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贺庄村是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中国传统村落,地处河北省西南部太行山东麓,丘陵地带,属武安市西南乡,这里四季分明,野生中药材品种繁多,不乏道地药材,同时药食同用的更多,笔者通过大量的实地普查,结合采用部分网上内容及图片,图文并茂,整理出本地野生草本类中药82种、木本类16种、粮食蔬菜农作物类21种、动物昆虫类20种、其它4种,共收录种(俗语归类便于普通百姓认知见谅);故事若干篇(摘自网络)。由于精力有限没有对武安西部山区的中药材进行整理编录,请海涵。普及本地中草药知识,弘扬中华中医药文化,传承发展,利国利民。
一、草本类中药
播娘蒿(麦蒿),种子可药用,有利尿消肿、祛痰定喘的效用。主治:中药治痰饮喘咳,面目浮肿,胸腹积水,水肿,小便不利,肺原性心脏病。蒙药治搏热,脏热,*热,血热,“协日”热,肺感,咳嗽,气喘,肺心病。鲜嫩时可当作野菜食用。
麦瓶草,全草入药;清热凉血,止血调经。用于鼻衄,吐血,尿血,肺脓疡,月经不调。
藜(灰灰菜);全草可入药,能止泻痢,止痒,可治痢疾腹泻;配合野菊花煎汤外洗,治皮肤湿*及周身发痒。果实称灰藋子,有些地区代“地肤子”药用。嫩叶水焯后可食用。
小蓟、刺荠菜;全草入药,凉血止血,祛瘀消肿。用于衄血,吐血,尿血,便血,崩漏下血,外伤出血,痈肿疮*。嫩叶经水焯后可食用。
大蓟、刺叶菜;全草入药,用于衄血,吐血,尿血,便血,崩漏,外伤出血,痈肿疮*。嫩时可当野菜食用。
萹蓄(竹节草);全草入药,利尿通淋,杀虫,止痒。用于膀胱热淋,小便短赤,淋沥涩痛,皮肤湿疹,阴痒带下。嫩茎叶可以当作野菜食用,营养价值很高。
王不留行,植物的干燥成熟种子入药。用于经闭,痛经,乳汁不下,乳痈肿痛,淋证涩痛。咱们北方有歌谣:“穿山甲、王不留,小媳妇喝了顺怀流”,是对这两味中药具有催乳作用的夸张说法。
故事传说,王不留行是药王邳彤发现的。不过,他在给这药起名字的时候犯愁不已。这时候,他想到了当年王莽、王郎曾来过这里的事。
王郎率兵追杀主公刘秀,*昏时来到邳彤的家乡,扬言他们的主子是真正的汉室后裔,刘秀是冒充汉室的孽种,要老百姓给他们送饭送菜,并让村民腾出房子给他们住。这村里的老百性知道他们是祸乱天下的奸贼,就不搭他们的茬儿。天黑了,王郎见百性还不把饭菜送来,不由心中火起,便带人进村催要,走遍全村,家家关门锁户,没有一缕饱烟。王郎气急败坏,扬言要踏平村庄,斩尽杀绝。此时一参*进谏道:“此地青纱帐起,树草丛生,庄稼人藏在暗处,哪里去找。再说就是踏平十会村庄也解不了兵将的饥饿,不如赶紧离开此地。另作安顿,也好保存实力,追杀刘秀。”王郎听了,才传令离开了这个村庄。
邳彤想到这段历史,就给那草药起了个名字叫“王不留行”,就是这个村子不留王莽、王郎食宿,借此让人们记住“得人心得天下”的道理。
宝盖草(接骨草);全草,活血通络;解*消肿。主跌打损伤;筋骨疼痛;四肢麻木;半身不遂;面竣;*疸;鼻渊;瘰疬;肿*;*水疮。
瞿麦是石竹科石竹属的一种植物。全草入药,有通经、利尿之功效。
蒿本(山园荽),干燥根茎及根入药,祛风,散寒,除湿,止痛。用于风寒感冒,巅顶疼痛,风湿肢节痹痛。
野老鹳草,全草入药,有祛风收敛和止泻之效。祛风,活血,清热解*。治风湿疼痛,拘挛麻木,痈疽,跌打,肠炎,痢疾。对致癌物的诱变有强抑制作用。
关于野老鹳草名称由来,有两种说法:一种有关药王孙思邈。传说孙思邈在四川峨眉山为一位病人治风湿病,试过很多草药一直好不了。某天采药路上,看到一只老鹳正在啄食一种小草,孙药王想到老鹳生在水湿之处而不受风湿之苦,这草或许正好对治。于是采而用之,结果疗效奇好,该草无名,遂以老鹳名之。另一种认为,老鹳草名称象形而命,来自其长而尖的蒴果形状,很像老鹳的长嘴,看图片,即一目了然。
泥胡菜,全草或根入药,具有清热解*,散结消肿之功效。常用于痔漏,痈肿疔疮,乳痈,淋巴结炎,风疹瘙痒,外伤出血,骨折。采嫩叶经开水焯过可食用。
大巢菜(山扁豆),全草或种子入药,益肾,利水,止血,止咳。用于肾虚腰痛,遗精,*疸,水肿,疟疾,鼻衄,心悸,咳嗽痰多,月经不调,疮疡肿*。
春季采摘未开花的嫩茎叶,去杂洗净,用沸水浸烫一下,再换清水浸洗,捞出控干水分,可凉拌、炒食、做汤、拌面蒸食。
铁苋菜、红心菜,铁苋菜以全草或地上部分入药,具有清热解*、利湿消积、收敛止血的功效,用于肠炎、细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小儿疳积、吐血、衄血、尿血、便血、子宫出血、痈疖疮疡、外伤出血、湿疹、皮炎、*蛇咬伤等,是国家三类新药苋菜*莲素胶囊的主要原料。嫩叶可做菜食用。
龙葵,当地人称黑蛋蛋;全株入药,可散瘀消肿,清热解*。成熟果实为黑色,可直接食用。
灯笼草(*姑娘);民间用全草入药,治功能性子宫出血、胆囊炎、*胆型肝炎、感冒头痛、腹痛、小儿疳积、火眼、跌打损伤、疗疮、皮肤疮疡、蛇及狂犬咬伤、烂脚丫、烂头疗及痔疮等症。
曲曲菜,;具有清热解*、凉血利湿、消肿排脓、祛瘀止痛、补虚止咳的功效。能治疗贫血病、维持人体正常生理活动,促进生长发育和消暑保健有较好的作用。
曲曲菜的故事传说:有一个故事已经很久远了:相传很久以前,有一个太子在逃亡中,经过一片荒野,前不着村后不着店。他又累又饿,实在走不动了,便一屁股蹲在了地上。他向四周寻视,这个地方空旷、荒凉,没有几颗树,地上长着稀疏的灌木和大片的野菜。那些野菜长着锯齿一般的叶子,叶子中间是暗红色的脉络。一棵挨一棵、一丛连一丛,他饿极了随手采起一把野菜塞到了嘴里,他可从来都没吃过野菜,他一尝一丝甜甜、清香的味道在口中弥漫开来,他很激动,从没吃过这么好吃的美味,于是他狼吞虎咽的吃了个肚儿圆,浑身也有力气了。不敢停留太久,他又采了些野菜带着备用,并且发誓,等他登基当了皇帝一定封赏这种菜!
后来,他真的当上了皇帝。他封赏了大臣、官兵、封赏了一些奇花异草,却把那种野菜给忘了。十年以后,他的銮驾又经过那里,又看到了那种救过他命的野菜,急忙吩付人呈上来。他捡了几棵放到嘴里,却“啪”地又吐了出来,只觉得满口的苦涩,和当年的味道完全不同了!他忙问当地的官员这是怎么回事?!那官员战战兢兢地说:“,以前这种野菜是甜的,可是不知为什么以后就变苦了。”那个皇帝仰天长叹:
“它心中有曲啊!以后就叫它曲菜吧!”
