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衔草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专家观点厦门大学医学院教授陆汎养生之道 [复制链接]

1#
补骨脂注射液零售价你了解多少 http://m.39.net/pf/a_4344835.html

8月4日,厦门大学医学院教授陆汎女士做客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内部大讲堂,发表题为《养生——善待自己》的主旨演讲,中保协工会全体成员参加了本次讲座学习,中保协会长朱进元全程主持本次讲座活动。

厦门大学医学院教授陆汎女士做客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内部大讲堂。

本文根据现场速录整理,未经本人审阅。

实际上,我们所说的养生更多是珍惜自己的生命,来日并无方长。因为我们老觉得,都来日方长,什么事都觉得离我们特别远。但是,我们现在说,实际上来日并不方长。早一点认识养生的重要性,我觉得对现在的人来讲非常重要。到我这个岁数再来讲养生,可能什么也来不及了,因为汽车零件都老了,你还想让它翻新,那不太可能。我觉得三四十岁,就应该重视养生,到四十多岁的时候,应该完全了解养生是怎么一回事。对我们中医来说,养生这个题目,过去没有专门设一个章节,主要它应该是整个中医认识疾病、诊断疾病和治疗疾病的全过程里都贯穿这个思想。

我们中医有一句话叫“上工不治已病,治未病”。一个好的医生,不光要能够治疗已经发生的病,更要治疗的是没有发生的病。所以我们在中医整个体系里,诊疗过程里,就注意到“未病先防”和“既病防变”这个原则性的东西。

所以,我们对养生,可能更多是基于中医理论的认识。我今天想讲的养生,并不是教几招怎么活着更好,我觉得能活着本身就是一个道,就是应有的一个规律。对于中医来说,我们怎么认识养生,怎么认识生病,怎么能够尊重自然的规律,来护持好我们自己的生病,是这么一个过程。

所谓养生之道就是“大道至简,道法自然”。本身人活在自然界里,能够活下来,本身就是一个规律,应该“道”就是一个规律、原则。实际上最简单的原则,最简单的规律,就是我们能生存,我们本身就具备这个“道”。

王阳明的“饥来吃饭倦来眠,只此修行玄更玄,说与世人浑不信,却从身外觅神仙”。其实就像吃饭睡觉这么简单的事,就是我们的生存之道。我记得中医里有一味药叫鹿含草(鹿衔草),这个草实际上就是那些蹦蹦跳跳的鹿在大自然里,它们被猛兽咬伤了以后,会在山上找一些草,回来嚼一嚼,嚼碎以后吐在自己的伤口上,就可以治疗它的外伤,包括筋骨损伤。我们的前人发现了这个草,也把它用在人类的跌打损伤上,也发现治好了很多跌打损伤的病,以后就把这个草命名为“鹿衔草”。所以,我们也是生活在自然界的一份子,也是一个动物,本身就具备了自己生存的能力,只是怎么把这个能力调整好,这是一个过程。

所谓养生,中医很重要的“养生以不损为延年之术,不损以有补为养生之经”。所谓养生,一个是顺其自然,一个是不要伤害我们自己。因为现在看有一些人养生,这个人吃了人参好,大家都跟着吃人参,明天那个人吃了虫草,大家都跟着吃虫草。其实,中医非常重要的是“因人而异、因时而异、因地而异”,我们叫三因。就是因人、因时、因地的不同,每个人都有不同的体质。如果都按照千篇一律的方法养生的话,那就不是养生,可能损伤了你的体质,因为你不适合这种养生。

比如现在也有一些按摩,中医很忌讳一些东西,因为我也去过一些按摩的地方让他们按摩过。我们不能说人家都不好,有的是学过的。但是有的时候,他们确实没有注意到,中医在按摩、经络的学习上,是有忌讳的。比如我们说“肾精不可泄、肾气不可乏”。中医在按摩的时候,逆着经脉行走为泄,顺着静脉行走为补,谁知道谁是顺着经脉,谁是逆着经脉,反正按完舒服就好了。这里面实际上就有损伤我们体质的东西,可能就是不注意间,已经受到了伤害。特别有的按摩多的人,就是越按越重,越按越软,对中医来讲都是蛮忌讳的。所以讲养生要有“不损延年之术”。

