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治白癜风最好医院 http://www.yunweituan.com/m/导语:山楂树适应性强,栽培范围广泛,便于管理,耐贮藏运输,是一种秋季和冬季鲜食和制作食品兼用的果品,受到人们欢迎。那么怎样种植和管理好山楂树,才能获得高产呢,我个人认为首先要了解山楂树的品种、生长特性,其次加强土肥水管理,最重要的是做好树体管理。下面我就谈谈这个问题。
一,山楂树的种类和品种
主要栽培种类有山楂(包括大果山楂)、云南山楂、湖北山楂和野山楂。
主要栽培品种有小金星、大金星、大敞口、燕瓤红、红瓤绵球、陈沟红果、大红山楂、辽红、软子山楂等。
二,山楂树的生长特性
自身根系生长能力强,根系发达,在瘠薄土壤主干不发达,侧根分布浅;萌孽性强;树体生长旺盛,发枝力强,但多数是中短枝,树冠层次明显;山楂树自花授粉结实能力强,并且具有一定的单性结实能力。
对环境要求:喜光,稍耐荫;喜欢冷凉湿润气候,耐寒性强;对土壤要求不严,在沙壤土、沙砾壤土生长最好,在粘重土壤上生长差果品质量差;对土壤酸碱性要求在中性和微酸性土壤生长好;对地形适应,在山地和平原都能栽植,山地薄地也能生长;耐土壤干旱,但在湿润排水良好土壤生长良好。
三,土肥水管理
1,土壤管理:人们把山楂树通常栽植在山坡荒地上,水土流失比较严重,有时根系裸露在外,对树体的生长发育和开花结果影响很大。因此在山地栽植山楂树要按山形地势修筑各种水土保持工程,更好利用自然降水,减缓水土流失,在根系裸露的树冠下部培土,加厚土层,改良土壤,提高土壤肥力,提高山楂树的产量。在平原地区栽培不存在上述情况。
2,肥料管理:山楂树是耐瘠薄树种,但施肥对增产有利。一般在秋冬结冻前,每株大树可施用土粪或圈粪-公斤;在山楂园种植草木犀、紫穗槐的豆科植物作绿肥,每株压入绿肥50-公斤。
追肥多用化肥,一般在萌芽前和开花前各施用碳酸氢铵4公斤,或每次施用碳酸氢铵2公斤和铵化过磷酸钙3.5公斤。有条件还可根外追肥,在6-8月喷施3-5次,即6-7月前期喷施尿素-倍液;在8月后期喷施磷酸二氢钾-倍液。
3,水分管理:山楂树是耐寒树种,在降水量-1毫米地方生长良好,一般情况利用自然降水可以满足生长,不再浇水可以。如果实在干旱降雨少,可适量少浇水即可。
四,树体管理
1,育苗特点
分株繁殖方法:由于山楂树萌孽性强,每年都能自然萌发大量根孽,春季可挖取根孽苗,在苗圃按大小分级培育砧木苗,进行嫁接。
根插繁殖方法:在春季将粗度0.5-1公分的根,剪截长12-14公分的根段,用0.3-0.5ppm赤霉素液浸泡一下,再在湿沙中培养6-7天后,在苗圃地斜向扦插,半个月就能萌芽,当年苗高50-60公分,8月份即可进行芽接。
嫁接繁殖方法:采集成熟山楂树种子,采用常规方法播种培育砧木苗。在七月上旬,当苗高达40-60公分,苗粗0.-0.5公分,即可进行嫁接。
2,栽植:
山楂树新建园要搞好规划,先进行整地,做好水土保持工程,土质差的地方可先栽植绿肥作物,改良土壤。
栽植方式,平地采用长方形栽植,株行距4×5米;山地以等高线栽植为宜,株距4米左右,行距按地形确定。栽植时要进行严格选苗、整地和栽后一系列的培肥管理,两年后就可结果。
3,整形修剪
幼树整形修剪:山楂树的树形以6-7个主枝的自然疏散分层形为好。分三层排列,第一次3个主枝,第二层2个,第三层1个主枝。一、二年生幼树,在顶部选留一个直立强枝为中心干进行剪截,在距离地面60公分以下无用分枝,从基部剪除。
结果树修剪:应该以疏除和回缩过密大枝为重点。回缩大枝主要是回疏过高的、衰弱的、冗长的、病虫害严重的枝条;回疏时不能疏剪过重,要分期逐年进行。具体选留粗壮充实、芽饱满的结果枝,疏缩纤弱细枝,使它们交替更新,轮换结果;对外围枝要“抑前促后”;保留徒长枝时,应该采用先缓后放,先截后缓,部位不当枝要留剪口芽转换方向。总之,结果树修剪宜轻缩外围郁密交叉枝,不宜多截,以免影响产量。
老树更新修剪:主要是落头,回缩树冠,在大枝的中上部分枝处,截枝落头,促使下部各级枝复壮。
夏季修剪:主要促分枝,增加枝芽数量,抑制顶端优势,减缓树势,方法有扭梢、摘心、短截等。
4,病虫害防治
山楂树比较普遍发生的虫害有桃小食心虫、梨小食心虫、白小食心虫、蚧壳虫、山楂红蜘蛛等,防治措施有刮树皮、刨树盘、清理枯枝落叶和药剂防治。药剂防治在春季萌芽前,喷施3-5度石灰硫磺合剂,或喷含油5%的柴油乳剂,对山楂红蜘蛛等害虫防治有比较好的效果。
5,生长调节剂的应用
山楂树落花落果现象比较严重,花量少时在开花期,花量多时在落花后二周,可喷施50-70ppm制霉素一次,可有效提高山楂树落花落果情况。
综上所述,山楂树是管理比较粗放的果树。要达到高产,可以依照“适地适树”原则,从品种选择、掌握山楂树生长特性、加强土肥水管理和树体整体管理(育苗、栽植、修剪、病虫害防治和保花保果等)着手,精细操作,科学管理,即可达到山楂树高产目的。
(文字原创,图片引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