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衔草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安徽日报为了大地的丰收省农科院3 [复制链接]

1#
北京治疗白癜风哪间医院效果好 https://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bdf/

40平方米简陋茅草房,开启40年改良砂姜黑土,科技兴农的漫漫征程

今年是安徽省农科院濉溪杨柳实验站成立40周年。年9月,省农科院作物所科研人员孙国伦、汪芝寿背起行囊,离开繁华的省城,来到土地贫瘠、生活艰苦的濉溪县杨柳乡,和县里派来的农技人员李本正等人一起建立了杨柳实验点(后改为杨柳实验站),向贫瘠的砂姜黑土宣战,开始了“砂姜黑土培肥定位试验”和“淮北小麦大面积增产途径及栽培技术研究。”

建站初期杨柳实验站(沟西农科队)大门

一开始的实验站,就是两间不足40平方米的茅草房,里面摆放着叉子、铁锹、扬场木掀、耙子、扫帚等简单的农具和实验工具。办公室的边上还有一间牛屋,养着两头干农活的耕牛。“一把尺子,一杆铅笔,就是我们日常的实验工具,后来又购置了烘干箱,算是有了点值钱的设备。”年大学毕业就到实验站工作的濉溪县科协二级主任科员张存岭回忆说。

“专家住在乡政府的几间平房里,每天要走很远的路到站上做实验。”原淮北市政协副主席,曾在杨柳农技站工作18年的张敬富老人告诉记者,从10月初到第二年6月中旬,汪芝寿基本上都在站里做试验,一连几个中秋节都不回家。他记忆最深刻的是汪芝寿严谨认真的工作作风:“冬天下着雪,他仍坚持到地里观察小麦群体动态变化,小麦每长一片叶子,需要多长时间,需要多少有效积温,他都通过观察做详细的记录,再冷他每天也要在地里蹲上3个小时!”张敬富说。

年,杨柳实验站全景

在濉溪县杨柳实验站,记者看到一份从年到年的全县小麦产量统计表。这张表显示,年以前,该县小麦平均亩产从未超过公斤,大部分年份都在50公斤上下徘徊,产量最低的年,亩产只有12.5公斤。要拔掉穷根,就要治好易涝易旱的砂姜黑土。实验站科研人员带领群众挖沟开渠,种绿肥增加土壤有机质,开展氮磷钾测土配方施肥,逐渐把这里的亩产只有多公斤的砂姜黑土低产田改变成亩产超千斤的高产田。为了将培肥试验的成果从杨柳站推广到全县,曹承富、孔令聪等人在百善镇叶刘湖村建立了示范田,在砂姜黑土改良的基础上,引进烟农19、济麦20等优质高产小麦新品种,进行测土配方施肥,建立了一套旱作茬小麦超高产栽培关键技术,并向全县推广。每到秋种季节,站上的专家就会被请到周边乡镇、县里、市里,在上千人的大会上指导良种良法、配方施肥技术。上世纪90年代,杨柳站研发的农业技术和生产模式,被称为“杨柳经验”,成了淮北地区乃至黄淮海麦区科技种田的一个标杆。

“年杨柳乡小麦平均亩产只有公斤左右。专家们来了之后,在50亩试验田里开展砂姜黑土长期定位培肥与作物高产优质栽培技术研究,年小麦亩产达公斤,年突破公斤,年达到公斤。年,濉溪成为全省第二个小麦单产千斤县。今年全县小麦平均亩产是.7公斤,已连续8年跻身千斤县行列,没有这些专家就没有杨柳的今天啊!”退休多年的原杨柳乡老书记牛家振深情地说。

40年不间断定位实验,见证三代科研人员坚守初心、一心为农的执着

英国洛桑试验站是世界著名的农业研究所,从年开始,该所进行的一些长期定位试验至今已有多年的历史,为农学、土壤学、植物营养学、生态学和环境科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被称为“经典试验”。在杨柳实验站,也有这样一块宝地,其年设立的培肥定位试验,是国内持续时间最长的砂姜黑土定位试验,被誉为安徽的“洛桑”。

砂姜黑土地区不同施肥模式的长期定位试验

年秋天,杨柳实验站在两间茅屋内起步的同时,就开始了砂姜黑土地区小麦栽培技术和长期定位试验研究。40年来,科研人员在试验田里开展的有机肥与化肥配施的长期定位试验一直没有中断。12月11日,记者在杨柳站试验田里看到有几小块用水泥条隔开的麦地。“这就是做砂姜黑土培肥定位试验的。”37年来一直坚持在杨柳站做科学实验的省农科院作物所曹承富研究员告诉记者,试验设5种施肥处理:有机+化肥、单施化肥、单施有机肥、有机+化肥高量,其中有一块宝地,40年没施过肥,这在我国万亩砂姜黑土地中是独此一处。记者看到,其中一块只有0.2亩大小的试验田里,麦苗矮小枯黄、稀稀拉拉,同周边长势较好的绿油油的小麦形成鲜明对比。曹承富自豪地介绍,别小看这块地,虽然小麦亩产只有20到30公斤,玉米亩产也不足50公斤,却是无价之宝,是做长期定位试验绝好的对照标本。“40年不施肥看似容易,其实很难,这其中凝聚着杨柳实验站科研人员40年的执著与坚持。”原淮北市科协主席,曾在杨柳实验站蹲点搞科研的陈爱萍感慨地说。

