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衔草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7年中考没重样哈尔滨中考语文文言文都出过 [复制链接]

1#
近10年哈尔滨中考语文文言文都出过哪些题?*年与年重复,年与年重复,-年间无重复篇目。年哈尔滨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篇目为《口技》选段年哈尔滨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篇目为《送东阳马生序》选段年哈尔滨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篇目为《岳阳楼记》选段年哈尔滨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篇目为《公输》选段年哈尔滨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篇目为《唐雎不辱使命》选段年哈尔滨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篇目为《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选段年哈尔滨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篇目为《五柳先生传》选段年哈尔滨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篇目为《岳阳楼记》选段年哈尔滨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篇目为《送东阳马生序》选段年哈尔滨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篇目为《陋室铭》选段年,中考语文古诗文背诵(含古诗词赏析)篇目由年的35篇变更为36篇,删减一篇《送东阳马生序》;新增了《论语十二章》和《诫子书》两篇。图片来源:年初中终结性评价指南语文为方便考生复习,小苗老师整理了没有重复出现过的近七年(年-年)中考语文文言文考题,希望能给同学们提供一些帮助。年文言文试题:公输阅读《公输》选段,回答8-10题(8分)公输盘曰:“夫子何命焉为?”子墨子曰:“北方有侮臣者,愿借子杀之。”公输盘不说。子墨子曰:“请献十金。”公输盘曰:“吾义固不杀人。”子墨子起,再拜,曰:“请说之。吾从北方闻子为梯,将以攻宋。宋何罪之有?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杀所不足而争所有余,不可谓智。宋无罪而攻之,不可谓仁。知而不争,不可谓忠。争而不得,不可谓强。义不杀少而杀众,不可谓知类。”公输盘服。子墨子曰:“然胡不已乎?”公输盘曰:“不可,吾既已言之王矣。”子墨子曰:“胡不见我于王?”公输盘曰:“诺。”子墨子见王,曰:“今有人于此,舍其文轩,邻有敝舆而欲窃之;舍其锦绣,邻有短褐而欲窃之;舍其粱肉,邻有糠糟而欲窃之——此为何若人?”王曰:“必为有窃疾矣。”子墨子曰:“荆之地方五千里,宋之地方五百里,此犹文轩之与敝舆也。荆有云梦。犀兕麋鹿满之,江汉之鱼鳖鼋鼍为天下富,宋所谓无雉兔鲋鱼者也,此犹粱肉之与糠糟也。荆有长松文梓椴楠豫章,宋无长木,此犹锦绣之与短褐也。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王曰:“善哉。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必取宋。”8.(2分)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1)愿:(2)仁:9.(4分)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宋何罪之有?(2)义不杀少而杀众,不可谓知类。10.(2分)从画线句子可看出,公输盘和楚王有着共同的心理。他们共同的心理是什么?答案:8.(2分)(1)愿:希望(2)仁:对人友善、又爱9.(4分)(1)宋国有什么罪呢?(2)自己说讲道义,杀少量人还懂得不合理,却要去杀众多的人,不能说是明白事理。10.(2分)从画线句子可看出,公输盘和楚王有着共同的心理。他们共同的心理是什么?年文言文试题:唐雎不辱使命阅读《唐雎不辱使命》选段,回答8-10题(8分)①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安陵君曰:“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生,愿终守之,弗敢易!”秦王不说。安陵君因使唐且使于秦。②秦王谓唐且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且对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生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三年制初中语文教材中,“秦王不悦”为“秦王不说”8.(2分)解释文中加点字的词语(1)加惠(2)广9.(4分)把下面两句话翻译成现代汉语(1)受地于先生,愿终守之,弗敢易!(2)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10.(2分)为什么说秦王“易地”的要求是别有用心的?答案:8.(2分)(1)给予恩惠(2)扩充9.(4分)(1)(2分)(我)从先王那里接受了封地,愿意始终守护它,不敢交换!(2)(2分)(我)把安陵君看做是忠厚的长者,所以不打他的主意。10.(2分)双方的实力强弱相差悬殊,一向以强凌弱的秦王以大易小,这让人觉得很反常,因而怀疑秦王是别有用心的。年哈市中考文言文试题: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阅读《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选段,回答8-10题(8分)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8.(2分)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1)郭:(2)去:9.(4分)把下列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1)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2)多助之至,天下顺之10.(2分)本文中,孟子认为在决定战争胜负的三个因素中,最重要的因素是什么?答案:8.(2分)(1)郭:外城(2)去:离开9.(4分)(1)城墙并不是不高,护城河并不是不深。(2)帮助他的人多到了极点,天下的人都会归顺他。10.(2分)人和。年文言文试题:五柳先生传阅读《五柳先生传》选段,回答8-10题(8分)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8.(2分)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1)不详:(2)期:9.(4分)把下列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1)闲静少言,不慕荣利(2)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10.(2分)除了性嗜酒,五柳先生还有哪两大志趣?答案:8.(2分)(1)不详:不知道(2)期:期望9.(4分)(1)他安安静静的,很少说话,不羡慕荣华利禄。(2)他有嗜酒的天性,家里穷,经常没有酒喝。10.(2分)读书(好读书);写文章(著文章或常著文章自娱)。年文言文试题:岳阳楼记阅读《岳阳楼记》选段,回答8-10题(8分)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8.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2分)(1)大观(_______)(2)景(_______)9.把下列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1)浮光跃金,静影沉璧。(2)先天下之优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10.“古仁人”能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滕子京也有这样的胸襟吗?请结合文章内容说明理由。(2分)答案:8.(2分)(1).(1)雄伟景象(2).(2)日光9.(4分)(1)波动的光闪着金色,静静的月影像沉入水中的玉璧。(2)在天下人忧之前先忧,在天下人乐之后才乐。10.(2分)有。“*通人和,百废俱兴,乃重修岳阳楼”,体现了滕子京虽遭贬谪,却没有因此沉沦,而是积极理*,*绩显著,所以他做到了“不以己悲”。年文言文试题:送东阳马生序阅读《送东阳马生序》,回答8-10题(8分)①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②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鞍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8.(2分)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1)质:  (2)敝:9.(4分)把下列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1)  余幼时即嗜学。(2)  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10.(2分)作者为什么“不敢出一言以复”?参考答案8、(2分)(1)质:询问(2)敝:破9、(4分)(1)我年幼时就爱学习。(2)因为内心有足以快乐的事(指读书),不觉得吃的穿的不如人。10、(2分)这是写老师发怒时他求教的情景,作者不敢出一言以复是因为作者对师者的尊重与敬服,而且体现作者对求学的渴望,求学态度的诚恳,年文言文试题:陋室铭阅读《陋室铭》,回答8-10题(8分)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读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8.(2分)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1)鸿:(2)形:9.(4分)把下列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2)孔子云:何陋之有?10.(2分)从原文中找到并写出描写陋室环境清幽宁静的句子。答案:8.(2分)(1)大(2)形体、躯体9.(4分)(1)山不一定要高,有仙人(居住)就有名。(2)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10.(2分)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文内答案非官方公布,仅供参考。编辑:王淼(编务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