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衔草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立秋15日身体排毒清湿热的最佳时机到了 [复制链接]

1#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立秋是「七月节。立,建始也。秋,揪也,物于此而揪敛也。」

观物候:早立秋,凉飕飕

俗话说:「早立秋,凉飕飕;晚立秋,热死牛。」今年立秋不止是阴历时间早,交节的时间也早。

虽然时值三伏,炎热的天气还在继续,但早晚已经能感受到一些凉意了。此时的物候也开始有了凉意。

初候 凉风至

8月8日~8月12日

西方凄清之风曰凉风,温变而凉气始肃也。可以感到风中的清凉,已经不同于暑热时的温风了。

二候 白露降

8月13日~8月17日

大雨之后,清凉风来,而天气下降,茫茫而白者,尚未凝珠,故曰白露。降示秋金之白色也。清晨有白茫茫的雾气了,尚未凝结成珠,这恰好显示了秋天在五行中属于金,属于白色。

三候 寒蝉鸣

8月18日~8月22日

天冷时叫声低微的蝉即为寒蝉,立秋以后的秋蝉只能叫出很单调的短音,有悲苦之感。寒蝉凄切,是古诗词中重要意象之一,表达悲戚之情,诉离殇。

经过一个夏天的闷热潮湿,身体内积聚了很多湿气、热*,有些会变作湿疹、口疮、痘痘发出来。顺着入秋后的这股清凉敛降之气,我们正好把身体里多余的湿热、痰浊通通清理出去,让身体心更加轻盈通透。

夏末秋初的15天里,首先要做的、最重要的一件事是:排*!

况且,等天气再凉一些就该贴秋膘了。在这一年一度的进补季开始之前,我们是不是应该清空一下身体多余的库存呢?

入秋必吃祛湿豆,一整年不得病!

说到健脾祛湿,很多人想到红豆薏米的组合,其实薏米相对寒凉,用渗湿,也就是通过排尿的方式,把湿从水道代谢出去。

想要快,用红豆薏米,但如果想祛湿还健脾止泻,甚至补到气血。那就要多找找它法。

如果你常常便溏,并非吃凉和吃坏肚子那种,只是一贯的不成形……

如果你感觉身体里好像总有一条清理不干净的臭水沟,黏液满布……

如果你感觉全身都很肿,一按一个坑坑……

如果你总是觉得自己没气血,想补又补不进……

其实都需要健脾,脾后天之本,如果脾虚,运化的能力弱,你吃很多好东西,都吸收不了,反而变成虚火或是痰湿垃圾。

而湿气很重的伏天,脾的生清之力会减弱,人就特别容易拉肚子,大便不成形,还会有没有消化的食物残渣。

除了便便溏泄。更广义地说,泄,还包括了精气的散失。女生白带变多,其实就是脾虚而固摄的力量不足了。

这个豆子,历代医家和方子中都常伴左右,这就是白扁豆。

白扁豆:我长这个样子,有一条白边边,不要买错啦

白扁豆,归脾、胃经。味甘,微温。健脾化湿,和中消暑。

首先,它归经于脾、胃经,因此首先就作用于脾胃从而达到健脾、和中的作用。

它又是甘味,甘能补、能缓、能和。也就是可以帮助消化,调和中焦,从而消除饮食积滞。

它微温,因此不会伤到脾胃阳气,而可以一直食用。温又能化湿,长夏多湿,因此既能化湿,又能消暑。

李时珍也大赞它:「其性温平,得乎中和,脾之谷也。入太阴气分,通利三焦,能化清降浊,故专治中宫之病,消暑除湿而解*也。」

我们把白扁豆烘焙之后研磨成粉,做成了芡实莲子粉。

芡实:补脾肾而兼能祛湿

中医认为,芡实性味甘、涩、平,入脾肾二经,能健脾止泻、益肾固精、除湿止带。且有“补而不峻”、“防燥不腻”的优势,不仅是女人的“不老米”,也是男人的“长寿米”。

芡实入脾、肾经,既能益肾固精,又能健脾祛湿,而且补的力度温和不容易上火,能预防阴液受伤导致的干燥而且不会滋腻生湿气。

1、防干燥最明显的就是皮肤好

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芡实中含有大量的维生素、无机盐及多种活性物质,经常食用有利于保持皮肤的水分和弹性,让皮肤更加美丽动人。

中医认为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要想气血充沛,必须要先把脾胃调养好才行。所谓的“*脸婆”,其实就是脾虚造成的。

