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衔草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耕作的季节人民资讯 [复制链接]

1#
白癜风专业医院 https://cm.39.net/bjzkhbzy/240614/v3pkrif.html

土地、阳光、雨露,有了人就热闹起来了。据说人类在长达二百五十万年的时间里靠采集狩猎为生,大约在一万年前人的智能进化到为了获得更多食物,开始了播种、浇灌、除草、收获,养猪、牧羊。这是人类在农业上最伟大的发明创造,也是人类自身里程碑式的进步。于是,他们开始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人类开始了耕作,就与作物一起跟随着季节而忙碌。这个循环出现的地理景观,对人类影响巨大。

水稻是我们祖先最早驯化的植物,稻米是江南人自古至今的主食,也是这片大地上耕作季节里的主角。虽然我们无法想象一万年前我们的祖先是怎么播种、怎么耕耘、怎么收获的,但土地、阳光、雨露,还有季节,以及香甜的米饭,几乎依然如故,只是古人一切尽在自然之中。

时光荏苒,我们的先人一直在这块地上琢磨着阳光、雨露、温度、风向,尝试观察着各种植物在这块地上的生长,渐渐认识到春、夏、秋、冬的特点,慢慢明白了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对于耕作的至关重要,逐步摸索出稻谷播种、生长、收获的最佳季节。据传,上古的时代,我们的先人通过无数次对天体运行的观察,认识到大自然的节律与农业生产息息相关,认知一岁中时候、气候、物候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至先秦时期已经成熟地将一年春夏秋冬四季划分为二十四节气,把人类的农事活动与自然气象的变化联系起来,这既是对自然现象的观察、探索、思考的收获,也是对过去农耕经验的总结,指出了每个节气与农事生活的规律。这是我们祖先农耕的大智慧,也是中华文明的独到之处与独特贡献。

春分、秋分,昼夜平分,气候宜人。夏至、冬至,预示着炎热的夏天和寒冷的冬天的到来,生产生活要防暑御寒了。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万事预则立,立就是开始,跟随季节,不误农时,准备好了吗。雨水,绵绵春雨即将到来,降雪的季节已成过去。惊蛰,春雷滚动,万物苏醒,大地回暖,春耕可以开始了。清明、谷雨,清新滋润的名字,意味着草木发新绿,作物茁壮成长,雨生百谷。小满未满,芒种忙种,是经验,是季节,充满哲理又生动活泼。小暑、大暑,气温越来越高,是一年中最炎热的季节,“六月不热,五谷不结”。此时也进入了汛期,民间有“小暑大暑淹死老鼠”之说。处暑,处是终止,夏日季节到此结束,天气要凉快了,稻谷要怀孕了,“处暑根生谷”。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昼夜温差扩大,早晨地上已经有了白霜,也是稻谷干物质积累的最好时期。寒露,天气渐渐地冷了,凝结在地上的露水都充满寒意了,稻谷进入了最后的成熟期,到了“寒露无青稻”的时节。霜降,气温骤降,百草开始枯黄,稻谷也到了收割的季节,“霜降一齐刀”就是要把稻谷全部收割了,再留着要枯黄倒伏了。小雪、大雪,小寒、大寒,下雪了,雪越下越大,天越来越寒冷,连手指都不敢伸出来了,待在家里藏起来过冬吧。天文地理,生产生活,融为一体,充满经验,充满智慧,也充满诗意,这就是中华农耕的瑰宝——二十四节气。我们老祖宗的遗产,现在成为世界文化遗产,我们为此而骄傲,也因此而沉思。

“春播、夏耘、秋收、冬藏,四者不失时,故五谷不绝,而民有余食也”(《荀子.五制篇》)。耕作与季节关系密切,农业生产不能误了农时,误了农时会少收,会颗粒无收。二十四节气就是让人们不误农时,把握季节,生产、生活天人合一,应顺自然。四季与二十四节气,一岁一个循环,江南四季分明,几千年来农耕生产春播、夏耘、秋收、冬藏,人顺应了自然,生产融入了季节,才有生生不息,江南好。

据考古发现,新石器时代,这里的人们已经开始水稻生产,夏商周时候,已经利用比较先进的铜器进行耕作了。秦汉时期(二十四节气已经非常成熟),广种薄收,几年一熟。司马迁说的“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就是说这片土地今年种了水稻,收获了以后要休耕几年再种,几年过去了,田里面长满了杂草,把这些杂草用火烧掉,变成肥料,这叫火耕。水耨就是用一种木制农具(类似耙),烧荒刀耕之后,在灌了水的农田里,用这种农具把泥块削细,把杂草的根压在泥土下,既当肥料又不使杂草生长。那时人少,土地利用率低,但成本也轻,都是靠自然的肥料,自然的生产,土地轮流使用。“周礼”中有“一易之田”和“再易之田”,即种一年休耕一年和种一年休耕两年田,循环使用,用田养田结合。

