*12g,当归9g,甘草3g,生姜3片,大枣2个。每服3钱,去渣温服,不拘时候。方中*参甘温益气补血,为君药。

*参食疗方

1、*参熟地瘦肉汤:*参15g、枸杞15g、熟地15g、陈皮5g、瘦肉g。瘦肉洗净切块,同其他食材一起放入砂锅,加适量清水,大火煮沸,撇去浮沫,再用小火熬煮1-1.5个小时,调入食盐即可食用。具有补益气血的效果。

2、*参枸杞鸡肉汤:*参30g、枸杞子30g、龙眼肉20g、鸡肉g。鸡肉洗净切小块,用开水进行焯水,煲内放适量的水,加少量料酒,入枸杞、*参、龙眼肉、鸡肉,大火烧开,转小火慢炖2小时,加盐调味即可。可用于牙周病之气血不足型:牙龈色淡白萎缩,牙根宣露,齿松动,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

3、*参茯苓煲乳鸽:乳鸽1只、*参12g、茯苓、白术各6g,甘草3g,红枣15g。将乳鸽和药材洗净,放入砂锅中,加入适量清水,煮沸,转小火炖50分钟,加盐调味即可。能增强胃肠功能,适合食欲不振、吃饱后容易腹胀者。经常服用能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增强体质,预防疾病的发生。肝火盛者、气滞或邪盛而正不虚者不宜服用。

总觉得咽中有物梗塞?咳不出来,咽不下去,你可能得了“梅核气”。

“梅核气”是中医的说法,其主要的表现就如上所说,此外,胸部闷塞,胁肋胀痛也是其常见表现。

中医分析:主要是由于肝郁脾虚,聚湿生痰,气滞痰郁,故导致咽中有物梗塞,气滞则胸部闷塞,胁肋胀痛。

方药:厚朴、半夏、紫苏叶、茯苓、生姜。

加减:若胸闷重者可加香附、佛手、枳壳;若见恶心、口苦、舌苔*者去生姜,加浙贝母、*芩、瓜蒌仁、竹茹。

(中药顺序依次为:厚朴、半夏、紫苏叶、茯苓、香附、佛手、枳壳、浙贝母、瓜蒌仁)

*芪和它是好搭档!入冬后常喝,元气充足、气血通畅,提高免疫力

中医讲:人由气生,凡在万形之中,所保者莫先于元气。元气充足,人的各脏腑器官生理功能才能够正常运行;元气虚衰,各种疾病就容易找上门,百病丛生。

入冬后迎来进补好时机,中医强调,冬天进补首先要进补元气!补气,专家推荐了“冬补第一药”——*芪。

补中益气01

李时珍称*芪为“补气第一要药”,五脏之气都可以补。

气虚症状的典型表现:神疲乏力、少气懒言、声低气短、食少便溏、舌淡脉虚。

提高免疫力02

*芪还有补气益卫的功效,卫气就是保护体表的气,*芪不仅能补内补中气,还能补外,也就是提高人体免疫力,防止邪气入侵体内。

利尿消肿03

医圣张仲景就曾在所著的《金匮要略》中提到用*芪来治疗风湿水肿,针对气虚引起的水肿,*芪有很好的疗效。

保护心脏04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芪可以扩张冠状动脉,改善心肌供血,增强心肌收缩力。

气血双补茶功效:*芪补气,具有双向调节的作用;西洋参也是补气的,有阴虚火旺的人、口苦口干的人吃点西洋参;枸杞子甘温,添精补髓、明目祛风;*精补血

配方:*芪10-15克、西洋参10克、*精3-5克、枸杞子6-10克

做法:滚水泡制,盖上杯盖10分钟,可喝一天。其中*精、西洋参、枸杞子可以吃掉

禁忌人群:腹泻、感冒、脾虚的人不适用。

山楂*芪水

功效:*芪被称为“补气之王”,人体气力足后就会加速血液运行,配合具有活血化瘀功效的山楂,二者相加,可以起到更好的益气活血的作用。

配方:20g*芪,10g山楂

做法:

用冷开水冲洗后,放入保温杯用沸水毫升冲泡,半小时后即可饮用。服完可再加沸水,共可冲泡两次。

一般人群皆可常服,尤其适合气虚型心脏病、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等慢性病患者。

*芪羊肉汤

功效:羊肉性温,能益肾升阳,*芪补元阳、暖脾胃、通血脉、散寒气。适合阳虚怕冷、四肢不温、腰膝冷痛的人食用,有利于补阳祛寒、预防疾病。

食材:羊肉(瘦)克,干姜30克,*芪15克,红枣15克,食盐、葱花、花椒、八角少许

做法:干姜、*芪、红枣洗净,羊肉切块,与花椒、八角一起放入锅中炖煮。开锅后调入盐、葱花,小火炖至羊肉微烂即可。

注意事项:羊肉属于发物,吃多易上火,患有水肿、疟疾、感冒发烧、牙痛等内热型疾病或内热体质的人不宜食用。

阴虚火旺、高热无汗、干瘦无津液、长疮生疹子发热的人群不建议用。

3个小妙招,辅助降尿酸解痛风

治疗痛风是一场漫长的拉锯战,痛风患者必须做好可能会很痛苦的心理准备,在遵循医嘱进行药物治疗的同时,还要重视饮食、运动以及生活习惯的改变。下面2个小妙招也可辅助调节身体,缓解痛风症状。

1、用好2个清热利湿小方子

中医认为痛风的本在脾肾,而标在痰瘀。中医治疗痛风主要是清热、利湿、活血、通络。

①二秦汤。取秦皮10克、秦艽10克,将两味药共同煎煮20分钟,做代茶饮。秦皮清热燥湿、收敛止痢、明目;秦艽祛风湿、清湿热、止痹痛。二者搭配能帮助降尿酸、止痛,缓解痛风发作。

②玉米须饮。可以取干玉米须30克,加适量水煮开放凉制成玉米须饮。玉米须味甘淡,性平和,能利水、消肿、泻热、平肝、利胆,泡水饮用后能帮助平稳尿酸,缓解痛风症状。

2、喝好3杯“解痛水”

①白开水。痛风的“真凶”其实是高尿酸,而人体体内的尿酸90%都是从尿里排出去的,因此患者想远离痛风,就要适当多喝水、多排尿。一般情况下,正常人每天排尿量约为1L~2L,而痛风患者每日排尿量应达到2升以上才能排出更多的尿酸,因此每天饮水量最好为3L左右。但肾功能低下的患者需控制饮水量,遵照医嘱来饮水。

②苏打水。苏打水是弱碱性水,能碱化尿液,增加尿酸的溶解度,有助于体内尿酸成倍地排出。痛风患者可根据医生建议,去药店买苏打药片泡水饮用,注意适量即可。

③生姜皮水。与热性的生姜不同,生姜皮是寒性的。痛风发作属于体内有热,用生姜皮简单泡水饮用,有一定疏风散热的功效。

需要注意的是,我们每天的睡眠时间较长,且无法及时补充身体水分,夜间更易发生尿液浓缩引发痛风,因此痛风患者可以在睡前适当地喝点水。加上冬季暖气房空气干燥,更应适度增加饮水量。

花生:药食两用功效多

生吃、熟食保健作用各不同

生食花生,因其浆汁多,富含纤维素和植物油脂,属凉性,故能生津、润肠,可防治口唇干裂、烦躁、肛裂等症。同时所含维生素、酶未被破坏,具有生理活性,不仅能增强食欲,促进消化吸收,抗菌消炎,还能防治胃胀、胃酸过多、营养不良等,对于口角炎、脚气病等维生素缺乏症效果尤佳。

熟吃花生,因其被炒熟或煮熟,性质发生变化,具有滋补强身的作用,可维护和加强各组织系统器官的活动,加强新陈代谢,增强免疫功能,增加人的记忆力。但秋冬季食用花生进补一般不宜炒食或油炸,因为炒或油炸会使花生的润肺功能大减甚至消失。

4款常见食疗药膳

花生除生食、熟食,还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配伍相应的食物做成药膳,这样既有药物疗效,又有食物美味,食借药力,药助食威,二者相辅相成,共奏补益气血、健脾开胃、润肺止咳、抗衰延寿之功效。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的花生食疗方:

1.花生粳米粥

做法:花生50克,粳米克,冰糖适量。将花生与粳米洗净加水同煮,沸后改用文火,待粥将成,放入冰糖稍煮即可。

功效:本粥具有健脾开胃、养血通乳的功效,适用于脾虚纳差、贫血体衰、产后乳汁不足等症,经常食之有补益的作用。

2.花生桑叶粥

做法:花生米50克,桑叶、冰糖各15克。取饱满花生米洗净,沥去水分,桑叶拣去杂质;花生米加水烧沸,入桑叶及冰糖,改小火同煮至烂熟,去桑叶,其余服食。

功效:此粥具有止咳平喘、润肠通便的功效,是肺燥咳嗽、哮喘发作、百日咳、大便干结等症良好的辅助食疗品。

3.花生炖猪蹄

做法:猪蹄2个,花生克,盐、味精适量。将猪蹄除去蹄甲和毛后洗净切小块,和花生一起放入炖锅中,加水适量,小火炖熟,加食盐、味精调味即可食用。

功效:此药膳有养血益阴、通乳补虚之效,适合于早衰、年老体弱、贫血等人食用。4.花生茶做法:花生、西瓜子各15克,红花1.5克,冰糖30克。将西瓜子捣碎,连同花生、红花、冰糖,一起放入锅内,加水沸开煮半小时后,代茶饮用,并食花生。功效:此方具有养血、润肺、止咳等作用。食用花生有禁忌

生活中,在食用花生时,需注意以下几点:1.花生油脂成分较多,故一次不宜食入过多,以防滑肠腹泻。2.胆囊切除者不能吃花生,因为消化花生中的油脂需大量胆汁,易导致肝脏负担加重,久而久之会损伤肝脏,甚至引起其他疾病。3.因花生有止血作用,对消除淤血不利,故跌打损伤后有血淤疼痛者不宜多食。4.花生易受潮霉变,产生致癌性很强的*曲霉素,因此已霉变的花生不要食用,否则可导致肝癌的发生。

每天早上三片它,脾胃健康阳气足,延年益寿

一、每天几片姜,防病养生

1、醋泡姜——健脾升阳、防慢病

著名的百岁医生路志正路老多次介绍过,他的养生秘诀之一就是每天三片醋泡姜,已经坚持了二三十年。

醋泡姜

生姜、米醋。

1、将嫩一点的姜切薄片,撒盐腌制一晚;

2、放入密封罐里,倒入没过姜片的米醋,加适量白糖,封好罐子腌制四五天即可。

1、糖尿病人建议不加糖或者少加糖。

2、建议早餐食用,每天三片即可,不宜多。

3、阴虚火旺的人不适合吃,也不建议空腹食用。

生姜性温味辛,有补充阳气的作用,在经过食醋的浸泡之后,可以更好地提高体温,补充阳气,驱走寒气。

姜有开胃止呕、止胃寒、促消化的作用,是调理脾胃的良药。醋也有一定开胃活血的功效,生姜在经过食醋的泡发之后,可以更好地调理脾胃,适合一些胃寒、容易消化不良的人食用。

现代人的许多常见病,比如三高,都和脾胃消化不好有一定关系,长期发展还会诱发癌症、心梗等,醋泡姜有助于养脾胃,从而起到预防这些疾病的作用。

2、姜汁马蹄饮——清热润肺

冬季干燥,加上进补吃肉多,容易出现咽干、咳嗽等症状。马蹄是应季的水果,可以清热润燥,配上生姜中和寒性,可以缓解这些不适。

姜汁荸荠饮

荸荠10个、生姜3片。

1、将荸荠洗净去皮;

2、生姜放入锅中加少量水煮3-5分钟;

