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衔草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初冬寒气,难挡北京玉渊潭的鸳鸯情深齐鲁 [复制链接]

1#

没见过鸳鸯飞的看过来。玉渊潭公园樱花小湖就可以看到,时间应该是下午3点左右。另,鸳鸯都是野生的。

初冬后近几天气温大降,北京周围白雪皑皑,可是,玉渊潭公园樱花小湖里的鸳鸯依然荡漾嬉戏在水面上。它们双双对对,形影不离,演绎着爱情标本的故事!

玉渊潭公园,AAAA级景区,位于海淀区。东门与钓鱼台国宾馆相邻;西至西三环中路与中央电视塔隔路相望;南门在中华世纪坛正北方,医院。

年定名玉渊潭公园。截至年,东西宽米,南北长米,规划总面积.69公顷,其中水域面积61公顷,建成绿地面积74.44公顷(含草坪),绿化覆盖率达到95%以上,园内现有各种植物约19.95万株。

公园主要景区由西部樱花园、北部引水湖景区(局部建成)、南部中山岛、东面的留春园等组成。公园每年春季都会举办“樱花赏花会”。

玉渊潭地方历史上曾被称为钓鱼台。由于这一带有水自地涌出,冬夏不竭,吸引了金朝统治者在此兴建行宫别院,有“金章宗钓鱼古台”之名。金朝末年的战火摧毁了皇家建筑,钓鱼台成了文人雅士隐居之所。

元代的钓鱼台亦称玉渊潭。郡人丁氏在这里建起私人园林—丁氏园。园中有亭,称为玉渊亭,所建水池称为丁家潭。

元左丞相廉希宪曾在此建私家园林,因绕水池种植柳树百株,取名“万柳堂”。

明代,钓鱼台一带建造私人园林风气盛行。勋戚们建造的园林及权阉建造的庵寺点缀在附近的郊野上,其余土地收为顺天府宛平县的义冢香火地。

清乾隆三十七年(年)夏,乾隆帝命自香山别开引河,引卧佛、碧云二寺一带山水入玉渊潭。次年,玉渊潭浚治成湖,以受香山引河之水,又在下口建设闸座,以蓄泄湖水,合引河水入阜成门之护城河。

公元年,乾隆帝重修古钓鱼台,在古钓鱼台东侧建澄漪亭,设立行宫养源斋,作为皇帝去西陵拜谒时驻跸之所。自此开启了玉渊潭皇家御苑的历史。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