东汉以后,江南农业劳动力相对增加,上海地区有了铁制工具和水车的使用,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原来几年种一熟的水稻生产演变成一年种一熟为主。到了唐宋时期,江南农业生产更加成熟,耕地也在增加,开垦的土地基本一年种上一熟,水稻、桑麻等生产发达,经济也繁荣起来,便有了人人都说江南好的昌盛。有人说,汉代的时候没有江南好的说法,安史之乱后,可能江南没有战乱,社会经济发展较快,便有了江南好的诗句。江南好,好在经济,好在民风,当然也有好的自然风光。经济繁荣、风景美丽、民风淳朴,都来自江南的季节与稻作,所以说,江南的美色是水田、水稻、水乡四季的变化,江南文化的底色是稻作文化发展与传承。

元明清时期,虽然有了棉花、麦子、油菜等农作物,也有少量种麦子、水稻或种两季水稻的一年两熟,但主要的还是一年种一熟水稻。尽管从唐朝到清朝的一千多年里,人口从五千多万增加到三亿多,人均耕地面积从唐代的27亩减少到清代的4亩左右,但耕地还是一年种一季,农田一年中有一半的时间在休耕或者种植的是绿肥。农家一年种一季庄稼,季节与劳力的矛盾不突出,农田可以休闲一段时间,人也农闲的时间居多,所以有农家乐的悠闲之趣,连古代官员也说“若有水田三百亩,来年不作猢狲王”。

自然,草木一岁一枯荣。农耕,遵循自然,一年种一季农作物,一岁一熟,精耕细作、用地养地、生态循环,是江南千年农耕的状态与精髓。

春播、夏耘、秋收,一年一季,前人农耕了漫长的历史。这种悠闲到了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结束了。由于人口的增加,粮食的紧张,年以后,也就是说农村集体化以后,大面积种植一年两熟,夏熟麦子或者油菜,秋熟水稻。上海地区,从光温条件来说,一年两季麦子与水稻,是可以满足的,但必须要依靠充分的机械化,才能不误农时,满足作物的生长。但从土地来说,必须要补充大量的农家有机肥,才能保证可持续生产。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基本没有机械化,依靠人力畜力耕作。六十年代开始,耕田渐渐有了拖拉机,但劳动生产率还是比较低,人干得还是比较辛苦。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中期到七十年代,大面积推广三熟制,同一块农田上一年要种麦子、早稻、晚稻三熟,农作物前茬后茬衔接十分紧张,季节与劳动力的矛盾十分突出,人劳田瘦,这是农民种田最辛苦的年代。一年三夏、三抢、三秋,三个大忙季节早出晚归,还要开夜工,人累还穷。从江南农耕的历史来看,这是一段很短的历史,是人类为了从有限土地上获得更多的食物进行的一种探索,但是一种缺乏理性、比较极端的探索。因为一年种三季,比一年种两季粮食增加不了多少,但人搞得精疲力尽,土地越种越瘦不可持续,化肥农药这个时候开始大量使用,农本大幅上升,粮食品质下降,农民收入很低。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后期,农村改革,解放思想,松江人提出了“三三得九,不如二五得十”,也就是说,种三季粮食斤还不如种两季斤。因为种三季粮食光温资源不够,农作物长不好,产量也不高。种两季光温资源充沛,提高粮食单产,增加总产。所以,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和八十年代初,耕作制度以三熟为主二熟为辅,八十年代中后期以两熟为主。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一年三熟的耕作制度基本退出了上海郊区。从自然资源来说,苏南地区、上海地区,是适宜种麦子水稻两季的,特别是在现在农业生产全程机械化的条件下,这是对土地的最大利用率,但一定要充分地补充有机肥料,土壤才可以维持可持续再生产。

我们的耕地,耕作了千万年不老,是因为每年有绿肥养地,农家肥补充,还要水旱轮作,这是老祖宗的法宝。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后,农家肥基本没有了,年年麦子水稻连作,靠化肥维持再生产,土壤越种越瘦。进了二十一世纪以后,松江开始探索农作物秸秆还田、麦子与绿肥轮作,冬季耕地深翻晒垡、养猪种稻种养结合,以补充耕地有机肥和提高土壤可持续等能力。年起,松江的粮田,不种麦子,冬季休闲,一年只种上一季水稻,化肥农药使用大大减少,稻谷产量提高,品质提升,农田生产与生态实现了良性循环,田野又现蛙声一片。

人类开始了耕作,在天地间寻觅资源,探索季节,为人所用。光、温一去不返,所以一寸光阴一寸金,把握季节。寒来暑往,精耕细作,所以时不我待。作物应季而生,人应时而为,所以也应时而食。既要顺应自然,又要只争朝夕,才能丰衣足食,久盛不衰。

栏目主编:黄勇娣文字编辑:黄勇娣题图来源:东方Ic图片编辑:雍凯

来源:作者:稼穑

本文来源:上观新闻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