3、把荸荠放入榨汁机,加入适量生姜水榨成汁即可。

姜性温能中和荸荠的寒性,而且也有温肺化痰的作用,和荸荠一起榨成汁,对于缓解咳嗽、胃部不适都有帮助。

3、参芪姜枣茶——补气益血、提高免疫

冬季肺气不固的人群容易感冒,可以喝参芪姜枣茶来预防。

参芪姜枣茶

西洋参6克、*芪10-15克、老姜2-3片、大枣3-4枚。

将以上药材洗净,开水冲泡焖20分钟饮用即可。建议肺气虚的人群每周喝3-4次,坚持服用。

西洋参补气滋阴、抗疲劳、能提高免疫力;*芪是补气佳品,和西洋参搭配能强化补肺气的作用;生姜祛风寒,还能止咳化痰、调胃气、止呕;大枣补中益气、养血。

二、生姜外用,缓解疼痛

天气一冷,关节炎、胃病都容易复发,可以用生姜制作热敷包来缓解疼痛。

外用热敷包

生姜切片、葱白切段,用粗盐炒制后放入布包中用来热敷。

生姜和葱白具有发汗解表,通达阳气的功效。

适合胃疼怕凉、关节疼、腰疼的人群。

三、重要提示:这种姜不能吃

有种说法是“烂姜不烂味”,这种说法是很不科学的。

烂生姜中产生的*樟素等有害物质会迅速增加,长期食用将会增加患癌的风险。一旦发现姜心变黑、变糠或是姜上生嫩芽,就不要再食用了。

降血脂喝核桃芝麻黑豆浆

材料:核桃仁10克,黑芝麻15克,黑豆50克。

做法:黑豆提前浸泡12小时左右,将所有食材倒入豆浆机内,按下豆浆键即可。

功效:降血脂、降胆固醇,预防心血管疾病,还能延缓衰老、美容养颜。

“人参茯苓粥”

原料:人参3-5克(或*参15-20克),茯苓15-20克,生姜3-5克,粳米60克。

制作方法:

1、粳米淘洗干净,用冷水浸泡半小时,捞出,沥干水分;

2、将人参(或*参)粉碎成小块或片、生姜切为薄片,茯苓捣碎,

3、取沙锅放入冷水,加入人参片、茯苓粉,浸泡约1小时;

4、再加入粳米、姜片,上旺火煮沸;改用小火煨煮至粥成,用盐调味即可。

用法:早晚各服1次。

作用:益气补虚,健脾养胃。

应用:适用于气虚体弱,脾胃不足,倦怠无力,面色发白饮食减少,食欲不振,反胃呕吐。

大米加生姜,作用真的很厉害

这个吃法,是我的爷爷告诉我的,每次在吃大米的时候,我们要搭配着一块生姜。每天这样做出来的大米,只需喝一碗就能稳定三高,还能让身体变得倍棒,一起来看看吧。

美食:

:大米,陈皮,生姜。

1、首先我们要准备一个小碗,碗中加入一小碗的大米,然后再加入适量的清水,对大米进行淘洗。在淘洗的时候,淘洗两遍就可以了。同时也不要用力揉搓,简单淘洗即可,这样才能保证大米中的营养物质不受破坏。

淘洗大米最忌讳的就是用力揉搓,所以我们一定要掌握好这一点。

2、淘洗干净后的大米,我们要放到一边,沥干水分备用。接着我们要准备一块生姜,把生姜给切成片状以后,再切成细丝,如果你家里有老姜的话,最好采用老姜,营养价值会更高。

老姜切好以后呢,我们要准备一小块陈皮,切成细丝以后,和姜丝放在一起备用。陈皮不用准备太多,一小块就可以了,主要起到调味的作用。然后起锅烧水,锅中不用加水、也不用加油,直接把米入锅即可。

3、开中火把大米中的水分给它炒干,在这里我们要注意的是,大米要不停的去进行翻炒,以防米粒出现焦糊。大米用中火翻炒5分钟,且有米香味出现的时候,我们要转小火继续翻炒,把大米炒得粒粒分明即可。

炒好以后的大米,我们要加入陈皮、生姜,把陈皮、生姜和大米翻炒均匀,直到大米被炒微*色为止。这个时候的大米,我们就可以关火,然后利用锅中的余温,再翻炒两分钟。等时间到了以后,即可把炒好的大米出锅。

4、用这个方法炒好以后的大米,我们可以取一两勺,然后用开水冲泡,每天喝上一小杯,能对我们的身体,起到很好的养生作用。大米加入陈皮、生姜翻炒以后,里面所富含的淀粉物质,更容易被人体分解,所附含的碳水化合物质,更有利于人体吸收。

用这个方法去准备的大米,我们每次可以多准备上一些,然后用一个保鲜盒密封保存起来,这样就可以在食用的时候特别方便,随时吃随时取。

小贴士:1、在对大米进行煸炒的时候,我们要记得采用中小火,慢慢的去进行煸炒。2、炒大米的时候,一定要记得加入生姜、陈皮,这样才能达到养生的作用。3、准备好以后的大米,要记得用开水冲服,也可以用热水煮一煮,根据个人喜欢即可。

牛大力桑枝鸡汤治腿凉

腿是寒气“大本营”。寒气进入人体后,会从臀部往下沉,一直到大腿、腘窝、脚。因此很多人每到湿冷的天气、梅雨季节或季节转换时,就开始腿凉腿疼。中医把这种情况叫做“老寒腿”,主要是风、寒、湿三种邪气在作怪。

