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衔草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中师生我为你骄傲冬日暖阳说教育 [复制链接]

1#

众所周知,八十年代,我们的国家还比较贫穷落后,大批的文盲还阻碍着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提高国民文化素质振兴中华,成了国家发展的迫切需要。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的大背景之下,一批批中师生就像蒲公英的种子,毕业后撒向了祖国的大江南北。塞上荒漠,边陲海岛,都成了他们生根发芽的沃土。

乡村是他们的主战场,面对残破的校舍和缺桌少凳的现状,他们就靠一支粉笔一张嘴,传递着人类的文明。每天都是兢兢业业的工作,勤勤恳恳的学习。大多数乡村教师,是吃住在学校的。每天在放完学后,先胡乱的做点饭填饱肚子,然后顾不上休息,就又一次投入到作业批改和教案备写之类的业务当中。当万家灯火熄灭的时候,他们还在伏案工作,每个深夜灯光最亮的永远是我们的老师。那时的中师生,能吃苦,不怕累,能书会画,能歌善舞是全才。所以一个人往往身兼多门课程。可他们从来也不叫苦,个个都是学校的顶梁柱,业务尖子。

改革开放初期,他们在教学的同时,又投入到了校园大建设的运动当中。那个时期的校园多建在坟地或有庙宇的地方,几座房子,往往四周都是废弃的荒地。记得,我们学校为了平出一块操场,全体师生花了近一年的时间,利用课外活动的时间将教师后面的两块一高一低的荒地,平成了一块宽阔的操场。当时的校园的地面全是土的,每逢下雨就会到处泥泞,坑坑洼洼。难走不说,一不小心还会摔倒在泥泞当中变成落水的泥狗。沾满稀泥的两脚走到哪里就会把泥块带到那里,脏极了。天晴不刮风还好,一刮风到处是尘土。倘若风大,等到了下午放学的时候,一个个就会变成只有眼睛亮晶晶一闪一闪的泥猴。

为了改变学校面貌,全体师生又一次投入到了铺设中路的战斗当中。那段时间,上午上课,下午就由全校高年级学生和全体男教师一起去三里之外的河里淘沙子,捡石头。而平整路面的任务就留给了剩下的低年级同学和所有的女老师。经过两周多的时间,沙石堆成了一座座小山。稍作休息之后,全体师生又一次行动,用石头铺底,水泥浇灌,不到两天时间一条笔直宽阔的水泥路出现在了我们眼前,结束了我们每到下雨两脚泥的历史。接下来铲野草皮建草坪,栽种松树绿化校园,栽花种草,粉刷墙壁,编制顶棚等一系列的劳动又在课余时间完成了。历经一次次的校园建设的历练,我们都成了技术高超的泥瓦匠,装修工。尽管日子很苦,每天很累,但每个人都很充实,都很自豪,因为通过自己辛勤的劳动校园面貌得到了彻底的改变。

在校园建设的大潮中,这样的事例犹如大海的水滴,数也数不完。

桃李无言下自成蹊。几十年过去,他们送出的农村学子一批又一批。有的成了在校大学生,有的早已在各自的工作战线上奋斗了好多年,还有的和往日的恩师成了同事。成绩的早已膝下儿女成双,立业的早已功成名就。乡下的老师只有一个,可他教过的学生却有可能成百上万。岁月这把无情的刀让乡下教师和昔日的学生相见亦不曾相识,可学生却会终生记着曾经教过他的,将他从懵懂中引向知识的海洋的启蒙老师。他们永远将是孩子们心中那盏在慢慢的长夜,引路的航标灯。就像即将燃尽的蜡烛一样,使尽最后的一丝力气,燃烧着自己照亮着别人。在发挥着余热的同时,诠释者“身正为师,德高为范”的含义。

如今,那些中师生芳华已逝,青丝染上了白发,可他们风采依旧,大部分还站在乡村小学的讲台之上。

中师生毕业的几十年是与共和国同呼吸共命运的几十年。他们为共和国的基础教育事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他们的芳华也和共和国的繁荣一起大放光彩,时至今日还在用毕生的心血,和其他行业的人民一起,创造着,见证着共和国的国富民强。

他们平凡,他们土气,他们是芸芸众生中最朴素,最质朴的一员。是璀璨的星空中最不耀眼的一颗流星,在划过天际的同时还在茫茫的宇宙中释放着灿烂的光芒。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