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衔草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白接骨功效与作用 [复制链接]

1#
白接骨

白接骨图片

《全国中草药汇编》:白接骨

白接骨

BáiJiēGǔ

接骨草、玉接骨、接骨丹、金不换、橡皮草、白龙骨、六厘草、猢狲节根、血见愁[浙江]

爵床科白接骨属植物白接骨Asystasiellachinensis(S.Moore)E.Hossain[AsystasiachinensisS.Moore],以全草或根状茎入药。夏秋采收,洗净,鲜用或晒干。

淡,凉。

清热解*,散瘀止血,利尿。用于肺结核,咽喉肿痛,糖尿病,腹水;外用治外伤出血,扭伤,疖肿。

1~2两;外用适量,捣烂敷患处,或晒干研末撒伤口。

《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药大辞典》:白接骨

白接骨

BáiJiēGǔ

玉龙盘、无骨苎麻、玉梗半枝莲(《百草镜》),玉按骨、血见愁、玉钱草、麒麟草、玉连环(《纲目拾遗》),接骨丹、接骨草、猢狲节根、金不换(《浙江民间常用草药》),橡皮草(江西《中草药学》)。

《浙江民间草药》

为爵床科植物小阿西达的根茎或全草。夏、秋采全草、根茎。

多年生草本,高70厘米。地下茎白色,质脆,带方形,有白色粘液。茎方形,具分枝,全体光滑无毛。叶对生,卵形、披针形至椭圆形,长5~10厘米,阔2~4.5厘米,先端渐尖至尾状渐尖,基部楔形至近圆形,常下延至叶柄,边缘具极不明显的锯齿。总状花序顶生,苞片披针形;花序主梗及花柄和花均密被绛紫色的圆头长柄腺毛;花长3.3厘米,淡紫红色;萼钟状,深5裂,裂片披针形;花冠漏斗状,先端5裂,裂片半椭圆形;雄蕊4,着生于花筒基部,不超出花筒外,花药棒形,花丝较花药短而光滑;雌蕊长2.7厘米,基部有蜜盘,花柱白色光滑,柱头略两叉,近于头状,子房2室。花期夏秋。

生于山区阴地。分布我国东南至西南部。

甘淡,平。
  ①《纲目拾遗》:"味甘淡。"
  ②《浙江民间草药》:"味淡,性平。"

《纲目拾遗》:"入肺经血分。"

止血,去瘀,清热解*。治吐血,便血,外伤出血,扭伤,疖肿,咽喉肿痛。
  ①《纲目拾遗》:"根:治吐血,肠红下血,跌打损伤。"
  ②《浙江民间草药》:"去瘀。治破伤风。"
  ③《浙江民间常用草药》:"清热解*,活血止血。治外伤出血,扭伤,疖肿,下肢溃疡,腹水,肺结核。"
  ④江西《中草药学》:"止血,接骨。治上消化道出血。"

内服:煎汤,1~3钱(鲜根1~2两);或研末。外用:捣敷或研末撒。

①治外伤出血:白接骨根茎或全草捣烂外敷。(《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②治创伤出血:白接骨全草或根晒干,研末,加少许冰片,撒敷伤口。(江西《中草药学》)
  ③断指再植:鲜白接骨全草加食盐捣烂外敷,再包扎固定。每日换药一次。(《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④治扭伤:白接骨根茎、*栀子、麦粉各等量,加食盐捣烂,包敷伤处。或白接骨根加蒴藋根等量,捣烂外敷,每天换一次。(《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⑤治上消化道出血:白接骨根茎或全草研末冲服。(江西《中草药学》)
  ⑥治疖肿,下肢溃疡:白接骨全草加适量白糖,捣烂外敷。
  ⑦治肺结核:鲜白接骨根茎二两,水煎服。
  ⑧治腹水:鲜白接骨根一两,水煎服。
  ⑨治糖尿病:白接骨全草一两,元宝草、马蹄金、爵床各五钱。水煎服,连服十余剂。
  ⑩治咽喉肿痛:白接骨根茎、野玄参各一两,用木器捣烂,绞汁漱咽喉服,连服二至三次。(⑥方以下出《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白接骨