这就是曲曲菜名字的来历。尽管传说已无从考证,一种野菜也不会因为没被封赏而改变了其味道,但人们对曲曲菜的喜爱是不言而喻的。
马齿苋、酸酸菜;全草供药用,有清热利湿、解*消肿、消炎、止渴、利尿作用;种子明目。可做菜食用。
甜地丁(太行米口袋,本地特产)全株可以入药,有清热解*、散淤消肿的效果,可以用来治疗疔疮、目赤肿痛、肠炎、*疸、痢疾等疾病,味苦,性平,也是著名的蒙古族药,是使用范围很广的一味中药。《高原中草药治疗手册》、《河北中药手册》、《辽宁常用中草药手册》中均有记载。果实水煮后、嫩叶皆可食用。
土大*、野菠菜、牛耳大*,中药名。为蓼科酸模属植物钝叶酸模的根入药。具有清热解*,凉血止血,祛瘀消肿,通便,杀虫之功效。主治肺痨咳血,肺痈,吐血,瘀滞腹痛,跌打损伤,大便秘结,痄腮,痈疮肿*,烫伤,疥癣,湿疹。嫩叶可当菜食用。鲜叶水焯后可以吃,但特别酸涩,不好咽下。
地*花,甜酒根,当地人叫它“臭老婆脚后跟”1、花可入药,具有填精补虚之功效。常用于消渴、肾虚腰痛;2、根为生地*,秋季采挖,除去芦头、须根及泥沙,鲜用或炮制后用。分为鲜地*,干地*和熟地*。地*性凉,味甘苦,具有滋阴补肾、养血补血、凉血的功效。凡阴虚血虚肾虚者食之,颇有益处。此外,地*有强心利尿、解热消炎、促进血液凝固和降低血糖的作用。鲜地*:清热生津,凉血,止血。用于热病伤阴,舌绛烦渴,发斑发疹,吐血,衄血,咽喉肿痛。生地*:清热凉血,养阴,生津。用于热病舌绛烦渴,阴虚内热,骨蒸劳热,内热消渴,吐血,衄血,发斑发疹。熟地*:滋阴补血,益精填髓。用于肝肾阴虚,腰膝酸软,骨蒸潮热,盗汗遗精,内热消渴,血虚萎*,心悸怔忡,月经不调,崩漏下血,眩晕,耳鸣,须发早白。
苦荬菜(叶衣)的全草。春季采收,阴干或鲜用清热解*,排脓,止痛。治阑尾炎,肠炎,痢疾,各种化脓性炎症,吐血,衄血,头痛,牙痛,胸、腹痛,*水疮,痔疮。嫩叶经水焯后可作为野菜食用。
苍耳(刺儿棵);全草、果实、根及囊虫均入药,秋冬采收。苍耳是菊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在秋季采收茎、叶和果实,可供药用。茎、叶叫苍耳草;果实叫苍耳子。苍耳子和苍耳草的功效相似,有发汗、祛风湿、止痛等功效,适用于风湿痛、头痛、肌肉麻痹等疾患。
苍术,中药名。为北苍术的干燥根茎。春、秋二季采挖,除去泥沙,晒干,摘去须根。燥湿健脾,祛风散寒,明目。用于湿阻中焦,脘腹胀满,泄泻,水肿,脚气痿蹙,风湿痹痛,风寒感冒,夜盲,眼目昏涩。
毛知母,知母的干燥根茎入药。清热泻火,滋阴润燥。热病烦渴,肺热燥咳,骨蒸潮热,内热消渴,肠燥便秘。
反枝苋(莘莘菜);种子作青箱子入药;全草药用,治腹泻、痢疾、痔疮肿痛出血等症。全草和种子可入药,能祛风湿、清肝火,可用于目赤肿痛、翳长障和高血压的治疗。嫩叶可作为野菜食用,是一道美味。
马兜铃,别名水马香果、蛇参果、三角草、秋木香罐,中文名因其成熟果实如挂于马颈下的响铃而得。马兜铃为多年生的缠绕性草本植物。其根、茎、果实都称马兜铃,马兜铃有清肺降气、止咳平喘、清肠消痔的功效,其茎称天仙藤有理气、祛湿、活血止痛的功效,其根称青木香有行气止痛、解*消肿的功效。
荠菜,中药材名。本品为十字花科植物荠菜的带根全草。功能主治为:和脾,利水,止血,明目。治痢疾,水肿,淋病,乳糜尿,吐血,便血,血崩,月经过多,目赤疼痛。鲜叶可作为野菜食用。
鲤肠草,中药名墨旱莲,干燥地上部分入药,滋补肝肾,凉血止血。用于牙齿松动,须发早白,眩晕耳鸣,腰膝酸软,阴虚血热、吐血、衄血、尿血,血痢,崩漏下血,外伤出血。
*针草(*圪针;民间常用草药,干燥全草入药,有清热解*、散瘀活血的功效,主治上呼吸道感染、咽喉肿痛、急性阑尾炎、急性*疸型肝炎、胃肠炎、风湿关节疼痛、疟疾,外用治疮疖、*蛇咬伤、跌打肿痛。)等。嫩时可当菜吃,还算可口,据说对降低转氨酶效果很好。可疏散肝热。
早熟禾,别称,小鸡草、稍草、小青草、冷草、绒球草。全草入药,降血糖。主糖尿病。内服:煎汤,10-15g。
野薄荷,味道和作用和家种者相似,散风热,逐秽气,解鱼虾蚊虫*。宣散风热。清头目,透疹。用于风热感冒,风温初起,头痛,目赤,喉痹,口疮,风疹,麻疹,胸胁胀闷。鲜嫩叶子可食用。
蒲公英(蒲蒲丁);作中药材用时可在晚秋时节采挖带根的全草,去泥晒干以备药用。有利尿、缓泻、退*疸、利胆等功效。治热*、痈肿、疮疡、内痈、目赤肿痛、湿热、*疸、小便淋沥涩痛、疔疮肿*,乳痈,瘰疬,牙痛,目赤,咽痛,肺痈,肠痈,湿热*疸,热淋涩痛。治急性乳腺炎,淋巴腺炎,瘰疬,疔*疮肿,急性结膜炎,感冒发热,急性扁桃体炎,急性支气管炎,胃炎,肝炎,胆囊炎,尿路感染等。蒲公英可生吃、炒食、做汤,是药食兼用的植物。
蒲公英传说一
相传在很久以前,有个十六岁的大姑娘患了乳痈,乳房又红又肿,疼痛难忍。但她羞于开口,只好强忍着。这事被她母亲知道了。封建社会,从未听说过大姑娘会患乳痈,以为女儿做了什么见不得人的事。姑娘见母亲怀疑自己的贞节,又羞又气,更无脸见人,便横下一条心,在夜晚偷偷逃出家园投河自尽。事有凑巧,当时河边有一渔船,上有一个蒲姓老公和女儿小英正在月光下撒网捕鱼。他们救起了姑娘,问清了投河的根由。第二天,小英按照父亲的指点,从山上挖了一种小草,洗净后捣烂成泥,敷在姑娘的乳痈上,不几天就霍然而愈。以后,姑娘将这草带回家园栽种。为了纪念渔家父女,便叫这种野草为蒲公英。
传说二
据说“谁能找到紫色的蒲公英谁就能得到完美的爱情。”
有一位大户人家的小女儿叫朝阳,深得双亲的宠爱。可朝阳到了十七八岁时,还没有找到心仪的郎君,而父母也不舍得心爱的女儿离开他们,所以对此事也并没有怎么放心里。
有一天朝阳带着贴身丫环在街上玩耍,她看到了一个挑着草药的英俊小伙子。采药的英俊小伙子也注意到了美丽的朝阳,但是他们只能相视一笑,因为那时的传统观念是男女授受不亲,当小伙子的身影消失在人流后,她的芳心也已被带走。
此后。朝阳时常向下人们打听那个采药郎的情况,她得知自己心仪的郎君叫蒲公,他曾饱读诗书,学识渊博,但是后来因其父母早逝,落得家境贫寒,所以才以采药为生,而蒲公也时常想起朝阳,可他想到自己家境贫寒,而心生自卑。
终于,有一天朝阳对父母说此事,但却遭到了父母强烈的反对。
父母没有倔强过女儿,便勉强答应了。他们成亲后,由于父母和亲人对蒲公还是有很多的不满与歧视,朝阳和蒲公商量后做出了一个心甘情愿的决定——浪迹天涯。
朝阳和蒲公后来浪迹到一个风景秀丽的小山村,在瓦窑的前边的小溪边长着很多的蓝色的野花,他们决定就在此居住,瓦窑的生活虽然艰苦,但他们却生活的很幸福,并且朝阳还生下了一个女儿,在朝阳生女儿的那天,小溪边的蓝色野花开得出奇的鲜艳,朝阳因此为女儿取乳名为——兰若。
然而由于局势荡乱,没过多久,蒲公被迫着去参*打仗了,这一去就是十八年!