2、健脾祛湿最强

芡实既能健脾,又能除湿。补益脾胃,让它获得动力;同时去除体内湿气,湿气没了,气血动起来没有累赘,人就会轻松,消除困倦。

现在的天气湿热交杂,这时候身体内阳气又弱。脾胃弱的人容易腹胀,消化不良,没胃口,吃东西没味道,大便不成型的问题。

如果还湿气重容易感觉头蒙,如同裹着东西,拉肚子,大便粘厕所,肉软软的胖,四肢沉重乏力,湿疹,严重的还会引发脂肪肝、高血压、心脑血管等疾病。

不少女子白带多其实就是身体湿重的表现,对于脾虚湿气重的人可以芡实、白术、茯苓一起吃,如茯苓芡实粥、芡实山药粥等。

提到祛湿,很多人想到的是薏米,而芡实的祛湿功效比赤小豆、薏米更强,而且薏米属微寒性,长时间吃胃受不了。

莲子:补益脾胃,祛湿的同时还能养心安神,心安能减少思虑,而思虑过多是脾虚的重要诱因。

山药:补气健脾,还能补益肺肾。肺能调理水的通道,肾主全身之水,脾主运水,湿气重虽然根本在脾运水能力下降,但调理肺脾肾能更快的把湿化掉。

芡实与山药:均具有补脾止泻的功效,补益效果相似,但芡实之固涩肾精,更有甚于山药。

而且湿气重堵住中焦的人不能用山药,从某种程度上看山药是不祛湿的,山药的强项在于补脾肺之气,益肺肾之阴。

如果是阴虚体质的,但又湿气偏重,就可以芡实+山药。尤其老人,孩子,孕妇,用一点芡实与山药炒熟后,弄成粉末,每天和粥调服,可以祛湿补脾,同时补脾肺肾之阴。

这几种食物可以相互搭配着煮粥喝,简单方便,分享给大家四神汤的做法,这是古时乾隆皇帝下江南时留下的方子。

由莲子、茯苓、怀山药、芡实四种食材炖煮而成,上述材料各15~20克混合,加水毫升,先浸泡1个小时;

第一遍大火烧开,小火煮煮20分钟,然后将汤液倒进碗里;

用同样的方法煎煮第二遍;将两次汤水混合均匀,早晚分两次空腹温服。

下面有四神汤和各种食物的搭配,都有不同的效果,可以在家换着炖汤,既美味又能健脾祛湿。

如果跟我一样,天天忙脚不沾地,根本没时间自己做,那跟大家分享一款即食糕点,拆开包装就能吃,更适合现代人的体质。

我们将山药、茯苓、苡仁、莲子、白扁豆、芡实等健康食材浓缩在小小一块糕点里。

芡实:健脾祛湿,能把体内的水湿排出去,帮助脾胃运化。

莲子:补益脾胃,祛湿的同时能养心安神。

白扁豆:被称为脾之谷,不仅能祛湿,还特别适合脾胃虚弱的人。

山药:健脾补气,对肺也不错。

茯苓和薏米一定要有,它们一升一降,会让体内的气运作起来

山楂:健胃消食,有了它,哪怕有积食也不怕,还能行气化瘀。

每天吃点,香甜软糯很方便!选用8种食材,再配以山楂、糯米,用麦芽糖、亚麻籽油进行口感调和而成,口感加分!

软软糯糯的口感,咬上一口清甜不腻人,细细咀嚼能吃到食材颗粒。还有一点点淡淡的人参味,十多种食材营养都被慢慢消化,吃着很安心。

美丰道茯渭糕软糯香甜g/盒(7g*30块)精选月销量¥76打开百度APP立即扫码购买购买

除了天然原料,不额外添加化学剂、增味剂,为了让食材更好的口感,也是采用了健康有益的麦芽糖,身体无负担。

这款糕,集白扁豆、芡实等天然食材于一身,相辅相成、四季皆宜,一身轻松。

早上比较匆忙,来一颗,方便美味;下午饿了来一颗,状态满满!柔软香甜,富有营养,让你整个秋季脾胃舒服。

排*力最强的日子!趁着末伏行动起来!