一、天年与健康

既然讲养生,首先要知道我们到底应该活多少岁?养生就是为了延年。天年就是寿命(寿数),一般来讲,哺乳动物一般是生长期的5-7倍,也就是人最后一颗牙长出以后,他的5-7倍。一般我们讲20-25岁长最后一颗牙,他的5-7岁就是-岁。或者另外一种算法,用性成熟期。从女孩子来月经,男孩子有排精的时候来计算,也就是十四五岁左右,这时候是他的8-10倍,差不多也是多到岁左右。在实验室里有一种研究,把人体细胞拿到体外来分裂传代,基本上这一个细胞从传代开始到死亡,差不多50次。每一次差不多2年多,这样差不多一个细胞传代完到衰老死亡是年。

所以,人的寿命应该是岁左右,自然寿命至少在岁,我们现在都很难做到这一点。在原始社会平均人的年龄只有22岁。建国初期平均年龄应该是35岁,到年平均年龄68岁。现在应该是73-75岁,因为最近没有一个特别好的统计,但是我们会觉得我们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从国际卫生组织讲,只要这个国家人均寿命过了70岁,就叫长寿国家。

但是,现在把这叫做老龄化社会。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虽然可以证明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保健意识的增强、科技发达等等,但老龄社会带来的问题也不少。我们原来说到年,60岁以上的人口会超过2亿。但是最近一个文件,到年已经发现我们国家超过60岁以上的人口已经达到1.12亿,所以给社会带来的问题,比如老龄化的问题就逐渐出现了。而且对于医学来讲,老年病像糖尿病、中风等也是越来越多。既然人的自然寿命应该达到岁,可是我们达不到,这里面就跟我们的健康有关系。

健康

对于健康,世界卫生组织有一个定义,就是“生理上无病,心理上无障碍,社会适应良好”。之所以有健康的标准,实际上经历了整个人类疾病发展过程。

中国在60年代之前,那时候人们的生活水平低。所谓疾病谱,就是这一段时间里,什么病谱最多,就往前排,谁排在第一,就是死亡率最高的疾病。60年代之前,实际上一个是营养不良,再一个呼吸系统疾病,所以那时候人均年龄只有30多岁。那时候世界卫生组织的健康病例,就是你身体没病,到了70年代后,差不多80年代,这时候的疾病谱就发生了变化,因为这时候我们也吃的饱、穿的暖,营养不是问题,医疗水平也上来。这时候的疾病,就以心脑血管病和癌症比较多。

到80年代的时候,世界卫生组织就提出来“健康状态”是生理上没病、心理上没障碍、社会适应良好。因为癌症也好,心脑血管病也好,中医、西医都认为这是新鲜疾病,因为心理问题导致了生理出现了变化,长期的工作压力大、生活节奏紧张,这样导致身体阴阳失调,出现了变化。

到90年代后期,特别年以后,实际上我们的疾病谱又发生了变化。除了心脑血管病和癌症以外,精神病的人数大幅度上升,这当然跟社会竞争加强、生活节奏快是有关系的。南怀瑾老师有一句话说,“21世纪肯定是一个精神病的世纪,所以精神疾病的人会越来越多”。除了生理上没病态,心理上没有障碍以外,他社会适应没有很好,往往因为成长过程,或者心里有一些认知的障碍,导致不能适应社会,最后压力加大,所以就发生精神疾患。

在我们国家,现在疾病总数排名前25种里,有5种是精神疾病:第一个抑郁。第二个狂躁症。第三个强迫症。第四个精神分裂症。第五个自杀。国际上,现在有2亿的精神病人,其中有万是严重的精神病病人。我们国家在测的有万精神病人,而且以每年10%的速度递增。所以,这是很可怕的一件事。不光我们成年以后要注意心理建设。其实从孩子和父母开始,就要注意孩子的心理建设。整个孩子的成长过程,社会经历对孩子一生的影响非常大。

中医所说的健康就比较简单,有很多人说,想让中西医结合,其实这蛮难的,因为这是两个系统,看病的角度就不同。我自己觉得,西医更多倾向于结构。比如你的肌肉、骨骼、细胞、DNA等,最后找到问题点以后去修复这个结构,以后这个病就好了。所以,这是他的出发点。

中医现在没有这么发达的科学,也没有这么精密的仪器,所以是比较宏观看人,也比较宏观的看疾病。西医更多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