十八年后一天,一个天大的好消息像一阵春风传入了朝阳的耳中,蒲公回来了!并且因战功卓著,已做了大将*,朝阳听后无比的激动、喜悦这个她盼望了十八年的消息使她太过于激动,加上朝阳的相思成疾,她晕倒了。
朝阳在弥留之际,带着无限依恋的眼神对蒲公说:“好好照顾兰若,还记得山上遍地的野花吗?带着它们去前线吧,它们不但能吃,还能疗伤,当你们想我的时候它们就会随风飘扬在你们身边!”。说完后朝阳就化作成无数的白色花朵飘扬在天空。后来蒲公带着兰若和很多的野花离开了瓦窑,蒲公行*作战数万里,沿途他都会拿那些野花出来让它们随风飘落在大地,从此满山遍野随处都可以看见那美丽而自强的野花。
曼陀罗、洋金花(当地称“老鼠药”)有*,为镇静要药,可松弛肌肉,古代麻沸散和云南白药保险子主要成分,民间花、子、叶、根各有不同用法,分治不同疾病,子十粒嚼服可治疗失眠。
车前草(猪耳朵草);药店用子,草与子同功,清膀胱热,利肾气,预防积石,此外,引肺热从小便出,可治疗咳嗽。有大叶、小叶两种,小叶者良。
金银花全身都可入药,是国务院确定的名贵中药材之一。金银花具有清热解*、抗菌消炎、保肝利胆的功能。夏日可当茶饮。
野白菊,根、茎、叶、花、果混合的段状全草入药,清热解*,祛痰镇咳,凉血止血。用于感冒发热,扁桃体炎,支气管炎,肝炎,肠炎,痢疾,热淋,血热吐衄,痈肿疔*,蛇虫咬伤。
野菊花,中药名。为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野菊花头状花序的外形与菊花相似,野生于山坡草地、田边、路旁等野生地带。以色*无梗、完整、苦辛、花未全开者为佳。野菊花性微寒,具疏散风热、消肿解*。能治疗疔疮痈肿、咽喉肿痛、风火赤眼、头痛眩晕等病证。
狗尾草、谷莠子、莠、狗尾巴草、光明草、阿罗汉草和狐尾。主治:除热,去湿,消肿。治痈肿,疮癣,赤眼。
40、柴胡;性味归经:性微寒、味苦、辛、归肝经、肺经、脾经。功能:透表泄热,疏肝解郁,升举阳气。主治:感冒发热、寒热往来、疟疾,肝郁气滞,胸肋胀痛,脱肛,子宫脱落,月经不调。
41、荆芥,入药用其干燥茎叶和花穗。能镇痰、怯风、凉血。治流行感冒,头疼寒热发汗,呕吐。味平,性温,无*,清香气浓。荆芥为发汗,解热药,是中华常用草药之一。能镇痰、怯风、凉血。治流行感冒,头疼寒热发汗,呕吐。
42、胡枝子,其根茎、花入药,性味平温,有清热理气和止血的功能,根茎花全草入药有益肝明目、清热利尿、通经活血的功能。功能主治:润肺清热,利水通淋。治肺热咳嗽,百日咳,鼻衄,淋病。
43、枸杞;功能主治为:滋肾,润肺,补肝,明目。治肝肾阴亏,腰膝酸软,头晕,目眩,目昏多泪,虚劳咳嗽,消渴,遗精。枸杞根全年采挖,剥取根皮,晒干。功能主治:凉血除蒸,清肺降火。用于阴虚潮热、骨蒸盗汗、肺热咳嗽、咯血、衄血。内热消渴。
44、野皂角(马锯条圪针),为豆科决明属植物短叶山扁豆,①以根入药,具有清热、平肝、安神的功效。用于痢疾,白内障,角膜混浊,失眠,癞皮疡。②皂角:祛痰开窍。主治中风或癫痫,痰涎涌盛者,痰多咳嗽。用量0.3~1钱。野皂角入药以后药用功效特别高,能增强人体的抗凝血能力也能预防癌症发生。③皂刺,皂角刺:活血祛瘀,消肿溃疡,下乳。主治淋巴结结核,乳腺炎,恶疮,痈肿不溃,胎衣不下,疠风,治疗急性扁桃体炎。用量1~3钱。成熟鲜皂角豆拨开中间白色半透明胶状部分可以吃。
45、锦鸡儿(酱瓣子),中药名。为豆科植物锦鸡儿的根、花入药。根:滋补强壮,活血调经,祛风利湿。用于高血压病,头昏头晕,耳鸣眼花,体弱乏力,月经不调,白带,乳汁不足,风湿关节痛,跌打损伤。花:具有健脾益肾,补肾壮阳,接骨止血、和血祛风,解*之功效。常用于虚劳咳嗽,头晕耳鸣,腰膝酸软,气虚,带下,小儿疳积,痘疹透发不畅,乳痈,痛风,跌扑损伤。全草入药可捣碎外用治创伤出血,跌打骨折。用法用量4~5钱,外用适量,鲜全草捣烂或干品研粉敷患处。鲜刀花可以吃,鲜豆角水煮后可以吃。
46、茵陈;至夏其苗则变为蒿,故亦称茵陈蒿。中国民间现尚有以米粉作茵陈糕、团的习惯。茵陈作菜,要采嫩苗,老的药用是茵陈蒿。故有“二月茵陈,五月蒿”的说法。分布于中国、日本、朝鲜、蒙古等国家的低海拔地区的河岸、低山坡地区。茵陈有两个采收期,春季采的习称“绵茵陈”;秋季采的习称“茵陈蒿”。全草入药,可预防流感,治中暑、感冒、头痛身重、腹痛、呕吐、胸膈胀满、气阻食滞、小儿食积腹胀、腹泻、月经过多、崩漏带下、皮肤搔痒及水肿等症,其散热发表功用,尤胜于薄荷。
47、磨盘草;别名响耳草,以全草或根入药。功效:有疏风清热、益气通窍、祛痰利尿的功用。主治:感冒、久热不退、流行性腮腺炎、耳聋、耳鸣、小便不利等。
48、马唐草,中药材名。本品为禾本科植物马唐的全草。功能主治为:①《别录》:主调中,明耳目。②《本草拾遗》:煎取汁,明目润肺。
49、白花益母草,纺车子、本地称纺花苓子、夏至草;新鲜或干燥地上部分。可降血压,活血调经,清肝明目,养血祛风,祛瘀止痛;用于痛经,闭经,月经不调,产后瘀血腹痛,肾炎浮肿,小便不利,尿血,崩中,带下,高血压病,目赤肿痛,子宫功能性出血等症。
50、*花蒿,青蒿;全草入药,*花蒿入药,作清热、解暑、截疟、凉血用,还作外用药,亦可用作香料、牲畜饲料。*花蒿含挥发油,并含青蒿素、*酮类化合物等。青蒿素,为抗疟的主要有效成分。当地人收割编成辫子挂于墙上凉干,点燃熏蚊子用。
51、艾叶,中药名。干燥叶入药。温经止血,散寒止痛;外用祛湿止痒。用于吐血,衄血,崩漏,月经过多,胎漏下血,少腹冷痛,经寒不调,宫冷不孕;外治皮肤瘙痒。醋艾炭温经止血,用于虚寒性出血。艾叶草是我国几乎到处都有的一种植物,艾叶防瘟疫有着几千年的历史了。因为中草药就是就地取材,因此艾草成为那个时候防瘟疫的功臣,据现代医学药理证明艾草是一种抗菌抗病*的药物,因为艾草对病菌有着抑制和杀伤的作用,而且对呼吸系统疾病也有着防治的的作用。现在多用于灸治或熏洗。
当地人有端午节在大门上挂艾叶的习俗,这里还有故事:艾叶有驱虫作用,还有个特别功效就是驱邪。艾草一般长在阴凉的地方,和柳树差不多。端午节这天五*苏醒,出来害人,这天钟馗就会出来捉*。传说有个厉*变成蝎子蜈蚣等到处害人,钟馗闻言大怒,立刻拿着伏魔扇追拿厉*。但是那厉*着实厉害,钟馗怎么也抓不完,厉*变成无数的蝎子蜈蚣蛇等*虫。后来钟馗打听到厉*是河里被人用艾草勒死的!钟馗知道了缘由,马上叫家家户户门前都挂上了艾草以驱邪避*。
52、喉咙草,中药材名。点地梅,本品为报春花科植物点地梅的全草或果实。清明前后采收全草,晒干。功能主治为:祛风,清热,消肿,解*。治咽喉肿痛,口疮,赤眼,目翳,正、偏头痛,牙痛,风湿,哮喘,淋、浊、崩、带,疔疮肿*,跌打,烫伤。
53、地肤草(扫帚苗),干燥成熟果实入药,中药名地肤子,为常用中药,具有清湿热、祛风止痒、利尿等功效,外用治皮肤癣及阴囊湿疹。鲜嫩时可作为野菜食用。