有一种湿、寒“狼狈为奸”导致的老寒腿,主要表现为肢体或患处沉重冷痛、麻木,或肿胀、畏冷肢凉,治疗应以温阳通络、祛湿散寒为原则。在此,推荐一个缓解腿发凉的药膳:取老鸡半只、牛大力15克、桑枝15克、蜜枣2~3个。鸡洗净切块,焯水后备用;上述中药材洗净备用;向锅内加水适量,先用大火烧沸,加入上述材料后,改小火再煮1个小时,调味即可食用。方中,桑枝味微苦,性平,具有祛风除湿、通利关节的作用,常用于风湿痹病,以及肩臂、关节酸痛麻木等症状;牛大力味甘性平,又叫猪脚笠、山莲藕、金钟根,有补虚润肺、强筋活络等功效。两者配合使用,适合平素痰多、汗出黏腻、腰酸沉重不适、关节活动不利等机体湿气偏重的患者。

有一种湿、寒“狼狈为奸”导致的老寒腿,主要表现为肢体或患处沉重冷痛、麻木,或肿胀、畏冷肢凉,治疗应以温阳通络、祛湿散寒为原则。在此,推荐一个缓解腿发凉的药膳:取老鸡半只、牛大力15克、桑枝15克、蜜枣2~3个。鸡洗净切块,焯水后备用;上述中药材洗净备用;向锅内加水适量,先用大火烧沸,加入上述材料后,改小火再煮1个小时,调味即可食用。方中,桑枝味微苦,性平,具有祛风除湿、通利关节的作用,常用于风湿痹病,以及肩臂、关节酸痛麻木等症状;牛大力味甘性平,又叫猪脚笠、山莲藕、金钟根,有补虚润肺、强筋活络等功效。两者配合使用,适合平素痰多、汗出黏腻、腰酸沉重不适、关节活动不利等机体湿气偏重的患者。

立春喝玫瑰枣茶疏肝驱寒

立春节气,自然界由冬到春,是阳长阴消的过程。《*帝内经·灵枢》中有一句话叫“春生夏长”,与自然界相适应,人体阳气有向上向外生发的特点,春季养护也宜顺应自然界和人体阴阳变化。春属木,与肝相对应,春季养护以养肝为原则。

首先,立春阳气初生,肝脏充盈,肝气旺,如果肝气升发太过或肝气郁结,容易损伤肝脏,茶饮宜选择疏肝理气的中药。玫瑰花归肝、脾、胃经,味甘、性温平和,气味芳香,有行气、疏肝作用。立春茶饮选择玫瑰花可起到条畅气机、改善气血运行不畅、养肝疏肝的作用。

其次,立春乍暖还寒,饮茶要驱散冬天聚集的寒邪,促进人体阳气生发,中药选择宜辛温而非寒凉。同时情志生发之气较旺容易影响脾胃功能,故茶饮方中可搭配大枣,其性甘温,归脾胃经,可起到补气补血,驱散余寒,暖胃护肝、养肝的作用。

茶饮方法:每次10粒干玫瑰花,3枚大枣,去核,切成小块,毫升纯净水煮开冲泡10分钟,温饮。

玫瑰花茶药食同源,口味较佳,有诸多功效,但其有收敛作用,便秘人群少饮。同时玫瑰花茶有活血散瘀作用,孕期及月经期女性及有出血倾向者慎喝。

最适合春天喝的几款汤,健脾祛湿好营养

春天是生发的之季,也是肝气生发的时节,多进补汤水可以提高免疫力,强壮身体。适合春天的靓汤。

香菇春笋煲鸡汤

材料:

鸡半只、春笋1个、胡萝卜1根、香菇几朵、葱段、姜片、枸杞各适量;

做法:

1.将春笋切成滚刀块,用淡盐水煮8--10分钟捞出;半只鸡切块用开水焯3分钟,沥水备用;胡萝卜切块;

2.砂锅中加足量热水,放入鸡块、春笋、胡萝卜、香菇和姜片,大火烧开后,转小火煲1.5小时;

3.最后加入盐、枸杞再煮3分钟,撒入葱段即可。

香菇香春笋搭配,煲出来的汤非常鲜美,很适合气温不稳,忽冷忽热的春季喝。

赤小豆粉葛煲鲮鱼

材料:

赤小豆50克、粉葛克、陈皮1/3个、鲮鱼克、生姜3片;

做法:

1.赤小豆、陈皮分别洗净;粉葛削皮洗净,切块;

2.鲮鱼宰洗净,慢火煎至微*;

3.所有材料与生姜一起放入砂锅内,加入适量的清水,大火煲沸后,转小火煲1.5小时,调入适量的盐调味即可。

这道汤可以祛湿润燥

甘润猪蹄汤

材料:

猪蹄克、橄榄5个、粳米50克、陈皮1/3个、生姜2片;

做法:

1.粳米洗干净,猪蹄斩块后焯水;

2.橄榄洗净拍裂;

3.所有材料与生姜一起入砂煲,倒入适量的清水,大火煲开,转小火煲2个小时,即可下盐喝靓汤。

淮山莲子猪心汤

材料:

淮山30克、莲子50克、猪心一个、茯苓10克、红枣10克、枸杞10克;

做法:

1.莲子提前用淡盐水稍稍浸泡;

2.其他材料清洗干净;猪心切块;

3.把所有用料放入汤煲中,加入适量的清水,大火煲开,转小火煲2个小时即可;

4.饮用前放入适量盐调味就可以了。

这款汤可以健脾养胃安神,一年四季都可以食用。

归参鳝鱼汤

材料:

鳝鱼克、瘦肉克、干淮山30克、红枣6粒、陈皮1/3个、当归5克、*参10克;

做法:

1.*鳝焯水祛除黏液后切段;瘦肉切片焯水;

2.*参当归先提前放进砂锅中煲水,同时用热锅凉油将鳝段煎炒片刻,然后放进煮好的*参当归水中,再放入其余材料;

3.大火煲开,转小火煲1小时,就可以下盐喝靓汤了。

这款汤补中益气。

这个春节需要七种休息

对现代人来说,“放假不工作”不等于“可以休息好”,特别是每年春节假期过后,不少人都会感叹“比上班还累”。假期原本是供大家休息的,但很多人却因休息方式不对,导致生物钟紊乱,引发失眠、代谢紊乱等问题,影响了节后的工作或学习效率。

美国睡眠专家桑德拉·道尔顿·史密斯博士在《神圣的休息:恢复生活,恢复精力,恢复理智》一书中指出,休息的核心是保证恢复性,可分为7种类型:身体休息、精神休息、感官休息、创造性休息、情绪休息、社交休息和心灵休息。如今春节假期临近,不妨学会如何获得最好的休养。

身体休息:带着全家健身

“很多人认为,身体休息就是睡觉,这是个误区。”孙伟说,身体休息分被动和主动两种,睡眠属于被动休息,需要适量,如果在床上窝一整天,只会让肌肉更紧绷,身体更疲惫。睡眠和吃饭一样,并非越多越好。比如,去年疫情期间,大家过了一个超长假期,不少人的睡眠时间大幅延长,反而导致了睡眠质量变差。正常情况下,成人睡眠应为6~8小时,小学生不少于10小时,中学生不少于9小时,高中生不少于8小时,此外,假期午睡不要太多,20~30分钟即可。

春节期间,除保持既往规律作息外,还应增加主动休息项目,即瑜伽、伸展运动、散步等恢复性活动,以改善肌肉柔韧性、促进血液循环,建议带领家人一起动起来,结伴锻炼。

精神休息:每天练习正念呼吸

精神休息主要指大脑的放松,这是最重要的休息方式之一。虽然大脑重量只占体重的2%,耗氧量却占到全身的20%,是能量消耗大户。杂念过多、思虑过度、注意力在多个信息中来回“跳跃”,会让大脑得不到休息,过度消耗能量,使人感到疲乏,提不起精神。工作期间,大脑没有一天不保持高速运转。虽然每天的睡眠可以让身体应付上班消耗,但缺少阶段性的深度休整,仍会致使很多人出现走神、记忆力下降等问题。

每天做15分钟正念呼吸练习或身体扫描练习。前者要求在平静状态下,把注意力集中在一呼一吸上,放空自己;后者的操作方式是,将注意力聚焦身体的每一个部位,像扫描一样聚焦到哪儿,放松到哪儿。