白接骨

BáiJiēGǔ

RhizomeorherbofChineseAsystasiella

玉龙盘、无骨苎麻、玉梗半枝莲、玉接骨、血见愁、玉钱草、麒麟草、玉连环、接骨丹、接骨草、猢狲节根、金不换、橡皮草、华阿西达、小阿西达、蛀木虫

出自1.《浙江民间草药》。
  2.《百草镜》:玉龙盘,一名无骨苎麻。叶类苎麻而薄小,背不白,茎如箸,色明透,至九月,茎白明如水晶,上有细红点子,十月萎,采宜九月。一名玉梗半枝莲,捣之有白浆稠滑。
  3.《纲目拾遗》:无骨苎麻,叶小圆,根如水芹。生湿阴处,立夏时发苗,逢节则粗,叶尖长,根蔓延,色白多粗节,类竹根,捣之汁粘,高者尺许。松土种之,极易繁衍。
  4.《浙江民间常用草药》:据实验

药材基源:为爵应酬科植物白接骨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systaiellachinensis(S.Moor)E.Hossain[SsystasiachinensisS.Moore;Asystosiellaneesianaauct.non(Wall)Lindau]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晒干或鲜用。

白接骨多年生草本,高25-45cm。地下茎白色,质脆,带方形,有白色粘液。茎直立,略呈四棱形,分枝,节部膨大,棱上疏被白以短毛或光滑。叶对一;叶片长形至椭圆状长圆形,长6-12cm,宽2-4.5cm,先端渐尖或尾尖,基部渐窄呈枯形下延至叶柄,边缘微波状成具稀疏而不明显的锯齿,上面深绿色,下面淡绿色。穗状花序或基部有分枝,顶生,长6-12cm,花单生或双生,常偏于一侧,苞片微小,长约2mm,有腺毛;花萼5裂达基部,长约6mm,有腺毛;花冠淡紫红色,漏斗状,外疏生腺毛,花冠筒细长,长约4cm,檐部5裂,略不等,长约1.5cm;雄蕊4.2强,着生于花冠喉部;子房上位,每室有2粒胚珠。蒴果长椭圆形,长约2cm,上部具种子4颗,下部实心细长似柄。花期7-8月,果期10-11月。

生态环境:生于山坡、山谷林下阴湿的石缝内和草丛中,溪边赤有。
  资源分布:分布于江苏、浙江、江西、河南、湖北、广东、广西、四川、云南等地。

性状鉴别全草长短不一,茎略呈四方形,有分枝,全体光滑无毛。叶对生,皱缩,完整叶片卵形至椭圆状短圆形或披针形,长5-15cm,宽2.5-4cm,先端渐尖至尾状渐尖,基部楔形或近圆形,常下延至叶柄;叶缘微波状至具微齿。

味苦;淡;性凉

归肺经

化瘀止血;续筋接骨;利尿消肿;清热解*。主吐血;便血;外伤出血;跌打瘀肿;扭伤骨折;风湿肢肿;腹水;疮疡溃烂;疖;肿;咽喉肿痛

内服:煎汤,9-15g,鲜品30-60g;或捣烂绞汁;或研末。外用:适量,适品捣敷或研末撒。

孕妇及月经期慎服。

1.《纲目拾遗》:根:治吐血,肠红下血,跌打损伤。
  2.《浙江民间草药》:去瘀。治破伤风。
  3.《浙江民间常用草药》:清热解*,活血止血。治外伤出血,扭伤,疖肿,下肢溃疡,腹水,肺结核。
  4.江西《中草药学》:止血,接骨。治上消化道出血。

《中华本草》

中草药手册

长按右边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