54、猪毛菜,中药名。为藜科植物猪毛菜全草入药。具有平肝潜阳,润肠通便之功效。用于高血压病,头痛,眩晕,肠燥便秘。嫩叶经水焯后可食用。
55、蛤蟆草,干燥全草入药。春季未抽茎时采挖,除去泥沙,晒干。清热解*,凉血止痢。用于赤痢腹痛,久痢不止,痔疮出血,痈肿疮*。
56、凤仙透骨草,指甲草,种子中药称“急性子”,①凤仙花的茎入药,为凤仙花的茎经过炮制加工后的药材名,为透骨草类药物中常用的一种。功能主治:祛风除湿,活血止痛。主风湿痹痛;跌打肿痛;闭经;痛经;痈肿;丹*;鹅掌风;蛇虫咬伤等。②植物凤仙的种子入药,中药名急性子,破血消积,软坚散结。用于经闭,积块,噎膈,外疡坚肿,骨鲠在喉等症。旧时鲜花多用于妇女染指甲。
57、佩兰,兰草;干燥地上部分入药。功能主治芳香化湿,醒脾开胃,发表解暑。用于湿浊中阻,脘痞呕恶,口中甜腻,口臭,多涎,暑湿表症,头胀胸闷。
58、木贼,圪节草;药用为木贼科植物木贼的全草,木贼味甘、苦,性平。归肺、肝经,具有疏散风热、明目退翳、止血的功效。木贼夏季采收,除去杂质,晒干或阴干贮藏,药用炮制:除去枯茎及残根,喷淋清水,稍润,切段,干燥。切断段。
59、芨芨草,中药材名。本品为禾本科植物芨芨草的茎、花及种子。茎全年可采;夏、秋采花及种子,硒干。功能主治为:治尿路感染,尿闭。①《内蒙古中草药》:利尿。治尿路感染,尿闭。②《中国沙漠地区药用植物》:茎:利尿清热。花:止血。
60、牛筋草,因其贴地有力不易铲锄,茎和花柄颇为结实,不易拉断。带根全草入药,主治清热、利湿。可以治伤暑发热、小儿急惊、*疸、痢疾、淋病、小便不利;并能防治乙脑。此草煎水,经常大量服用,自古相传有防疫、抗瘟病时*奇效。自魏晋以来民间及中医久传不衰,因其平常而被称为千人踏,少年用其为逗蛐蛐草。牛筋草与金银花制剂配合常服,可预防流感及其它流行疫病。
61、仙鹤草,龙芽草的全草。功能主治收敛止血,截疟,止痢,解*。用于咳血,吐血,崩漏下血,疟疾,血痢,脱力劳伤,痈肿疮*,阴痒带下。近来研究有抗癌功效。
62、远志,根入药,功能主治安神益智,祛痰,消肿。用于心肾不交引起的失眠多梦,健忘惊悸,神志恍惚,咳痰不爽,疮疡肿*,乳房肿痛。
63、白茅根(甜草根):干燥根茎入药,凉血止血,清热利尿。用于血热吐血,衄血,尿血,热病烦渴,肺热咳嗽,胃热呕吐,湿热*疸,水肿尿少,热淋涩痛。儿时挖鲜根可吃,很甜。
64、芦苇(苇子),新鲜或干燥根茎入药。清热生津,除烦,止呕,利尿。用于热病烦渴,胃热呕哕,肺热咳嗽,肺痈吐脓,热淋涩痛。
65、大麻(麻)),该种茎皮纤维长而坚韧,可用以织麻布或纺线,制绳索,编织渔网和造纸;种子榨油,含油量30%,可供做油漆,涂料等,油渣可作饲料。果实中医称“火麻仁”或“大麻仁”入药,性平,味甘,功能:润肠,主治大便燥结。花称“麻勃”,主治恶风,经闭,健忘。果壳和苞片称“麻蕡”,有*,治劳伤,破积散脓,多服令人发狂;叶含麻醉性树脂可以配制麻醉剂。儿时吃过经炒制后的麻籽,很香,但不宜多吃。
66、莎草,莎草料植物莎草的茎叶。行气开郁;祛风止痒;宽胞利痰,主胸闷不舒;风疹瘙痒;痈伴随肿*。莎草干燥根茎(香附子)入药,行气解郁,调经止痛。用于肝郁气滞,胸、胁、脘腹胀痛,消化不良,胸脘痞闷,寒疝腹痛,乳房胀痛,月经不调,经闭痛经。
67、射干(扇子草)干燥根茎入药。清热解*,消痰,利咽。用于热*痰火郁结,咽喉肿痛,痰涎壅盛,咳嗽气喘。
68、瓜蒌,根为天花粉,中药材名。①本品为葫芦科植物栝楼的果实。秋末果实变为淡*时采收,悬挂通风处阴干。功能主治为:清热涤痰,宽胸散结,润肠。用于肺热咳嗽,痰浊*稠,胸痹心痛,乳痈、肺痈、肠痈肿痛。②根名天花粉,含天花粉蛋白,能清热生津、消脓排肿。天花粉蛋白纯品用于中期引产,抗早孕。北五加皮(洋桃叶根皮),干燥根皮入药,有利水消肿,祛风湿,强筋骨的功效。用于治疗下肢浮肿,心悸气短,风寒湿痹,腰膝酸软。③瓜蒌仁,成熟果实的仁。类别:化痰止咳平喘药。瓜蒌籽炒用:“补虚劳口干、润心肺、治吐血、肠风泻血、赤白痢、手面皱”。用医学语言来说,即清热化痰,宽胸散结,润肠通便。
69、菟丝子,别名豆寄生、无根草、*丝、*丝藤、无娘藤、金*丝子。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植株,晒干,打下种子,除去杂质。成熟种子入药,滋补肝肾,固精缩尿,安胎,明目,止泻。用于阳痿遗精,尿有余沥,遗尿尿频,腰膝酸软,目昏耳鸣,肾虚胎漏,胎动不安,脾肾虚泻;外治白癜风。
70、草决明,干燥成熟种子,中药名,①决明子,清热明目,润肠通便。用于目赤涩痛,羞明多泪,头痛眩晕,目暗不明,大便秘结。②炒决明子:取净决明子,置锅内炒至微有香气,取出,放凉。清肝,明目,利水,通便。治风热赤眼,青盲,雀目,高血压,肝炎,肝硬化腹水,习惯性便秘。
71、红蓼(青箱、辣蓼、麦穗花、水红花),①果实入药,中药名“水红花籽”“青箱籽”,有活血、止痛、消积、利尿功效,清肝,明目,退翳。用于肝热目赤,眼生翳膜,视物昏花,肝火眩晕。②荭蓼的茎叶晚秋霜后,采割茎叶,洗净,茎切成小段,晒干;叶置通风处阴干。功能主治:祛风除湿;清热解*;活血;截疟。主风湿痹痛;痢疾;腹泻;吐泻转筋;水肿;脚气;痈疮疔疖;蛇虫咬伤;小儿疳积疝气;跌打损伤;疟疾。用于湿热带下,小便不利,尿浊,泄泻,阴痒,疮疥,风瘙身痒,痔疮,衄血,创伤出血。
72、田紫草:种子可榨油食用,还可入药,有健胃、镇痛、强筋骨的功效,对于胃酸作胀,胃寒胃痛等症都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73、茜草(俗名小孩拳;茜草的根和根茎。功能主治为:凉血活血,祛瘀,通经。用于吐血、衄血、崩漏下血、外伤出血、经闭瘀阻、关节痹痛、跌扑肿痛。凉血止血,活血祛瘀:本品止血而不留瘀,用于热证出血、经闭腹痛、跌打损伤。配乌贼骨止血力更强。抗癌。鲜果实可以吃。
74、蒺藜,中药材名。本品为蒺藜科植物蒺藜的果实。秋季果实成熟时,割取全株,晒干,打下果实,除去杂质。功能主治为:平肝解郁,活血祛风,明目,止痒。
75、葎草(莎莎秧;葎草的全草。夏、秋采收,晒干。功能主治为:清热,利尿,消淤,解*。治淋病,小便不利,疟疾,腹泻,痢疾,肺结核,肺脓疡,肺炎,癞疮,痔疮,痈*,瘰疬。
76、地锦草(铺地草;中药名。为大戟科植物地锦或斑地锦的干燥全草,夏、秋二季采收,除去杂质,晒干。其性味辛平,有清热解*,凉血止血,利湿退*之功效。用于痢疾,泄泻,咯血,尿血,便血,崩漏,疮疖痈肿,湿热*疸。
77、鹅绒藤(白奶奶秧),中药名。为萝藦科植物鹅绒藤,茎中的白色浆乳汁及根入药。具有清热解*,消积健胃,利水消肿之功效。常用于小儿食积,疳积,胃炎,十二指肠溃疡,肾炎水肿及寻常疣。民间偏方:鹅绒藤的茎叶掐断后,会有白色的乳汁流出。这白色的乳汁,有*性,但是含有很多药用成分,生物碱、强心苷等。是一剂很好的中药,可以治疗瘊子。方法:常规消*,用注射针头(或消*的衣针)在疵(瘊子)中央轻挑几针,使其略出血。将鹅绒藤鲜茎剪断便有乳白色浆汁溢出,取其汁涂于患处,每日2-3次,一般7-10日即可自行脱落。