白扁豆可以帮我们从内在推荡,把湿浊排出。但身体可不是这么简单,就像发动机动力足了,也得靠传动系统才能跑起来呀。同样的,我们身体能动起来,机能能发挥效用,还得靠太阳。

膀胱经,正是全身最大的排*通道。我们除了饮食上要注意祛湿清热排浊以外,还要经常疏通整个后背的膀胱经,让淤积的*素会有个出口,体内会干净很多。

如图,后背膀胱经就在脊柱两侧旁开两指。

背部为补阳的最宜部位,背部有掌管我们全身阳气的督脉,又称为阳脉之海,只有背部督脉畅通,阳气充足,全身的阳气才会足。

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晒背部,尤其是三伏里的太阳,千金难买,是为保护身体的天火下凡,别小看晒背这个动作,不用花一分钱也不用动手,只要晒对了,就能对身体健康起巨大作用。

《*帝内经》中讲,要“无厌于日”,指的就是不要讨厌太阳,养生重要的是天人相应,我们生活在天地之间,必然要接受天地自然的规律约束,因为我们的气血气机升降也是随天地变化而变化。

腹为阴,阳为背,伏天晒太阳,汗流浃背,但是晒完后会觉得内在清凉畅快,刚晒的时候,会感觉到热、烫、内心烦躁,晒完后反而身体清爽,内外都很通透。晒背适合虚寒体质、寒湿内盛、四肢寒凉怕冷的人。

第一次晒背,20分钟起,了解身体耐受性为主,如果觉得舒服可以逐渐增加时间,一般30~60分钟为佳,安全第一,不要贪图时长,把背部晒伤晒痛,最好选早上八九点的太阳,此时阳光温煦,温度也够,晒起来也舒服,热而不晕,晒而不伤,是助长补阳的最佳时段。

晒背,背部最好和阳光接触,男士可脱去上衣,女士可穿个小背心或是肚兜,可以坐着也可以趴在瑜伽垫上,切记,不要直接暴晒头部,头部属阳,晒久会头晕中暑。晒完大汗淋漓禁止吹风,等汗收了,再穿个外套进入空调房,如果担心晒背晒伤皮肤,提前涂抹点防晒霜。

如果因为天气情况无法晒背,也可以采用艾灸的方式,艾为地之阳,也是唯一的纯阳之草,用来温补阳气最适合,但艾灸时间一定要在白天,不要在晚上艾灸。

傍晚六点过后,我们体内阳气会收敛,内藏,阴气开始活跃,到了九点人应该休息了,艾灸是壮大阳气的,如果晚上艾灸补充阳气会造成阴阳相冲,时间越晚,冲突越大。

很多人艾灸完睡不着就是这个原因,且不要连续艾灸,这样会导致体内阳气过盛,阳气过盛便是火,容易伤及经络元气。

如果觉得艾灸烟大,容易烫伤,也可选择相对温和一些的三伏贴,利用的和艾灸相同的原理,用辛温之性的草本,瓦解体内寒湿,补充阳气。做三伏贴的时间,差不多还剩10天,抓住末伏最后容易补阳的时机。

这款三伏贴,主要配料为艾草,在加以细辛、白芥子、元胡等草本,浓缩成膏,都是温热之性的草本,贴上之后暖暖的,感觉在像身体中源源不断“输送阳气”。

每盒有30贴,巴掌大小,贴在任何部位都适合,轻巧方便,撕开后,浓浓的草本味道飘散,只要将膏体那面对着皮肤贴上即可,受寒酸痛的位置贴一贴,或是找专业人士指导,贴在各针对性部位即可。

贴的时间一般6~8小时,皮肤敏感可以缩短至2~3小时,出现红肿瘙痒一定要及时揭下。背部有热热的感觉是正常现象哦。

美丰道三伏贴发热艾灸贴穴位灸贴温灸贴艾叶肚脐艾草三九贴精选月销量¥59打开百度APP立即扫码购买购买

对于艾灸和晒背来说,三伏贴的灵活性比较高,贴上之后不要在空调房内,但做家务或是做其他事情都不影响,很适合平时工作生活事情多,忙碌的人们使用,越忙,身体越顾及不上,出现的酸痛不适也就越多,就更该好好调养。

入秋最重要的一件事:避风!

最后,大家都要记住,立秋后最重要的一件事是要避风!这是古人防病的第一要义。《*帝内经》讲「避风如避矢」,正是如此。

除了立秋以外,还有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秋分、立冬、冬至,这八大节气交节,是「太一移宫」的日子,如果出现5级以上大风天气,称之为「变」,务必要躲避。

尤其是这八大节气风向反常的话,这样的风叫做「虚邪贼风」,最是伤人,正气弱的话几乎是触之即病,尤其要小心。比如立秋时节,刮西风、西北风是正常现象,要是东风东南风刮来了,一定要躲避。

所以大家最好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