感官休息:给眼睛放个假

生活中到处充斥的电子屏幕、环境噪音、各种人造光等,让视觉、听觉、触觉等感觉器官长时间超负荷运转,令人倍感疲倦。特别是近些年来,因过度使用电子产品导致的视觉问题越来越多。感官疲劳不仅会增加近视风险,还可能导致睡眠障碍、抑郁、焦虑等。

春节假期一定要给眼睛等感官放个假,每连续使用手机、平板、电视等电子产品1小时,就应闭上眼睛休息1~2分钟。梁炜提醒,少看手机、平板电脑只是一个开始,还要给家庭营造一个令感官愉悦的环境,比如,减少不必要的噪音,听歌时尽量选择柔和、轻快的音乐,关闭手机通知铃声提醒,关掉没人看的电视;多通风,呼吸新鲜空气,让鼻腔得到湿润滋养等。

情绪休息:谈心清理情绪垃圾

每个人都避免不了出现负面情绪,“即使不开心脸上也要保持微笑”的社交礼仪等会让负面情绪层层堆积,对身心健康产生不良影响。面对负面情绪,最好的处理方式是表达和疏解出来。情绪休息就是这样一个清理情绪垃圾的过程。

“春节正是调整情绪的好时机,善加利用,可以让负面情绪清零。”情绪休息最重要是找一位倾听者,可以是家人、好朋友或心理治疗师。无论倾听者是谁,都应注意不要过分指责或急着出主意,对其不良情绪表达理解即可。如果觉得不方便跟家人朋友倾诉,还可以通过其他一些方式发泄:1.锻炼,将想要宣泄的冲动转化为健身的动力,运动过程中分泌的多巴胺,会为人增添快乐感;2.记录,把遇到的问题和坏情绪写下来,在这个自我冷静的过程中,你还可能找到恰当的解决方法;3.听欢快的音乐或看个喜剧,有助愉悦心情。

社交休息:推掉不必要的社交

频繁的各类社交活动可能令人筋疲力尽,无意义的应酬更会耗费大量心神。社交休息的核心就是只保持有意义的社交,在与志同道合者的交流中放松身心、愉悦情绪。

这个春节,很多人就地过年,少了往年的组团拜年、走亲访友等活动,就可以抽出更多时间给自己,与在乎的亲人或许久不联系的老友沟通聊天。梁炜说,不同性格的人通常适合不同的人际关系处理方式,建议内向的人多给自己留出一点独处时间,让内心恢复平静;外向的人要从复杂的人际关系中抽离,筛掉不必要的社交,与朋友保持合理的距离,给彼此一定的空间。

心灵休息:找到一份归属感

无论是在一段关系或一个群体中,人们都天然希望自己得到肯定和重视,即有归属感。如果缺乏归属感,将会引发大量焦虑。

今年春节,不少人都回不了家,可能会因此产生孤独感。建议大家充分利用网络便利,与远方亲人或朋友开启视频聊天,减轻内心孤独;也可以在当地做些有意义的事,寻找归属感,比如,喂喂流浪猫、做社区志愿者、用视频记录生活等。孙伟补充说,心灵休息不仅是找到归属感,更是一种爱的体验。每个人心灵休息的方式不同,有宗教信仰的人,可以在宗教信仰中寻找爱与归属感;有个人兴趣团体的人,也可以在为团体做贡献中找到归属感。付出爱,通常就能收获爱。

创造性休息:激发好奇心

随着年龄增长,人们的创造力会慢慢减弱,找不到创作灵感,也没有了好奇心。长期从事创作的脑力工作者,还会因持续工作让自己陷入疲劳状态,灵感枯竭。创造性休息旨在通过欣赏自然美,以及各种艺术品、音乐、戏剧之美,找回创造力。

春节假期提供了一个不错的创造性休息的机会,听听过去不曾听的音乐、读些感兴趣的书,都能刺激大脑思维。多做些具有创造性的任务,比如做陶艺、手工等,不仅能体会创作过程的乐趣,还会起到很好的放松作用;也可趁着假期去逛逛博物馆,让自己置身于各种艺术品中,打开眼界。

“有句老话叫‘先睡心后睡眼’”。这提醒我们,先让精神放松下来,才能睡得更好,进而促进身体状态的恢复。无论假期如何休养身心,都要记得留出上班前一天进行调整,让身体逐渐过渡到即将开启的另一种生活节奏中。

扫码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