78、地梢瓜,以全草及果实可入药。夏秋采,切段晒干生用。益气,通乳。用于体虚乳汁不下;外用治瘊子。用法用量:0.5~1两,外用鲜草适量,折断取汁外搽瘊子。功能:补肺气,清热降火,生津止渴,消炎止痛。嫩果可以吃。
79、乌头叶蛇葡萄、山葡萄、野葡萄,根皮入药叫“过山龙”,:散瘀消肿,祛腐生肌,接骨止痛。治骨折,跌打损伤,痈肿,风湿关节痛。熟透的果实可以吃。
80、香加皮,又名:北五加皮、香五加,本地叫洋桃叶、柳桃叶。蔓生灌木,具乳汁。干燥根皮入药。春、秋二季采挖,剥取根皮,晒干。有利水消肿,祛风湿,强筋骨的功效。用于治疗下肢浮肿,心悸气短,风寒湿痹,腰膝酸软。儿时家长们采其嫩叶,经腌制后做成“浆水”,熬粥饮之可去火防暑。
81、牵牛花(喇叭花):牵牛子入药,具有泻下、利尿、消肿、驱虫等功效,主治肢体水肿、肾炎水肿、肝硬化腹水、便秘、虫积腹痛等症。炮制牵牛子:取原药材,拣去杂质,用清水洗净泥土,晒干。炒牵牛子,取牵牛子,置炒药锅内,用微火加热翻炒至微鼓起、透香气、显火色时,取出,摊凉。成品偶见焦*色。炒后,可缓和其利水通便的作用。
82、打碗花:打碗花,中药材名。本品为为旋花科打碗花属植物打碗花与牵牛花有别,以根状茎及花入药。秋季挖根状茎,洗净晒干或鲜用。夏秋采花鲜用。功能主治为:根状茎:健脾益气,利尿,调经,止带;用于脾虚消化不良,月经不调,白带,乳汁稀少。花:止痛;外用治牙痛。
故事传说:小时侯,总看到乡村田间地头生长着一种花,外形很象喇叭花,洁白的花瓣和淡粉色的花心,在野草丛中却显得格外美丽。大人们告诉我说:那叫打碗花,不能采,哪个孩子采了它,回家吃饭时就要打破碗,是要被挨打的。
其实它的由来有个凄婉的故事。那就是很久以前,有位美丽的小丫鬟,不小心把财主的长寿面跌落在地上,碗被打碎了,面也散落在地上。狠心的财主认为大不吉利,坏了他的财运,竟残忍地将小姑娘活埋了。第二年春天,那埋藏小丫鬟的地方长出了一片粉红色花蕊的喇叭样的花,人们说那就是被财主害死的小丫鬟*化的花,打碗花。
二、木本类中药
绒花树(合欢树):其树皮,中药材名合欢皮。本品为豆科植物合欢的树皮。夏、秋间采;剥下树皮,晒干。功能主治为:解郁,和血,宁心,消痈肿。治心神不安,忧郁失眠,肺痈,痈肿,瘰疬,筋骨折伤。
桑葚树:枝条入药,桑枝,为桑树的枝叶、桑枝、桑条、嫩桑枝、的总称。祛风湿;通经络;行水气。主风湿痹痛;中风半身不遂;水肿脚气;肌体风痒。用于肩臂、关节酸痛麻木。
香椿树;香椿能”止泄精尿血、暖腰漆、除心腥痼冷、胸中痹冷、痃癖气及腹痛等,食之肥白人。中风失音研汁服;心脾胃痛甚,生研服;蛇犬咬并恶疮,捣敷”。①树皮及根皮的内层皮(椿白皮):苦、涩,凉。除热,燥湿,涩肠,止血,杀虫。用于痢疾,泄泻,小便淋痛,便血,血崩,带下病,风湿腰腿痛。②叶(椿芽):椿芽营养丰富,并具有食疗作用,主治外感风寒、风湿痹痛、胃痛、痢疾等。③果实香椿子(香铃籽):祛风;散寒;止痛。主治外感风寒;风湿痹痛;胃痛;疝气痛;痢疾。
槐树:槐花,干燥花及花蕾入药,凉血止血,清肝泻火。用于便血,痔血,血痢,崩漏,吐血,衄血,肝热目赤,头痛眩晕。槐根,干燥根部入药,治痔疮,喉痹,蛔虫病。槐角(槐豆)槐的干燥成熟果实,清热泻火,凉血止血。用于肠热便血,痔肿出血,肝热头痛,眩晕目赤。
榆树,以果实(榆钱)、树皮、叶、根入药。榆钱,春季未出叶前,采摘未成熟的翅果,去杂质晒干。树皮,剥下树皮晒干,或夏秋剥下树皮,去粗皮,晒干或鲜用。叶,夏秋采摘,晒干或鲜用。根皮秋季采收。性味榆钱:微辛,平。皮、叶:甘,平。功能主治榆钱:安神健脾。用于神经衰弱,失眠,食欲不振,白带。皮、叶:安神,利小便。用于神经衰弱,失眠,体虚浮肿。内皮:外用治骨折,外伤出血。
石榴树:石榴皮,中药名。为石榴科植物石榴的干燥果皮。具有涩肠止泻,止血,驱虫之功效。常用于久泻,久痢,便血,脱肛,崩漏,带下,虫积腹痛。
酸枣树,酸枣仁是名贵的中药材,性平,味道甘甜带酸,采收秋季成熟的果实,晒干后碾破,将压碎的果肉筛出供食用。酸枣仁具有安神、宁心、镇静、养肝、补心血等功能。主治虚烦不眠、惊悸等症。具有强心、养肝和安神健脑等多种功能。此外,酸枣还具有改善心肌缺血、抗心率失常、降血压、降血脂、增强肌体免疫力等多种保健功能。
大枣,中药材名。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拣净杂质,晒干。或烘至皮软,再行晒干。或先用水煮一滚,使果肉柔软而皮未皱缩时即捞起,晒干。功能主治为:补脾和胃,益气生津,调营卫,解药*。治胃虚食少,脾弱便溏,气血津液不足,营卫不和,心悸怔忡。妇人赃躁。
山楂树,干燥成熟果实。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切片,干燥。消食健胃,行气散瘀。用于肉食积滞,胃脘胀满,泻痢腹痛,瘀血经闭,产后瘀阻,心腹刺痛,疝气疼痛;高脂血症。焦山楂消食导滞作用增强。用于肉食积滞,泻痢不爽。
核桃树,①核桃仁,中药材名。本品为胡桃科植物胡桃的种子。9~10月采收果实,除去肉质果皮,敲破果壳取出种子。功能主治为:温补肺肾,定喘润肠。用于肾虚腰痛、脚软、虚寒喘咳、大便燥结。②分心木,中药名。为核桃果核内的木质隔膜。具有涩精缩尿,止血止带,止泻痢之功效。用于遗精滑泄,尿频遗尿,崩漏,带下,泄泻,痢疾。
桃树,入药部分为桃树或山桃的干燥成熟种子。①桃仁,中药名。果实成熟后采收,除去果肉和核壳,取出种子,晒干。具有活血祛瘀,润肠通便,止咳平喘的功效。用于经闭痛经,瘕瘕痞块,肺痈肠痈,跌扑损伤,肠燥便秘,咳嗽气喘。②桃树胶,桃树胶活血,益气,止渴。用于糖尿病,乳糜尿,小儿疳积。可配伍烹调使用,无副作用3~5钱。③根、茎和树皮。随时可采,晒干备用。清热利湿,活血止痛,截疟,杀虫。用于风湿关节炎,腰痛,跌打损伤,丝虫病,间日疟。治疗*疸不退:[配方]桃根克。[制法l将桃根切细,然后放入锅内,加水煎汤,即可。
杏树,杏或山杏等味苦的干燥种子仁入药。祛痰止咳,平喘,润肠。治外感咳嗽,喘满,喉痹,肠燥便秘。内服:煎汤,1.5~3钱,或入丸、散。外用:捣敷。
植物文化,喻义,明末清初文学家、戏曲家李渔在《闲情偶记》中称杏为"树性淫者,莫过于杏",称它为"风流树",这种说法成为杏树的基本文化形象定义。最早,在《庄子》的记载中,杏本是具有神圣气息的。作为孔夫子讲学的杏坛,应该是一片杏林,杏树环绕,花香在上,弟子在其熏染中读书,孔夫子在花影中抚琴而歌,书声歌声,风吹花落如香雪。尽管顾炎武后来考据以为,"渔父不必有其人,杏坛不必有其地,即有之,亦在水上苇间、依陂旁渚之地,不在鲁国之中也"。但读书有那样一个"绕坛红杏垂垂发,依树白云冉冉飞"的环境,仍然令人神往。