90年代,汪芝寿研究员与农民技术员张宪铎在田间

做砂姜黑土培肥定位试验是为研究砂姜黑土的形成机理、变化趋势、改良方法。“土壤肥料长期定位试验具有常规试验不可比拟的优点,它能系统地研究土壤肥力演变和肥效变化规律,为农作物合理施肥和提高土壤肥力提供依据。”曹承富回忆说,“中间有几年,国家拨款减少,实验站经费十分紧张,科研人员就自掏腰包坚持搞试验,从没有间断过一年,因为我们深知这项工作太重要了!”

长期的定位试验,结出了丰硕的成果。“我们由此研制出以有机肥化肥配施、秸秆还田为核心的培肥技术4套,实现了土壤培肥改良技术的定量化,有效解决了砂姜黑土培肥难、地力提升慢等问题。”曹承富告诉记者,他们研究的成果“安徽砂姜黑土培肥与小麦持续增产关键技术及其应用”在我国砂姜黑土地区进行了大面积推广,对提升地力、增加小麦等作物产量发挥了重要作用,并获得年度安徽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仅年至年,成果就累计推广应用.9万亩,增产小麦.77万吨,新增社会经济效益31.05亿元。中国工程院士赵振东、张佳宝对杨柳站长期定位试验给予高度评价,一致认为基于本定位试验获得的成果——“砂姜黑土培肥改良理论与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从传统农业到低碳农业、智慧农业,杨柳实验站再写科技兴农华章

杨柳青了一年又一年,麦子熟了一季又一季。40年来,省农科院一批又一批专家在杨柳实验站挥洒着汗水,用青春书写着“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贫”的科学家情怀。老一辈的专家退休了,新一代的科技工作者就顶上来,他们的薪火相传让农业科技在杨柳实验站扎下了根,在沿淮淮北多万亩小麦产区结出了丰硕的成果,推动我省小麦种植区从传统农业向低碳农业、智慧农业迈进。

年,陈欢博士在进行农田温室气体采集

杨柳实验站建立的时候,陈欢还没有出生,而如今这个80后女博士已成为实验站第三代科研人员中的骨干力量。“年开始来杨柳实验站,从老一辈科研工作者手里接过传了30多年的接力棒,我感到肩上的担子很重也很光荣。”12月11日,记者在杨柳实验站见到陈欢时,她正和同事一起用一个1米来高的“静态采集箱”采集麦田(土壤和小麦生长系统)排放的温室气体。“每周要来采集一次,这些温室气体包括二氧化碳、氧化亚氮、甲烷等,整个小麦生长周期要采集近40次。”陈欢介绍,采集的目的一是要测量小麦生长期不同阶段温室气体的排放量,二是监测不同氮肥施用水平对农田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三是研究氮施用量相同的情况下,不同小麦品种氮利用效率的高低差异,为选育氮利用效率高、排放水平低的小麦新品种提供科研数据。“传统农业的着力点在于如何通过土壤培肥提升产量,现在我们要在稳产高产的基础上发展氮利用效率高、排放水平低的低碳农业、生态农业,为碳达峰、碳中和做贡献。”陈欢说。

年,杨柳实验站全景.jpg

智慧农业也是杨柳实验站的新亮点。在试验田的中心区域,新建的加密自动气象站24小时不停地工作,可及时完成对某个特定区域气压、温度、降水、风向、风速、相对湿度等多气象要素的采集、上传、报警,从而提高局地性、突发性、灾害性天气的监测、预警能力。作物长势监测系统则利用获取到的监测区域的卫星图像数据,通过图像处理技术和专业计算分析来量化作物的健康状况,并把最终的结果呈现在专业的农业信息平台上供种植者和农艺师查看。“我们还安装了农作物病虫害智能化预警监测设备。”张存岭指着试验田里装着摄像头的“农作物病虫害实时监控物联网系统”告诉记者,这套系统包含远程拍照式虫情测报灯、远程病害监测仪、植物环境信息监测设备以及预警预报系统、专家系统、信息管理系统等组成。可实现全天无人值守远程实时在线监测虫情、病害、环境信息,自动上传到物联网监控平台,也可通过手机APP查看管理。

四十而不惑,但对于杨柳实验站来说,四十正青春!“未来,实验站将聚焦种业、沃土、低碳等农业创新发展的重大需求,加强技术集成区、示范区建设,倾力打造开放型农业科技研发平台,引领沿淮淮北小麦、玉米和大豆等主要农作物高产优质增效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让‘杨柳精神’再放异彩。”曹承富说。

编辑:琚常佳来源:安徽日报客户端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