唐以前文人的咏杏诗,北周庾信(-)有"春色方盈野,枝枝绽翠英。依稀映村坞,烂漫开山城。好折待宾客,金盘衬红琼"。其承载的信息,一是"依稀"与"烂漫"的对比,疏与密,构成了两样不同的意境美。"疏"引申出"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苏东坡将此意境发展极致,便是"褰衣步月踏花影,炯如流水涵青萍。"提衣走进月华如水之中,水流光耀,疏影就如漂浮的浮萍,极美。但这首诗的后半部却显矫情,东坡在花间置酒,称"山城薄酒不堪饮,劝君且吸杯中月。洞箫声断月明中,惟忧月落酒杯空"。这是"疏"。"繁"则引申出"皓若春雪团枝繁"或"红粉团枝一万重"。二是说它的美貌可赠宾客,庾信用"红琼"。"琼"是美玉,形容杏花如玉一般莹润而被染红,表达的是"红杏红于染"的意思。但文人们稍稍发挥想象,就用到美女的肤色上去了:"云随碧玉歌声转,雪绕红琼舞袖回",舞袖遮掩下"雪绕红琼",是多美的一截肌肤,而"美酒一杯花影腻。邀客醉。红琼共作熏熏媚",就是青楼里的景像了。如是想,杏花蒙冤很可能就从"红琼"这个比喻而起。
杏花之美,本来其实有几个阶段的,所谓"杏花看红不看白",先是饱蕾未放时之蓄红,称"红蜡半含萼",夸张一些,就是"蓓蕾枝梢血点干",很有待放的张力。然后初放时,刚一绽放就变浅而成淡粉,但粉薄红轻掩敛羞,含蕊中仍保护着胭脂色,这就是"似嫌风日紧,护此胭脂点"。而杏花雨嫩,花开一定会伴随着春雨,所谓"杏花消息雨声中",雨细才杏花香。刚开始它是暗香,在雨中,疏离之花,含蕊渐渐舒展成变成胭脂泪,暗香越显清高。再然后,雨过天青,晴空日熏,花色残白了,盈盈当雪杏,其实已再无含蓄了。此时团枝雪繁,香气不再暗,已密聚为绯香;而残芳烂漫,已无风恐自零落。再再之后,便是风吹狼藉,半落春风半在枝了。这般本来含蓄娇羞精致之花,谁可恶,将之引向"风流树"的呢?[13]
设想,刚开始可能与盛唐时进士到杏花园初会,称之为"探花宴"有关。而真正将其命名为"风流树"的是晚唐诗人薛能(?-?),在他笔下,杏花成了借春机卖笑的娼妓:"活色生香第一流,手中移得近青楼。谁知艳性终相负,乱向春风笑不休。"太赤裸裸了。随后,吴融才含蓄地用"一枝红杏出墙头,墙外人行正独愁。长得看来犹有恨,可堪逢处更难留"。而"粉薄红轻掩敛羞"其实也是吴融的形容,他的这一首杏花诗是,"粉薄红轻掩敛羞,花中占断得风流。软非因醉都无力,凝不成歌亦自愁。独照影时临水畔,最含情处出墙头。徘徊尽日难成别,更待*昏对酒楼",更有味道。吴融不满的应是,大多数后人都记住了南宋叶绍翁的"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而并不知道"一枝红杏出墙头"本是他在晚唐的原创。
还是南宋的范成大(-)相对厚道,他写过好几首杏花诗,其中有一首吟道:"红粉团枝一万重,常年独自费东风。若为报答春无赖,付与笙歌鼎沸中。"将一切归为"报答春无赖",深有意境。
典故
《扬州府志》谈到,开元中,扬州太平园里载有杏树数十株,每逢盛开时,太守大张筵席,召妓数十人,站在每一株杏树旁,立一馆,名曰“争春”。宴罢,有人听得杏花有叹息之声。
唐代南卓《羯鼓录》讲述了一则“羯鼓催花”的故事,说唐玄宗好羯鼓,曾游别殿,见柳杏含苞欲吐,叹息道:“对此景物,不可不与判断。”因命高力士取来羯鼓,临轩敲击,并自制《春光好》一曲,当轩演奏,回头一看,殿中的柳杏这时繁花竞放,似有报答之意。玄宗见后,笑着对宫人说:“就这一桩奇事,难道还不应当唤我作老天爷吗?”
二月花神:有些地方流传的是燧人氏,他教人取枣杏之火煮食。还有的地方以四大美女之一的杨玉环为杏花花神。安禄山之乱平息后,唐玄宗想移葬杨贵妃,看见马嵬坡下有一林杏花,因此,后人称杨玉环为杏花花神。
花语
杏花的花语和象征代表意义为:少女的慕情、娇羞、疑惑。
杏花有变色的特点,含苞待放时,朵朵艳红,随着花瓣的伸展,色彩由浓渐渐转淡,到谢落时就成雪白一片。“道白非真白,言红不若红。请君红白外,别眼看天工。”这是宋代诗人杨万里的咏杏五绝,他对杏花的观察十分细致。杏花因春而发,春尽而逝,既有绚丽灿烂的无限风光,也有凋零空寂的凄楚悲怆,不同的诗人因不同的人生际遇,对杏花的联想感慨也千姿百态:有人在羁旅飘泊中感受到杏花盛开的热烈温馨,有人在惆怅莫名中发现杏花绽放的朦胧灰暗,有人在历尽坎坷后感叹杏花飘飞的落寞凄凉,也有人在相思离别时哀怨杏花凋谢的苍凉无情……凡此种种,不一而足。
喜欢此花的人或受到这种花祝福的人:外观跟内在截然不同、外表柔弱、害羞,内心却蕴藏着灵敏的思维及无比的坚强,是经得起风浪的女孩。自少便得到家人的呵护,习惯被爱,却不懂得主动爱护别人。(资料来源于网络)
花椒树,其果皮可作为调味料,并可提取芳香油,又可入药,种子可食用,也可加工制作肥皂。花椒用作中药,用干燥成熟果皮入药。有温中行气、逐寒、止痛、杀虫等功效。治胃腹冷痛、呕吐、泄泻、血吸虫、蛔虫等症。又作表皮麻醉剂。
柿子树,本植物的根或根皮(柿根)、树皮(柿木皮)、叶(柿叶)、花(柿花)、果实(柿子)、果实的制成品(柿讲)及其外附白霜(柿霜)、外果皮(柿皮)、未成熟果实液汁的制成品(柿漆)亦供药用。柿蒂(柿子把):秋、冬季收集成熟柿子的果蒂(带宿存花萼),去柄,晒干。降逆下气。主呃逆;噫气;反胃。
楝子树,果实、根皮、花均可入药,①果实中药名苦楝子,行气止痛,杀虫,主治脘腹胁肋疼痛,疝痛,虫积腹痛,头癣,冻疮。②根皮中药名苦楝皮,杀虫,疗癣,主要用于蛔虫病,蛲虫病,虫积腹痛;外治疥癣瘙痒。③苦楝花,清热祛湿,杀虫,止痒。外用:适量,研末撒或调涂。
构树,医学上称果为楮实子、构树子,与根共入药,功能补肾、利尿、强筋骨。主治:补肾、明目、强筋骨。构树以乳液、根皮、树皮、叶、果实及种子入药。夏秋采乳液、叶、果实及种子;冬春采根皮、树皮,鲜用或阴干。性味:子甘、寒;叶甘、凉;皮甘、平。功能主治:①籽:补肾,强筋骨,明目,利尿。用于腰膝酸软,肾虚目昏,阳痿,水肿。②叶:清热,凉血,利湿,杀虫。用于鼻衄,肠炎,痢疾。③皮:利尿消肿,祛风湿。用于水肿,筋骨酸痛;外用治神经性皮炎及癣症。④乳:利水消肿解*,治水肿癣疾,蛇、虫、蜂、蝎、狗咬。
构树的价值:
①、树皮纤维:构树纤维品质优良、色泽洁白,具有天然丝质外观,手感柔软,具丝和棉的感觉,是做宣纸、丝纺、钞票用纸的好材料。
②、优质饲料:构树是罕见的高蛋白植物,构叶干物质粗蛋白含量达24%,远高于苜蓿的14%,氨基酸是大米的4.5倍,玉米的2.5倍,*豆的1.8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含量是大多数水果蔬菜的百倍,是一种优质的饲料原料。
③、其他作用:构树木材供器具、家具、木浆造纸、高档纤维板、薪炭等用;构树果实有壮筋骨的药效,种子为强壮剂,种子油可制肥皂、油漆和润滑油等;根入药,能利尿、强筋骨,皮、叶中的乳汁可治疗疮癣。
构树还是我国“神舟六号”飞船搭载的5种太空种苗之一。构树扶贫工程被列入年我国十项精准扶贫工程之一。
构树扶贫工程由国务院扶贫办牵头,协调各产业部门,成立“杂交构树产业扶贫”项目组。
三、粮食蔬菜油作物类中药
大豆(*豆、黑豆),大豆*卷为大豆发芽后晒干而得,清热透表;除湿利气。主湿温初起;暑湿发热;食滞脘痞;湿痹;筋挛;骨节烦疼;水肿胀满;小便不利。
玉米,玉米须入药,有利尿消肿;清肝利胆的功效。主水肿,小便淋沥,*疸,胆囊炎,胆结石,高血压,糖尿病,乳汁不通。
花生,花生衣,花生仁外表面的那层红色(或黑色)种皮入药。止血、消肿。用于血友病、类血友病,原发性及继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肝病出血症,术后出血,癌肿出血,胃、肠、肺、子宫等出血。
赤小豆,成熟种子入药,利水消肿,解*排脓。用于水肿胀满,脚气浮肿,*疸尿赤,风湿热痹,痈肿疮*,肠痈腹痛。
绿豆,中药材名。本品为豆科植物绿豆的种子。立秋后种子成熟时采收,拔取全株,晒干,将种子打落,簸净杂质。功能主治为:清热解*,消暑,利水。治暑热烦渴,水肿,泻利,丹*,痈肿,解热药*。
麦芽(大麦芽),大麦成熟果实经发芽干燥的炮制加工品,行气消食,健脾开胃,回乳消胀。用于食积不消,脘腹胀痛,脾虚食少,乳汁郁积,乳房胀痛,妇女断乳,肝郁胁痛,肝胃气痛。
谷芽,粟的成熟果实经发芽干燥的炮制加工品。消食和中,健脾开胃。用于食积不消,腹胀口臭,脾胃虚弱,不饥食少。炒谷芽偏于消食,用于不饥食少。焦谷芽善化积滞,用于积滞不消。
小麦,浮小麦(麦余的),中药名。为禾本科小麦属植物小麦的干燥轻浮瘪瘦的果实。取净浮小麦,置锅内,用文火加热炒至棕*色,取出放凉。具有益气,除热,止汗之功效。常用于骨蒸劳热,自汗盗汗,香脆感。
玉米轴(玉米芯),中药名。为禾本科玉蜀黍属植物玉蜀黍的穗轴。具有健脾利湿之功效,常用于消化不良,泻痢,小便不利,水肿,脚气,小儿夏季热,口舌糜烂。
小菜籽,中药芸苔子,别名:油菜籽,可用于中药,具有行气祛瘀,消肿散结功效。用于痛经,产后淤血腹痛,恶露不净;外用治痈疖肿痛。
白萝卜种子,莱菔子,中药名。为十字花科植物萝卜的干燥成熟种子入药。夏季果实成熟时采割植株,晒干,搓出种子,除去杂质,再晒干。消食除胀,降气化痰。用于饮食停滞,脘腹胀痛,大便秘结,积滞泻痢,痰壅喘咳。
韭菜籽,韭菜干燥成熟种子,阳痿、遗精、白带白淫、遗尿、小便频数、腰膝酸软、冷痛等。用于肝肾缺乏,肾阳虚衰所致的阳痿,腰膝酸软痛苦。韭子有补肝肾,暖腰膝,壮肾阳的功用。可单味用,或与菟丝子,补骨脂,淫羊藿等补肾壮阳之品共同运用。用于肾气不固所致的遗精,尿频,遗尿,带下清稀。韭子有补肾温阳,固精缩尿的成效,如《令媛要方》单用本品研末或作蜜丸服,肾虚遗精带下。治遗精,亦常与龙骨,菟丝子配伍,如《丹台玉案》四妙丸。《魏氏家藏方》则以韭子配伍补骨脂,益智仁等补肾缩尿药,治肾与膀胱虚冷,小便频数。
葱籽,夏、秋季采收果实,晒干,搓取种子,簸去杂质。温肾,明目,解*。属补虚药下属分类的补阳药。
黑芝麻,黑芝麻药食两用,具有“补肝肾,滋五脏,益精血,润肠燥”等功效,被视为滋补圣品。黑芝麻具有保健功效。
山药,具有滋养强壮,助消化,敛虚汗,止泻之功效,主治脾虚腹泻、肺虚咳嗽、糖尿病消渴、小便短频、遗精、妇女带下及消化不良的慢性肠炎。
蓖麻子(大麻籽),蓖麻子,中药材名。本品为大戟科植物蓖麻的种子。秋季果实变棕色,果皮未开裂时分批采摘,晒干,除去果皮。功能主治为:消肿拔*,泻下通滞。治痈疽肿*,瘰疬,喉痹,疥癞癣疮,水肿腹满,大便燥结。①《唐本草》:主水症。②《日华子本草》:治水胀腹满,细研水服;疮痍疥癞,亦可研敷。③《本草衍义补遗》:能出有形质之滞物,故取胎产、胞衣、剩骨、脓血者用之。④《纲目》:主偏风不遂,失音口噤,头风耳聋,舌胀,喉痹,J喘,脚气*肿,丹瘤,汤火伤,针刺入肉,女人胎衣不下,子肠挺出,开通关窍经络,能止诸痛,消肿追脓拔*。
白扁豆,健脾化湿,和中消暑。用于脾胃虚弱,食欲不振,大便溏泻,白带过多,暑湿吐泻,胸闷腹胀。炒白扁豆健脾化湿。用于脾虚泄泻,白带过多。
丝瓜,清热化痰;凉血解*。主热病身热烦渴;痰喘咳嗽;肠风下血,痔疮出血;血淋;崩漏;痈疽疮疡;乳汁不通;无名肿*;水肿。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鲜品60-g;或烧存性为散,每次3-9g。外用:适量,捣汁涂,或捣敷,或研末调敷。注意1.《滇南本草》:不宜多食,损命门相火,令人倒阳不举。2.《本经逢原》:丝瓜嫩者寒滑,多食泻人。①丝瓜瓤、丝瓜络:清热解*、活血通络、利尿消肿。主治:筋骨酸痛、胸胁痛、乳汁不通、经闭、睾丸肿痛、便血、崩漏等症。②丝瓜子效用:清热化痰,润燥,有驱虫作用。
糠谷老(生坏谷穗),糠谷老,中药名。为霜霉科真菌禾生指梗霉寄生在谷子上所产生的病菌穗。具有清利湿热之功效。常用于水肿,小便不利,心烦,口渴,痢疾,湿疹,疮疖。
甜瓜蒂,中药材名。本品为葫芦科植物甜瓜的果柄。采收和储藏:夏季采收成熟果实,在食用时将切下的果柄收集,阴干或晒干。功能主治为:涌吐痰食;除湿退*。主中风;癫痫;喉痹;痰涎壅盛;呼吸不利;宿食不化;胸脘胀痛;湿热*疸。
21、西瓜,果皮(西瓜皮):甘,凉。清热解暑,止渴,利小便。用于暑热烦渴,水肿,口舌生疮。中果皮(西瓜翠):甘、淡,寒。清热解暑,利尿。用于暑热烦渴,浮肿,小便淋痛。整品加工品(西瓜黑霜):用于水肿,肝病腹水。瓤(西瓜):甘,寒。清热解暑,解烦止渴,利尿。用于暑热烦渴,热盛津伤,小便淋痛。种皮:用于吐血,肠风下血。种仁:清热润肠。未成熟的果实与皮硝的加工品(西瓜霜):用于热性咽喉肿痛。
故事传说:西瓜,顾名思义,是西域传来的瓜。五代以前,既然它已经传入中国东南沿海地区,却又不叫西瓜,而因其性寒解热,称寒瓜。因此,西瓜是从西域传入中国的说法似有疑问。那么,它是从什么路线传入中国的呢?推测它是由“海上丝绸之路”传入中国的。汉武帝曾派“译长”,募商民,携丝绸,乘海船去西方国家“市明珠、璧流离、奇石、异物。海船从雷州半岛启航,沿北部湾西岸和越南沿海航行,绕过越南南端金瓯角,再沿暹罗湾,顺马来半岛海岸南下,到达新加坡,又西折,穿越马六甲海峡,沿孟加拉湾到达已程不国,“汉之译使自此还矣”(《汉书·地理志》);这条海道,就是所谓的“海上丝绸之路”。“已程不国”是今天的什么地方呢,多数学者认为是斯里兰卡,也有人说是非洲东部的阿比西尼亚。无论哪种说法对,都说明汉武帝时代中国和非洲交通的海路已经打开了。因为在汉代,阿拉伯人已经掌握了印度洋上信风的秘密,能够东西穿航印度洋。这样,斯里兰卡和南洋群岛完全有可能成为中国和非洲交通的中转站。非洲的西瓜可以经过斯里兰卡或南洋群岛再传入中国。广西和江苏汉墓出土的西瓜籽,就是海上丝绸之路沟通中非文化交流的佐证。另外,据年2月24日《光明日报》报道:在浙江杭州水田畈新石器时代遗址中也曾发现过西瓜籽。如果这个考古收获确实可靠的话,中国有西瓜的历史至少在四千年以上,而且西瓜原产非洲的说法,又另当别论。民间谚语:西瓜生食能解渴生津,解暑热烦躁。有「天生白虎汤」之称,中国民间谚语云:夏日吃西瓜,药物不用抓。说明暑夏最适宜吃西瓜,不但可解暑热、发汗多,还可以补充水分,号称夏季瓜果之王。在新疆哈密地方日夜温差大,白天热,夜寒冷,故俚语云:朝穿皮袄午穿纱,怀抱火炉吃西瓜。
四、动物昆虫类
全蝎,春末至秋初捕捉,除去泥沙,置沸水或沸盐水中,煮至全身僵硬,捞出,置通风处,阴干。干燥体入药,息风镇痉,攻*散结,通络止痛。用于小儿惊风,抽搐痉挛,中风口歪,半身不遂,破伤风,风湿顽痹,偏正头痛,疮疡,瘰疬。
地龙(蚯蚓、出串)拣去杂质,用水漂净,及时捞出,晒干,切段。《纲目》:"(蚯蚓)入药,有为末,或化水,或烧灰者,各随方法。"清热,平肝,止喘,通络。治高热狂躁,惊风抽搐,风热头痛,目赤,中风半身不遂,喘息,喉痹,关节疼痛,齿衄,小便不通,瘰疬。痄腮,疮疡。
土鳖虫(土元),中药名。为鳖蠊科昆虫地鳖或冀地鳖的雌虫干燥体。捕捉后,置沸水中烫死,晒干或烘干。具有破血逐瘀,续筋接骨之功效。用于跌打损伤,筋伤骨折,血瘀经闭,产后瘀阻腹痛,瘾瘕痞块。
蛇蜕,蛇蜕,中药名。为蜕下的干燥表皮膜。春末夏初或冬初收集,除去泥沙,干燥。有祛风,定惊,退翳,解*的作用。用于小儿惊风,抽搐痉挛,翳障,喉痹,疗肿,皮肤瘙痒。
穿山甲,穿山甲的鳞甲,5~9g,一般炮炙后用,通经下乳,消肿排脓,搜风通络。用于经闭癓瘕,乳汁不通,痈肿疮*,关节痹痛,麻木拘挛。
壁虎(瞎虎的),以干燥全体入药。夏秋捕捉,摔死或开水烫死,晒干或焙干。祛风,活络,散结。用于中风瘫痪,风湿关节痛,骨髓炎,淋巴结结核,肿瘤。
水蛭、蚂蟥、当地人称马鳖倒出:洗净,切段,干燥。破血,逐瘀,通经。用于症瘕痞块,血瘀经闭,跌扑损伤。
土蜈蚣,支竹片,洗净,微火焙*,剪段。息风镇痉,功*散结,通络止痛。用于小儿惊风,抽搐痉挛,中风口歪,半身不遂,破伤风,风湿顽痹,疮疡,瘰疬,*蛇咬伤。
蜗牛(老牛)干燥全体或活个体入药。夏秋捕捉,开水烫死,晒干;若用鲜品,临用时捕捉。《本草纲目》中早有以蜗牛治病的记载。近代中医学也公认蜗牛具有清热、解*、消肿、治消渴等作用,对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气管炎、前列腺炎、恶疮和癌症等疾病有辅助治疗作用。功效;消肿疗疮,缩肛收脱,通利小便、应用与主治:治疗肿疗*;治疮疗初起;治瘰病;治牙齿疼痛;最近俄罗斯科学院高级神经活动和神经生理学目前正在尝试用蜗牛等软体动物的神经组织治疗帕金森氏症。
刺猬也叫猬,是属于刺猬科的一种珍贵的野生动物。全国各地均有少量分布,一年四季都可捕捉到。猬肉是一种难得的野味佳肴;刺猬的心、脑、肝、肾、脂均可入药;猬皮的药用价值更高。猬皮古称异香、仙人衣,是一种名贵的中药材,具有行气解*、化淤镇痛、收敛止血、固精摄尿等多种功效。主治痨伤咳嗽、反胃吐食、腹痛疝积、痔漏便血、子宫出血、遗精阳痿、遗尿尿频等病。刺猬皮孕妇忌服。
蝉蜕(蝍蟟),中药名,功能:宣散风热、透疹利咽、退翳明目、祛风止痉。用于风热感冒,温病初起,咽痛音哑,麻疹不透,风疹瘙痒,目赤翳障,急慢惊风,破伤风证,小儿夜啼不安。
马蛇子,别名蜥蜴、蛇出利的,中药名马舌子,夏、秋季捕捉,捏死,以铁丝穿头,晒干或烘干。消瘿散瘰。治淋巴结结核。①.治癫痫,瘰疬,石淋,乳腺癌。内服:煅存性研末,1~1.5g。②.治臁疮久不愈。熬膏或浸桐油外搽。
凤凰衣(鸡卵中白皮、鸡子白皮、凤凰退、鸡蛋膜衣、鸡蛋衣),中药名为雉科动物家鸡卵孵鸡后蛋壳内的卵膜。具有养阴清肺,敛疮,消翳,接骨之功效。用于久咳气喘,咽痛失音,淋巴结核,溃疡不敛,目生翳障,头目眩晕,创伤骨折。
乌梢蛇干具有祛风湿、通经络的功效,是治疗风湿性关节炎、中风、口眼歪斜、半身不遂等顽固性疾病的首选天然药材;乌梢蛇肉治病早在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就有记载,主治“诸风顽痹,皮肤不仁,风骚湿疹、疥癣热*、须眉脱落”等症。乌梢蛇胆有祛风、清热、化痰、明目等功效,可治大风疬疾、木舌胀塞等,我蛇园曾用干胆治好树例慢性胃炎患者。用乌梢蛇泡制的乌蛇酒、乌蛇胆酒,以其柔和的保健、药用双重功效,日渐受到现代人的青睐。用蛇胆配着“蛇胆川贝液”服用,对重复性感冒和小儿久咳不止有奇特药效,隆冬季节服用蛇胆还可预防感冒和滋阴祛火呢。总之,乌梢蛇全身是宝。
白丁香(麻雀粪),中药名。为文鸟科动物麻雀的粪便,去净泥土或杂质,晒干。具有消积,明目之功效。常用于积聚,疝气,外用治目翳,痈疽疮疖,扁桃体炎。
斑蝥,中药名。为芫青科昆虫南方大斑蝥或*黑小斑蝥的干燥体。夏、秋二季捕捉,闷死或烫死,晒干。具有破血逐瘀,散结消瘸,攻*蚀疮的功效。主要用于瘕瘕,经闭,顽癣,瘰疬,赘疣,痈疽不溃,恶疮死肌。
17、望月砂,望月砂,中药名。为兔科兔属动物野兔的干燥粪便。具有去翳明目,解*杀虫之功效。主治目翳目暗,疳积,痔瘘。
18、夜明砂,中药名。为蝙蝠的粪便,具有清肝明目,散瘀消积之功效。用于青盲,雀目,目赤肿痛,白晴溢血,内外翳障,小儿疳积,瘰疬,疟疾。
19、蜂房,蜂房,中药名。为胡蜂科昆虫果马蜂的巢。具有攻*杀虫,祛风止痛之功效。常用于疮疡肿*,乳痈,瘰疬,皮肤顽癣,鹅掌风,牙痛,风湿痹痛。
20、鸡内金,家鸡的干燥沙囊内壁。杀鸡后,取出鸡肫,趁热立即剥下内壁(不要先用水洗,否则难剥离且易破碎),洗净,干燥。健胃消食,涩精止遗。用于食积不消,呕吐泻痢,小儿疳积,遗尿,遗精。
五、其他中药类
伏龙肝,灶心土,为久经草或木柴熏烧的灶心土。温中和胃,止吐,止血,止泻。用于妊娠恶阻,胃寒呕吐,腹泻,便血,吐血,血崩,赤白带下,尿血,鼻衄,胎盘滞留,直肠出血。
地圪软,“地耳”的菌藻类,学名叫“普通念珠藻”,别名很多,有的地区称作地软、地木耳、地皮菜、野木耳、地见皮、地钱、岩衣。性凉,味甘;入肝经。清热明目,收敛益气。主治目赤红肿,夜盲,烫火伤,久痢,脱肛等病症。
马勃,俗称牛屎菇、马蹄包、药包子、马屁泡;担子菌类马勃科。嫩时色白,圆球形如蘑菇,体型较大,鲜美可食用,嫩如豆腐。老则灰褐色而虚软,外部有略有韧性的表皮,顶部出现小孔,弹之有粉尘飞出,内部如海绵,*褐色。清热,利咽,止血。主治:咽喉炎,扁桃体炎、外用治外伤出血,痔疮出血冻疮。
石花别称乳花、地衣等,为梅衣科植物石梅花的地衣体,生树干上或岩石表面的腐殖质上,入药具有补肝益肾、明目止血、利湿解*的功效,对视物模糊、腰膝疼痛、吐血、崩漏、*疸、疮癣等病症有治疗作用。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